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熬鹰航空业-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型无人机同航模一样,都是在机体结构设计上下苦功夫,气动设计则成了次要条件,侦查无人机使用的简单平直翼就是最好的翼型。

  老教授明显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西南科工除了在资金上有优势,在机体设计上比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也要强太多,西工大无人机设计所还真没研制过多少飞行器机体。

  “所以,这就要借助你们的技术力量,我相信你们在机体设计上有很多的经验,一款不会是太大的困难。”

  技术困难吗?当然不困难,唯一需要再花费些心思的还是的发动机的选择,若是耗油太高,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续航能力。续航能力太低,对于一款在野外使用的炮兵侦查无人机来说,绝对是不能忍受。

  不过这些早就有了方案:“这简单,我现在都能提出一些方案,比如我们的无人机起飞。由于是伴随炮兵野外起降,几乎很难找到跑道,所以采用车载滑轨加大推力火箭结合是最靠谱的方案。”

  火箭助推技术,这在飞机设计中早就出现在了好多年,早期运用的最多的是装在轰炸机上面,使轰炸机能缩短起降距离,这是在冷战时期的轰炸机研制中相当重要的指标。

  现在把这技术用到小型无人机的助推,无人机完全就可以不用跑道,直接用滑轨就好,这是野战小型无人机的标准设计,纵然是到了几十年之后,依然是离不了这东西。

  “好想法,使用火箭助推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野战起飞的问题完全可以迎刃而解,果然还是术业有专攻啊,西南科工在机体设计上确实经验丰富。”

  听到教授的赞赏,杨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这其实是自己的抄袭的后世普遍做法,甚至国外已经有了这种火箭助推的无人机,这赞赏完全当不得。

  还是继续往下说说,比如在机体材料的选择、发动机的选择等等。

  “为了控制机体重量,现代飞机广泛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就太重,我们的飞机小,也没有太多的集中载荷,部分地方可以考虑使用的复合材料,用以减轻重量。”

  听到要在飞机上采用符合材料,就连航模设计组也搞不懂杨辉的意思了,就国内的航空飞行器复合材料,似乎就没有什么建树,就算有那高昂的价格也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必要。

  “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复合材料是不是都有些太贵了?我们这款无人机成本绝对是不能太高,这有些不现实。”

  面对杨月指出的问题,杨辉却是笑着回答。

  “复合材料也不一定是要使用高性能的纤维材料,我们的无人机飞行速度低,气动载荷也小,同样也没有额外的集中挂载,直接使用现在世面上普通的工业塑料材料就行,若是实在不够,在塑料成型过程中加入加强框就好。”

  p

第三百二十二章:外倾双垂尾


  机体采用塑料制造还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大名鼎鼎的f18就大规模的使用了复合材料,被美国海军飞行员称之为为“塑料虫子”。

  但杨辉提出的就要个更加简单、更加粗暴一些,直接用世面上普通的工程塑料制造部分机体,这倒是前所未闻,若是能够成功使用,飞机在重量、成本上都将有很大的降低。

  但现在只是初步设想,具体的情况没有做测试谁也不知道,也就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是默默的看着杨辉,想要听听杨辉还有什么惊人之语。

  在杨辉记忆库中,各种成熟的设计经验数不胜数,停下来思考一番才想起,在发动机的选择上似乎也是比较纠结的。

  小型侦查无人机,肯定是不能使用航模所采用的涡喷发动机,航模上的那发动机放在军用无人机上完全就是笑话,杨辉自己都不好意思。

  “那就再说说发动机的选择,我们这款无人机肯定是螺旋桨发动机,这就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采用小型活塞发动机,第二种选择是采用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使用小型活塞发动机做动力,这是小型低速无人机使用的比较多的方案,相对而言比较成熟,是很不错的选择。

  另外一种就是汪克尔转子发动机,光是听起来就感觉相当陌生,平常人几乎就没怎么听说过,就算是这款发动机直译出它的中文名之后,知道这种发动机的人依然寥寥无几。

  汪克尔发动机又被称为转子发动机,这里的转子和涡轮喷气式航空发动机中的转子又不一样,涡喷发动机属于透平机械,是典型的外燃机,而汪克尔转子发动机这东西却是内燃机,这两种东西有本质的区别。

  这种内燃转子发动机好处挺多,首先是体积比较小,只有活塞发动机的三分之二;再就是重量轻,运行平稳;最后是结构简单。直接扔掉连杆配气机构;同样功率下运转转速只需要达到活塞式发动机的三分之一就够了,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和耐久性质。

  缺点则是耗油比活塞式发动机高上那么一点,但和航空发动机上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比起来就没什么区别了。

  转子发动机在二战结束后研发出来,当时还引起了一番注意,比如马自达就把这东西用在汽车上面,但进过几十年的研究摸索,最后发现这种发动机最适合的地方还是小型无人机。

  光是转子发动机运转平稳这一点就可以在无人机上大放异彩。发动机运转平稳,振动小。就能有效延长机体使用寿命,还可以改善传感装置的性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这对于一款以侦查为使命的无人机来说简直就是天籁。

  内燃转子发动机广泛的使用在美、德、英、以色列等国家的:哈比、赫尔墨斯、影子200等等无人机上,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后来就连共和国也眼热,也研制了这种发动机:cys…208

  t。

  现在的杨辉准备提前把主意达到这种发动机上面,要自己研制是可以的,低价引进这种还不太被军用无人机重视的发动机也行。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杨辉提出了自己在发动机选择方面的意见之后,居然有人知道这种德国人在战后发明的发动机在,在思考一番之后,马上就把头点的飞起。

  “在无人机上使用转子发动机,这肯定要比使用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要好,我看这种发动机在无人机上面使用的潜力巨大,可以花钱投入。”

  听到有人支持自己。杨辉倒是多看了这位原本只是负责航模发动机改进的技术人员,现在这位搞不好就是基地除了自己以外,对转子发动机最熟悉的人,倒是可以培养一下。

  有人力挺杨辉的提出的转子发动机,这让其他对转子发动机不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的几人面面相觑。这转子发动机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下去之后应该找资料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教授默默地点,头表示明白:“你说的这转子发动机我不懂,不过看这位同志的反应,这种发动机确实有独到之处。这样吧,我把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联系方式给你们。我是不管机体研制的,这边的电传飞控控制率编写离不开人手。”

  话说完,教授就在纸上刷刷的写下一串电话号码,随手递给杨辉。然后转身离开,显得匆匆忙忙,留下杨辉和几位无人机研制组骨干成员。

  教授走了,现在需要再从新安排工作,联系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事,被杨辉光荣的交给了杨月这位无人机项目组长。

  一本正经的对杨月嘱咐着:“杨月同志,以前你是航模项目负责人,所以现在的无人机项目也该是你负责,联系西工大那边的事就交给你,无人机的气动设计方面,我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争取拿出不错的气动外形设计。”

  将联系合作方的任务安排好,杨辉独自一人离开,又往一所气动组走过去,现在无人机研制组还真就拿不出一位会专门玩儿气动设计的人才。

  一路上回想着所有的拿出像样的无人机气动设计,杨辉完全可以顺手抄来,但现在必须要考虑到更多的地方,比如技术的继承方面,同时还要和先进技术的预研相结合,这就相当考验统筹策划能力。

  一路上左思右想,发现在无人机的气动设计上,唯一可以做到和有人机有技术重合的地方也就是垂尾的设计,单垂尾?双垂尾、亦或是更加变态的三垂尾、四垂尾。

  这些统统都可以,但最适合西南科工采用的还是双垂尾设计,单单是双垂尾设计还不够,杨辉要一步到位,直接进入到v型外倾双垂尾。

  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的合作已经是比较深入,来自诺斯罗普的外倾式双垂尾技术也到了西南科工,有了这些资料,在这次的无人机气动设计中又能免去很多的麻烦。

  “刘军,你们策划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进度怎样?能不能抽出些人手,把刚刚运到基地的外倾式双垂尾技术好好研究一下,我们现在有一款新飞机可以采用这技术,也算是给你们练手,用以加快技术消化吸收速度。”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刘军怎么能不高兴,虽然现在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研制很紧,但抽调人手加上风洞所在地的技术人员,开始研究消化新到手的垂尾技术绝对可行。

  “当然,只要公司有需要,我们这边可以抽调出十五人出来,加上诺斯罗普移交的技术资料,我们可以开始研究,就是时间上比较脱一点,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对了,刚才说的新项目能透露一点吗?”

  看到刘军求知的眼神,杨辉也不忍瞒他,刘军已经是西南科工的技术骨干,新的无人机气动设计少不了要用上刘军。

  “没什么保密的,就只是一款大号的航模而已,我们有了些新的想法,可以在这上面实现。”

  p

第三百二十三章:缩小版赫尔墨斯


  简单的向抽调出的十五人介绍了一下杨辉自己所设想的无人机气动布局,见所有人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的人还在笔记本上按照杨辉所描述的外形,大致的画出了三视图。○

  杨辉大致的看了一眼这些三视图,发现这些已经是**不离十了,这才将自己用catia建立的无人机模型放出来,关掉灯后的会议室显得黑黢黢的,唯有幕布上的图形最为抢眼。

  细长的机身,几乎没有任何的突出部分,机身看起来就像是一枚巡航导弹,甚至连机头都不是尖尖的圆锥形,而是圆滑的半圆球。

  过了机头之后马上是一部光学观察设备,然后是机身段,这里布置了采用上单翼布局的平直翼,再往后面则是外倾双垂尾,最后面才是推进式螺旋桨。

  没错,这架无人机的气动外形设计就是按照赫尔墨斯的外形设计,不同之处也就是在体格上要小了赫尔墨斯一些,但这确实是最适合西南科工的气动外形设计。

  杨辉自然可以直接将后世共和国的

  wp01炮兵侦查无人机拿出来,但这款无人机在气动设计上和基地并不是太合适,承前或许可以做到,但是要启后恐怕就相当困难。

  看到这样简洁的气动设计,众人再和自己刚才画出来的简图对比,才发现自己设想的比人家预先计划的气动外形还要复杂,能将复杂的飞行器设计的这样简洁,这才是技术的体现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