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熬鹰航空业-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一次调动设计局近半的技术骨干,你是打算怎么向苏联当局解释,如果你们有困难的话,我看就现在这100人的技术骨干也能行了。”

  这倒不是杨辉想要当乖宝宝,要打算走正当的渠道,实在是200人的数量太多了,想要不引起发觉,完全是不可能。

  好在,这种双赢的合作,不仅仅是杨辉想要促成,穆拉夫琴科作为设计局当家人,也要操心这一项目,而这种现在看起来并没有损害苏联利益的项目,只要伊夫琴科设计局态度坚决些,其实也很容易。

  只见穆拉夫琴科拍着胸脯保证着:“这一点就放心好了,我之所以现在才通知你说可以继续商量后面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我向上级报备请示,花了些时间。”

  啥?这穆拉夫琴科居然这么正直,还真的走了流程同上级请示,这样的设计局当家人也确实够负责了。

  也来不及感慨穆拉夫琴科的牛逼,现在只需要知道的是伊夫琴科设计局已经取得了苏联当局的认可,那这就是光明正大的合作了,有这样的大好处,那还不使劲儿的往自己盘子里划拉,杨辉就真的是傻子了。

  抑制住心中的激动,这事还得要先从头理清楚,也不能做的太那啥了,毕竟是好不容易取得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信任,可不能在最后时刻给搞砸了。

  正襟危坐间,杨辉心里有了主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再增加一些名额,200技术骨干应该能够发挥上最大作用。”

  200技术骨干差不多也达到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一半技术力量了,以后这家设计局就妥妥的是西南科工囊中之物。

  不过这200号技术骨干的安家费同样也不少了,100万美元也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销。到时候每个月固定的工资似乎也不少,养这样的一支队伍还真要花些心思。

  不过,想到巴西政府之前为了开发小推力涡扇,给西南科工发动机公司投入的上亿美元项目资金。这似乎又是少之又少了。

  ……

  200个名额,杨辉这个时候已经挑选的眼睛都快要花了,这几乎是整个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骨干都来了,看来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是些沉不住气的人啊!

  而就在这些技术人中,杨辉也是有些选择的考虑到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急缺人员来选择。算是对症下药。

  将名单递给穆拉夫琴科的时候,杨辉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次简直是赚大了,真不知道后面还能捡到些什么漏。

  穆拉夫琴科小心打开名单的时候,背后的几位技术骨干也是把头伸的跟长胫鹿一样,都想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这里面。

  也还好杨辉够聪明,并且这次所图的目标够大,在确认名额的时候肯定是把这几位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高层算在了里面,到时候先去拉拉关系并适应一下共和国的环境,就最好不过。

  确认了名单之后。穆拉夫琴科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就算是告了一段落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危机算是能够暂时渡过,也是过一天是一天罢了。

  “杨先生,我知道这次的队伍是你在做主,这次我们设计局的人恐怕大部分也是到你们国家去进行工作,这个我都能猜到,所以希望你能够保证他们安全,这样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穆拉夫琴科知道这次这些人会到共和国进行工作,这一点杨辉想想也就释怀了。既然伊夫琴科设计局都走通了苏联当局的关系,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也是学着样子,满口地答应:“这些都放心吧,西南科工接待过很多的国际专家。这200号人的一应需要,我们会做到最好。”

  ……

  扎波罗热是个好地方,杨辉一行人在这里打响了第一仗,而且收获也是一点儿也不少,知道事不宜迟的杨辉直接把100万美元的安家费一次付清。

  然后是联系国内的两架伊尔62客机,从乌克兰载着200多号人和行李。仅仅在达成合作协议后的一周还不到,又飞往共和国。

  当然,杨辉本人肯定也在这飞机上,他现在需要回去安排一下这些人员工作问题,200号的技术骨干,全部去做小推力涡扇的确是有些太富余了。

  这次的飞机甚至没有像别的国际航班一样飞往帝都,而是特事特半的降落到了西南科工总部所在的安瞬,这里的机场已经再次扩大,起降伊尔62这种飞机还是可以做到。

  当两架飞机降落到机场的时候,整个机场都沸腾起来了,这应该是到现在为止降落的最大一款飞机。

  而更大的新闻则是这些从飞机上走下来的苏联技术人员,斯拉夫人长的确实很独特,一些老一代一眼就看出了这些人的来历。

  就比如这次的温总师,它当年也是在苏联的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过的大神,那可是整个苏联航空航天工业的最高学府。

  现在看到这些苏联人当然也是比较激动,虽然不认识这些人到底是谁,但听杨辉介绍说这都是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骨干技术人员,那这明显就是搞航空发动机的嘛!

  现在到了西南科工肯定也是干老本行,这就免不了要同自己打交道了,现在提前认识一下也还是应该的。

  走到这些刚下飞机还有些懵比的毛熊面前,随后是一口陌生而熟悉的莫斯科口音脱口而出,真可谓是他乡遇故音。

  “达瓦里氏,大瀑罗,拔卡拉娃起……”

  刷的一下,几乎是所有的目光都到了温总师这里,真是整个机场最壮观的一幕。

  杨辉这时候才想起,总公司里算起来应该还有不少温总师这样老一代,这或许会是双方拉关系的又一种方法。

  温总师傅29年出生,60年到苏联进修,那时候已经是30岁的“老人”,相对于苏联正常培训的应届学生20多岁,温总师这些大龄学生也算是相当出名的人物了。

  当然,共和国方面选派到苏联进修的,并不会同苏联自己的学生合在一起上课,在很多的大学都有专门负责教授国外留学生的班级,苏联的莫斯科航空学院同样也不能免俗。

  不同的是,温总师之所以能这么出名,那是因为温总师的成绩够好,即便不是一个班的同学,同一专业的也是知道有这样的一号人物。

  正好,这次伊夫琴科技术骨干中,就有这样的两位。

  “布洛达里,你看看那位是不是当年学校里非常出名的那位温德奇基,没想到他居然在这里,我们……”

第五百九十四章:科研力量还要再集中

  所有人都看着这三位几十年后再见面的同窗们,这场景真可谓是感人泪下,也只有杨辉一个人在一旁默默地思考着。

  这位温总师的同学好像是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副总设计师吧?这是该要好好拉拢一下,回头可以找温总是私下好好摆谈摆谈。

  正打算要说一下的时候,温总师这就远远的给杨辉挥手两下之后,居然带着这两人就走了,这可真的是。

  好像被带走的那位是这次伊夫琴科设计局带队负责人吧,这样真的好吗?

  无奈之下,杨辉只能另外找到雷布诺夫,让雷布诺夫先把这些人管一下,然后这才带着人一起从货仓中各自拿着自己的行李,从机场中离开。

  一路上,这些伊夫琴科设计局的人倒是没有来得及感叹西南科工这地界儿太偏僻,因为这些家伙们早就被机场旁排着的一溜歼七四看吸引了。

  当然,已经进入了试飞中期的闪电战斗机才是主角,毕竟是一款实实在在的三代机气动布局战机,在动力上也用上了一款还算说的过去的发动机。天空中的试飞机应该是在测试低空飞行性能,震耳欲聋的低空呼啸声也是相当的刺激。

  伊夫琴科设计局一直都没能够挤身进战斗机动力系统中,甚至整个乌克兰都没有生产战斗机的能力,这可都是原俄罗斯才有的待遇,自然这些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骨干也没能这样近距离的看到过几回战斗机。

  况且,这还是找遍整个苏联都不可能看得到的一款飞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这一众毛熊都是不上车,硬说是要走出去。

  “这是你们的新战斗机?可真是漂亮啊,我保证这款战机绝对能挤身世界一流水平之中,这次可真的是见识了。”

  杨辉在一边也是笑了,这些家伙的评价还真是有点意思,到也是笑着解释了一番之后,才带着一行人做上大巴车离开。

  这次为了安顿这些人。西南科工也是相当的重视,住宿方面是直接把那些主任设计师安排进了原本是安排给诺斯罗普技术专家的半山别墅区,也算是相当的重视了。

  至于其他的人,也还是做到了每两人一间房的待遇。至以后恐怕还得要把这些人的工作地点安排下来后才能保证。

  在此之前,杨辉需要先确定小推涡扇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624那边给定型的核心机是不是足够优秀,而原本打算接手型号研制的单位331厂又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

  ……

  “刘厂长,我这次给你打电话的原因想必你也该知道了。你们的涡扇11现在通过了国家定型验收,你们那些技术人员应该空闲下来了吧?”

  331厂原本是做为型号生产工厂,在杨辉再三考虑并仔细思考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要把为数不多的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共和国航空工业就是出了名的摊子大,技术不集中。

  现在要在331厂那边又开一处涡扇发动机整机研制阵地,杨辉觉得还是不太合适,420厂的技术队伍都被集中到了二所,331厂的科研技术队伍也还是合并了吧!

  电话另一头331厂的厂长似乎也明白了杨辉要说什么了,在沉默了良久之后。似乎也明白了这次的事没法再逃避,关于331厂科研队伍的去留,现在必须要定下来。

  “是的,我知道要说的是什么事,关于我们331厂的科研队伍去留,我们也不是一定要继续握在手中,只是想问我们331厂以后能有什么补偿。”

  这种光明正大的要补偿,杨辉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本来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有的时候愿意直接说出条件的。总要比扭扭捏捏不说话好很多。

  至于说的对331厂补偿的问题,杨辉不用猜也知道他们是在打什么主意,关于新一代小推涡扇的事,在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内部。其实也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这331厂月底也就是看中了这台发动机的生产而已,杨辉对此表示还真就有些问题。

  “这个可以商量,这次把你们厂的科研队伍单独拉出来,然后会并入到608所,集中使用608所的科研资源,到时候也能够把科研力量更加集中。你们保留工艺技术队伍就行了。”

  光听了需要自己厂付出的代价,却没有说到331厂想要的东西,这可是把人急的团团转,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才直言到。

  “这些都可以,但我们厂想要承担下这次M4涡扇发动机的生产工作,我们有生产涡扇11的经验,所以要继续把M4的生产工作做好,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所谓M4发动机,其实就是这次小推涡扇发动机的编号,这可不是杨辉决定的,而是新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自己整出的发动机命名规则。

  说起来也是简单粗暴,首先这款发动机没有CG2000的那种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