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熬鹰航空业-第6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作了一些沉思之后,还是试探性地有所回应着:“这样其实也不太合适的,巴统协议现在还依旧生效,之前的C…320项目中,我们是打着民用飞机的名号用来研制,所以才勉强能够展开工作,但这次可是正儿八经的军用战斗机了,大家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按照三十六计里面的说法,此时的杨辉施展的正是传说的欲擒故纵之计,提前把双方合作的最大的阻力摆出来,表示出对这个项目其实是比较上心的动作之后,随后才是预计好的双方共同克服困难之后,一起赢家的“美好明天”。
杨辉能够想到的问题,德国人也算是比较明白的,在收拾收拾之后就有了自己想法:“这次中航西南参与到项目当中,但是完全不用占有项目的具体份额,仅仅只是以子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出现,最终所有的技术都在我们德国MM公司进行生产,而我们公司会给出一笔价格不菲地技术购买费,这样如何?”
果然,这年头终归是办法比问题多,只要是有心转空子的话,这德国人也不全是榆木脑袋。现在看来,这次提出的方案就很对杨辉或者说是很对中航西南胃口,正好杨辉打心眼里也并不看好AT…2000项目,要真的是在这项目里面投入太多地长期资金,肯定是属于不智的表现,正好德国方面愿意走花钱买技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似乎这就更加合适一些。
按照MM公司提出的方案,一方面中航西南可以大规模地出售一些看似高端的所谓四代机技术,换取到大笔的资金用于洪都现在的中四研制工作,有了这笔钱之后的洪都,甚至都可以不用考虑什么和国外联合研制了,直接由总公司和洪都出资完成整个项目都是有可能的。
反正国内空军已经详细调研过洪都的中四方案,也给出了确定的回答:只要洪都方案能够搞出来,性能可以满足设计指标和要求,空军就给与正式编号、订单,这也就说明中四的启动订单是肯定有的,而市场也是确实存在的。
到时候只要国内空军愿意带头采购洪都的中四,那么在外销的时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首先就是这一位面的小巴可没有JF…17这样的准三代机了,唯一的一条歼七四多用途战斗机生产线,也还只能生产二代半的战斗机,在高端三代上面因为美国的禁运,还处于大面积空白的阶段,而这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有国外的市场,又有国内的军队做首发用户,只要资金问题能够解决大部分,中四这种未来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么要引进国外来联合研制,自己一口吞下去难道不好吗?
现在的中航西南体量已经足够巨大,要说这样的市场份额也不是消化不了,完全可以步子大一点,做人可以贪心一点了嘛!
而要想用这次出售技术的资金来研制洪都的中四,那就一定要把这些技术卖出一个好价钱:“方案肯定是有一些可行性的,但是你们要知道这可都是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的相关技术,价格方面可是不会低到哪里去的,你们确定能够承受得了?即便只是相关技术的研制、转让,你们没有二十亿美元投入过来,这些技术是不可能搞定的,你们已经在AT…2000上有一些投入,我想是能够明白这些技术的价值。”
说实话,整个中航西南的四代预研从开始到95年,中间所花费的各种资金是绝对不少,花费的资金即便是换算成美元,现在恐怕也同样是两位数了,出售给德国一部分技术,这二十亿往上的价格也还算是挺有良心了。
大致确定好了技术“交流”的渠道之后,然后需要的当然就是由杨辉来帮德国佬好好合计合计,魔改之后的AT…2000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别的不说多了,至少现在的气动设计就是不合适的,它必须要做改进啊!
“我看了你们之前展出的模型,飞机的气动上肯定需要改进,不过放心好了,之前我们中航西南的风洞实验室在进行轻四气动探索的时候,最终的气动设计实际上和你们的设计有部分相似之处。那么只要你们愿意出钱,相关的风洞测试资料全部都可以打出售,反正我们就算再看好轻型四代机的市场,在没有本国空军的支持下,也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所以就直接卖给你们好了。”
要说气动设计方面,其实德国MM公司也还是很有一把刷子的,要是多给一些时间也不是没法攻克气动上的问题,但事现在时间不等人,既然可以花钱买到相关的气动设计资料,自然是直接花钱买就好了,只要MM公司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要消化吸收这些技术资料也不会太难。
面对着MM公司真诚的眼神,杨辉表示我们也很有诚意:“外倾双垂尾的气动资料,还有现目前仅仅是我们中航西南大规模实际运用,并且效果表现良好的DSI进气道鼓包技术。这两技术都是相当重要,特别是DSI进气道的设计,这个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飞机进气道的重量,并且增加飞机的隐身能力,两项技术所带来的总总好处,我们只要6亿美元,再外带上我们轻四总体设计资料一起,这绝对是业界良心!”
狮子大开口,这丫的绝对是狮子大开口,不过这又很好、很军火商,既然是出售军火相关的技术,就一定要有出售技术的傲气和底气。
第九百六十九章:量身定做
要说杨辉报出的技术名录也确实很有诱惑力,特别是鼓包进气道技术更是让人不断流口水的存在,能把这等技术出售给公司,而且还要加上之前德国自己也没有解决的外倾双垂尾技术,以及各种整机气动设计资料,6亿美元的报价也是比较符合市场行情的。
但不管如何,即便是九十年代的德国人在整个欧洲都是颇为土豪,美元在这个时候也因为各种原因贬值的有点狠,但是不管如何,这6亿的报价对于公司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即便是这2000项目背后有德**队和政府支持,但钱也不是这样花的。
“这不行,仅仅是这些气动设计资料就要6亿美元,其实你们肯定也知道这些技术对我们公司来说并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难,我们是为了能够节约研发周期才选择了购买技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接受漫天要价,现在只给2亿美元,这些资料我们不要的话,没有任何人愿意花钱来购买。”
德国愿意购买相关的技术,但是只愿意给出2亿美元,这真的是直接砍掉了报价的一大半,也当真算是砍价的王啊。而后期间在此的各种砍价绝对是没有必要过度叙述,到了最后杨辉也感觉实在是受不了,思前想后一番,也想出了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这样,既然你们不愿意把资金过多的花在这些气动设计资料购买方面,那我们都务实一点,关于这里面最重要也是报价关键的鼓包进气道的资料,我们就不再全套出售给你们,转而由中航西南根据要求直接设计出战机所需要的进气道三维设计数据,具体的设计方法、软件等,都不在这次技术出售的范围之内。”
一开始,杨辉其实是有过打算把进气道的设计技术一起出售,反正以后整个欧洲也设计不了军用战斗机了,要进气道的设计方法给它们也没有用处,出售了之后对共合国也没有多大的威胁,但现在德国人不愿意多给钱,那肯定就要砍掉这些核心技术。
还别说,这德国人想了想之后也是真的就同意了该方案,而且也看得出来,这德国人其实也只是打算做一竿子的生意而已,或者说德国人认为以后会有更加先进的进气道技术被研究出来,这次的进气道也风光不了多久吧!
“我们同意这方案,此次不需要整套设计技术的转让,而我们最多也只能接受3亿美元的价格,但是需要你们转让之前全套的的四代机资料,并且后续的气动设计上若是遇到了问题,你们需要全程无偿给予技术援助,直到飞机的气动设计满足要求。”
情况能够谈到这个份上,杨辉也还算是比较满足了,3亿美元的价格虽然只有一开始预计的一半,但这一方面是因为核心技术没有出售,另一方面则是杨辉一开始也没有觉得德国人会全盘接受这报价。更重要的是关于战机气动方面设计资料也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而已,后续的各种设计上的技术出售,杨辉能保证德国佬。
既然打定了要好好地赚一把快钱,杨辉也就比较舍得,随后在关于战机最重要的动力系统方面,绝对是咬死不松口,并且还让德国佬是毫无办法,实在是中航西南这款发动机的诱。惑太大了。
具体的情况,肯定就要看杨辉心里到底有多黑:“我们能提供给2000现目前中航西南性能最好的一款军用中推发动机,也就是涡扇12系列的终极改进型号,涡扇12发动机:推比10,中间推力7。3吨,最大加力推力为11吨,在油耗方面我们预计能够降低到0。73左右,而这样的推力数据甚至已经达到了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水准,用来推动2000实现超音速巡航不成问题。”
其实说这里的时候,杨辉也是稍微做了一点小小地手脚,至少在这发动机推动2000实现超音速巡航方面,你真要说能力肯定还是有的,但这也仅仅限于2000没有外挂点的情况下,要是2000挂上了杨辉给安排的隐形武器茧包,到时候绝对是不可能还保证超音速巡航能力,大概也就是35的那种跨音速巡航作战能力,或许是能达到1。2马赫左右的巡航飞行指标。
不过这说起来,能够达到11吨的强大推力,确实是有资本好好地装逼一次,至少这时候的公司方面就已经是流了好长的口水,这次发动机的性能简直就是吊炸天的存在,所谓的200发动机和这款涡扇12比起来,虽然也有一些自己独到之处,但是在最重要的推力指标上来说,肯定还是要用涡扇12来的更加合适一些。
对于中航西南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技术能力,德国公司还是比较认可的,之前从中航西南的涡扇10、2000开始,再加上现在的涡扇12发动机已经公开表示项目研发已经进入到了中期阶段,这就表明后续的涡扇12也是可以期待的。
“好,之前我们也看了关于涡扇12发动机的数据指标,按照你们给出的进度来,2000使用这款发动机作为试飞阶段使用肯定是没有问题,所以在涡扇12发动机的指标上面,我们还要有更加高一些的要求,比如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配置,我们要求三维矢量推力技术,你们能够做到吗?”
这要求说真的是不过分,给涡扇12装上三维推力矢量技术本来也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计划中的东西,而且三维矢量推力技术本来也是公司已经攻克的储备技术,若是有需要就直接装上去,这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困难。
“没有问题,对于三维矢量推力技术而言,我们公司很早就有了相关的技术研究,这技术也确实是用在四代机上面的标准配置。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们这次打算使用三维矢量推力,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实现火飞推一体化交联,想要实现这一项目技术还是有些难度的,你们自信能够做到?”
说实在话,火飞推一体化技术即便是现在的中航西南自己,也都不敢说是实现了这一项技术难关,毕竟这项技术首先要求的就是发动机全权限数字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