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工业民科-第6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论学识他肯定比刘书伦要高,刘厂长是敢打敢冲的性格,他们正好一文一武,配合默契,沈局长也真不愿意见到同室操戈的局面发生。

第923章人有我优

参观完滨麻厂之后,林强生与国资委的赵杰主任告别,然后和沈克俭说道:“沈局长,我想去纺织工业局看一看,与你商讨一下我省纺织行业的发展!”

沈克俭正求之不得呢,他高兴的点头说道:“那当然好,走,我们一起回局里,我让林先生看一看我关于纺织卫星城的规划!”

林强生邀请沈克俭上了他的车子,沈局长也不拘谨,上了车之后说道:“这几年东星集团在汽车行业发展得尤为迅速,很是拉动了省内的经济啊!”

他打量着车子的内饰,这是一辆雷克萨斯LS400,在车座套上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这车座是皮的,但是也要套一层布,你们卖的车多了,使用的纺织品也就多了,光做这个车座套就是好大的产业啊!”

林强生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冬天皮座凉,用布套一下暖和,而夏天又热,如果用亚麻布套那就更舒服了。所以说汽车行业和纺织行业也是息息相关的,把车座套这个产品做好了,产值也是很可观的。”

沈克俭发现林强生这个年轻人不错,好多想法跟他不谋而合,心里就渐渐的偏向了东星集团的投资,建立合资亚麻厂的方案。

两人到了纺织局,沈克俭向林强生摊开了一份省内的纺织工业图,他指着滨城这座省会城市,说道:“现在滨城除了亚麻厂之外,还有毛纺厂,阿城的涤纶厂、纺织厂,这几家算是地区内大型企业,阿城纺织厂的规模更大,拥有2万名职工。这几家企业也都是地区上经营状况相对较好一些的,在全国来说我省的纺织工业规模也算是较大的。

我打算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对区域内的这几家企业先进行改革试点,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几家企业建设成国内的纺织强企!”

他对林强生说道:“纺织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把纺织行业做强,老百姓也就不缺衣少穿了。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我们再努力增加外贸市场的份额,争取更多的出口创汇!”

林强生认真的看着这份工业地图,上面标示着省内的每一家纺织企业,他问道:“这份图纸很有用啊,能不能让我复印一份?”

沈克俭颇为奇怪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就直接拿去好了,我这还有富余的,你要这个干什么?”

林强生笑道:“没什么,就是了解一下省内纺织工业的分布情况。”

他继续对沈克俭说道:“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中纺织行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大量吸纳就业人口。而且我们国家还是个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就成为了我国赚钱外汇的重要支柱型产业,它的地位一点也不比汽车产业差!”

沈克俭点头,笑道:“林先生,你说得对。或许卖成千上万件服装也不顶一辆车值钱,但是纺织产业却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真没想到,你对这一行业这么重视。”

林强生点了点头,问道:“沈局长,我心中有个问题,想要征求你的意见。”

“你说?”沈克俭问道。

林强生说道:“国家现在的经济中心逐渐向南,我省地处边陲,没有沿海发达的交通网络和海洋优势,他们发展起来的速度是很快的。

在我想来,我省的纺织企业虽然大,但是力量不强,后劲不足,况且南方人眼界宽更熟悉市场经济,而国际上,发达国家又对我国实行贸易配额制度。”

他对沈克俭道:“种种不利的因素限制了我们纺织业的发展,如何突破这些限制,如何赢得市场,这才是我们的任务!我有一个担心,倘若不抓住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恐怕我省的纺织行业就要落寞啊!”

他问道:“沈局长,你考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嘶!”沈克俭惊讶的看着他,没想到林强生对省内的纺织业这么不看好,他摇了摇头说道:“林先生,我省的纺织行业整体上是向好的,我相信保持这种优势,未来十年我们不会落后南方!”

林强生遗憾的点了点头,对沈克俭的回答有些不太满意,沈局长恐怕不会想到未来省内乃至北方的纺织业都会落寞吧,省内的纺织大企业更是破产倒闭。

他对省内的纺织行业有些担忧,实际上历史的发展也是这样,95年之后中国的纺织业渐渐南移,传统纺织地区江浙,继珠江三角洲之后崛起,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解决了社会的大量就业。

而北方地区的纺织工业却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订单被南方企业大量抢去。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中,多数企业消失,纺织职工大量下岗,有技术的职工拖家带口的跑到南方打工,滨麻厂也是其中之一。

沈克俭对这种情况没有认识,哪有林强生了解的这么深刻,他说道:“我们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还有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纺织工人,只要保持这些优势,我相信未来会更好的。但你说的我觉得也对,沿海特区有很大优势,有着吸引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创办企业的便利,但是我们这里也有这个优势啊!”

他笑着看着林强生,说道:“这不是有你吗,东星集团就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客商!”

林强生听后怔了怔,哈哈笑了起来,他点着头说道:“不错,那就让我们携手合作,互相勉励吧!”

沈克俭指着他,大笑道:“林先生,你比我还年轻,办事要有冲劲嘛!”

林强生点头说道:“沈局长,刘厂长那里还要拜托你多做工作,我还是希望他能够继续担任厂长职务,刘书伦是个人才,离开滨麻厂太可惜了!”

想到刘书伦那个犟种,沈克俭郑重的说道:“我尽力,刘书伦这个人还是一心为公的,他没有什么私心。”

。。。。。。。。。。。。。。。。。

几天之后,刘书伦又一次来到纺织工业局,找到沈克俭一脸愁容的说道:“沈局长,局里不能让滨麻厂合资啊,我们厂现在还是赚钱单位,哪有企业还赚钱就让人合资了的!”

沈克俭听着他说完,摇了摇头说道:“老刘,你这话说得就不对,难到与外商合资就只能挑那些经营不善快破产的企业吗?”

他摊了摊手,说道:“人家外商又不是傻子,你这么说没没道理嘛!”

刘书伦变了脸色,声音变大了起来说道:“我们亚麻厂还能赚钱,还能出口创汇,是国内的利税大户,生产标兵!

你们迫不及待的把它打包卖给外商,这不就是出卖国家利益,与倒卖国家财产有什么不同?”

在外面走廊里偷听的众人暗自咋舌,这老刘什么都敢说啊,他们互相看了看缩着头,躲回了各自的办公室。

“啪!”“你这是胡说,刘厂长,你可要为你说的话负责任的!”沈克俭脸色泛白,气得浑身发抖,他生平最烦别人扣帽子,以前就因为扣帽子可没少挨整。

刘书伦也知道自己的话说得重了,但是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滨麻厂与外商合资就是出卖国家利益。

他梗着脖子倔强的说道:“我就不服,在你这说不通我就去找省里去说,滨麻厂不能合资,不能卖给外商,我就要找个说理的地方!”

沈克俭跺着脚在后面说道:“省里已经决定了,不可能改变了,你要听候局里安排!”

他在大家的目光中追到门口,见刘书伦骑着车子出了大门,见他倔强的背影就知道一定是打算去省里告状。

沈克俭跺了跺脚,赶紧招呼司机,自行车也不骑了,等车子开了过来上了车就追了上去,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刘书伦去闹事。

第924章动员大会

省国资委开始对滨麻厂做资产评估,刘书伦虽然想阻止但就像沈克俭说的,这是大势,引进外资全国都在进行。而且省内已经有了让外商参与发展滨麻厂的想法,他作为厂长必须听从上面的指挥。

五天之后,滨麻厂正式公布了将与东星集团合资的决定,厂里的干部职工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随后纺织工业局的沈克俭局长召集了滨麻厂的干部职工,数千人在麻纺厂剧院召开了动员大会,林强生也与会出席。

全厂职工的男女老少们,正式与投资方见了面,并且局领导鼓励大家以后继续努力工作,工人们的反应还是相当平静的,但气氛很压抑,现场就像随时爆发的火山。

职工们有些不理解,自己是堂堂国有企业的职工,与外商合资后滨麻厂还算是国有企业吗,尤其是一些干部,不知该何去何从。

林强生接过了话筒,对下面的全体职工说道:“大家今后就是东星集团的一员了,我相信合资以后的滨麻厂能够更创辉煌!”

他向旁边的刘书伦看了看,说道:“首先,我要隆重感谢沈克俭局长在合资项目上的支持。

然后还要感谢刘书伦厂长,虽然他之前有一些异议,但是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担任厂长职务,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欢迎。这两年在刘厂长的带领下,亚麻厂的创汇额和利税额度节节攀升,这样的人才我们东星集团非常欢迎,希望今后刘厂长继续为了亚麻厂奋斗,贡献才华!”

刘书伦高昂着头,底下一下子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局里和省里的决定他改变不了,但是他也并不想就此离开滨麻厂,刘厂长决定在今后要和东星集团好好的抖一抖,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他一定要为滨麻厂做最后的努力,不让外商多占便宜成为了他的目标。

林强生继续对职工们说道:“滨麻厂的产销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很好,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我们东星集团决定投资这家企业,也是看中未来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看中滨麻厂的发展。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我国的纺织工业很了不起,占据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84年,我国纺织业总产值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取得很大进步。”

场下的职工们一阵喧哗,1000亿元人民币,虽然他们都不知道这个产值是啥东西,但是10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就很吓人了。

台上的几位领导也看着他,林强生挥着手加重语气:“但是在我看来,1000亿元的产值还是太小!将来我们的纺织行业的产值,应该是2000亿,5000亿,上万亿,甚至是超过2万亿元的巨大产值!”

这下职工们更是激动了,几位领导也很诧异,刘书伦惊奇的看着林强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还能说出什么惊天言论。

林强生哈哈笑着,向台下的职工们问道:“2万亿是什么概念,你们知不知道?”

他举起小手指:“2万亿,我告诉你们,只要分出小小的一丁点给我们滨麻厂,你们就人人都能成为十万元户,甚至百万元户!”

“哈哈。。。”底下的干群们发出了巨大的声音,职工们都被这位年轻人的话逗笑了,人人成为百万元户,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嘛!

坐在林强生旁边的沈克俭等人也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林强生,觉得他这个口开得有点大,简直是惊天了!

林强生也笑了,指着台下的职工们说道:“也许你们觉得我说了大话,其实我说的都是真的,中国纺织产值就有这么大,不信咱们就拭目以待!”

接着他又自问自答的道:“因为什么,我为什么说中国纺织业有2万亿的产值,你们想不想知道!”

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