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剪灯新话 作者:(明)瞿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让毒蛇吃他们的肉,饿鹰啄他们的骨髓,直到骨肉糜烂一尽为止,然后,再用神水泼洒,地狱的猛风吹拂,仍然让他们恢复原形。此类人纵然经历亿万劫,也不可能转世了。”

  令狐生参观完毕,请求回家。两个鬼使送他回到家里。令狐生回头对他们说:“劳烦你们相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报答。”鬼使笑着说:“报答就不敢指望了,只请您不要再作诗来烦劳我们就行了。”令狐生也不由大笑起来。他打了一个呵欠,伸了一个懒腰,醒了过来,却原来是南柯一梦。等到天亮,他去敲乌老家门打听情况,原来乌老已在当夜三更天死了。 
 
天台访隐录
 
 
  台州人徐逸,略通经史一类书籍,在端午那天他进入天台山采草药。同行的几个人,怕跋涉艰险,中途就回去了。

  只有徐逸喜欢这里山明水秀,林木繁盛茂密,只晓得向前不知道停止,还朗诵晋代孙绰的《天台山赋》以称赞其妙说:“‘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泉流而界道’。这实在不是空话啊。”再往前走了数里,斜阳落在山岭,飞鸟也返归树林。向前走吧,没有抵达的目标;向后退却又来不及回去了。

  正踌躇之间,忽然见山涧的流水中有一只大瓢漂浮过来,徐逸高兴地说:“此地难道有人居住吗?要不这一定是一个佛寺。”于是,他就沿着涧水行走,走了不到一里路。就到了一个弄口,有巨大的石头作门,进石门又走了几十步,道路豁然宽敞,只见有居民四、五十家,居民的衣服、帽子质朴而有古风,气质看上去很淳朴忠厚。贫瘠的田地,茅草盖的房屋,竹窗柴门,狗叫鸡鸣,桑麻等农作物遮映衬托,俨然是一个村庄。

  村民看到徐逸,惊奇地问他:“客人是干什么的?怎么进入我们这个地方的?”徐逸告诉他们入山采草药,因为迷路才到此地,村民们彼此相看,并不说话,态度很冷淡,但没有接待他的意思。只有一个老人,衣帽打扮像读书人,扶着拐杖走到徐逸面前,自称是太学生陶上舍。向徐逸作揖并说:“山野深险的地方,豺狼嗥叫,精怪行走,天色又晚了,如果坚持拒绝收留你,这等于看见溺水的人而不去救援。”于是邀请徐逸到了他的家中。

  宾主刚刚坐定,徐逸站起来问道:“在下生在此地,长在此地,游憩在此地很久了,从来没听说有这么个村子,请问这是什么地方?”陶上舍听了,皱着眉头回答说:“躲避乱世之民,落荒逃难的人,假如追述过去的事,只有白白地增加伤感而已。”徐逸坚持请问其中的缘故,陶上舍才说:“我从宋朝就择地居住在这里了。”

  徐逸听说,十分惊奇。陶上舍接着详细地告诉他:“鄙人生在宋理宗嘉熙元年,长大以后,托名在太学,平素大致在书斋,以讲习《周易》被人们所推崇。宋度宗一朝中,两次在都门应试中夺冠,一次在贡举省试中登榜,正打算立身行道,扬名后代,彰显于世间,不幸度宗驾崩,太后临朝听政,北兵渡江,时事剧变。继位的皇帝改年号为德'礻右'那年,我就带着全家逃难到这里来了。其余的村民,也都是同一时期来避难的人。年长日久,大家也就安居在这里了。种田得到粮食,开山得到柴火,开凿甘井饮水,建造茅屋居住。寒往暑来,光阴似箭,只见花开是春天,叶落是秋天,也不知道今天是哪个朝代,是什么甲子了。”

  徐逸说:“当今的天子圣明英武,继往开来,统一了华夏,国号称大明,岁星纪年在甲寅,改年号为洪武后的第七年。”陶上舍说:“啊,我只知道有宋朝,不知道有元朝,哪里晓得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天下了。希望客人给我粗略地说一说三代兴亡的故事,使我也能略知一二。”徐逸于是说:“宋德'礻右'二年,元兵攻入临安,天子、太后、皇后被俘北迁。这一年,广王(应作益王)赵'正'在海上登基,改年号为景炎。没多久驾崩,谥号端宗。益王(应作卫王)赵'丙'继位,被元兵逼迫,跳海而死,宋朝的福运败亡之时,正是元朝至元十五年。元朝吞并宋朝以后,全部占有了大江南北,直到元至正二十七年,经历了一周半甲子达九十年才灭亡。现在则是大明开创了统一大业,已经是洪武万年的第七年了。从宋德'礻右'二年到现在,上下差不多近百年了。”陶上舍听了后,不觉流出了眼泪。

  过后不久,空山静夜,万籁俱寂,徐逸就住在他家,土垒的床铺,石做的枕头,也很整齐干净,只是神志清醒,躯体冰冷,不能入睡而已。第二天,陶上舍杀鸡办饭,用瓦盆盛了松肪酿制的酒让徐逸喝,又填写了《金缕词》一首,亲自吟唱以助酒兴:

  梦觉黄粱熟。怪人间、曲吹别调,棋翻新居。一片残山并剩水,几度英雄争鹿!算到了谁荣谁辱?白发书生差耐久,向林间啸傲山间宿。耕绿野,饭黄犊。市朝迁变成陵谷。问东风、旧家燕子,飞归谁屋?前度刘郎今尚在,不带看花之福,但燕麦兔葵盈目。羊胛光阴容易过,叹浮生待足何时足?樽有酒,且相属。

  唱完,又与徐逸说起前来的旧事,娓娓而谈,不知厌倦,又说:“宝'礻右'四年,宋理宗亲自策试进士,文天祥的卷子本来排在第四,理宗皇帝把他改为第一名。贾似道当政时,在杭州西湖北的葛岭建造府第,当时就有‘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的话。有个宗室做广东的县令,献上两只孔雀,放养在园囿中,贾似道看到孔雀驯服可爱,就委任这个宗室做本郡的郡守。

  襄阳被围困的时候,知府吕文焕招募人用蜡书向朝廷告急,求援的使者向贾似道恳求说:‘襄阳被围困已经六年了,城中的人互换儿子、女儿当作食物来吃,劈开死人的骸骨当作柴草来烧,城破在旦夕之间。然而丞相你却正在宣扬太平,迷惑主上的耳目,一旦敌人打过江来,国家灭亡,你丞相又哪能长久拥有这份富贵呢?’于是自缢而死。

  谢堂乃是太后的侄子,富得没人可与相比。他曾经在晚上宴请客人,铺设水晶帘子,点燃起沉香,用直径一尺的玛瑙盘,盛放大的明珠四颗,明珠发出的光照亮了整个房间,根本不用灯烛照明。艺人献乐颂词,有黄金和七宝制成的酒坛,重十几斤,就在座上踢给他们,一点也不吝啬。谢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梦见天向东南方倾倒,有一人向上托着,力气好像不能胜任,跌倒又爬起来好几次。

  过了不久,一个太阳坠落在地上,旁边有一个人捧着太阳奔跑。谢后醒来后在朝中到处寻访,找到了两个人,他们的样子非常像梦中的人,支撑天的人是文天祥,捧着太阳的人是陆秀夫,于是便不按照常规次序,重用了他门。左丞相江万里,离开国都的时候,都城里的百姓,送他到郊外的数以千计,都拉住车辕不忍心让他离去,送别后,城门已经关闭,百姓们,都露宿在田野里。

  贾似道出任督帅,穿着白银铠甲,跨着珍珠装饰的马鞍。他有两匹千里马,一匹驮着督帅府的印信,一匹载着,盖有皇帝印玺的诏书,和随军的赏格,用黄巾覆盖,都市的百姓停止买卖争着观看。出兵的盛况,从来没有过。”

  陶又议论当时各位大臣说:“右丞相陈宜中有谋略但是不果断;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家铉翁有节气,但是不通达;签书枢密院事张世杰有勇武,但是不果敢;制置使参议李庭芝有智术,但是不旷达。他们当中最优秀的,恐怕是文天祥吧!”诸如此类的话,陶上舍总共说了好几百句,都一一可听。这一晚,徐逸仍然留宿在他家。

  第二天早上,徐逸向他告辞,陶上舍又作了一首古体诗来为他饯行:

  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马逃来御黄屋。
  尽将旧物付他人,江南自作龟兹国。
  可怜行酒两青衣,万恨千愁谁得知!
  五国城中寒月照,黄龙塞上朔风吹。
  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
  酒中不见刘四厢,湖上须寻宋五嫂。
  累世内禅罢言兵,八十余年称太平。
  度皇晏驾弓剑运,贾相出师笳鼓惊。
  携家避世逃空谷,西望端门捧头哭。
  毁车杀马断来踪,凿井耕田聊自足。
  南邻北舍自成婚,遗风仿佛朱陈村。
  不向城中供赋役,只从屋底长儿孙。
  喜君涉险来相访,问旧频扶九节杖。
  时移事变太匆忙,物是人非愈怊怅。
  感君为我暂相留,野蔌山肴借献酬。
  舍下鸡肥何用买,床头酒熟不须萏。
  君到人间烦致语,今遇升平乐安处。
  相逢不用苦相疑,我辈非仙亦非鬼。

  而后,陶上舍送徐逸出路口,挥袖告别。徐逸一路上,每隔五十步,就插一根小竹竿,以作记号。回到家,几天以后,就准备了酒食,带着丰盛的饭菜,率领家僮们前去回访,但是山峦重叠,再也找不到那条路了。碧草茂密,林木高大,一点也没有村庄的踪迹。他们在砍柴、放牧的小路之间,来来往往地寻找,只听到深谷中鸟雀悲鸣,山岭上猿猴哀叫,最终只能惆怅地返回。

  徐逸想起陶上舍曾经说过,他生在宋理宗嘉熙元年,到今天应该有一百四十年了,但是,他的相貌却一点不衰老,言行安详儒雅,只像五六十岁的人,难道陶上舍是有道行的人吗? 
 
滕穆醉游聚景国记
 
 
  元延'礻右'初年,浙江永嘉有个姓滕的读书人,单名叫穆,年纪二十六岁,风采韵致优美,擅长做诗,被大家所推崇。他一向听说杭州山水秀美,很想去游玩一番。

  延'礻右'元年,恢复科举的诏书下达了,滕穆就拿着本乡的推荐信赴省城应试。到省城后,他就寄居在涌金门外,没有一天不往来于南山、北山以及西湖边上的各个寺院,如灵隐寺、天竺寺、净慈寺、宝石寺之类,以及诸如玉泉、虎跑、天龙、灵鹫、石屋洞、冷泉亭这些景点。举凡深幽的山涧,茂密的树林,悬崖的峭壁等等,差不多快要被他的足迹踏遍了。

  七月半那天,滕穆在曲院风荷观赏莲花,因此留宿在湖上,小船就停泊在雷峰塔下。这天夜晚,月光照得大地如同白天一祥,荷花的香气熏得人满身都是,时而还能听到大一些的鱼儿在湖水中跳跃的声音,也能听到归巢栖息的鸟儿,在岸边的飞鸣声。

  当时,滕生已经吃醉了酒,不能入睡,就披上衣服起来,沿着湖堤观看,当他走到聚景园时,就漫步跨了进去。当时,宋朝亡国已经有四十年了,园中的楼台亭馆,像会芳殿、清辉阁、翠光亭等都已塌坍毁坏,唯独瑶津西轩,经过变故后,依然高高矗立着。

  滕生来到轩下,靠着栏杆稍事休息。一会儿,他忽然看到一位美女在前面走,一个侍女在后面跟随,从外面进入园中。美女发髻微乱,姿态柔美,看上去就像是神仙一样。滕生在轩下屏住气息,想看看她究竟想干什么?只听美女说道:“湖山依然如故,风光与以前也没有不同,只不过时代变迁,世事大不一样了,让人有黍离之悲!”说完,她就走到园北的太湖石边,吟起诗来:

  湖上园亭好,重来忆旧游。
  征歌调《玉树》,阅舞按《梁州》。
  径狭花迎辇,池深柳拂舟。
  昔人皆已殁,谁与话风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