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末1909-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猜想无果,奕劻只能叫他们进来,资政院的官员到了内阁收发室,呈送了梁启超的亲笔书信。

奕劻半猜办疑的打开书信,上面的内容果然让他大为汗颜。

梁启超不亏是学书大家,政治宗师,这封信洋洋洒洒近千言,文不加点,从民族大义到总理职责,从个人素养到为官经历,历数二十八桩大错,把奕劻从里到外数落了一遍,总之,一句话,你奕劻不是东西。

其中,最后一句话尤其引人注目,“如不召回良臣,拨乱反正,自行解职,定要教汝追悔莫及,恰如法兰西之路易,英吉利之查理。”

“这个梁启超岂有此理!”

看到这的时候,奕劻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大吼。

“尔一逃犯,如非天恩浩荡,他梁启超魂归九天了竟然对本督指手画脚!”

奕劻气不过,在屋子来回踱步。

“总理息怒,要是资政院也跟着掺和进来,怕不好办呐。”梁敦彦在一旁劝道。

“本王就是要他们不得称心如意,去,告诉资政院那帮多事议员,勿要再聒噪了!”

“总理,这么做怕事情会越闹越大,为今之计,还是找梁启超和解吧?”

“和解?你的意思是要本王按他说的那样‘自行解职’!哼。”

梁敦彦不吱声了,奕劻明显怒火正极,他也不好在说些什么。

“本王倒要看看他们能作出什么妖!”

说完,奕劻拂袖而去。

。。。。

事实证明,奕劻的嘴明显比心要硬很多,自从叶开宣布三件事之后,他的肠子都悔青了,全国的舆论一股脑地就指向了中央,尤其是他本人。

大火从最近的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四省燃起,短短半日,就蔓延全国,十几省的报纸上,奕劻种种劣迹昭然若揭,听了直教人觉得厌恶。

先前,奕劻搞得皇族内阁就闹得民心尽失,如今,他公然卖国的行为更是惹得千夫所指,上下朝的道路上,已经挤了大批声讨分子。

墙倒众人推,奕劻这堵墙还没倒,推的人已经数不胜数,当然,在这些人其中,他还有一个更为麻烦的对手。

即将召开的资政院全体会议。

第二百六十七章同盟国猜想?

叶开让禁卫军继续待在租界内据守,自己回到了华界内的总督署,正式过起了他的下野生活。

虽然表面上他把军权交给了程德全,但有陆双鸣在,实际权力仍旧掌握在叶开手中,再说,程德全接不接受还是另一回事,以他的脾气,怕不会轻易接手,而张啸光自然随时随地跟在叶开的身边,替他传递着两边的消息,此刻更缺不了他。

对峙进行到了第五天,英法联军仍就不敢踏过雷池,不过,趁着这段时间,双方都在努力搜集着对方的情报,诸如军力部署,人员数量之类的。

从人数上看,禁卫军三千人,外加程德全的杂军一千六百人,比英法联军总数多了两千人不止,叶开这边有着绝对优势,从武器装备上看,双方的差距更是明显,禁卫军携带的都是清一色的德制武器,虽然没有带来火炮之类的重武器,但马克沁机枪的威力仍是绞肉机级别的,装备数量也远超联军,而洋人那边虽然乍看之下有些唬人,但仔细看却发现他们却并非正规军,法国派遣的是越南殖民政府的治安部队,而英国人方面更是图个省事,直接从英属印度把阿三兄弟和少量尼泼尔骑兵拉到了中国。

所以,这场冲突孰强孰弱,似乎高低立判。

探听到了中国军队的虚实后,联军方面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在给本土的电报中,他们一再强调,中国人的军力不在他们之下,甚至还要略胜一筹,贸然发生冲突,可能损失惨重,总的来说,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不敢打。

这点和叶开的判断,也相差无几。

虽然列强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傲慢,但不得不承认,大英帝国的荣光已经日渐暗淡,不但在经济总量上被美利坚拉开了好几个身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他们也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状况,相对于美德两国的多点开花,英国人几乎毫无建树,钢铁煤矿的产量仅仅比法国高一点,排在世界第三,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帝国主义老大哥的称号已经愈发朝不保夕。

世纪之交,德皇威廉二世甚至狂妄的宣称,他要踩着英国人的脑袋,建立“世界帝国”。

列强分赃不均,一场席卷世界的超级战争,似乎也就不远了。

对于地球另一端的远东中国,或许英国人实在没有闲工夫。

当然,有一件事他们还是很有兴趣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中国到底更倾向于哪一方,这样一个资源大国,坐拥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外加四亿多的人口,巨大的市场潜力,仅从账面上就很有拉拢的必要。

叶开站在个人的角度,对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还是很有好感的,不仅是因为德制武器质量过硬,性能优良,科技处于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协约国阵营和中国有太多的利益冲突,无论是南边的法属越南,北边的沙俄,西南的新疆,还是日本占领下的朝鲜,琉球,台湾,加入他们注定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从日后的巴黎和会上就能发现,中国尽管取得了胜利,但注定是一次“不胜之胜”。

当然,加入同盟国也有不小的风险,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这一方到底还是失败了,德国也在战后被英法肢解,而作为“帮凶”的中国,必然也会被处于最严厉的惩罚。

不过退一步讲,因为叶开的介入,最终的战争结局会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

闲来无事,这几天,叶开都在琢磨这些看似遥远,实则关乎国运的决策。

也算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吧。

。。。。

自从叶开宣布下野后,上门拜访的人就多了些,有上海滩的大亨,致仕的高官,公职分子,留洋派等等,对于这些请求,叶开一概回绝,刻意摆出一副赋闲到底的姿态,偶尔的一两次记者采访,他也直面表达了对朝廷的失落情绪。

“大帅,有人来了。”张啸光急匆匆地跑到叶开房间外,敲敲门,说道。

“不是叫你通通婉拒了么?”

张啸光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个人是从江宁来的,他说无论如何也要见见大帅。”

“江宁?”叶开犯了嘀咕,“谁啊?”

“是个叫张謇的。”

“张謇!”

听到这个名字,叶开吃了一惊,他当然清楚张謇是谁,他不光是苏浙地区的商业领袖,清朝有名的布衣状元,更是江南咨议局的咨议长,在商仕两道都要极高的威望。

“这时候他怎么会来?”

想了想没有结果,叶开这时候倒笑了,南下的路上,他就打算好要拜访张謇,只不过最近太忙,此事就一直耽搁下来,没想到人家竟然上门来了。

“快请他进来,到正堂,算了,我亲自去迎客。”

张啸光兴冲冲的跑下楼去,叶开穿戴整齐,随之下楼。

。。。。

“謇公大驾来访,陋宅蓬荜生辉。”

叶开步入中堂,入眼即是一位花甲老者,此人便是张謇张季直,他虽然面容沟沟壑壑,两鬓皆白,却显得格外苍劲,这第一印象就让叶开小有惊诧。

“久仰良公大明,张謇这一趟来迟了。”张謇坐在椅子上,见叶开来了,站起身来说道。

“謇公是商业领袖,立宪元老,在你面前岂敢曰‘公’,謇公无不嫌弃,叫我拙字‘赉臣’既可。”叶开笑了笑,道:“来人,看茶,謇公坐。”

手心捧着一杯热茶,张謇倒没有细细品下去的功夫,他身为江南咨议局的议长,自然是要代表三省老百姓说话的,他心中十万火急,英法联军登陆上海,这已闹得举国震惊,而叶开又被内阁就地免官,这更是让几千人老百姓人心惶惶,要知道上海的后方就不就是江浙皖三省吗,上海要是出了事,接下来不救轮到它们了么,所以,张謇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劝叶开复出。

“洋人抵沪,东南震荡,眼下三省之地竟无马首,实不相瞒,老朽这次来。。”

话还没说完,叶开就打断了他的发言:“謇公要说的,良弼心中都明白。”

“那赉臣可有复。。”

“哈哈”

叶开突然一笑,弄得张謇摸不着头脑。

“謇公,这些旧话就不用再提了,你这次来,倒可以和良弼谈一些别的。”

“别的?”张謇楞了,好一会儿还反应过来,“不知赉臣想说什么事?”

“比如。。如果謇公是一位投资商人,可愿把厂子建到浦东来?”

叶开充满期待的说道。

(晚上要出去。。。。。。。。很晚才回来。。。。。可能第二更要被狗吃掉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招商引资

(第一更)

叶开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猛一下让张謇不知该如何张口。

张謇是清末巨富,“实业救国”的积极倡导者,一生创办了二十多家企业,其中最有名就是大生纺织厂,一年的棉纱产量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可谓家大业大,叶开的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似乎并不困难。

不过,张謇疑惑就疑惑在总督大人怎么忽然问了这么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这洋人都打到上海来了,他不是应该考虑如何抗击御敌么,怎么反倒是关心起实业来了,张謇是越想越疑惑,有一瞬间还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自己老了,压根就和叶开的思路不在一条线上。

见张謇许久未说话,叶开进一步问道:“就那謇公的大生纺纱厂来说吧,在浦东建分厂可否合适?”

总督大人都这么问了,张謇只好后知后觉的答道:“在浦东设厂恐怕非上上之选,一来,浦东地区交通不便,所需原料无法就近运来,二来,浦东地区人烟稀少,设厂所用人力恐怕有所不及,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浦东临近上海,洋货甚多,国货恐怕难有销路。”

张謇名不虚传,他说的这三条,都说到了根本上,的的却却是商人思维,叶开对此也很赞同。

稍想了想,他逐一回答道:“如果开港修路,第一条恐怕就不是什么困难了,如果第一条一旦实施成功,那第二条也就迎刃而解,上海滩最不缺就是各省涌来的人力,至于第三条,謇公觉得有什么好办法?”

“洋货物美价廉,恐怕。。”张謇缓了缓,沉声说道,“物美倒是其次,关键是价格,百姓择货,总要挑一些便宜耐用的,国货在这方面有些稍稍不及。。”

张謇也很无奈,西方国家拥有大量殖民地,采用大机器生产,生产成本极为低廉,专门用于出口,所以一旦打起来价格战,国货就占了极大的劣势,在关税自主权还丧失在列强手中的情况下,这一条似乎没有什么好的破解办法。

“凡肯在浦东设厂的,所须地皮由官府拨给,免费使用七年,再免除他们三年的商营税,从第四年起,一年增加两成的税收,这样一来,价格不就下去了么,謇公觉得是否可行?”叶开想了一个主意。

“这条件也太优厚了吧?”

优厚?何止是优厚,这简直就是白送还带拿的,哪有官府不收税的,不光如此还免费使用土地,不就是天上掉馅饼吗?这消息要是放出去,天底下的商人还不蜂拥而至?

“赉臣,这价格虽然下去了,但。。呵,天底下恐怕还没有这样的人愿意这样做?”这笔账实在太不划算了,张謇实在不大相信。

“哈哈,謇公以为良弼是在给你开玩笑?”叶开笑道。

“莫非。。。”张謇瞪大了眼睛,嘴里忍不住的迸出‘良公’的字眼来,“良公真要这么做?”

叶开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