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末1909-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载沣无奈之余,只好让他们进来,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局势不会不因为这几个人的到来,再次骤起波澜?

奕劻给出的答案是一定的。

他的目的很清楚,压力既然不够大,那就再大一点,直到载沣彻底喘不过来气。

第一百二十四章渔人之利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好的阴谋,军机处的官员到来,向所有人陈述整个事情的经过,这些话不是说给载沣听,更多的是那些大臣,只有他们彻底相信,才能迫使载沣让步。

奕劻熟稔官道,他很清楚这时候载沣的态度无足轻重,大臣们才是关键。

透过宣旨官员的口舌,一场别开生面的****起因就这样展现在聆听者的面前,他们在说话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关键的名字,毓朗,正是因为他的玩忽职守,这才酿成了这次惊天大祸,这是众怒所在,也是一切祸事的起因,总之,毓朗是罪魁祸首,士兵们是无辜的。

当获得消息的渠道被垄断后,就算是再荒诞不经的谎话都变成唯一的事实,载沣相不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臣们相信就好了,而作为整个事件的最终负责人,载沣没有退路,必须当机立断,给所有人一个交待。

“请摄政王免去毓朗的职务,不然这场****还不知道闹到什么时候,等到中外皆知,那就贻笑大方了!”

赞成罢免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载沣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来敷衍大臣了,焦灼之中,他看向政务处中资历最浅的练兵大臣良弼,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夹在一帮重臣们的叶开,依旧保持沉默,随着大臣的屡屡进言,他摆出了一副随波逐流的样子,期间还不时点点头,以示赞同,似乎对载沣的窘境完全视之不理。

不是叶开故意装聋作哑,而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载沣,不要和所有人为敌。

如果没有根本没有赢的希望,那就不要输的连本金都不剩,连下一局上场机会都没有。

载沣明白大势已去,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微微攥紧手,处在下达命令的临界关口,就在这个时候,一条石爆天惊的消息传进了庙堂之内,顿时让整个局势蒙上了一层血色阴影。

民政部的人紧急来报,骚乱士兵围困朝廷命官,京师巡警署接到命令前去清场,期间有人持械违抗,巡警不得不还击,事情发展到最后,演变成一场流血冲突,击毙逆乱分子七十余人,打伤三百五十人。。。。。

消息传来,大殿里一片寂静,除了通报消息的民政部官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

“谁下令开的枪!”

这是载沣反应过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紧接着,一股肉眼可见的红色便从他脖子根处扩散开来。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件事还有处理的余地,而现在,随着血溅当场,人命升天,这件事再也着遮掩不下去了,民政部的消息,成了压倒载沣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善耆。。。大人。。。”

民政部的官员吓了一跳,颤颤巍巍的回答。

知道了答案又如何,载沣的问话无论如何都不能进行下去了,随着事态的发展还不知道有多少自己的人牵扯进去,当务之急,是尽快处理,避免不良后果进一步发酵。

“来人,传本王口谕,免去贝勒毓朗步兵统领一职,令其戴罪在家,听候发落。”

载沣说完转过身来,用近乎阴沉的面部表情看了看所有人,这下你们总满意了吧?

处理完毓朗的事,这场****还没有完结,下一步,必须用更实际的措施,遏制住局势的蔓延。

这场波及甚广的乱子,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去收场,而人选是谁至关重要,威望太小,不足以体现朝廷的重视程度,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再拖下去来了,多一分钟结束,朝廷就多一份尴尬。

“哪位大臣愿意跑一趟,平息这场祸乱?”

载沣望向了面前的大臣,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资格,但得到的积极回应却寥寥无几。

这摆明了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载沣又气又急,却无可奈何,他淡漠地打量着所有人,满腹牢骚就差喷口而出了,这时候有人开口了,老世续上前一步,他倒不是毛遂自荐。

“步兵衙门由八旗选任,摄政王应择一位满人前往平乱,如若不然,怕人心不服,又要议论纷纷。”

世续先是表达了人选的大致范围,随后话锋一转,郑重请求道:“不过,这件事闹得这么大,要是在选派别人恐怕来不及,依老臣看,摄政王应该率先垂范,亲自前往,相信必可马到成功。”

世续的话简直是把载沣往火坑里推,谁都知道这件事的严峻性,他去也不一定讨到半点好处,更为关键的是,载沣身位监国摄政,代行皇权,怎么能轻易屈尊?

此话一出,自然满堂惊乍,纷纷指责世续的口无遮拦,但就是这种不合时宜,却很好的起到了为某人铺路的效果。

“老臣只是忧心国事,方才一时食言,但为了朝廷的颜面,此事必得德高威重之人才能收拾,摄政王既然不能去,那也只有劳烦庆王了。”

世续的一句道歉话,让所有人的注意力汇集到了奕劻的身上,如果说既得德高望重,又要有满人的身份,最好还是皇族,能代表得了朝廷的态度,也不是体面,算来算去,满朝上下也只有奕劻有这样的分量了。

奕劻受到瞩目,这不是载沣想看到的,但大臣们的主意已经落定,他被这股潮流推着走。

“******,你去跑一趟吧。”载沣硬着头皮说道,事到如今,他不得不这么做。

“老臣年迈失治,难堪大任,请摄政王另择一人。”

奕劻微微鞠躬,满脸歉意,拒绝很有分寸。

载沣知道,他这是伸出手来要条件。

为了顾全大局,载沣不得不暂且退步,尽管并非他之所愿。

“现在能收拾局面,也只有你了,庆王万不可推辞。”

“摄政王请求,于情于理,老臣本不该回绝,但此事因毓朗先起,肃亲王鲁莽弹压后至,这是怨望所在,此怨不解,老臣就是有心恐怕也无力。”

这就是奕劻的条件,毓朗一个人还不够,再好善耆也因此深受牵连,一石二鸟,他这算盘打得响亮。

“善耆身份民政部尚书,派巡警前往是理所当然的事。”

载沣不想就这么交出主动权,但也不得不让出一小步,他接着说道:“不过,他这事也做得过了些,就给他一个留职察看的处分吧,也算让那些无事生非的旁人无话可说。“

载沣的回答虽然算不上百分百满意,但已经在最大程度上给足了奕劻面子,不过,他还有最后一件事要争取。

“****说到底是由裁撤步兵衙门所致,这件事说如果不说清,恐怕还会生变。”

问题一下子回到了起点,到了这时,载沣才看清了奕劻的真实面目。

好一个借刀杀人的贼计策。

“裁撤步兵衙门一事暂缓实行,当务之急,是平息此乱,庆王,这下你总该去了吧?”载沣绷着脸,最后的话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蹦出来。

“老臣愿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很好,很满意,奕劻已经在朝堂上得到了他要的一切,接下来,他要在更广阔的地方继续攫取着他的利益,****都是因他而起,他当然知道如何平息,以及如何博取一个好名声。

第一百二十五章夺权

(这一章是昨天的,今天正常双更。)

奕劻的动作堪称迅猛,会议刚一结束,他手底下的人马就紧锣密鼓起来,所谓的平息骚乱根本不存在,这就是赤裸裸的夺权。

奕劻兵分两路,一路带着朝廷的命令赶往步兵衙门,而他自己则亲自带着人马前往毓朗的府邸,即流血冲突的事发地。

步兵衙门里人烟稀少,境况惨淡,参加围堵的士兵躲的躲,藏的藏,出了这么大的事,早就不知去向。而此刻还敢留在衙门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奕劻的人,他们在骚乱期间扮演了煽动者的角色,而这个时候则客串起了高音喇叭的功能,奕劻通过他们,向外透露出一个清晰的声音,朝廷不会裁撤步兵衙门,任何人员的职务和利益都会得到保留,这场骚乱的罪魁祸首只有一个人,统领毓朗。

在奕劻带去的通告里,甚至还越俎代庖的宣布,只要参加****的士兵们能够如期返回岗位,朝廷会宽大处理,除了象征性的警告外,不会危及生命。

有这么好的条件,那些事后躲藏起来的士兵,心理防线很快就被攻破了,他们争了半天无非就是要这个结果,而这个如此宽大的布告,有了领班军机大臣的保证,就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了,一番思索后,他们放下了武器,走出掩藏的角落,陆陆续续的返回步兵衙门,骚乱从根源上就被遏制住了。

当他们感知到此前失去的利益确确实实回来时,这个功劳自然而然的归结到奕劻的头上,士兵们对他感恩戴德,好像他才是决定这一切的幕后操作手。

平息步兵衙门只是一个并不困难的开始,接下来才是夺权的重头戏。

当奕劻带着一队人马赶到事发现场时,骚乱已经在强力镇压下基本结束,但现场仍然残留着不少鲜红的血迹还未及清理,东一块,西一块,伴随着周围数不清的蛋壳,多少有些触目惊心。

冰冷的尸体被扔上简易马车,装满一车后就被运走,大量步兵衙门的士兵,因为来不及逃走,被几倍于他们的警察逮捕,从他们的面部神情上看,大多惨淡异常,逮捕期间他们遭受了巡警们非正常对待,脸上鼻梁都浮现出淤青和红印,而接下来他们面临的,最有可能是人头落地的残酷处罚。

毓朗府邸的大门终于打开了,骚乱已经被控制住,他也不需要再提心吊胆了,至于他为什么突然遭到这么多人的围攻,他倒现在也不清楚,只是当他走出府门,见到现场一块块血迹斑斑的红色,毓朗震惊之余,深感大难临头。

这一幕,奕劻同样看在眼里,但他可不会触景生情,更不会心存怜悯,放毓朗一马,而是放下帘子,慢吞吞地从马车里走出来,准备掀起一场倒戈与清算的风雨。

当善耆和毓朗见到突然而来的奕劻时,两人都心存诧异,紧接着更是心里一惊,奕劻的到来,就代表着朝廷已经知道这件事的经过,以及处理意见。

“******怎么来了?”

善耆还是客客气气的说道,毕竟刚才的一切只是猜测,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二位果真是能干啊!”

完全没有过度,奕劻一上来就毫不客气,矛头直指,“闹出这么大乱子,你们这是要置朝廷的脸面于何处?亏你们还是皇亲国戚!”

“闹出这么些人命案子,你们也不怕朝野震惊,大祸将至!”

奕劻的训斥不留一丝脸面,全盘否定,紧跟着就是一道措辞严厉的谕旨。

步兵统领、民政部侍郎毓朗被革去了所有职务,圈禁家中,而身为尚书的善耆也被停职,就地移交权力,话音刚落,两人自然反应激烈,刚要起身申辩,就被奕劻的一句话当了回来。

“你们这是要抗旨不遵吗?毓朗,善耆你们已经惹下了滔天大祸,要不是看在你们是皇家的份上,小心各自脑袋!”

两人的瞬间僵住了,而奕劻原本的谨慎本分也消失不见,他冲随行的人员厉声命令道:“来人,摘了他们的顶戴花翎!”

就这样,两人的顶戴被奕劻拿掉,而周围的巡警谁也不敢上前,这可是圣旨,他们谁敢说一个不字。

“把罪臣毓朗押回府中,严加看管,非令不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