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生于1984-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演什么像什么。

    但是葛大爷的诚恳,跟梁佳辉有点不一样,他比梁佳辉放得更低,他会直接说自己是一个戏子,他演戏就是为了取悦观众的。

    他有点看低了自己,即使是早已经功成名就的2016年,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依然很少提《活着》,因为那是禁片…

    现在总提什么匠人精神,葛大爷他就是中国电影界的匠人!

    特别是在《让子弹飞》这么一部到处都充满直男气息的电影里,如果不是有葛优,耍那几下贱,很多观众可能会接受不了,全篇高朝,略显重口…

    ……

    傍晚,下了戏,许辉总算有机会跟姜闻说话了。

    导演房间,许辉坐在姜文面前:“导演,你让我演什么角色?”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一整天,实在憋不住了!

    “给,这是剧本!”

    姜闻从身后的桌上撕拉扯下一张纸。

    尼玛,炮辉都惊呆了,还带这样的?

    瞅瞅那页纸,的确是打印的内容,但应该是编剧不太满意,用黑色的笔迹加了几条,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地方,到挺像手写的。

    简单两句台词,到是写了不少演员的心理描写。

    看这描绘的应该是黄四郎手下假扮马匪,然后作恶的片段,准确的说就是被侮辱的那段剧情。

    “收到银子了?”

    “收到了。”

    “那你打算怎么感谢我们?”

    “怎么感谢都行…”

    “怎么感谢都行,你说的啊!”

    “过去看着!”

    “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给你发银子吗?”

    “因为马匪爷对我们好。”

    “哈哈,对你们好,还没好透…”

    我去,这尼玛不是著名的夫前系列吗…

    难道?

    难道让我演其中一个?

    虽然很期待,可是,也太不符合我的形象了!

    连脸都没露。

    “有问题没有?”姜闻忽问了一句。

    “呃…”

    许辉有点不太明白自己的角色到底是谁,很直白的问了:“闻哥,我演谁啊?”

    “你演那女的丈夫!”

    “…啊!”

    我去,老子千里迢迢赶过来,就为了扮演一个绿帽侠吗?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拍摄现场(42/87)

    人都是有猎奇心理的。

    好奇本是人的天性,但在今天,猎奇心态的膨胀开始由天性的好奇异化成的强迫发泄的心理状态,并在社会中迅速扩大形成热议的社会现象。

    猎奇心态的膨胀体现民众生活的单调乏味。

    ,三大影帝飚戏,热血崩张,满满都是荷尔蒙,口碑佳作!

    可是现在搜索却有个让人苦笑不得的链接‘赵名露xion**段’…

    尼玛,就一秒钟不到的片段,居然能有十几万张图片。

    这帮人是有多无聊,昙花一现的片段都有这么多人意淫?

    甚至这个女演员本身是制片助理,就因为这么一个镜头,直接转变成了职业演员…

    不是,你们这帮人就没有别的什么事了?

    夫前系列就这么让人恋念忘还?

    ……

    炮辉有点犹豫。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样的绿帽侠角色他是不会接的。

    这个玩笑太大了!

    演员接戏可不是随便乱接的,至少得符合个人形象。

    比方说葛大爷,影帝哎,你让他演,照样被评为最差演员!

    许辉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阳光、帅气、正能量,你这突然让他演个绿帽侠,太坑爹了…

    “你要是不想演,我再给你换个角色。”

    姜闻也意识到了什么,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是,我又不是专业演员,没什么顾虑,就是觉得戏太少了…”

    许辉找了个借口。

    总不能明摆着说他不想演这么窝囊的角色,那也太过分了。

    “哈哈,跟你开玩笑的!”

    姜闻突然哈哈大笑,“你演的是这个孙守义…”

    孙守义?

    那个卖凉粉的,是个很重要的配角…

    还好,虽然是个懦弱的小人物,但总比绿帽侠强一点…

    ……

    话说,姜闻当初定角色的时候,葛大爷是马邦德的不二人选,他自己肯定就是张麻子,可是谁能扛得住他跟葛大爷两人呢?

    姜闻的霸气可不是盖的,直接把宇宙丹的演成了曹操传…

    说遍整个华语电影圈,貌似只有周闰发最合适!

    问题来了,周闰发接戏向来很看中导演还有人情。

    而且黄四郎只是个配角!

    这就很尴尬了,周闰发从影几十载,除了在好莱坞大片里演过配角,人家可是一辈子的主角!

    姜闻跟周闰发只有一面之缘,还是当年他去参加金像奖的时候结识的。

    该怎么邀请他呢?

    除了用剧本打动,还要让他看到自己的决心…

    于是,他手写了一封信。

    用亲笔写信方式邀请演员,这是内地与香港老一辈电影的传统,姜闻在中戏上学的时候,当时的谢进导演就曾经亲笔写过信邀请那时候那寂寂无名的姜闻参演电影。

    亲笔信方式虽然古老,都是老一辈演员最吃这套。

    周闰发刚好是老演员,他就喜欢这个调调!

    发哥发嫂台鉴:

    香江匆晤,所谈甚欢。新片故事,随即奉上。

    脚本即将出炉,故事锤炼数载,人物之妙,惊古烁今,片中,兄将分身异术,同饰真伪,定为兄之演技提供辽阔空间,创影林之美谈。

    发哥盛名,中外有识;为艺厚道,技盖群雄。此角色必助发哥携已获之辉煌,跨更高之巅峰。

    新片旨在造中国之西部黑帮电影。诙谐荒诞,凌厉跌宕。

    昔有leone之通心粉牛仔戏,今有吾辈之麻辣袍哥西部片。

    发哥之角,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有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诩诸葛孔明。

    回肠荡气,出人意表,发哥出手,定收放自如,出神入化,万千fans,翘首期待!谁敢做他人之想?!

    新片除愚弟之外,尚有葛尤兄加盟。真可谓:三江汇处有富域,三雄鼎力看妙篇。壮哉美哉!

    放眼中原,勃勃生机;星汉灿烂,交汇其里。闻听发嫂下令,发哥将至,上下同仁,无不振奋。

    早春二月,岭南草长;杂花生树,群鸥竞飞。

    适此惠风和畅之日,诚邀阁下共成美事。书不尽言,晤面详之。

    kindestregard,

    姜闻谨启

    乙丑情人节

    通篇的文言文,周闰发压根小学没毕业好不!

    据说周闰发收到这封信的时候,还特意找人询问了其中的意思,生怕这是姜闻写给他的情书…

    ……

    说实在的,坐在剧组现场看这些帮影帝们飙戏是一件特别让人愉快的事情。

    姜闻的导演水平比较起许辉还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但他真的喜欢现场改词,而且很爱跟剧本较劲。

    说实话,剧本这玩意,如果硬要凹逻辑,那根本没有完美的剧本!

    拍电影也是这样,如果要追求极致,拍着拍着发现剧情中大大小小不同的坑。

    一般的电影就按照剧本拍过去,希望上映的时候观众能忽略了,毕竟快速剪辑之下,观众的智商也会随着电影剧情的推动而下降,除非事后察觉到,不过,那关我屁事?

    反正观众的钱已经到手了!

    但是姜闻这种人性格就是必须要把坑填平才能拍下去的人。

    比方说的几个逻辑问题。

    最明显的一个就是鹅城县长失踪事件,影片后半段马邦德说手中的委任状是“康城”的,说自己是故意带张麻子去凶险的鹅城而非真正委任他的鹅城,可是,之前他们去鹅城上任的时候,明明有花姐带领的鼓队迎接县长,黄四郎也派人迎接,说明都是有备而来的,知道有县长上任。那么这就奇怪了,为什么鹅城也在等待新县长上任呢?原来的县长去哪儿了呢?

    分析剧本逻辑,然后推翻,这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

    姜闻的感觉很敏锐,他能发现剧情中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想要重新立起来就不容易了。

    要在不改变剧本大纲结构情况下,用巧思应变设计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桥段,这玩意就非常困难了。

    三个人物,分量相当,本身就很难办得到,的剧本即使放在后世的2018年,许辉依然觉得很高级。

    改一两句台词,还是能做到的,可是真要把所有的逻辑漏洞全都填补上,即使是姜闻也做不到!

    最多只能在台词上下点功夫。

    “停!这段味道不对,感觉不对,我们来试试其他的词,你一定要用心琢磨琢磨,怎么把这词说的更有味,更香一些…”

    ‘香’这个词很好用,京圈的一帮导演特喜欢用这个词。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登场(43/87)

    大朋在一次采访中透露:“我在拍《《我不是潘金莲》的时候,有一场戏,冯导在我耳边说了‘大朋啊,这场戏你要演的香一点…’”

    “我头一次知道一个导演的指令是按照一个人的味觉来的,香一点?”

    当时现场笑作一团,主持人也跟着笑…

    其实这个香一点指代的就是稍微有点生活化,不要那么刻意。

    老一辈的导演都很喜欢这个词。

    姜闻跟谢进导演、张一谋、田庄庄、周小文、冯晓刚都有合作过,身上有他们的习惯很正常。

    从许辉来到粤州之后,《让子弹飞》的拍摄全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客串出演,不收任何费用,您还占着人家时间,这也忒不厚道了!

    ……

    孙守义就是个标准的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国人。

    应该说是鲁迅笔下的那种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

    他胆小怕事,生活在黄四郎的白色恐怖之下,害怕被他盯上。

    孙守义是一个很可怜的道具,尽管他试图左右逢源,可惜在那样的环境下,一个毫无势力、底气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善终呢?

    最终他被活活弄死了。

    也就是那场‘鸿门宴’,不仅是剧本里仅仅只提了一嘴,就连很多观众估计也没察觉到这么个活生生的人名就没了…

    民国嘛,本身人命不值钱。

    还有一帮人各种怀念民国,最有名的的就是矮大紧,各种狂吹民国,说那是个大师闪耀的年代。

    哎,无病呻吟,古代那帮口水客,天天言必及上古三代尧舜禹,回回一张嘴又必有许由洗耳朵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什么的,然后转过头来就是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再摆摆鹅毛扇摇摇脑袋叹叹气,表示对当今不屑至极。

    每当提到民国,就会有人刷历史不过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可是说这话的人从来不问,失败者是如何沦落到失败的呢?

    可是说这话的人也从来不问,我们为了成为书写历史的胜利者,究竟付出了多少献血和汗水呢?

    如果真那么美好,为什么一定要推翻呢?

    算了,现在是自由时代,允许蠢蛋说蠢话吧!

    回到孙守义这个人物,他在《让子弹飞》拢共出场三次,第一次是被武举人各种捶打,第二次县衙审案,第三次配合诬陷六子;

    台词很简单,表演也不需要太用力,只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