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好莱坞之路-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菲摇了摇头,直接说道,“我没钱。”


第一百四十九章 项目计划
  求和!
  这是实际情况,墨菲说的一点都不夸张,相对于拍一部影片的投资,斯坦顿工作室的资金真的不多。
  《电锯惊魂》不是像《水果硬糖》那样的一次性卖断,资金回收需要时间,单单是北美票房都要等到明年二月份才能付清,后续的电视版权费用和dvd录像带都是长期收入,哪怕是卖断的海外市场发行权,根据好莱坞的惯例,这笔资金也不会一步到位。
  就算最乐观的估计,也要等影片在海外下档之后,那可能是一年甚至一年之后了。
  众所周知,电影行业的资金回笼速度算不上快,绝大部分电影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实现盈利。
  墨菲本身也不着急,过去的两次投资,可以说他是在困境中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否则有几家公司愿意投资他这样的没有资历的导演?
  《电锯惊魂》的北美票房大卖,已经让这一切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北美6000万美元的票房,足以令很多公司乐意投资墨菲的下一个项目。
  商业成绩永远是这个圈子最好的资历和佐证,也是投资方最大的信心来源。
  “交给我好了。”比尔·罗西斯信心十足,“这是c+最擅长的。”
  虽然没有实际操作过一站式打包服务,但他有公司的支持,这些都不是问题。
  墨菲也点了点头,这正是他的意思。
  他是个导演,不是专职的制作人,拍摄《电锯惊魂》负责这两方面的工作,已经感觉力不从心,一个出色的导演需要专注,而不是在乱七八糟的杂事上面分心,c+的打包服务恰好能帮他解决这些麻烦。
  确实,c+的一站式服务抽成很让人头疼,但墨菲手中资金不足,不准备再自我投资,c+的抽成与他的利益没有直接冲突。
  最为重要的是,这种服务能切实有效的帮助他这种起步阶段的导演。
  从上一部影片比尔·罗西斯为剧组提供大范围服务开始,墨菲就专门研究了c+的这种经营策略,发现只要条件合适的话,它的弊端远远小于自己所能获得的收益。
  众所周知,制片公司很多项目依赖明星,但是明星需要好作品,好的作品需要去精心发掘。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c+和纽约文学经纪形成合作,对方帮助找到好故事,之后c+雇佣名牌编剧把故事写成剧本,以此找来明星和导演等等;再用这个组合包去和制片厂谈判。
  好莱坞制片厂,尤其是中等规模的制作公司,非常喜欢这种省时省力运营模式,于是制片厂花大价钱买下这个组合包。
  c+从而一下子代表了这个包里的所有明星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而不是单独的某个人。
  另外,娱乐经纪圈子老的习惯是个人对个人,c+的做法是一个团队服务一个人,就像为墨菲提供的服务。
  在这方面,c+的核心逻辑是等客户足够多,就可以逆转身份,从一直以来的买方变成卖方。
  像当初的传媒行业的进入门槛可谓非常非常高,如果没有关系,根本没法做事情,当手里客户足够多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包组合,从而倒逼那些把控门槛节点的人。
  研究过这些之后,墨菲也不得不承认,这是非常高明和天才的经营策略,改变了整个娱乐经纪行业。
  当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c+也不例外。
  c+开始的5年时间只能专注电视领域,没有电影、音乐等,后来从电视转到电影,也是从零起步。
  他们把创意和信息聚合在一起,介绍客户互相认识,介绍客户给不是客户的人认识。本来是不应该签同属一个属性的艺人,比如c+旗下的罗伯特·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但是c+认为这些人聚在一起更好,知道彼此都在做什么。
  另外,c+创建了一个部门是专门找创意的,比如从新闻标题里挖掘故事。
  还有,c+的每一个经纪人都要在公司之外做事情,比如到学校社区里找灵感,时时刻刻要给客户创造产品。
  这间公司能发展成为娱乐经纪界的霸主般的存在绝对不是偶然,它的很多策略都切实符合市场的需要。
  比如现在的墨菲,如果他单独作战的话,即便是有《电锯惊魂》的票房数字作为资历,想要拉到足够的投资,仍然需要一家公司接一家公司的去跑,去阐述自己的剧组创意,说明可能的市场潜力,甚至费劲力气与投资方拉好关系……
  这些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影响到他导演方面的工作。
  又跟比尔·罗西斯谈了些这方面的相关事宜,墨菲看了看时间,准备告辞离开。
  “墨菲,”比尔·罗西斯最后提醒,“别忘了,完成剧本后,还要有计划书。”
  “我知道的。”墨菲点了点头。
  剧本和项目计划书是必不可少的,总不能让c+跑到一家制作公司,空口白话的告诉他们,旗下导演有一个项目正在准备,然后再拉投资吧?
  传说中,c+的经纪人跑到六大公司,说我有一个项目,对方就会脑袋抽筋一样如获至宝,乖乖的立项投资……嗯,这种事墨菲也就是听听。
  拿脚趾头想想也知道,六大公司的高管们要多脑残,才能做出这样的事?
  离开c+所在的死星大厦,墨菲先去了西好莱坞的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前段时间预定的一辆黑色凯迪拉克已经到了。
  没错,他准备换车了,那辆破旧的二手福特虽然没出过大故障,小毛病却不少,总不能继续开下去。
  墨菲也没有选择豪车,暂时买了一辆普通的黑色凯迪拉克轿车。
  另外,在凯瑞·穆里根达到条件后,让她申请了实习驾照,这是一个汽车王国,会开车是必须的。
  与c+的签约完成,暂时也绝了其他经纪公司挖墙脚的想法,没有经纪人频繁的打搅,墨菲恢复到了度假前的工作状态,在之前就完成剧本初稿的情况下,开始准备更为重要的项目计划书。
  剧本是这个项目存在的基础,预算资金则是能实现的基本条件。
  虽然新项目的投资要远远超过《电锯惊魂》,但也比不上好莱坞的主流商业制作,从大的方面来说,仍然没有脱离独立影片的范畴。
  制作预算并不是列出所有的可能开支就可以的,想要让项目打动投资人,需要一些技巧。
  这对墨菲来说不算难。
  在好莱坞拍独立电影,从来没有所谓的“正确的预算”,却有一个“正确计算预算的方法”。
  用到这个方法之前,墨菲需要考虑像认真写一个剧本一样独立的写出一个电影预算,曾经的导师告诉过他判断一个电影场景是否完整的小诀窍:如果他从这个场景的描写中删去一个词汇,整个场景就拍不成了。
  对于电影最初的框架成本预算来说,这个规则也同样适用,他需要在满足能把电影拍出来的前提下,从最低的预算做起。
  在这个预算下,少一美元电影都可能拍不出来。
  但墨菲会把这个数额藏起来,不会跟任何人提起,哪怕比尔·罗西斯都不会,而这个所谓的“贫血预算”就是他的小秘密,这个数额应该藏在家里壁橱的背面,或者其他任谁翻箱倒柜几个月都找不到的地方,而不是到处宣扬。
  除非墨菲真被逼到无路可退的时候,否则绝不会轻易拿出这个预算来拍电影。
  实际报出的预算,则是这个数字的几倍,这种电影投资不可能计划书是多少,意向投资方就会给多少,没人这么傻,必须留出一定的砍价空间。
  有了剧本和预算,墨菲就要考虑如何打动投资方了。
  他有了一定的资历不假,但涉及到上百万美元的资金,谁会轻易扔出去?能让投资方心甘情愿的掏钱,就要让他们看到预期的收益。
  这可以说是项目计划书里面最为关键的一环,好莱坞的投资商们,不会因为艺术或者其他高大上的目标投资一部电影,他们投资的目的非常简单——利润!
  预估的初期利润也直接关系到墨菲能拿到的实际成本。
  墨菲可以假设一切资源应有尽有,提出一个完美世界里的电影拍摄成本,然后根据市场预估得出投资商可能获得的收益。
  意向投资人拿到这个数字后必然会尽可能的基于这个数字砍成本,然后再减去估算的能够通过海外电影市场销售获得的收益,而且海外市场销售额的估计要考虑到现实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比如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这三个市场的收益基本毫无价值。
  减掉海外收益之后的成本,再加上基于拍摄地点能够得到的电影拍摄退税额度,大致就是一部独立影片的实际投资了。
  这也将决定影片的实际拍摄地点。
  如果减掉海外收益之后预算还不到100万美元,那就在加州洛杉矶拍;如果预算不到500万美元,那就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拍;如果预算超过了1000万美元,那就可以考虑买一本《罗马尼亚语傻瓜教程》再申请一本护照,赶紧去布加勒斯特拍吧。


第一百五十章 值得投资
  求订阅!
  其实一部影片的实际成本计算是非常麻烦的,好莱坞个各大制片厂显示的制作成本,往往都掺杂着很多水分,与实际并不相符,而且不同的情况也会造成成本的变动。
  比如墨菲的影片制作完成,电影公司想要参加电影节的话,成本肯定要增加。
  像是参加美国本土的电影节,要完成最基本的相关材料准备,差不多又要加上10万美元成本。
  还有线上成本,这方面比较难控制。
  线上成本所包括的编剧、导演、制片、演员导演、剧本版权、行政管理、劳工福利等在内的契约上的成本,只有实际谈判结束后,才能固定下来。
  接下来的一周多时间里,墨菲基本都在工作室里忙碌,修改剧本初稿,再根据剧本需要调整项目计划书,同时预估未来筹备、拍摄和制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这个项目要比《电锯惊魂》难得多,《电锯惊魂》全部由斯坦顿工作室投资,墨菲一人独大,但这种情况不可能继续,新项目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资金会来自其他电影公司,这就需要他做更多的准备。
  电影制作总会发生些不可预知的情况,不过一些事有备无患总是没错。
  最为典型的就是资金。
  墨菲也考虑过,如果拍摄时遇到现在想不到的困难,投资方投入的预算真的不够的话,需要怎么办?
  如果到时连续奔波筹钱很长时间还是没有结果,他是应该再花更多时间努力尝试筹措资金,然后依然因为成本所限被困在原地不能动弹呢?还是应该想一些创新的办法,无论如何都要把电影拍出来?
  毫无疑问,他这个导演应该是后者。
  这个时候就要翻箱倒柜从壁橱背面找出那个偷偷藏起来的“贫血预算”了,而不是再想着花25万美元去租一架私人飞机,去会见那些还没拿定主意的潜在金主。
  越是没钱的时候,越要多想办法。
  还有演员问题,像墨菲这样处于起步阶段的导演,也很想与大牌演员合作,大牌演员带来的不止是关注度,还有切实的票房号召力。
  但想要大牌演员跟他合作,难度非常大。
  在好莱坞,有些情况下,如果一个导演手上的项目足够吸引人的话,吸引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