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莱坞之路-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钢铁之躯》中,给超人带来最大困惑的,也不是作为反派的大boss,反而是普通人类。
很快到了中午,拍摄暂时结束,剧组大部分都选择在华纳制片厂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餐厅中用餐,由于墨菲还有工作要处理,要晚一些才能出来,盖尔·加朵在餐厅里与克里斯·埃文斯和尼古拉斯·凯奇坐了一桌。
三位主演边吃边聊,话题自然离不开现在拍摄的电影。
“你们有没有发现,墨菲很偏心啊。”克里斯·埃文斯玩笑般的抱怨,“超人会被重重烦恼困扰,而神奇女侠意志坚定,身边也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
盖尔·加朵耸了耸肩,却没有说什么。
尼古拉斯·凯奇反而开口说道,“这是因为神奇女侠在这部影片里面只是客串,而超人是绝对的主角。”
“我就觉得不公平。”克里斯·埃文斯摇摇头,看着盖尔·加朵那边,“盖尔只需要展示最漂亮的一面,我还要研究超人的心理……”
“真正展示漂亮的可不是我。”盖尔·加朵随口说了一句。
克里斯·埃文斯和尼古拉斯·凯奇同时笑了起来,虽然彼此性格不同,实际上除了工作外,也没有太多的交集,但说到这些,男人总是会有相同的看法。
剧组里面的那只小狐狸,已经让他们窥视好久了,可惜看到吃不到的感觉更加心痒难耐。
梅根·福克斯很不合群,大概是从《变形金刚》剧组吸取了足够的经验,既不与墨菲这个导演走得很近,还跟其他主演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许同性相斥,即便同为漂亮女孩的盖尔·加朵,她也很少理睬。
“还是别说她了……”话题又回到电影上面,克里斯·埃文斯又说道,“你们没发现吗?其实神奇女侠还与超人有另一大不同。”
盖尔·加朵和尼古拉斯·凯奇看向他,等着克里斯·埃文斯自己说出答案。
果不其然,克里斯·埃文斯随后说道,“神奇女侠没有一个能称得上宿敌的敌人。”
他继续说道,“我们都知道超人的死敌是莱克斯·卢瑟,蝙蝠侠的死敌是小丑,美国队长的死敌是红骷髅,蜘蛛侠的死敌有绿魔、章鱼博士、毒液等等。但是作为美国漫画界最伟大最著名的女英雄没有之一,神奇女侠名义上的宿敌还是那个更迭好几代而你都记不住哪个是哪个的豹女。”
“嗯,我也这么觉得。”
为了演好神奇女侠这个角色,盖尔·加朵没少看相关的漫画,“无论是猫女,还是阿瑞斯和女巫瑟西,存在感都太弱了,而银天鹅和角度人等反派角色出场次数太少,根本是些路人角色。”
克里斯·埃文斯忽然看向盖尔·加朵背对的那边,说道,“墨菲过来了。”
说话间,墨菲已经来到盖尔·加朵旁边,拉开一张椅子坐下,招手叫来服务生,随便点了些意大利菜,问道,“讨论什么呢?你们谈的很高兴啊。”
“神奇女侠的宿敌……”盖尔·加朵简单的说了下。
听她说完,墨菲耸了耸肩,“还是让我来总结一下神奇女侠没有宿敌的原因吧。”
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带BGM
“其实真相只有一个……”
换上玩笑的语气,墨菲做了个割喉的动作,说道,“以神奇女侠的设定,怎么会允许莱克斯·卢瑟和小丑这种人放肆,还翻来覆去就是死不掉。”
盖尔·加朵和尼古拉斯·凯奇都笑了起来,克里斯·埃文斯后知后觉,“原来是都被杀掉了。”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而且也是墨菲的玩笑话,但从一定程度上说,神奇女侠比超人和蝙蝠侠更加强硬。
神奇女侠是个和平主义者,却有另一重身份——女战神。
该到动手和杀人的时候,她远比超人和蝙蝠侠出手更加果决狠辣,或许也可以换一种说法,神奇女侠不像那两位一样被诸多条条框框所束缚。
不过,神奇女侠终究是客串,在影片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几场动作戏,整部影片还是围绕超人来进行。
拍摄已经进行到了尾段,尽管这是讲述超人起源的一部影片,墨菲却没有拍摄任何关于氪星的镜头,成为超人之前的克拉克·肯特总是那么胡子拉碴、胸毛四溢。
如此这般,墨菲就是是为了让超人的故事融入现实化环境,具体融入的途径,是从故事设定上强调后天的影响,着力刻画这是一个从小在地球上长大的外星孩子,而非一个神一般的存在降临地球的故事。
这中间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以人类心态去适应外星能力,而后者则恰恰相反。
说白了,这是一个克拉克·肯特如何从人变成“超人”的故事,是墨菲版的“超人初养成”,这其中的关键是“被人类养成”,再变成超人被一部分人崇拜,被另一部分人憎恶和恐惧。
这样也可以展示超人有更多人性,而不是神性的一面,而人总是复杂的。
在剧组渡过2007年新年假期之后,墨菲的拍摄进入到最后收尾的阶段,所有主线镜头已经全部拍摄完毕,剩余的都是些反应路人的场景。
虽然这些镜头中不会有主角出场,但墨菲的要求没有任何放松,再伟大的英雄,也需要普通人的衬托。
由于拍摄的同时,墨菲还要顾及同样重要的特效制作,剩余不多的这点镜头,一直拖延到一月中旬才宣告完成。
“是的,《钢铁之躯》的所有拍摄工作全部结束了。”
在剧组完成所有拍摄的当天,墨菲配合华纳兄弟的宣传计划,特地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他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为什么叫‘钢铁之躯’而不叫‘超人’呢?
对于这一点,墨菲对着《帝国》杂志记者的话筒说道,“我们决定不叫它超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决定叫它‘钢铁之躯’,因为我希望在老超人和新超人之间划清界限。我们一直知道我们可以在命名它的时候利用超人符号和象征,但我们希望用‘钢铁之躯’来代表我们创造的新形象,首先因为他是一个人,但他并非用血和肉组成的人,于是我用‘钢铁之躯’来形容他,这就是我们这样命名的原因。”
墨菲的话非常的直白,也是剧组第一次对外非常明确的承认《钢铁之躯》是一部与老超人电影完全不同的电影,里面的超人形象也是与老版本完全不同的形象,尽管有着类似的“s”标志,却也可以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拍摄结束不久,墨菲就带着乔迪·格里菲斯的剪辑小组,再加上特效、音效和调色等部门,投入到后期制作中。
由于拍摄的同时,已经完成了一些镜头的拼接,影片的粗剪工作相对容易了一些,粗剪除了确定主线情节,墨菲还要确定明确的独属于这个系列的世界观。
与普通的影片不同,《钢铁之躯》是一整个正义联盟系列的开篇作,墨菲既然签下一纸合约,肯定要为下面的影片展开做出一定的铺垫,除去作为客串出场的神奇女侠,还有特写镜头中的韦恩集团标志,尤其是最后大战倒塌的大都会中的韦恩大厦。
不过,墨菲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现在不同于曾经,惊奇漫画的《钢铁侠》要到2008年才会上映,已经晚于《钢铁之躯》了,只要影片能够成功,华纳兄弟和dc漫画将可以从容布局整个系列的影片。
至于华纳兄弟会不会继续邀请他执导,那就不是墨菲能控制的事情了,毕竟他的报酬实在高昂,对方舍不舍得还很难说。
《钢铁之躯》华纳兄弟为他开出了1000万美元加百分之二十全球票房和dvd销售分成的薪酬,按照好莱坞的规则,续签合同的话,怎么都不可能低于这个数字。
面对如此高额的薪酬,即便是好莱坞六大公司,也要好好考虑一番。
墨菲不会在影片中一股脑的塞太多的内容,《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教训就在他脑海里,除了正义三巨头,《钢铁之躯》不会提及其他任何超级英雄。
所以,除了适当的铺垫外,墨菲的粗剪,跟多是展现一个全新的、不同于过往的拥有超人的世界。
在老版本的超人电影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超人来了,超人出现了,超人拯救了人们和地球,然后人们非常自觉的认为超人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丝毫的怀疑和畏惧。
但这合乎逻辑吗?显然不是,因为从人类自身的历史来看,人类拥有着一种天生的对于陌生事物的畏惧感,他们不会去轻易相信一个强大的拥有超强能力的陌生人,而这些恰恰就是《钢铁之躯》将明显区别于老版本超人电影的地方,也恰恰是《钢铁之躯》电影最黑暗之处。
人类面对超人的时候就像哥谭市民众面对蝙蝠侠一样,超人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怪物,一个他们无法控制、无法理解的怪物,所以普通民众对于超人的认知很简单:我不了解你,你让我感到恐惧,你不属于这里!
《钢铁之躯》的世界观首先是写实的,墨菲假定人类生活的真实世界真的出现一个无坚不摧却自己又是钢铁之躯的人会怎么样,而且这个人还是个外星人原本并不属于人类。
很明显,墨菲就是要在《钢铁之躯》中,让超人在人类的怀疑和畏惧之中度过整部影片。
搞定粗剪,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将各种特效添加到相应的镜头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动作特效。
不得不说,克里斯托弗·里夫版的超人四部曲毕竟生活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太过久远,正因为如此谁不能责备那个时代的看起来相当简陋的电影技术以及看起来很是蹩脚的战斗场面。
而2006年布兰登·罗斯版的《超人归来》使用了imax3d技术,但就是因为没有给力的反派导致整个电影的战斗特效非常的不给力,这也是《超人归来》被很多影迷所诟病的原因。
imax和3d技术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只是还没有推广开来,也有人建议墨菲使用imax技术,不过他没有采用,毕竟现在的imax影院实在太少了。
至于3d,除非他脑袋有问题,才会在一部暗色调的影片中使用3d技术。
3d对于影片的亮度有非常明显的损害,普通的影片也就算了,但墨菲的风格,注定不适合3d,《钢铁之躯》的色调以暗青色为主,不过墨菲也很注意,这是一部商业影片,首先要顾及观众的感受,影片的主题情节都会放在白天,而不是黑乎乎让人看不清的夜晚。
尤其是动作戏,全部都是白天。
关于动作戏的剪辑和特效工作中,墨菲还要往其中添加超人和神奇女侠的数字替身。
动作替身在全世界的电影行业中普遍存在,就是危险镜头或者背影的时候,大牌明星们一般都会用到替身,这在传统的动作片里很常见,但是到了数字时代,各种无法用实拍的镜头或者一些特定的场景里,都会用到数字替身。
《钢铁之躯》的打斗场景里,几乎所有的中景和远景动作镜头,墨菲采用的都是添加数字替身,甚至有一些非格斗场景的超人或者神奇女侠的特写,背影都不是真人。
再就是配乐方面,在墨菲的要求下,华纳兄弟请到了汉斯·季默,这位配乐大师在圈内的地位虽然比不上约翰·威廉姆斯,但更加适合商业大制作,其最拿手的是电子交响乐,悠扬悦耳的旋律配合着节奏震撼的鼓点,与《钢铁之躯》相当匹配。
墨菲还特意要求汉斯·季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