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想意识上是有问题的,发展得好一点的地方,沾沾自喜,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等、靠、要的思想突出,我承认贫困地区生发展乏力、自主脱贫较难,资金和政策的扶持,是当地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但一些地方对外部扶持的过分依赖外部,根子是‘等靠要’的懒政思维。这些地方必须要改变过度依赖‘他扶’的状况,想要‘他扶’,更须‘自扶’。也只有这样,我们往这些地方的资金和政策才能真正释放出真正的作用力。”
  江如衡越讲脸色越严峻:
  “我们贝湖省对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加快推进阶段的湖南而言,‘发展不足’与‘发展不优’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实现富民强省,建成全面小康,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抓,立峰省长在措施上我认为已经是很全面了,已经很好了,接下来就要抓落实。
  不抓落实,再好的规划蓝图也是一纸空文;不善于抓落实,再好的决策部署也会流于形式。所以要着力在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见成效。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际作为来抓落实,决定了贝湖能否在未来发展中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占领先机。
  各级领导干部要励精图治,真抓实干;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要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强化问责,奖优罚劣,坚决杜绝软弱飘浮、抓而不实、推诿扯皮等现象,只有这样我们省里的工作才会有一个新气象……”
  江如衡喝了一口水才继续道:
  “我们刚刚谈到了要开展反腐倡廉的教育,我看还可以加上一点,要治庸,庸懒散软往往与贪腐连在一起,治小病可以避免干部的大病,治大病可以帮助干部避免牢狱之灾。因此,敢于按原则处理人,也是对人负责,这是大仁大义。我们揪住队伍中庸懒散软的少部分人,敢用猛药,敢动手术,就可以避免疾病蔓延。从小处讲,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从大处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不能允许庸者占据岗位,那是能力席位,要能者上,只能是‘椅子’选择人,而不是人去选择‘椅子’,你尽不了责任、完不成任务、做不好事情,对不起,庸者下,能者上。对于庸者而言,或者自己选择,或者被选择。自己选择,干不好,交出岗位;被选择,接受组织处理,我看在接下来的县级领导班子调整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要把那些品格端正,真正愿意做事,能够做事的干部放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大家都议一议,如何?”
  陆政东很认真的听着江书记的讲话,显然江书记绝不是今天才临时起意谈起这个的,应该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才在今天的常委会上发表他的看法的,而且这才是他今天再常委会上所要讲的重点。
  陆政东觉得江如衡是抓到了贝湖发展不力的要害了,虽然江如衡意识到这一点确实有点晚,在陆政东看来,他应该还可以再早一点,比如在春节之后就展开这样的问庸问责的风暴,贝湖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也不至于如此,不过亡羊补牢,也不算晚,在这个时候展开这样的活动,也有利于下半年大家冲刺一把。
  坐在江如衡旁边的杨立峰沉吟了一下说道:
  “我同意如衡书记的意见,现在省里有一部分干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现象比较突出,对这部分人就要敢于处理,不处理责任人就立不起责任,制度也就形同虚设、废纸一张。只有处理到位,责任才能到位。而且,越是敢于处理,越是真处理,最后处理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警醒了,都尽职尽责了,还需要处理什么人呢?”
  两位主要领导都率先亮明了观点,其他人都知道省里发展乏力,两位主要领导是真急了,所以这一回肯定是要动真格的了,自然也不会有异议……
  常委会比预定的三个半小时足足的超过了过了一倍,中途也就是在省委食堂,简单的用过工作餐之后又继续,陆政东离开省委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十点了。
  梁梅不在省城,陆政东也就连夜回安新了。
  坐在车上,陆政东也在想着常委会上的事情,偌大一个贝湖省,六千万人,而自己基本上是处于安新一隅,省委的领导们虽然都认识,但是除了詹继东,其他的很多谈不上熟悉,完全是工作关系,而这其中还有詹继东等人有些甚至对自己还有一些隐隐偏见。
  没有一个人可以吧人都结交完,有人有偏见,这很正常,所以不管怎么样,他也还是要开始在常委会上找寻自己的定位,要真正在常委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常委会上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那就要结交更多的朋友或者同盟,就需要自己巧妙的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定位和融入方式,做到润物无声的让一些对自己观感不错的人接受自己……
  
  第144章 人事
  
  城,陆政东也就连夜回安新了。
  坐在车上,陆政东也在想着常委会上的事情,偌大一个贝湖省,六千万人,而自己基本上是处于安新一隅,省委的领导们虽然都认识,但是除了詹继东,其他的很多谈不上熟悉,完全是工作关系,而这其中还有詹继东等人有些甚至对自己还有一些隐隐偏见,要让真正在常委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结交更多的朋友或者同盟,就需要自己巧妙的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定位和融入方式,做到润物无声的渗入。
  省委常委会的会议精神传达之后,特别是关于治庸问责在省里的各大媒体不厌其烦的进行着报道,关于治庸问责的实施意见一相继出台,这在贝湖省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特别是省城,安新现在的经济总量只要伸把手就可以摸着他们了,当刘铭章明白无误的告诉市里的干部,安新今年就极有可能会超越省城的时候,这就像一条鞭子一样抽在省城领导干部脸上。
  陆政东知道省城两个主要领导的关系比詹继东和他当时的情况还要糟糕,他和詹继东之间再怎么不和,在发展的事情上还是没有耽搁,而省城的局面不一样,由于市委和市府关系不融洽,特别是在发展思路上观念的截然不同,导致很多具体的事情是各谈各的调。
  刘铭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在各种场合强调市委市府要齐心协力共谋展,这不是套话,而是经常点到具体事情上比较支持市府,刘铭章这样的姿态,市府那边自然也能感受到,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这样的变化在情理之中,像省城这样一度在十六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居中的城市现在已经下滑到了中等偏下的水准,如果再被安新给甩出一截,这样的情况中央不可能看不到。
  省城的市长陈家兴可以挤走前任,但是如果刘铭章来了,两人还是明争暗斗,工作又拿不起来,经济没有起色,那么只怕你安凤国的政治前途就堪忧了,当然刘铭章一样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刘铭章还是市长陈家兴都意识到了省城再这样下去只怕就真的要沉沦不起,而沉沦不起的结果就是两个主要领导络政治前途都将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这个不确定性中危险因素居多。为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这也使得省城原本沉重的步履终于开始缓缓启动了。
  陆政东认为这不算是一个坏消息,省城动起来不算什么坏事,对安新而言,就近找一个可以比较的目标远比拿到其他地方比较更为生动,对于一直被省城苦苦压在下面的安新而言,一直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翻身,所以对于超越省城,根本就不用怎么动员,就能让安新上上下下的劲头提起来。
  至于省城真正动起来,很可能对安新有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大,这一点,陆政东对自己还是有充分的自信的。
  至于治庸陆政东一直都在做,只是没有如此大张旗鼓的讲而已,对于他这样的层面来讲,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得太多,像这样大规模的治庸如果没有江如衡的提议,不但他不能调门太高,就算是杨立峰也不能讲。
  虽然陆政东在之前实际上在治庸上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既然江如衡这样大张旗鼓,安新也不能不动,不动那就是轻慢,就是对省委书记权威的挑战,何况陆政东也想借着这样的机会进一步强化能者上庸者下的意识,所以也是把这件事和区县领导干部的调整结合在一起……
  “新河,工作感觉怎么样?”
  罗浮黎对着陪着他,比他稍稍慢了一步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新河问道。
  “挺顺手的,现在高新区新技术试验区通过了国家级的评定,大工作都已经上了正轨,原来高新区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推进,新技术试验区全面启动,其他我们做到了前面,虽然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高新区这边都能处理下来,不用劳烦市里边操心了。”
  张新河心情不错,尤其是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增幅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水平,这更是让张新河引以为傲。
  “高新区招商引资我们的成效也很显著,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已经基本有了一定的规模,一些重点发展的产业也初见雏形。”
  “唔,高新区基础不错,班子成员也比较团结,这是优势。”
  罗浮黎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欲言又止,看在张新河眼中也有些奇怪:“老领导,是不是有什么事?”
  张新河原来在省里工作的时候是罗浮黎的办公室主任,看到一向比较直快的老领导这样犹豫着,想必是和自己有关,如果是工作上他出现了什么事情老领导早已经劈头盖脸的给他来一顿老,这个样子是和自己的前程有关,这是所有官员最为紧张的,他张新河也不例外。张新河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老领导,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很为难,您尽管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张新河也承受得起。”
  老领导没到安新,这还好说,只要老领导到了安新,他身上的这个烙印已经刻上了,想摆脱是摆脱不了的,如果陆书记真要让他靠边,那也没办法,谁叫老领导只是市长呢,张新河竭力让自己心境变得平静一些,不至于太过于失态。
  虽然张新河极力的掩饰,但罗浮黎何许人也?张新河的神情怎么能逃过他的眼睛,不由哑然失笑道:“你想哪儿去了,看来你和陆书记接触不少,但还是不了解陆书记,你也把陆书记想得太心胸狭窄了一点吧,新河,是和你有关,但是好事儿,而且也要征求你的意见,如果你本人不愿意,那另当别论。”
  罗浮黎真是有点感触,他的性格衡总可从来就是个不想被当个摆设的人,想当初他刚到安新的时候因为詹继东的前车之鉴,他心里确实是做好了陆政东很不好相处的思想准备的,他甚至还是他主动发起了两次试探,但陆政东却是一笑而过。
  这大半年磨合下来,罗浮黎发现事实上和陆政东相处却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这是他之前无法想象的。
  罗浮黎非常清楚,要论搞经济上的那点事情,他不可能有陆政东高明,这一点他在到安新之前就是研究得很透彻的——陆政东要是在这方面没有绝对的过人之处,那中央也绝不可能把如此年轻的他放到一个如此重要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