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8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地的干部群众在改革上思想高度一致,对改革是欢迎的,虽然改革过程中确实有一些问题,但很多问题是属于理解和认识范畴。仇处在争议的漩涡中,按照官场的一般规律讲,杨刘广这样经常给领导“找麻烦”的官员,通常是不会得到重用的,所以杨刘广就是才华横溢也只能在市委书记位置上打转,就是升不上来。
  陈吉桥突然产生了一种预感,陆政东之所以选择这几个地方,是深思熟虑早就拿定主意的,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马英华还是杨刘广,都是能力非常突出但缺陷也很明显的干部,而且杨刘广和周书记关系不深,是可以用的人。
  陆省长这大概有考察这些人的意思吧?
  周书记离开贝湖,虽然一直都是光打雷不下雨,但也是迟早的事情,陆省长这是在为周书记离开之后做准备吧。
  陆省长要是任省委书记,省里的领导势必也是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和在安楠一样,陈吉桥的工作十分简单,就是跟在陆政东的后面,在他需要自己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种事,说起来十分简单,甚至单调,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某些时候,他会有点恨自己,高材生,竟然干起了这种服侍人的事。另一些时候,他又会想,天降大任于斯人,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或许,自己以前的所有经历,都是大任之前的煎熬。
  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来看看,竟然是何东升。
  他走到旁边,接起电话,问道:“东升,什么事?”
  何东升说:“哥,你来焦云了?”
  陈吉桥说:“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何东升说:“陆省长来了,你肯定跟着来了。”
  陈吉桥说,“我们再联系吧,我这里还有事。”
  何东升问:“你回家吗?”
  陈吉桥:“恐怕没有时间。陆省长的行程安排得很紧。”
  何东升又说:“要不,我和晓玲去看你吧,你住在什么酒店?”
  陈吉桥说:“我们刚到不久,现在陪陆省长在视察,还没有到酒店,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何东升说:“好,我知道了,你忙吧。”
  从小学到高中,陈吉桥都和何东升同学,是最好的少年朋友,也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成绩总是陈吉桥第一何东升第二。但不知什么缘故,高考的时候,任大为没有考好,只上了焦云师院。毕业后,何东升分回了家乡云高县,在他和何东升的母校当老师,而这样的关系也让他和妹妹走到了一起。
  陈吉桥留在省城,而且在党校工作,在家乡,名声是很大的,家乡有很多人上门求他办事。
  事实上,陈吉桥能回报家乡回报父母的,非常之少。在党校,他没有任何权力,人微言轻,什么忙都帮不上。最初,县里一些人,得知他在省委党校,对他还十分恭敬,后来知道他在党校其实没有丁点地位,便渐渐疏离了。
  在焦云一天的安排,和在安楠时一样,吃过晚饭是开会。接下来和昨天一样,陆政东分别和市里的领导谈话,陈吉桥负责后勤保障。
  陈吉桥接见这些市领导的时候,陈吉桥干了一件事,这件事有没有什么意义,他自己也不清楚。陆政东和领导谈话,陈吉桥根本不可能知道其内容,他惟一能做的,就是每隔一段时间,进去给领导续水,即使能听到只言片语,也不能作出准确判断。不过,由于他要负责安排所有的谈话,便需要掌握时间。他将这个时间在本子上记下来,最初仅仅只想到方便自己掌握。后来,他闲得无聊,便做了一件事,将这些时间精确地算出来。
  这一计算,就算出了韵味。陆政东接见杨刘广的时间最长,有四十三分钟。
  以前在省政府陆政东接见某个人的时间,陈吉桥没有精确计算过,但印象中,超过四十分钟的,似乎没有。这个时间,似乎很能说明杨刘广在陆政东心目中的地位。
  时长排在第二的是马英华,四十一分钟,陈吉桥将笔记本翻到最前面,那是他刚刚当上秘书时所做的记录,上面恰好有第一天上班时,陆政东接见的记录。当时虽然也记了时间,但并没有精确到分。仅从记录上看,应该是半个小时,并没有超过接见杨刘广的时间。
  安楠和焦云两个市长,安楠市长周建设是二十一分钟,焦云市长是半小时。市长以下,又是一个档次,只有一刻钟左右。
  陈吉桥因此知道,这个时间的把握,颇有政治智慧,也极其微妙。杨刘广多出的这两分钟,到底意味着什么?此时,陈吉桥还不十分清楚,但不久以后,他便意识到,这两分钟的含金量非常之高。
  第二天早上,陈吉桥按照陆政东的吩咐,六点一刻就叫醒了陆政东,陈吉桥以为还是和昨天的安排一样,随知陆政东却是道:“焦云市你老家,你应该还是熟悉的,咱们趁着市里的人没到,出去走走。”
  陈吉桥知道,陆政东又一次不按常理出牌了,到底用意如何,目前还不清楚。
  陆政东转身向外走,他便紧紧地跟上。他们住的酒店是以前的市委招待所,前面是一幢新大楼,后面有些三层的小楼,楼里虽然有服务员,却没有人认识他们,就算认识,也不敢询问或者阻拦。两人走出小楼后,并没有经过前面的酒店大堂,而是从汽车进出的通道离开了。
  门口停着好几辆等客的出租车,陆政东拉开一辆出租车的门,坐了上去。陈吉桥立即坐到了副手席上。司机问他们去哪里,陈吉桥一时不知怎么回答。陆政东显然早有准备,说,去解放路。
  门口停着好几辆等客的出租车,陆政东拉开一辆出租车的门,坐了上去。陈吉桥立即坐到了副手席上。司机问他们去哪里,陈吉桥一时不知怎么回答。陆政东显然早有准备,说,去解放路。
  汽车启动后,陆政东主动和司机说话,问收入怎么样呀?贝湖的几个城市如果排名的话,焦云可以排在第几位?司机说,焦云其实基础不错,只是以前没遇到好领导。这几年,杨书记来焦云,焦云发展得不错。
  陆政东说,我怎么听说,那个杨书记很不好,独断专行不说,搞得天怒人怨。
  司机笑了笑,说:“天怒人怨的是那些当官的,老百姓觉得真是不错,我们老百姓只是过日子,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的日子。日子过好了,肯定是领导得好。退一步说,像丁书记这样的大官,为什么喜欢独断专行,其实也是没办法,现在很多当官的都那样,不做事还喜欢搞事……”
  “那么有能力。我听说,他在很多个市都搞过,每个市都搞得很好,就是因为上面没人,所以一直被别人压着,提不上去。比自己能力差得多的人上去了,脾气不大才怪呢。”
  出租车到了解放路,司机问,这就是解放路,你们到哪里?
  陆政东说,哪里人多,你就停在哪里。
  出租车司机将他们送到了汽车站,这里的人最多。
  这个汽车站,原本是焦云市的老汽车站,当年,陈吉桥到外地读书,便常常在这里登上长途汽车然后到省城搭火车。后来汽车运输业高度发展,人流客流异常活跃,一个汽车站无法满足需要,而且汽车站建在市中心,每天的车次太多,车站周围,常常交通堵塞。这不仅是焦云一市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于是,全中国的大中城市,先后将汽车站移出了市中心,分别在市郊建起东西南北几个汽车站。虽说规定某个汽车站仅仅只是经营前往某个方向的汽车,可实际上,那些有门路有后台的营运车辆,仍然可以在各个车站之间串。汽车总站废了以后,地皮卖了,在这里建起了一家大楼,一楼搞餐饮,二楼至六楼是商场。虽说这里已经没有了汽车站,可人们叫习惯了,仍然称这里为汽车站。
  他们出来得早,市民们大多才起床不久,街上的人并不多。可汽车站前面的广场上,却已经有了很多人,这些人主要是摆地摊的,在这里组成了一个跳蚤市场。陈吉桥跟在陆政东后面,在广场上转了一圈。陆政东不时和摊主或者购物的市民聊上几句。
  陆政东问摊主,你们在这里摆摊,城管不管吗?
  摊主说,在别的地方卖不行,但在这里,城管不管。
  陆政东又问,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行,这里可以?
  旁边有市民说,以前,随处都有摆摊的,既占道又影响交通,城管如果不管,市民的意见大。城管如果管,摊主的意见大。城管和摊主之间,常常发生冲突。
  后来,杨书记想了个办法,要求所有摆地摊的摊主集中到这里经营,但必须集中在早上七点半之前和晚上九点半之后。其他时间,一律不许摆摊。
  陆政东问这位市民,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市民说,这虽然是有点不方便,可这样也安心不用提心吊胆,担心被城管撵,很多下岗工人,可以通过这种办法再就业,摆个小摊,虽然不一定能发财,至少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第184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七)
  
  陆政东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也就打道回府,也问陈吉桥道:“转了一个多小时,你有什么直观感受?”
  陈吉桥想了一下回答道:“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不适合。”
  陈吉桥觉得陆政东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而这种很难回答并不是问题的本身,而是问题之外的一些潜台词一样的东西,陆政东这样问表面上是询问焦云的情况,实际上也就是对杨刘广的一个评价,而这个评价由他这个秘书来做是不合时宜的。
  陆政东一听不由微微一笑,问道:
  “为什么?”
  陈吉桥说道:“省长您可能需要的是转了这一个多小时的最直接的第一感受,可我是焦云人,又当了多年的党校老师,对焦云的情况比较熟,说出来,可能就不是直观感受,会加进很多情感上的因素,所以就显得不那么客观。”
  陆政东点点头:“我忘了这一层。那你就说说你这样的感受吧。”
  陈吉桥见陆政东还是让他讲,便说道:
  “我的感觉是,焦云的变化非常大。这种变化,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陆政东问:“主观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又是什么?”
  陈吉桥说道:“客观原因,自然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效应,以及改革开放后国家富强了,对地方的投入加大了,全国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别说一个小小的焦云,就是整个贝湖省,就是全国,进入新世纪后,一年一个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说到这里,陆政东笑了,说道:
  “吉桥,以后在我面前,这一套套话就免了,要说就说点实在的。”
  陈吉桥说道:“我倒不觉得是套话,只不过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当然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各地发展也是参差不齐,有发展得快的,有发展得慢的,有发展得好的,也有发展得不好的,这里面也就有主观上的因素……”
  陈吉桥见陆政东听着只是微笑着,并未有任何的表示,心里也有一种释然,其实陆省长对于焦云的发展早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微服私访只是一个补充,或者是对之前某些判断的加强,而陆省长询问自己,也许并不是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答案,而是想看看他会怎么应对……
  两个人在外面逛荡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才“悄然”回到了住处,之所以“悄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