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妹妹是偶像-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月三号上戏的艺考初试就要开始了,周佩佩早就替他报了名,周佩佩过年后就想替程晓羽找个老师来,被程晓羽拒绝了,周佩佩见程晓羽那么自信,也就没有勉强。(国内艺考是在12月左右)
而且她也提前跟几个关系好的监考老师打了招呼,希望照顾下内部子弟。周佩佩平时在上戏也颇得人缘,为人不装又比较大方,和谁都还处的不错,有人找她帮忙力,所能及的一般都会办的熨熨帖帖,况且还很有些背景。所以她开了口,很多人都乐意帮忙,这种人欠你的人情,总有能用的上的时候。
眼见五月三号到了,程晓羽也没有多紧张,早上在家里还多吃了两个包子。
苏虞兮难得去上学之前跟程晓羽说了“加油。”
程晓羽微笑着说“好的。”
京城回来,两个人在学校里就奇怪的没有遇到过,在家里除了不许说话的时间,用餐能互相看到,其他时间都各自在琴房练琴。
至于每个周末一起去接许沁柠吃火锅,倒是去过2次,然后就被许沁柠下令终止了,也不知道那姑娘抽什么疯。
反正两兄妹也习以为常了。
程晓羽自己开的车去上戏,周佩佩已经跟他交了底,只要属于正常水平,不是太烂的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艺考还是主观性比较强的东西,要放水实在太容易,这让程晓羽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九点开考,一大早上戏门口就聚集了大批的人,有和家长一起来的,有班级或者学校组织一起来的。
密密麻麻的人让程晓羽有点意外,今天上戏考试,校外车辆不能入内,幸好周佩佩早就弄了个通行证给程晓羽摆在车上,但庞大的人流只能裹挟着他慢慢的朝里面开,开着高调的白色法拉利的程晓羽立刻就成了焦点。
程晓羽也无所谓那些让人会焦虑的视线集中在他身上,将音乐放大声点,遮盖住外面的嘈杂,缓缓在人流里前进。
这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地的考生,而他们想考上戏的话,一般都会提前两三个月,在上戏附近租个房子,开始准备艺考。像程晓羽住在本市的就省却了很多麻烦。
好不容易进了校园,找了位置停车,拿上准考证,就朝钢琴系的考试地点走去。
校园里有不少的考点指示牌,还有不少的上戏的学生志愿者来维持秩序也替来考试的学生们指路。
程晓羽一边走,一边回忆了下要考试的内容,初试曲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1、巴赫十二平均律1首(只演奏赋格)(赋格是一种乐谱写法,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固定的创作形式,而不是一种曲式。)
2、演奏技术性快速练习曲2首(2首练习曲连续弹奏,2首必须选自肖邦练习曲10或25)
考生必须背谱演奏,否则将取消考试成绩。
程晓羽相信初试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复试的话他现在看不到对手的水平,实在难以下判断,只要对手不是全是苏虞兮那水平,他觉得他应该问题不大。
考试和比赛一般比的就是准确度,而不是你对乐曲的理解,这对程晓羽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他曾经荒废了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触碰钢琴。曾经他记得16岁那年得过一个钢琴演奏大奖,虽然不是冠军但也是前三名。所以当年的水平应该还是很不错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坚持不懈的强化练习,程晓羽虽不知道自己的钢琴水平具体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程度,虽然他自觉还没有恢复到自己一年前的水平。可他觉得他目前的水平应付考试还是够了。
而且平心而论其实技术这玩意,只有在科学领域可以说是没有最只有更,在艺术领域,到了一定境界和水准是不太比技术的,到了这个阶段,大家都有技术。
外行人一般只会看速度,力度准确度等一些表面性的东西,可很多演奏家并不追求也不屑于表现这些(准确度除外)。
专业人士一般更看重的是技巧,技巧真的比技术要复杂得多,技巧包括技术,也涵盖了技术所没有的东西,某些演奏家们重视技巧而非技术,但不能以此来说他们技术不好。
这个时候的程晓羽其实已经不自觉的把自己放在一个演奏家的位置上了,而不是学生。总得来说他还是比较自信的。
至于复试类容复试内容(不得重复初试曲目),程晓羽也没选择难度很高的表现型曲目,反正有了周姨的托底,他只要不出差错稳定的表演就能进上戏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去演奏高难度的曲目。
因此在复试考试第一项古典奏鸣曲(选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作品)演奏上面,程晓羽也没多想选了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第三乐章。
至于第二项演奏外国乐曲一首。程晓羽选了肖邦练习曲《黑键》。
最后的考试项目则是基本乐科(成绩不计入总分,但划定资格线)
乐理;
视唱练耳(笔试与面试)。
这些基本功对耳力了得的程晓羽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了。
此时的程晓羽自信的觉得已经一只脚踏进上戏了。
第七十九章 红颜必须是祸水
等到了音乐学院的考点,程晓羽看了考试公告,钢琴系初试分六个考场,上午九点开始考试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开始考试。
每个场次都有七八十人,也就是说一共有差不多五百人要考上戏钢琴系,而录取人数只有三十个,也就是意味着录取率不到百分之六。这样的录取比率除开中音,应该就是华夏最低的录取比率了。其他音乐院校,在怎么也有个百分之十五的录取比率。
但任谁都想碰碰运气来尝试一下看有没有机会进入这样顶尖的院校。毕竟艺考只要时间不冲突,多考几所学校也多一些机会。
但这相比影视学院和戏曲学院的动辄二百分之一的比率来说,已经算不错的了。
每年上戏门口都有大量的媒体和一些摄影爱好者来拍摄新鲜的影视和戏曲专业的考生,一般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是男的帅,女的靓,很多未来的巨星或许就在这里面诞生。
因为门槛相对很低,长得稍微好点的都会来比拼下颜值,所以报考人数更是高企,据说这一届,就有三千多俊男美女角逐四十个名额。
程晓羽根据自己的准考证号,开始找自己属于哪个考场。一路看下去,发现自己居然是最后一个号码,也就是第六考场最后一个考试的。他估计这应该是周姨的安排,咧嘴一笑,想到这上午应该是无所事事了。
程晓羽的第六考场在音乐学院一楼的小型多功能音乐厅,程晓羽从前门进了这个小厅,发现已经坐了不少的人,只能朝后面走去,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反正他也是无聊,就抽出一个作曲本,开始画谱子,他打算最近在上传一首歌到gg音乐网上去,最近他都没有时间去打开网站瞧一瞧他上传的那四首歌有没有人听。即使没人听,他也不是很心急,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程晓羽专心画谱的时候,考试已经开始,监考老师有三位,两男一女,念到考号和名字的就要上去弹奏。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每个学钢琴的人每天必须练习的曲谱,程晓羽对这里面的乐谱,是可以全背下来的。这也算是很牛b的了,台上的考生一般都是只背自己选定的曲目。
这一届的考试并没有抽选题,所以背谱的压力也不是很大。
第一位考生是个清秀的男孩子,上去了先站在钢琴边跟三位老师鞠躬,然后大声的报到自己弹得是十二平均律里的g小调bwv885。
g小调bwv885前奏曲属于严格的四声部,最慢板,但是考试不需要弹。考生直接从赋格开始弹起。这首曲子赋格曲也属于四声部,g小调bwv885结构精致,主题和对位旋律的关系,不只是通常的八度关系,采用了能转换为十度、十二度的二重对位技法。在十二平均律里属于难度中等的。
十二平均律里单纯的难度排序,应该是看赋格几声部,声部越多越难。考上戏选四声部应该属于基本要求了,如果有三声部的弹得特别出色的,也可以用,有可能会得高一点的分数。
赋格曲在复调音乐中是最高和最复杂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是经过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只有在巴赫的创作中赋格才获得了完美的体现。巴赫的赋格曲,并不完全是抽象的音乐曲,它不仅有严密紧凑的哲理性,在形式上的变化层出不穷,而且还充满了诗意的感情。所以十二平均律不仅仅是最好的钢琴练习曲目,也是所有钢琴考试的必考曲目。
第一个男考生显然有点紧张,姿势坐的相当紧,不够放松,导致整个乐曲速度和流畅性方面不是很好,但万幸的是没有错音。而十二平均律的弹奏关键之一就是速度和节奏,很显然他做的不是很到位。
第2首肖邦练习曲,他选择的是肖邦练习曲10里的c大调练习曲和e大调练习曲。
肖邦练习曲里编号为作品10和作品25的全套练习曲;是艺术性与技巧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也可以说音乐性的突出地位甚至超越了技巧。在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中;练习曲一直是他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笔。
估计从前面的弹奏就能断定,男考生还没达到上戏的要求,还没弹完,三个老师,坐中间的那个老师就叫了停,说了考试结束。
那男生有点沮丧的走出了教室,程晓羽也摇摇头,估计是没戏的。这两首肖邦练习曲属于技术性快速乐曲,用非连奏法或手指断奏来模仿击弦古钢琴上清脆效果比较合适,然而他使用的却是手腕断奏。而且他的右手准确性不够,他应该几个手指同时准备;而不能弹一个再抬下一个手指;临时抬手指造成了下键来不及;也让下键更容易不准确。
因为这个多功能音乐厅不是很大,所以即使程晓羽坐的很后也能清楚的看到台上演奏的人的动作。其实这个年纪能弹好钢琴曲已经不容易了,像他这样还能看出来听出来别人的不足,其实就非常可怕了。但是程晓羽并不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程晓羽又听了几个考生演奏,没有几个水平特别高的,也就放下心来,想必这些考生的水准大致如此,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就开始靠着桌子开始睡觉。反正他是最后一个,最早要到下午才有机会上场。
等程晓羽从嘈杂的钢琴声中醒来,上午的考试已经接近尾声了,七十多个人已经考了一多半,程晓羽也没兴趣继续看下去,走出了多功能音乐厅,出去找吃的了。
下午要两点才开始,程晓羽想找个地方既能吃饭,还能休息一下消磨时间。但显然愿望是美好的,现实非常残酷。
因为考生太多,还有不少在门口等着的家长,上戏附近吃东西的地方处处人满为患,程晓羽只能沿路寻找,透过窗户观察里面还有没有位置。直到找了家看上去比较贵的西餐厅,从外面看座位比较希,显的里面人不是很多,程晓羽就进去碰碰运气。
进了门,迎宾就带了一个中间位置的四人座,桌子上还有水迹,显然这桌的人刚走不久。程晓羽坐下来掏出纸巾,把桌子上的水迹擦干,服务员就过来点单。
程晓羽也没仔细看,随便点了份西冷牛排和一杯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