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四十八章 多此一举

  “卫国兄,近日便要举行院试,准备妥当否?”

  “邵俊兄客气!”赵构躬身回道,“时刻准备着,焉能错过此番应试的机会。若是院试通过方可进入乡试,直至最后进入殿试,此乃在下心愿,想必邵俊兄也准备妥当!”

  邵俊自信满满地笑道:“在下寒窗苦读十余载,便是等待这一天。如今,皇上颁布圣旨,科举考试正式开始,接下来的道路还有很久,而院试便是第一关,唯有取得秀才才可进一步获得功名。”

  “唉!……”

  “邵俊兄,为何唉声叹气,难道说院试没有把握?”赵构见邵俊自信满满的脸上瞬间愁眉苦脸,不由得询问道。

  “非也!”邵俊摇摇头,叹道:“若是早些时候便参加乡试,只怕早已取得秀才,只怕现在也获得了举人的称谓,偏偏前些年病重无法前去赴试,眼睁睁的错过一次机会,真是可惜!”

  赵构恍然大悟,笑了笑:“邵俊兄不必悔不当初,就算是错过了,那又如何。只要你有此决心便可以卷土重来,哪怕只是院试,也需要认真对待,要不然取不得秀才之功名,又如何金榜题名?”

  邵俊深以为然地赞同赵构的说法,他早已想通了这件事。大宋科举考试并非每年都会举行,任何读书习字的人需要通过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才能真正的金榜题名。

  院试三年才举办两次,也就是一年或是两年举办一次,这是从各大书院中选取秀才的人员,主考的乃是各省的学政,相当于后世的高考一样,由各大学校的教师分配在不同的考场监督,而院试的地点便是府县。

  通过院试才有资格考取乡试,乡试在秋天,通常是两年或是三年开科举,并非每年都开。至于乡试、殿试则在次年,并非同年,故而有很多学子读书十几年都不见得有机会进入殿试,一次次的刷下来最后读书几十年的都有。

  若是按照现在的学校制度,从小学算起一直到初中都是免费的,到了年纪都可以入学,然而在北宋时期,要想步步高升则需要用功读书,要不就是贿赂便可以,只是赵构之前的行动让那些官吏之人有心也不敢去做,不敢顶风作案,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齐齐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今日是特别重要的日子,由学院的院长亲自教导,只因院试科考在即,院长需要提醒诸位学生院试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事务安排。

  院长乃是韩家人,名为韩铭,并非直系而是旁支,只因文采出众又喜好教育,故而学院一直由他打理。在众人焦急难安的等待中,韩铭姗姗来迟,笑脸盈盈的扫视一眼,众人恭恭敬敬的招呼一声。

  韩铭笑道:“院考之期不远矣,本院长看见诸位学生精神奕奕,全神贯注地备考,甚是欢喜。若是时间长点,想必知晓为何我会出现在此,时间短点的学生应该不知道为何。”

  “相信大家都清楚,韩家学院与其它学院有所不同,只要在其它学院念书的学生,尽可不必参加院试就可以成为贡生。礼部、户部等也没有颁布相关命令,只要习得字便可以参加乡试,取得秀才功名。”

  “虽然大宋律例没有规定,不过各大学院也有各自的方法筛选,不可全部送入府县学院攻读,或是参与乡试。此乃首次筛选,然而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那便是不必前往府县衙门,而是留在书院中参与两场考试,时间定为后天。”

  “若是通过院试,那便送往府县直接参与乡试,此次书院的名额只有十名,也就是说考取前十方可有资格。如果没有达到便无法取得功名,到时候大家要多加努力才是。”

  赵构傻了,这与他知道的完全不是一个版本。如果知道不用参与院试,他又何必进入学院,直接去参加乡试就可以了。没想到多此一举,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最后居然多走了一趟。

  “院长,学生有事相询?”

  “这位学生,你说是何事?”

  “既然大宋只需要读书习字便可以参与乡试,那为何还让我们参与院试呢?这样一来岂不是耽搁时间,学生寒窗苦读十余载,要是省去了院试直接参与乡试岂不是较为迅速?”

  韩铭温文尔雅地说道:“虽说大宋不存在院试一说,然而这事是各大学院心照不宣的事情。若是所有人都全部参与乡试,只怕难以分辨好坏,而学院便是第一道关卡,亦是首次筛选。”

  “若想获得乡试资格,也不是那么简单。若是你官宦子弟,或是国子监的生元,那便免去一切,直接参与乡试。若是平民百姓,则需要出类拔萃,要想做官不仅仅是学识渊博,还需要看人品。”

  “人品乃是平日里诸位在学院中的日常表现,而成绩则是学院安排的考试,要是通过两者结合便可以取得本院长亲自书写的推荐信,也就是说参与乡试的资格,这也是唯一的途径。”

  “若是院试无法通过,岂能通过乡试,乡试需要考三场,每场都是一天,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开考,就连内容都不一样。院试这便是提前适应,还有就是则选出不同的考生成绩,取得秀才功名才是真正的有资格参加乡试。”

  经过院长的点拨,众人懂得院试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必要性,哪怕皇上没有颁布圣旨规定一定要参与,不过众人还是心照不宣的默默地筛选,这也是自古流传的方式之一,不然数以万计的人统一参与乡试,那便是大事情,人来人往难以控制不说,还存在贿赂、作弊等现象发生。

  赵构哭笑不得,早知道是这样的,他直接说出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说成是官宦子弟,直接参与乡试不就好了,愣是在学院中认真学习,或是取得国子监贡生的资格,那更是唾手可得,这让赵构心里非常郁闷:“早知如此,何必再次受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第三百四十九章 院试

  赵构想及此处,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毕竟,这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哪怕是跪着都要走完。韩院长重点阐述了院试的大纲内容,基本上都是平日里学的内容。

  对于赵构来说,这些事情根本就不算个事,故而没有任何的紧张。对于其他人来说,神色各异,有些人紧张不已,有些人兴高采烈,也有一些人泰然处之,怡然不惧。

  韩铭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今明两天,诸位考生要好好的复习才是,一切皆已成绩为重。若是没有达到要求者,一律淘汰,你们要明白优胜劣汰,竞争非常的残酷。”

  “现在是院试,要是乡试、会试等更不用说了,堪比千里挑一,而金榜题名则是万里挑一,前三甲才能得到皇上的器重,故而你们需要好生努力才是,要不然十年寒窗苦白白浪费了。”

  众人齐声回道:“学生在此多谢院长提点!”

  韩铭微微一笑,然后便将学堂交给了先生,成为先生的人至少也是进士才行,取得功名,就算最差的也是秀才。在北宋秀才见到官员依然行李,服徭役等,只因没有得到解元的称谓,只要读书习字之人皆可以称谓秀才,也可以称为相公等称呼,故而没有明清的秀才得到很多特权。

  韩铭院长一走,学院的老师也没有阻拦众人,吩咐众多学生好生备考,然后便听课了。此外,诸位老师也说到要是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说出来,他们都可以解惑,让他们调整好心态。

  众人恭敬地点头回应,在学院老师都离去后,其他人也纷纷打开书本,认真的备考着,唯有赵构一人却独自溜了出来。不是他自认为自己绝对过,而是赵构幼年时便已经学过这些,对于其中的道理比任何人都知道。

  书籍乃是死知识,学到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活学活用。赵构的思想还是无法接受现在的教育制度,哪怕三舍法取消,还是难以接受八股文的毒害。但是,赵构也不得不说,古之文人任何一人的文学底蕴比之后世的要强很多,不仅仅是文言文功底,就连诗词歌赋都要厉害许多。

  可以说八股文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在什么时代采用什么样的制度,唯有与时俱进方能进步。赵构独自一人溜了出去,还未踏出门口,便被陈广逮个正着。

  “站住,你想去哪里?给我乖乖回去念书,休要四处乱走!”

  虽说陈广是武人,对于文人还是非常尊重的,没有半点的不敬之意。眼看就要院试了,赵构居然偷偷地溜出去,其他学生则是用功,就算陈广与赵构来往甚密,在大事面前还是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陈广板着脸,厉声训斥道:“给我滚回去,好好地用功读书,不要想着出去玩什么,其他学生都在用功,而你在做什么?要是不想念书就给我滚回家,堂堂七尺男儿居然临阵退缩,非大丈夫所为!”

  “……”赵构沉默不语,认错的低下头,接受陈广的批评。

  陈广见赵构认错了,叹息一声:“若是你考取秀才之名,我便将整套枪术一并传给你。即使你不懂武功,不过用来防身也好,待进京或许有用!哪怕是文人也需要学一些掌握防身之术,要是你学武的本事与念书一样,那我真的是后继有人了!”

  “……”

  赵构再次装死,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只能结束此地之行,前往府县参加乡试之前,再用心的学习。赵构每次看到陈广都觉得有些对不起他,陈广的心思他也知道,无非是找到一位传人,赵构也是习武之人,他的枪术也算是一流好手,不过与陈广的枪术相比还差了一点;另外,赵构也不清楚这套枪术到底叫什么名字,还真的从未听说过。

  在陈广严厉的目光下,赵构只得乖乖的回到学堂继续复习了,哪怕逃走的机会都没有给他。陈广这两日都守在学院门口,没有得到院长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外出,那些不住在学院的学生挑灯夜读,这让赵构有些枯燥。

  终于挨过两天,赵构解放了,只因这天便是院试。

  赵构坐在位置上焦急的等待着试卷,而此次考试内容也是的内容,每一本书截取一段话语,交给学生表自己的言论,以及看法;另外,下午考的是策问,主题一样,考核的是学生的辩论能力。

  赵构看了题目后,奋笔疾书,没有任何犹豫,下笔如有神,迅的写着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就在赵构奋笔疾书时,也有一些学生走捷径,或是作弊的,虽然比较隐晦还是被抓住了,没有任何的留情,直接赶出学院,终生不得录取。当然作弊的也不过是寥寥数人,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考试结束后,学院才开始放人,所有的人经过三天的奋战,终于迎来了见证结果的日子。至于他们的试卷,并非学院的老师评判,而是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是幕友担任,三日后才公布榜单。

  赵构不需要看结果,也知道自己必定考取了功名,中了秀才。当时,陈广询问他结果时,赵构没有任何犹豫,自信满满的说出自己必定取得秀才之名,陈广还不相信。

  于是,陈广与赵构赌约,要是赵构中了秀才就兑现自己的诺言,而陈广也要求赵构答应自己一件事。赵构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不问缘由,也不问其他什么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