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腾1856-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股票,人人都是资本家了,将会过上腐朽堕落的物质生活,我们国家现在也要朝这方面改革,我要四万万中国同胞过上泰西腐朽堕落的物质生活。现在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中国人口是五亿四千万人,他们都要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

    冯国璋说:“确实,暴力和经济落后之间存在着无可辩驳的联系。”

    曾纪泽说:“布尔什维克把俄国人民还害得不够惨吗?你赶紧去把相关的书都给我烧了。”

    冯国璋说:“陛下的话醍醐灌顶,我马上去办。”

    于是,中国的军队开始了扩军,目标是15o万,做好了打世界大战的准备。

    这时,大汉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中国、外东北、外蒙古、尼布楚、库页岛、日本九州地区、印尼、菲律宾、朝鲜、越南等,国土面积16oo万平方公里,将拥有6军15o万人,包括一个坦克军团,拥有坦克1oo辆,海军战舰吨位27万吨,各类先进潜艇1oo余艘,空军拥有飞机二十余架,实力称霸亚洲,综合实力和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相差无几,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视和挑衅。

    曾纪泽的目标,是在即将生的世界大战中,从英国手里夺下新加坡、马拉西亚、还有印度等,吞并澳大利亚,这样中国就可以雄霸亚洲,将整个亚洲牢牢控制在手上!

 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

    曾纪泽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经过多年的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在1908年左右发生了一场世界经济大危机。所以正如曾纪泽预想的,到1908年,世界的主旋律是战争!

    历史的规律,有时候难以抗拒,这就叫天下大势!

    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起源于美国。早在1907年3月,华尔街就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元。

    危机到了什么地步呢?一些储户甚至因为疲惫不堪便雇人给他们排队,包括后来成为华尔街名人的高盛公司的温伯格,当时排一天队能赚10美元。

    1907年的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百分之三十,失业人数最多时估计为500到600万,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有过的。

    金融海啸很快波及欧洲,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国和德国、德国与法国之间的矛盾。最终,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在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提前爆发。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位于欧洲东南隅,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东面是黑海,西面是亚德里亚海和爱琴海,北界是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与欧洲大陆相接处十分宽阔,没有高山阻隔,交通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国土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日本国那么大。

    巴尔干半岛历史复杂,公元4到7世纪,匈奴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保加利亚人,罗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对半岛的统治进行过激烈争夺。

    最终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尔干地区长达500余年。但从19世纪初期起,沙俄帝国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帝国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英国、法国出于私利,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在这里进行了激烈战争。加上这里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比较多,成为欧洲矛盾与冲突最为集中和激烈的区域,其中又以南斯拉夫地区最为严重。

    南斯拉夫,地处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现南斯拉夫境内的最早居民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克尔特人。

    在6世纪,一支斯拉夫人开始突破拜占廷帝国的多瑙河防线,侵袭巴尔干半岛,到公元7世纪。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融为一体,统称南方斯拉夫人。

    但到14世纪到16世纪,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穆斯林帝国奥斯曼帝国崛起,从亚洲西部出发,征服了巴尔干半岛,消灭了南斯拉夫境内的斯拉夫国家,在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建立了长达500多年的军事封建统治,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但到了19世纪初,沙俄泛斯拉夫主义泛滥,他们中的学者和诗人热心研究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歌、民间传说和乡村方言,以证明斯拉夫各民族在种族上的亲缘和语言文字方面的相近。试图表现一种共同的斯拉夫意识。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危机加深,沙皇政府急欲对外扩张,以缓和国内矛盾,俄国泛斯拉夫主义者利用早期在奥地利出现的泛斯拉夫主义思想,并加以篡改。为沙皇服务,他们主张斯拉夫人和俄罗斯人有着共同的历史和血统关系,语言文化相近,宗教信仰相同,居住地域毗邻。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利害关系,俄罗斯民族是斯拉夫人的领导者,宣称俄国是斯拉夫各民族的“保护者”,依靠沙皇才能保障斯拉夫人的前途,想建立以俄罗斯为“盟主”的大斯拉夫帝国,使斯拉夫人摆脱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最后达到使俄国的欧洲疆界向西面和南面推进的目的。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都以各种方式支持泛斯拉夫主义及其运动,将其作为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俄国以南方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插手巴尔干事务,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等地的斯拉夫人则幻想依靠沙皇俄国力量来赶走奥斯曼帝国压迫者,到19世纪晚期,在沙俄的支持下,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相继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取得了独立。这让奥斯曼帝国十分愤怒。

    奥斯曼帝国又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804年到1867年间,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领土包括现在的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北意大利、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和波兰的加利西亚等广大地区,首都为奥地利皇室领地内的维也纳,实力在普鲁士之上,是能左右统一德意志步伐的欧洲列强。

    但到19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的国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丧失了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奥地利历史领土1866年的普奥战争迫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联之外同时它境内的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因为奥地利曾在在俄国的支持下对1848年的匈牙利革命镇压。

    因为匈牙利民族是奥斯曼帝国中的第二大民族,而且它的国土面积占了帝国的三分之一,为了保障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防止这么大的地区脱离帝国独立,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不得不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安抚性质的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最终建立一个二元帝国,即奥匈二元帝国,简称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兼任奥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国王。

    同时,为了应对沙俄的扩张,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和超过了英国。德国修建“三b铁路”的计划也表明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意图,从它的首都柏林开始,过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到达亚洲的巴格达。为了对付三国同盟。

    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英国也调整了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20世纪初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就最终形成。

    但1905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在中国的支持下取得成功,最终导致了沙俄帝国的奔溃,中国和德国、英国一起瓜分了沙俄,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都沦为了欧洲的劣等民族。

    奥匈帝国的皇帝约瑟夫一世觉得雪耻报仇的时机到了,在德国的默许下,于1908年悍然出兵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也就是波黑。而当地人民本来是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大的南方斯拉夫人的国家。

    七十八岁的奥皇约瑟夫一世的目标,是趁着俄国奔溃,恢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荣耀。收复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故土,所以吞并了波黑之后,继续陈兵塞尔维亚边境,准备吞并塞尔维亚。

    熟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时的奥匈帝国虽然已经没有当年的辉煌,但还是地跨中欧、东欧、南欧的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国土面积欧洲第二,人口欧洲第三,5200万。与此同时,奥匈帝国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的规模亦是世界第五,根据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奥匈动员计划是,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所以帝国可以动员的军队有三四百万。

    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援,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实际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有点像现在的特种兵部队。

    1908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实力也不弱,拥无畏舰1艘、准无畏舰3艘,前无畏舰6艘,海防舰4艘,防护巡洋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型侦察巡洋舰4艘,驱逐舰25艘,潜艇6艘。

    而且随着奥匈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50年中无论工业、商业还是金融业都有了大幅提升,正是这种短暂的繁荣、还有德国、意大利等同盟国对奥匈挺身到底的坚持,使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中,准备在有生之年,恢复帝国的故土,吞并波黑之后,奥匈帝国的目标就是塞尔维亚。

    但塞尔维亚在六千年前已有村落,是当时欧洲比较大型的村落。塞尔维亚在1804年和1815年两次革命当中获得了高度自治。1878年,塞尔维亚在俄国的协助下获得完全独立,1882年就成立了独立王国,人口约400万人,其中能动员的军队和预备役人员约有100万,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并且,迫于奥匈帝国大兵压境,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盟,黑山和希腊也参加,组成了巴尔干同盟。

    原来,俄国是塞尔维亚的传统保护国,俄罗斯帝国奔溃后,沙皇尼古拉二世寻求了英国、法国组成的协约国的保护,塞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