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明朝当海盗-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左的人,恨不得把皇上都砍了,更何况一任首辅。

那么最后一次保他出来,给他饭吃让他在北京厮混的人又是谁呢?

徐阶。

另外一条线,亲操弹劾重任的邹应龙,心学江右学派。

徐阶,心学江右学派。

心学这个深坑,不能挖,一挖就没完了,深了去了,也是严世藩够手段,才能挖到这一步。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一向小看所谓的心学与徐阶了。

“鸿亟。”严世藩凝视儿子,“这一次,我们要以彼还彼。”

“他们有神仙,我们也可以有。”

“他们的神仙说人话,我们的也要说。”

“与人斗,我们从未输过。”

“与神斗,也不过如此。”

“罗列罪名逮捕何心隐,聚群臣之力劾蓝道行。除此二人后,咱们的神仙进宫,如法炮制,指杀徐阶!”

严世藩狞笑道:“倒要看看,是咱们的神仙厉害,还是他的神仙厉害。”

第216神出鬼没

王栋一面请何心隐进内房,一面笑道:“严党倒了,反倒容不下心隐了?”

“江右之人,不足与谋啊。∮”何心隐叹道,“如今之境,心瘾决心随恩师,传道授业解惑,不知恩师能否容我。”

王栋落座大笑道:“人称何狂,能如此老实?”

何心隐也跟着落座:“狂不过外人眼中对于底子的心相,道不同,弟子所述的真知,在他们眼中却是狂妄,可笑可笑。”

“你所谓的‘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认为不认父,不辅君是可以的,并非大逆不道,这样的话,在世人眼里还不够狂妄么?”

“不然,此正是祖师教诲。”何心隐即便面对恩师,也丝毫不让,“孟子有言,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可若父、君为禽兽,认父辅君,岂不是禽兽中的禽兽?我从未说过无父无君是对的,只是想说明这样也许并非是错的,世人却诬我目无礼法。”

“那我呢?”王栋笑问道。

“恩师不仅为师,更是友,是为良师益友,志同道合。”

“若有一日道不合?”

“那弟子唯有自传自道。”

王栋无奈摇头:“在我眼中,你言语不虚,只是太过偏执,且无所掩饰,避过了今日,还有明日,你若执拗于此,终有一日会死于非命。”

“愿死得其所。”

“哎……”

“恩师是不愿收留我了?”何心隐知道,自己应该已经是个祸害了,也许京城很快就会开始通缉自己,即便没有,未来的某一天,自己说的某一句话,也许也会召来杀身之祸,连着学堂也要遭殃。

但若是妥协,他就不是何狂了。

“我给你指一个地方吧,据各方所述,那里也许刚好适合你。”

“天下有此地?”

“此地地处偏隅,顽固不开。”

“无碍,我王学者,从不分王侯将相。”

“此地贼寇遍布,目无国法。”

“这是好事,我正好想去没有国法的地方。”

“此地鱼龙混杂,深不可测。”

“恩师快说吧。”

“那句话你听过么——知行合一扬正义,王学名声荡东海。”

何心隐双目一瞪:“好烂的话,是在污我王学么?”

“非也,此人只是想让种地的老农都能听懂,依我所见,此人比之你还要目无礼法,此人举人家出身,官居三品参议,驱倭于南京城下,却反投贼东海,认贼作父,贼死继业,虎据东番,纳民从商,出征南洋,如果说你潜京城倒严党是处心积虑的话,那他认作作赋出南洋实不知用什么词评价了。”

“东番船主。”何心隐眯眼抚须,“不知恩师是否得知,他刚刚献白鹿与皇帝,嘉靖龙颜大悦,任其征南洋而不剿。”

“我只是一个学正,怎么可能知道这些?”王栋点头道,“我只是认为,他那里,是容的下你的,只是那样,你也会成为反贼一党。”

“这不重要。”何心隐终于对一个人产生了兴趣,“这些都是道听途说,我去见见他就是了,是不是真心扬我王学,一探便知。”

……

四月下旬,以马老板为首,大明船队已经开始往来于马尼拉与东番之间,马尼拉虽不原产胡椒等物,但盛产各类水果水果,本地处南洋,也可收到木料、檀香、熏香等物,往来利润虽无胡椒香料那般暴利,却胜在厚实,外加往来一趟只需不到一个月,航路较短,快速安全,商人倒也乐意为之。

另一方面,杨长帆也从东番调来匠工展开对渔村的建设,苏莱曼虽出使表明地界,他却并不怎么守规矩,一扩再扩,砍树烧林先将基础的防卫建设起来,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毒瘤本色,既然扎根了,就要立刻扩张。

其实他手段算是温和的,西班牙人不来这套,直接屠城杀国王。

杨长帆不这么搞,除了顾及在南洋的名声外,主要还是这一套殖民手段与我中华礼仪之邦的气场不符,南洋一通大刀阔斧的祸害,恶劣的名声同样也会反馈到东海,杨长帆无法确定这会造成什么影响。

就是这样平稳建成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天,杨长帆紧急下令一半舰船出航北上,他的意思是夜观天象,这一天咱们的航线会出事。

三十艘大舰就此被调动,全军摸不着头脑,入海后更是频繁被指挥,每日的航线都有所偏差,如此航行约莫五日,还真的撞上了外来舰队!

大布帆船五艘,个头大约相当于郑和号的三分之一,帆式舰貌必然是弗朗机了。

郑和号摆出旗号——这里是我的,滚。

弗朗机舰队一时之间没打算滚,而是迂回航行,避开锋芒,也未打旗号。

杨长帆就此下令摆阵,准备炮击。

三十艘巨舰摆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海战没有陆战那么明朗,尤其是巨大的舰船,每一次转舵与迂回都非常麻烦,在没有现代机械化自动化系统的情况下,纯凭船长水平。

弗朗机见势立刻操舰迂回后撤,全速撤离。

待他们远到不见踪影,杨长帆才下令返航。

这次出兵毫无道理的开始,毫无道理的结束,但对于杨长帆来说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道理,向你们表明这里是我们的领海,并且驱逐你们。

今后,会越来越频繁。

待到五月中,这样的事情又出现了两次,双方一炮未开,有惊无险。来往船只,无论大明还是马尼拉,见航线果然有重军保护,也逐渐开始加大投资,从试探性的贩货逐渐加码。

弗朗机终于受不了这样诡异的沉默,拍出商船队进发马尼拉。

但这个商船队并没有靠港的机会,在小马尼拉外以被徽王府舰队武力威慑,只好遣小艇登岗,求见杨长帆。

港口,杨长帆与沙加路再次假面,只是这次沙加路怎么都笑不出来了。

他怎么能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马尼拉城外已经起了这么一座城?

马尼拉对于本国的亚洲战略的确没那么重要,但如果杨长帆参与进来,那味道就立刻大变了。

第217谈判

越是观察小马尼拉刚刚兴起的防卫,沙加路的脸色就愈发阴沉。很显然,杨长帆是真的在苦心经营这里了,就像祖国经营马六甲一样。

杨长帆笑脸相迎:“沙加路对这里感兴趣么?”

沙加路尴尬握手,扫视周围:“我们并没有来马尼拉的计划,看来船主也没打算遵从协议。”

“哪里的话,里面请,慢慢谈。”杨长帆挥手请沙加路进城。

“不必了。”沙加路声音一冷,并不打算再继续好好先生的角色,东海之外,他其实从未扮演过好好先生,“我明白了,船主根本不尊重协议,那么我们也不会尊重了。”

杨长帆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中止我们的一切来往么?”

“这是船主你的意思。”

杨长帆眯眼道:“你想多了,我只是保护马尼拉与东番之间的航路罢了。你如果继续这样的态度,我不介意封锁东海与南洋之间的航路。”

沙加路听过翻译,难免恼怒,指着杨长帆道:“你的父亲都不曾这样与我对话!”

身旁赵光头见势拔刀。

杨长帆按住:“守规矩,不斩来使。”

“哼。”赵光头收刀威胁道,“嘴上小心点。”

杨长帆张开双臂和蔼说道:“沙加路,我们合作很久了,我们也相信你,如果你愿意谈的话,咱们进来慢慢谈,不愿意谈的话,今后你们的船一旦接触东海,我们就不仅仅是驱逐了。”

沙加路恨得牙痒。

开战也罢,议和也好,杨长帆偏偏不给人痛快。他与许多中国人打过交道,很会利用中国人这样的性格,这还是头一次,被这样的性格恶心到了。

东海对于本国来说绝对是重要的收益海域,但并非根基。本国可以出动舰队来镇压徽王府,但绝不会是最强大的舰队,外面还有太多重要的战场。

“我再相信你一次,最后一次。”沙加路沉着脸说道,“不要再试图挑衅我。”

“当然不会,请。”

一行人在简易的议事厅落座。南洋人并不知道,今后数年,南洋的命运就取决于这次谈判。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武力是外交的一种手段,武力为外交服务,外交需要借助武力,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通常战争是无法达到外交目的的最终手段,偶尔在武力悬殊的情况下,武力才会是外交最高效直接的手段。

葡萄牙的武力外交横扫非亚,在东海终于被迫放弃这种手段,只因面对大明与徽王府的舰队,武力手段不再那么高效。

对徽王府同样如此,双方实力伯仲之间,武力反而成为了最低效的手段。

落座之后,沙加路率先开口:“请直接说明你的目的,我们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

“好。”杨长帆亲手送上本地水果茶后,轻描淡写说道,“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共谋南洋。”

沙加路听过翻译后本欲拍案离场,但想到东海,想到即将到来两败俱伤的局面,还是忍住怒火问道:“怎样共谋?”

“两国,互不侵犯,共享航路与港口。”

“……”

“放心,我们不会去印度洋,最远只到马六甲,印度、非洲、欧洲这条路线依然是你们独有的,我们只是希望争取南洋与东海之间的贸易权。”

“船主,现在的局面,是我国经营多年才取得的。”

“我清楚,所以我们绝非光吃不拉,我们在南洋不仅是得益者,还是捍卫者,你我两国同盟,同进同退,排挤任何企图侵占我们的利益的团体。”

沙加路闻言嘲讽笑道:“排挤那些划着桨,挥着鱼叉的海盗么?”

“无论你信不信,沙加路,比起西班牙,我更愿意与贵国同盟。”

沙加路闻言再次眉色一紧。

西班牙的事情,南洋东海的人应该闻所未闻才对。

杨长帆转望翻译:“帮我翻译一下,教皇子午线。”

翻译面露难色。

杨长帆进一步解释:“教皇划的,葡萄牙与西班牙势力的分界线。”

沙加路闻言后再次露出惊讶的沉默,杨长帆的认知太没有道理了,虎踞东海的人怎么可能如此了解欧洲的情况?

杨长帆身为专业人员,也确实对这段历史太过了解了。

比利亚半岛的两国先后成为了大航海时代的领军人,两国的关系相当于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弟,若即若离,一方面自己急着扩张,另一方面又不想看对方过的太好,实力上不相伯仲的情况下,中间人教皇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在教皇调停之下,双方在世界地图上确立了教皇子午线一说,几经调整与谈判过后的今天,教皇子午线沿经度,自上而下,几乎以南美洲的巴西为界,将世界一分为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