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三国之法正-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小伏兵,何足惧哉!”只顾催趱兵马,往前进发。忽然一声响,坡上滚石俱下,箭矢密集,羌兵死伤无数。后兵急要回时,左边端强、右边韩德,两军冲出,万弩齐发;背后马遵、梁续、费耀三路兵又杀到。羌兵兵大乱。曹真却自领兵绕到后面将铁车兵围定,弓弩齐发,铁车兵死伤无数,或投降了。越吉元帅望后面山谷中而逃,正逢张既;催马杀来,被张既用绊马索将马绊倒,活着了去。雅丹丞相早被端强活捉,解投大寨来。羌兵四散逃窜。曹真升帐,端强押过雅丹。越吉来。曹真大怒,便要斩杀。张既劝止,附耳道如此如此。曹真即叱武士去其缚,赐酒压惊,用好言抚慰。曹真道:“吾主乃大魏皇帝,今命吾讨贼,尔如何反助逆?吾今放汝回去,说与汝主:吾国与尔乃邻邦,永结盟好,勿听反贼之言。”遂将所获羌兵及车马器械,尽给还雅丹越吉,俱放回国。众皆拜谢而去。曹真引三军连夜投扶风而来,命端强、韩德引军先行;一面差人赍表奏报捷音。
张既此人深有谋略,为政爱民,口碑甚好。《三国志》说: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非既莫能安凉州。陈寿说: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张既、温恢、贾逵等刺史)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张既是除了西北都督之外的最大的官了,况且此人才能卓著,所以本书很重视)
899512
第一百章 :陆逊智谋
仲达坚守渭水北 伯言谋取寿春城
话分两头,话说孝直领兵屯于五丈原,司马懿便在渭北紧守对峙。那边邓艾在陈仓训练士卒,研究攻取扶风的策略,一日邓艾忽闻曹真领军前往抵御羌兵,又闻报曹真大败,退往新平。
邓艾立即命张翼守陈仓,自己领兵一万五,径直攻赴扶风。张既仔细思索以为先败了羌兵十万,再对付蜀兵要容易许多。否则羌兵人数众多,又气焰嚣张,是为祸患。张既临走是交代守城将领要坚守不出,无论是哪路兵来,不可出城迎敌,守城将领欣喜答应。
此时张既正在破羌兵,而这边邓艾的兵马就抵达了扶风城下,扶风守将见到邓艾领兵而来,便之用弓箭射住,并不出战。邓艾命人日夜佯攻扶风,扶风将领始终不出。邓艾却私底下遣人装扮做魏国兵将,装扮成经历了一番死战的摸样,朝汉兴求救。
汉兴将领朱灵,见到情势危急,立即本部兵马来救扶风。邓艾伏兵与半道将其击溃,朱灵领败兵返回汉兴,刚抵达城下,一声炮响城上旗帜招展,邓艾早已遣人乘其离开守备松懈之时取了汉兴。既得汉兴,立即布置城防,又上书禀报捷讯。
孝直闻报,一观军图,笑道:“邓艾立一大功也!”忙叫来云长并诸将观看。陈仓。五丈原。汉兴正好是掎角之势。众将无不欣喜。
法令颁布下来,蜀兵与魏民相间耕作,民二分,军一分,并不侵犯,军民各有所得,魏民皆安心乐业。司马师入告其父道:“前翻蜀兵截去我许多粮草,今又令蜀兵与我民相杂屯田与渭滨,以为久计,此似真为国之大患。父亲何不与孝直约期大战一场,一决雌雄?”司马懿道:“我奉旨坚守,不可轻动。”正言间,呼报张飞在河对面骂战,说是:“要是敢于出战就让魏军退后三里扎寨,让出一片地方,好布阵开战。”司马师笑道:“古人有半渡而击的战例,不如假意退后三里,待其渡的一半,立即回军攻击,可收奇效。”司马懿笑道:“不必着急,我自有破敌之计,只是此时时机不到。”司马懿在司马师耳边道如此如此,司马师道:“父亲此计若成,长安必定无忧,蜀汉大军将再无归路,天地不应,看他法正还能嚣张。”司马懿只是嘱托到:“切不可泄露机密。”
却说魏将皆知孝直以巾帼女衣辱司马懿,司马懿受之不战,又失了渭南大寨。众将不忿,入账禀报司马懿道:“我等皆大国名将,安能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请出战,一决雌雄。”司马懿道:“并不是我不敢出战而甘心受辱。奈何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危君命矣。”众将忿忿不平。司马懿道:“你等既然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众将尽皆允诺。
司马懿乃写表遣使,直至宛城军前,奏闻魏主曹丕。曹丕拆表览之。表略曰:“臣才薄任重,伏蒙明旨,令臣坚守不战,以待蜀人之自敝;奈今法孝直遗臣以巾帼,待臣如妇人,耻辱至甚!臣谨先达圣聪:旦夕将效死一战,以报朝廷之恩,以雪三军之耻。臣不胜激切之至!”丕览讫,乃谓多官曰:“司马懿坚守不出,今何故又上表求战?”太尉贾诩道:“司马懿本无战心,必因法孝直耻辱,众将忿怒之故,特上此表,欲更乞明旨,以遏诸将之心耳。”曹丕然其言,即令卫辛毗持节至渭北寨传谕,令勿出战。司马懿接诏入帐,辛毗宣谕曰:“如再有敢言出战者,即以违旨论。”众将只得奉诏。懿暗谓辛毗曰:“公真知我心也!”于是令军中传说:魏主命辛毗持节,传谕司马懿勿得出战。蜀将闻知此事,报与孝直。孝直笑道:“此乃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云长问道:“孝直何以知之?”孝直道:“司马懿本无战心;所以请战者,以示武于众耳。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此乃司
马懿因将士忿怒,故借曹丕之意,以制众人。今又播传此言,欲懈我军心也。”众将敬服。
此后每每孝直遣张飞骂战,司马懿便立即领兵要来与孝直厮杀,每次领兵刚到寨门,就有辛毗持节在营门外挡住司马懿,道:“奉天子令,不许大都督出战。”魏将众人虽然皆心有怨气,可是也只得服从天子号令,郁闷返回。
话说曹丕自己引兵抵达宛城准备攻击青泥隘口的蜀兵,早有细作报入东吴,说是魏主领兵往宛城去了,像是要与蜀汉争锋。
孙权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吕蒙道:“此时正好出兵北进,稳步进军,水陆并进,取下寿春不难,寿春既得,扬州便属我东吴。”张昭道:“此时进兵正好粮草足备,吴王可是依吕子明之言进行。”在座的陆逊面有愁色。孙权问其故,陆逊道:“寿春有武有张辽谋有刘晔,恐难以攻取。”吕蒙道:“我军占据了合肥庐江,水军在由长江开进洪泽湖。水路夹击,再者夏季来临,暴雨一来,寿春地势低洼,极易被水困。若攻城困难,我军便放水淹了寿春城池。如此寿春安能守得住?”
陆逊道:“我闻法正在渭水屡败司马懿,又有诸葛亮稳坐荆州,此时若再攻魏,魏必定分心应付吴王。若如此,魏国若败,三秦之地尽归蜀汉,天下将以蜀汉实力最强。我等再与魏厮杀,损伤严重,将来恐难以应付蜀汉的崛起。我意是待曹丕领兵进入秦地之后。吴王再遣水军假意攻取寿春,却乘水涨从洪泽湖顺颍水而上,直逼许昌。到那时曹丕远水难救近火。只得令曹仁死守许昌,再遣张辽领军从后路拦截我军。我军后面此时却再袭取寿春,前头部队立即取直线从陆路返回洪泽湖,不要沿原路返回。如此我军便避开了与魏军厮杀。只是此计有些冒险,若是执行的不顺利,也可能导致水军损失惨重。”吕蒙一听,赞叹不已。
孙权一想,攻城不也要损失嘛,这招计策要是用得好,可能不费多少兵卒就可拿下寿春,如此好的计策,亏得陆逊想啊。陆逊智谋不亚于孙吴。
孙权决定用陆逊的计策,便命吴将秘密整备军器粮草,等待随时出发。数十日后果然闻报,说是曹丕领兵去了武关,正准备攻打青泥隘口的关兴张苞以解西北之危。
孙权命吕蒙统领甘宁徐盛朱然朱桓领兵八万分别从庐江与合肥出兵攻打合肥,在命陆逊统领孙韶凌统全棕吕岱领兵水军五万有长江入洪泽湖从水路攻取寿春。早有讯息飞报入寿春,张辽一方面遣使飞报西面的曹丕,一方面加强防备,准备大战。
话说刘晔在军图上反复观看,犹豫不决。张辽不解,刘晔道:“如今吴军水陆并进来攻寿春,再过些时日,时值夏季,一旦天降暴雨,吴军在引水灌城,寿春城内兵将战力大打折扣。防守较为困难,但我城内有精兵八万精兵,东吴若无三十万大军,一时半刻定然难以攻克我寿春。即使攻克也需死伤吴兵十万以上。此番东吴军加起来才十三万人,就要攻我寿春,其中必有蹊跷,只是我一时不能看出。”张辽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吞。孙权前翻夺我合肥,现在又攻我寿春,欺人太甚,此番定要破他大军,夺回合肥,方解我心头之恨。”刘晔笑道:“文远不可意气用事,前些年你领八百壮士围困孙权与逍遥津,吓的吴军上下胆寒,他们又找谁解恨呢?”李典在一旁也点头同意刘晔的得话。
话说这边吕蒙领着吴军在寿春城外日夜攻城,那边陆逊在水上停泊了许多舰船,要攻寿春。不几日,雷声滚滚,彤云密布,哗哗啦啦,天降暴雨,陆逊见忙命所有舰船顺颍水而上,直取许昌。消息报与刘晔,刘晔大惊道:“原来如此。”话说早有飞报入曹丕,曹丕大惊,忙命许昌曹仁死守不出,又命曹彰死守新野,再命张辽分兵火速截击陆逊所部。
张辽领兵便要随后追击,刘烨劝阻道:“许昌城墙坚固,量短时间是攻取不下的。陆逊的计策就是顺水而上威胁许昌,好调将军回军许昌,如此吕蒙便轻易取了寿春。将军若领兵返回,陆逊必定沿捷径从陆路返回洪泽湖了。”张辽犹豫不决,呼报,曹丕传令要张辽立即分兵救援许昌。张辽只得遵命出征。
吕蒙又引水灌寿春,寿春兵将在水池中,行动疲乏,战力锐减。吕蒙在在外面猛攻,李典指挥人马苦苦支撑了十几天,终究抵挡不住,虚攻一处,带着刘烨从北面水路带着刘烨并残兵往下蔡驻守。
果然张辽领兵刚至武平,就听说陆逊已经从陆路返回了已经达到细阳了。陆逊的舰船只叫少许得力兵将驾着顺流而下返回洪泽湖去了。
捷报传至建邺,孙权大喜,命重赏三军,令吕蒙并甘宁阚泽留五万精兵守护寿春,其余大军尽皆返回江南。这回孙权对陆逊算是佩服了,计谋之高,神鬼莫测。不费大军伤亡而取魏国重镇。
消息传至曹丕那里,曹丕气得捶胸顿足,自怨中了陆逊诡计,又赞叹陆逊用谋堪比孙。吴。贾诩听闻失了寿春,西面战事一时又难以取胜,心中也郁闷不已。
902905
第101章 :文和巧用计 秦岭好河山
四月初,早等待不及的魏延,叫来马岱刘明拆开孝直所给的第一个锦囊观阅。上面所言:“此时渭南已经尽在我军手中,可悄悄出子午谷与马岱分别扎寨两处,一处扎寨与沈岭,一处扎寨与子午谷谷口。两寨相互呼应,先守护我大军右翼,稳保我大军无忧。若有魏军前来,子午谷处可假意诈败放其过去,然后沈岭却居高临下以箭矢炮石伏击魏军,收尾夹击可得全胜。”
话说曹丕领兵至武关,遣徐晃于禁为先锋,自领大军直逼青泥隘口。关兴张苞见魏军大队人马前来,忙拆开孔明给他们的第二个锦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