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屠家子-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迁都长安?”董卓一愣,有些犹豫道:“长安虽好,但是不及洛阳繁华。人口不及洛阳密集,珍宝不及洛阳繁多……”总之一句话,董卓舍不得洛阳的荣华富贵。

    “这有何难!太师只需将洛阳百姓尽数迁往长安,长安自然繁华。太师嫌长安珍宝稀缺,那就将洛阳城里的所有珍宝都收集起来,统一带去长安!我西凉军士不下八万人,太师想要哪里的珍宝,统统带走即可!”

    “这主意好是好,但若文武百官,洛阳百姓抵死不肯迁往长安,该当如何?”董卓再问道。

    “那就让他们死好了!”李儒一脸冷血回道,“限定期限!火烧洛阳!不迁者,皆死!”

    “皇宫呢?皇宫烧不烧?”张济忍不住插嘴问道。

    “烧!一间不剩,统统烧掉!”李儒的眼眸之中,闪现出一丝癫狂,“为防止官员和百姓重新逃回洛阳,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能搬走的全部搬去长安,搬不走的一律烧掉!”

    在场的西凉军武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计划,实在是太疯狂了!

    董卓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决定的事情,便会立即去做。当夜,董卓就领着吕布等人回返洛阳,商议迁都。虎牢关就留下徐荣负责死守,不准出关交战。

    第二天,董卓以皇帝名义召集文武百官于崇德殿议事。

    “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董卓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顿时炸了锅。迁都乃是大事,前期需要考察,中期需要建设,后期需要动员,岂能如同儿戏一般,说迁就迁?

    司徒杨彪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太师监察。“

    太尉黄琬附议道:“杨司徒言之有理。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司空荀爽也劝谏道:“太师若欲迁都,则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本来还想听听百官的意见,集思广益,给迁都计划做一些补充。没想到,百官之首的三公上来就是一通炮轰,全都是反对意见,令董卓相当难堪。想当初,这三位都是董卓当政之后,提拔上去的人物,现在不但不支持,反而给自己拖后腿?这董卓向来就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绝强脾气,这一致的反对之声,反倒是激起了他的凶性。


………………………………

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烧洛阳 派遣使者

    董卓愤怒回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汝等推三阻四,挡国家大计,实不该为臣子!”

    言毕,当即请奏汉帝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一言不合就罢免三公,此乃古之未有的事情。吓得年方十岁的汉献帝刘协不敢说话。

    “陛下不反对,那便是同意老臣的奏请!”董卓狠狠瞪了一眼刘协,大声道:“来人,收回三公金印,将杨彪、黄琬、荀爽三人驱逐出宫!”

    荀爽性直,想要反抗,却被杨彪、黄琬两人死死拦住,推出了崇德殿。

    百官震慑于董卓的淫威,不敢再言,迁都之事就此定了下来。

    迁都长安,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路途之用。洛阳官仓中的粮食不够,李儒再次献计道:“洛阳富户大族极多,往日都依附袁氏等党人在民间搜刮财富,太师不妨将他们罪同袁氏,杀其宗党而抄其家,粮食充作迁移之用,金银财宝收归国用。”

    董卓用其计,命樊稠率领西凉铁骑五千,捉拿洛阳富户数千家,在每个人后脖颈插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反臣逆党“四个大字,然后尽斩于洛阳城外乱葬岗,查抄他们的全部家财充公。随后,下令洛阳城内外一百余万百姓全部迁居长安,如有不从者,斩立决。每一队西凉军士押解千余名百姓。一时之间,从洛阳到长安的大道上,挤满了迁移的人潮车马。董卓将抢来的粮食分派给押解的军士,抢来的军士却高价售卖。因为粮食缺乏,饿死者、相互抢掠械斗至死者无数,尸体布满沿途的大道。

    除了高价卖粮,路途之上,不乏有西凉军士见色起意,杀人夺财等罪恶勾当发生。迁移百姓的啼哭之声,从洛阳一直排到长安,震动天地。如有不愿离开洛阳、或者故意拖延、逃跑的百姓,负责督促的西凉军士都不用向上官汇报,手起刀落斩立决。

    将洛阳百姓赶出城后,董卓又下令纵火烧城。洛阳所有的宫殿、官邸、民宅全部付之一炬,惨不忍睹。洗劫完洛阳城不说,董卓犹不满足,又将目光瞄准了洛阳城外的帝王陵寝内的珍宝。吕布自告奋勇,率领三千军士,挖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将里面的金银玉器及所有珍宝全部挖出来献给董卓……最后,董卓装载了从洛阳城内外劫掠而来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数千余车,带着可怜的汉帝刘协一路前往长安而去。

    话说董卓在洛阳忙着迁都,搞得天怒人怨。关东诸侯却在虎牢关外踌躇不前,毫无建树。就因为徐荣手中有袁隗、袁逢等人作为人质,袁绍不敢承担“不孝”的骂名,迟迟不敢进兵。联军大营天天开会,天天吵翻天,却吵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为天下苍生计,太傅、司徒大人一定会理解我等进兵的行为!”

    曹操是坚定的主战派,主张牺牲两位袁大人,强攻虎牢关。

    袁术一听,当即翻起白眼,心想: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虎牢关上,将被处决的人,若是你的父亲,你还有没有这么痛快?说得好听,为天下苍生,谁还不知道这大义下面藏着的利益与风险。

    袁术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是他的表情比任何言语都要坚定。曹操若是说的实在是慷慨激昂了,袁术就跳出来劝曹操要冷静,要体谅一下他和袁绍身为人子的心情。总之一句话:再等等。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不知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曹操还能说啥?

    袁绍的想法其实和袁术差不多,但他没有表露出来。作为盟主,他要站在大义的高度来看待“攻还是不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也不是袁绍愿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父亲与叔父的性命,而是牺牲掉这两位之后,大汉社会会怎么看他?史书会怎么写他?作为世家,他非常爱惜名声。不想将来背负一个”不孝“的骂名,遗臭万年。或许,袁绍现在最盼望的是哪天董卓心情不好的时候能直接将袁隗、袁逢两人斩杀,这样,他就可以卸掉包袱,堂而皇之以“国仇家恨”的大义强攻虎牢关。但偏偏,狡猾的董卓始终吊着袁隗、袁逢的性命。

    因为宗庙被毁,身为汉室宗亲,刘岱跳出来支持曹操的意见,强攻虎牢关,杀董贼,没得商量。

    前脚刘岱表示支持,后脚韩馥立马表示反对!他是袁隗的门生,袁隗是他的恩师。袁隗若是因为他兴兵攻打虎牢关而死,韩馥就可能要背负”弒师“的罪名。儒家教义中,”弒师“与””弒父“一样,都是大罪。

    何咸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看诸侯们辩论“战与不战”的好戏。此前,他已经与袁绍申请了三次,请求回归南阳,休养生息。南阳军在与华雄一战中“伤亡惨重”,早就失去了“再战之力”。然而,袁绍却一直不肯放归何咸。一则是怕影响不好,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十八路诸侯,若分分钟各奔东西,他这个联盟之主就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二则南阳军虽然不能再战,但是何咸以及何咸麾下的这帮悍将,还是可以作为高端战力为联军效力。

    忽有探子回报,说虎牢关内下来一将,奉董卓之命,指名道姓要见卫将军何咸,有私事相商。

    ”私事相商?这都打得你死我活了,还有什么私事可以相商?”闹哄哄的中军大帐瞬间安静下来,诸侯们纷纷望向何咸,眼神之中皆是怀疑之色。

    不用说,这肯定又是李儒的毒计,想要离间何咸与其他诸侯的同盟关系。何咸若是单独召见,就是有理也会变成无理。索性,就在这些棒槌诸侯面前直接见见这位使者,看看董卓准备耍什么花招。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张绣的留言

    使者掀开帐门之后,看着满满堂堂的十八位诸侯,当即愣在当场。不是说好友私事求见卫将军何咸吗?被十八路诸侯围观,这“私事”还怎么商量?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使者也不能因为人多,就改天再来,只能硬着头皮报上姓名道:”越骑校尉张绣见过诸公!小校奉太师之名,前来求见卫将军!“

    何咸一听,再细看使者的容貌,也是乐了。这可不就是自己的便宜师兄,张济之侄,张绣张伯渊吗?

    洛阳皇宫一战,何咸凭借改良版的百鸟朝凤枪法,击败了张绣,但是并没有痛下下手。现在看来,张绣恢复得不错,能够出来担当使者,身体应该是痊愈了。但在诸侯面前,显然不是攀交情的时候。何咸便假装不认识张绣道:”本将与董贼素无来往,他派你来,所谓何事?“

    张绣一脸尴尬地望了一眼其他的诸侯,示意何咸,董卓想要说的话,不大合适在诸公面前讲。

    何咸生怕中了李儒的离间之计,不为所动,坚持道:“本将一片赤诚,天地可鉴,绝不可能与董贼暗通款曲!有什么话,你就当着诸位诸侯的面说好了!”

    何咸都这么说了,张绣也没有办法,清了清嗓子,回禀道:“太师令小校带话给将军。太师所敬者,惟将军耳。若将军愿意为朝廷效力,太师将保奏将军为骠骑将军,位同三公,享有开府置掾之权。太师有女,貌美无双,可与将军共结秦晋之好!“

    张绣话音刚落,在座的诸侯们纷纷倒吸凉气,怪不得这个张绣扭扭捏捏的,原来董贼开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又是加官进爵,又是送出美人,结成姻缘关系。何咸若是真答应下来,一跃就可以成为董卓之下,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这样的诱惑可当真不小啊!

    “若是董贼给自己这样的条件,自己会不会动心呢?”诸侯们皆在心底拷问自己的良心。

    何咸不怒不恼,反而放声大笑起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曾经的董卓想要结交的人,是“江东猛虎”孙坚。现如今,孙坚在虎牢关前没有什么发挥,所以董卓想要拉拢的对象就变成了自己。

    命运啊,真的很有趣!

    张绣也好,众位诸侯也罢,全部是一脸的懵逼,都不明白何咸为何笑得如此开心。这件事件很好笑吗?如果你是忠臣,你就应该大声怒斥董贼;如果你是奸臣,你也应该大声怒斥董贼,然后暗地里再与董贼交往。何咸的表现,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

    “回去告诉董卓,结亲就免了!若他还当自己是汉室的臣子,就速速献关投降!“笑够了之后,何咸不痛不痒地回复道,”放归天子与文武百官,然后滚回他的凉州,或许还能活得一命!若继续倒行逆施,迟早祸及九族!”

    “卫将军与这些反贼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