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屠家子-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望刘景升那边能够进展顺利……”


………………………………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三顾向府

    这么一闹之后,客栈反而安静了下来。直到东方泛白,天光大亮,一夜再无幺蛾子事件发生。

    为避免黄月英睡醒之后尴尬,何咸早早起床,决定按照惯例去客栈后院的空地练习一会儿枪法。自习武以来,早课是何咸风雨无阻的习惯。往常的时候,都有赵云陪着一块儿,在热身之后对练一会儿枪法。现如今,赵云需要坚守在虎牢关前线,何咸只能自行锻炼。

    来到后院,何咸发现甘宁已在练戟。初春时节,天气尚且寒冷,甘宁的头上热气蒸腾,显然是出了不少汗水。汉末三国是个将星闪耀的年代,天赋秉异的武将层出不穷,但要将这些天赋转化为踏踏实实的武技,没有努力,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事情!

    “兴霸,可愿与我对练一番?”何咸道。

    “敢不从命!”甘宁道。

    此番再战,甘宁的阴阳双戟少了以命搏命的气势,威力随即大减。两人你来我往,对攻了四五十个回合。

    “主公枪法如神,甘宁佩服!”收起双戟之后,甘宁抱拳道。

    何咸笑道:“承让了!兴霸之技乃杀人技,在乎战场,而不在乎展示与对练。”

    对练结束,两人收拾了一下,用完早餐,套了辆马车,前往向府。向府的位置在宜城最中心的地带,紧挨着县衙。这一任的宜城令,正是向朗的堂叔向言。

    何咸整理了一下衣冠,领着黄月英、徐庶和甘宁,敲开了向府的大门。朱红的大门打开,出来一名老管家。

    “汉卫将军南阳亭侯何咸,特来拜见先生。“

    何咸说明了来历,递上了拜帖、司马徽的书信和三卷古朴的竹简书籍。这三卷古籍乃是西汉会稽太守朱买臣收藏的战国韩非子所著的《孤愤》、《五蠹》、《说难》三书,虽然算不上孤本,但是也珍贵异常。向氏是荆州著名的藏书世家,向朗也以爱书出名。送这三本古籍,乃是投其所好。

    老管家接过拜帖与书信,却将三卷古籍退了回去,抱歉道:”主人不在家,请贵客改天再来!或者留下地址,待主人回来之后,自当登门拜访!“

    何咸问:“不知向先生去了何处?“

    老管家道:“主人偶有兴致,出门闲游。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何咸再问:“几时能归?“

    老管家道:“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何咸直呼缘浅,惆怅不已。

    甘宁没好气道:“向先生既不见,主公不如暂且回去。“

    徐庶也对着何咸使眼色道:”主公不如明日再来拜访,或许,向先生就回来了!“

    何咸会意,与老管家告辞,便上了马车回返悦来客栈。

    ”向朗那厮分明就在府内,却不肯见主公,莫不是在筹划什么阴谋?“甘宁阴着脸,写着满满的不爽。

    徐庶笑道:“兴霸莫要焦躁!那老管家既然肯收下主公的拜帖与司马先生的书信,自然就是向朗的意思。如果庶猜得不错,刘表已经拜访过向朗,或者刘表已经遣人拜访过向朗。向朗现在不见面也不拒绝,就是想留点时间来做抉择。”

    “元直所言极是!但若向朗迟迟做不了决定,我们也不能一直干等在宜城啊?”何咸问道。

    “不用太久,给向朗三天的时间。明天此时,主公再准备上门拜访,若向朗继续不见。则后天此时,第三次拜访。再一再二不再三,若是向朗继续拒绝,则表明宜城之事不可为。连带着,襄阳蔡氏也变得不可信任。主公则要改变计划,放弃向氏、蔡氏,立即前往江夏先找黄祖,争取将江夏郡先联合起来。其余五郡只能缓缓图之。”徐庶分析道。

    何咸听从了徐庶的意见,先行回到悦来客栈。甘宁闲着也是闲着,就去宜城的地下势力盘盘道,查询一下昨夜的梁上贼子。

    第二日,何咸的马车准时出现在向府的门口,老管家的回复与前日如出一辙。何咸二话不说,礼貌告别之后,当即回返。

    甘宁从宜城黑道打探而来的消息显示:三日前,因躲避党锢之乱迁居宜城的南阳人岑晊领着汝南名士陈翔,拜访过向朗。岑晊、陈翔曾与刘表关系密切,此次来访,必定是带了刘表的意思。而汝南名士陈翔不但熟读经书,剑术武功也是一绝,极有可能是前夜前来探听的梁上君子。

    甘宁已经探查清楚两人落脚的地点就在宜城东南角的岑府,询问何咸要不要将两人擒获。何咸摇摇头拒绝。陈翔、岑晊两人不过是刘表的马前卒,他们的行动说明向朗还在犹豫,还未答应刘表,这是好事。若是何咸私下动手,反而有可能会给向朗留下不好的印象。世家之间打交道,容许政见不合,但是不能动不动就启用武力。就算陈翔夜探客栈那一次,也只是抱着偷听消息的目的,并没有打算出手。

    及第三日,何咸再次来到向府的时候,向府大门打开,一中年男子面白长须,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容貌轩昂,丰姿俊爽,早已等候在门口。

    “草民向朗,见过卫将军大人!”向朗作揖执礼。

    何咸回一礼道:“今日拜访,乃是私人身份,不以官职论。何咸见过向师兄!”

    两人相视一笑,由向朗亲自引着何咸一行人来到向府大厅,分宾主而坐,老管家献上清茶一杯。

    向朗道:“恩师的书信,朗已收到。得知师弟在南阳做的大事情,师兄羞愧万分。只恨才疏学浅,能力不足,上不能报效朝廷,下不能恩泽百姓,当真是枉读圣贤书啊!“

    ”师兄不可妄自菲薄!夫子在水镜书院讲学的时候,便经常提起师兄。”

    “哦?恩师如何评价朗?”向朗好奇问道。

    “向巨达博闻广记,敏而好学,可继承吾之衣钵!”何咸模仿司马徽的语气说道。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向朗投效

    “恩师谬赞了!”向朗抱拳道。

    “夫子目光如炬,岂会看错人?”何咸这么说,既在夸向朗,也在夸自己。司马徽久居南阳,大力发展水镜书院,就是因为看好何咸?身为弟子,向朗你难道质疑司马先生的目光吗?

    向朗没想到自己这位师弟打仗厉害,论辩照样犀利。随有些苦笑道:“实不相瞒,朗胸无大志,只希望能守着宗祠,阅览天下之书即可!”

    向朗此话算是道出了他之所以犹豫的原因:向氏家大业大,宗族人多。他们不想卷入政治纷争,不想倾家荡产陪着何咸去打天下。不管这是不是向朗的个人意见,总之,这是向氏族人的统一意见。

    向朗本想通过避而不见的方法,达到两不相帮的目的。既不倾向于刘表,也不倾向于何咸。反正不管是谁入主荆州,最后都会启用当地的望族与名士,向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的利益并不会吃亏。但何咸一而再,再而三拜访向府,向朗若再不待见,那就不是两不相帮的结果,而是要得罪何氏的。得罪的后果会有多严重,向朗不清楚,但他不敢冒这个风险。

    何氏的南阳军刚刚在虎牢关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西凉铁骑,声威大振。何咸若是铁了心要荆州,就算荆州世家全部支持刘表,何咸也可能发动战争…征战一起,那就真是鱼死网破。从这个角度来看,向氏族老们纷纷选择了妥协。宁可得罪名士刘表,也不可得罪屠家子何咸。世道就是这样,不怕讲理的,就怕不讲理的!

    “这个简单!师兄若是不愿奔波,那便郡守一方。南郡将与南阳连为一体共同发展,南郡不能动。江夏将交给黄氏,不能动。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四郡,师兄若是有意可择其一!”

    向朗闻言,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犹豫道:“郡守乃朝廷重臣,我等这样私相授收,真的好吗?”

    何咸叹一口气道:“若是天子掌权,这样当然不对!但是董贼如今胁迫陛下,乱命大臣。忠贞之士不是被废黜,就是被杀害,只剩下奸佞当道,祸害百姓。本将推举贤能执掌郡县,暂时不合乎法理,但合乎情理。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百姓!”

    何咸此话,相当于将刘表也归入奸佞一道。因为刘表的荆州牧就是董卓任命下来的。向朗想要反驳,却最终忍住没说。就因为何咸最后一句话: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百姓!每一位大汉名士心中都有一份自信:替天子执掌一方,令百姓安居乐业!向朗自然也不例外。

    何咸开诚布公,以一郡之地相授,这样的信任不可谓不重。但向朗并没有被这份重礼砸晕,询问道:“武陵郡守曹寅,长沙郡守孙坚,桂阳郡守赵范,零陵郡守秦劼皆非易与之辈,将军准备如何处理?”

    “董贼迁都长安之后有函谷关天堑作为屏障,又有西凉基地作为依靠,气数未尽。而关东联盟各怀心思,人心不齐,早则今年年底,晚则明年年初,粮草用尽之后,立马会分崩离析。南阳军届时将回返荆州腹地征兵集粮,敢不以反董卓大义为目的者,皆以董贼同党论处!”何咸坚定道。

    “果然是这样!”向朗心中暗叹侥幸,此番幸亏没有得罪死何咸。不然的话,等南阳军兵锋所指时,向氏就算不灭也得被扒层皮。

    何咸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若然震慑住了向朗。向朗长身而起,一揖到底道:“承蒙将军相弃,向朗愿效犬马之劳。”

    何咸哈哈大笑道:“能得师兄相助,南阳军必将如虎添翼。此乃陛下之福,荆州百姓之福也!”

    向朗决定效忠之后,便大开筵席,将向氏的族老一一介绍给何咸一行人认识。这一顿酒宴一直从中午吃到了晚上,直到月上梢头,双方才各自归去。向朗答应何咸,明天一早一并随行去襄阳劝说蔡瑁。

    “怎么样?那两人可是逃离宜城了?”回到悦来客栈之后,何咸一身酒气地召见了何坤。

    何坤答道:“果然不出主公的所料。酒宴开席后不久,向府就出来一名年轻的杂役,去了一趟宜城东南的岑府。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岑府就出来一辆马车,现出了宜城南城门,而后一路向北,往襄阳的方向而去。”

    甘宁一听大急,喷着酒气道:“主公,要不要属下快马追击那两贼子?”

    “随他们去吧!就当卖给我那师兄一个面子!“何咸自信笑道,”刘表迟早要知道向氏的消息,早一天晚一天,也无所谓!有向氏在前,想必蔡氏也会效仿,翘首以待南阳来客!”

    “主公英明!”徐庶、甘宁随声附和道。

    这一夜,再无不长眼的小毛贼前来骚扰,众人睡得极为踏实。

    向朗领着五十名家将,驾着马车早早等候在越来客栈门外,只等何咸用餐完毕之后,便一同出发,前往襄阳。

    ……

    襄阳城,蔡府。

    大厅之内,端坐着三人。为首之人,年纪不大,大概在二十左右,姓蔡为瑁,正是襄阳蔡氏的家主。左右两人,皆为女子。右坐之人年纪大一点,正是蔡瑁的大姐蔡媛,也是襄阳名士黄彦承的妻子。另一女子年纪与蔡瑁相仿,名蔡妤,乃是蔡瑁的二姐。

    “大姐来访,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