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你剑术不错,但是领兵就算了!”何咸一口回绝了郭嘉领兵打仗的意图。笑话,如果让堂堂“鬼才”去冲锋陷阵,那不是暴殄天物又是什么?
“我早就说过,我若为主帅,你便是我的军师!帮助我出谋划策,处理军务。我不在期间,由你掌军。一人之下,千人之上,怎么样,够意思吧?!”
“马马虎虎吧!”郭嘉收起戏谑之情,郑重唱了一个“诺”。虽然心中有些小小的失落,但郭嘉也知道,自己在谋划方面的才能要远高于领兵打仗。打打杀杀的事情,就交给那些肌肉疙瘩吧,本公子只负责“帅气”!
“幽州战事如何?”安排好郭嘉的职务,何咸迫不及待询问战况。
“情况不妙!”郭嘉脸色一沉,站起身来,摊开身后的幽州地图,对何咸等人解释道:“两个月前,张举等人突然开窍,放弃劫掠幽州各郡的财物,改变了战术。纠集了叛军数万,一举攻陷了辽西郡,屯兵肥如,号称十万之众,切断了我与辽东郡的联系。此后,又屡次派兵袭扰右北平郡,但投入的兵力却并不是很大。不攻城,不略地,多以夺取财货为主!我猜测,张举侵袭右北平郡只是幌子,他现在的战略重心应该是放在了辽东郡。一直以来,乌桓族便对我大汉的辽东、辽西之地垂涎三尺。现如今,张举便是想以辽东、辽西之地为根据,虎踞幽北,以窥中原!对于张举叛军,一定要在他们收拾完辽东之前,将他们击溃,不然的话,等他们收拢了辽东郡的人员、钱粮、武器之后,实力必定将暴涨一个层次!想要剿灭,难度大大增加!”
“张举想当东北王?有点意思。”听着郭嘉的分析,何咸心中暗暗想到,“如果记得没有错的话,汉末时期,辽东之地就是被公孙度割据,自称辽东王!公孙度之后,其子公孙康,其孙公孙渊三代称霸辽东。虽然一直没有问鼎中原的实力,但好歹当了数十年的土皇帝!据辽东、辽西之地为老巢,来抵抗汉军,慢慢等待天下大势的变化,这绝对是一招大格局的妙棋!这样的战略,真的是张举、张纯或者是丘力居这样的粗人拍脑袋瓜子想出来的吗?”
“但是在收拾张举叛军之前,我们首先要解决上谷郡的黑山军!”郭嘉话锋一转,指着幽州东部的上谷郡道。
上谷郡,为故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地势极为险要。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
“黑山军趁张纯、张举祸乱期间,自中山、代郡而来,攻占了居庸关,围困上谷郡冶所沮阳县。我已命张辽率本部人马,前去增援,抵挡黑山军进入幽州腹地!但,黑山军一天不解决,我等便抽调不出全部的力量围剿张纯、张举和乌桓叛军!”郭嘉继续说道。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驱狼吞虎
文聘跟随何咸时间最久,熟知何咸和郭嘉的关系,知道何咸非常器重这个帅得不像话的白面书生。在何咸不在期间,文聘基本上唯郭嘉是瞻。而文聘、张辽、魏延三人之中,又以文聘为首,故而何咸不在,调兵谴将的事情,其实都是郭嘉在做安排。
“奉孝有何妙计,快快说来!”何咸急切道。
郭嘉白了何咸一眼,仿佛在说“你以为妙计是白菜萝卜吗?说来就来!”
“想要解决黑山军的问题,首先要捋顺幽州牧刘虞和骑都尉公孙瓒的问题!”郭嘉接着说道。
“幽州牧?”这个轮到何咸傻眼了。在何咸的印象中,州牧这个玩意儿应该是得明年,中平五年才由刘焉提出的。作为汉室宗亲,刘焉一开始就不安好心。他以“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为由,提请汉灵帝恢复州牧制,并自请为益州牧。益州天府之国,最适合割据自守。事实上,刘焉牧益州之后,也是这么干的。他派张鲁盘踞汉中,截断交通,斩杀来益州的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
刺史,原本在汉朝只是背负监察的责任,秩不过600石。东汉末年,刺史的权利逐渐扩大至民生、人事升迁等各个方面,职级提升至秩2000石,全力高于各郡守。而改刺史为州牧,不但是确立了州牧在民生、人事等方面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州牧拥有募兵、行使军事行动的权力!
军政大权一把抓!州牧制,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汉末乱世开启的钥匙!
刘焉是始作俑者,刘虞在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不得而知。
“刘焉牧益州,刘虞牧幽州,刘岱牧兖州,黄婉牧豫州。除了黄婉之外,其余三位皆为皇室宗亲。而幽州牧刘虞,现已经上任!就在蓟县!”郭嘉继续解释道。
看来,已经何咸的到来,蝴蝶效应已经发挥作用。刘虞牧幽州的时间,竟然提前了一年!而刘虞和公孙瓒在对待异族的问题上,完全不对路。在汉末乱世期间,幽州基本就是公孙瓒和刘虞的战场。
“刘虞曾任幽州刺史,为政宽仁,对匈奴、乌桓等族一直采取怀柔政策,主张以安抚为主!此次对待叛军,刘虞的态度也是谈判,给予乌桓族足够的利益,杀掉张纯和张举。相反,骑都尉公孙瓒对于异族的态度一直很强硬!据传,公孙瓒的生母就是丧身在乌桓族的劫掠之中……”
“现在两人麾下各有多少兵力?”何咸询问道。
“刘虞麾下主要是各郡的郡兵,人数在3万余人,但是战力不强。公孙瓒步卒1万,骑兵3千,人数虽少,但是战力强悍!”
“若是派刘虞的郡兵前往上谷郡牵制黑山军,我联手公孙瓒进攻张举平叛,可有胜算?”
“如若战术运用得当,击败张举,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同样的兵力,刘虞的郡兵可不一定能挡住黑山军。又或者说,黑山军绕道到我军的背后,刘虞军未必有这个勇气阻截。而黑山军一旦加入战场,胜负的天平可就不在我军这边……”郭嘉的言下之意是不可以将后背交给刘虞的郡兵,不靠谱!
分兵不行。也就是说,何咸想要消灭张举叛军,必须得想办法先击败黑山军,否则后方不稳!
“我有一计,就是不知道中郎将大人敢不敢冒险?”看到何咸一脸混乱的样子,郭嘉终于说到了重点,一脸欠揍的表情。
何咸知道郭嘉说的是实情,这个计划绝对是危险的,但他偏偏无法拒绝。因为这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幽州现在的乱局,没有郭嘉的智慧,何咸一个人还真玩不转。
第二天,蓟县,幽州州牧府。
何咸终于见到了这位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虞,刘伯安。刘虞身材不高,面庞清秀,看起来端正而仁厚。见到何咸以中郎将的名义来访,刘虞早早在门口等候,丝毫没有州牧的架子,让人顿生好感。但何咸知道,这个号称“忠厚仁义,节俭简朴”的幽州牧大人,并没有那么简单。有史记载,公孙瓒在击败刘虞之后,抄家的时候发现刘虞的夫人们穿得都是华丽的衣服,而不是像刘虞示人的那样,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有种说法是,刘虞故意将自己的衣服洗旧,洗破,然后博取节俭简朴的名声。若真是这样,这位刘幽州可是厉害了!直接可以评为汉末第一营销大师!
今天,刘虞倒是没有穿打着补丁的衣服,但是一身的官服,也洗得有些发白。
两人见礼之后,来到了州牧府的客厅落座。
“中郎将大人来访,可是为了那张举叛军之事?”刘虞开诚布公道。
“说来惭愧!本将来幽州已逾三月,但平叛之事却迟迟没有进展!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冀州,招募了一些勇士,但是也没有太好的方法。得闻州牧大人上任,故特来求教!”何咸放低了姿态,还顺便解释了一下自己前段时间为什么不在幽州。作为幽州曾经的地头蛇,何咸相信,刘虞早就知道前段时间何咸不在军营。包括公孙瓒,肯定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刘虞并不说破,只是捋着他的美髯,诚恳道:“求教不敢当!既然中郎将愿听老夫的意见,老夫也就直言不讳。乌桓族人天生彪悍,在草原上居无定所。与之战,徒费钱粮,还枉送我大汉青年的性命。不如怀柔!令其擒来首恶张举、张纯,则免去其叛乱之责,赐之以钱粮布帛,许之以高官厚禄,令其撤出汉地,归还草原!”
何咸一脸为难道:“素闻乌桓族顽固不化,灵智不开。这怀柔之策,可能奏效?”
刘虞一听何咸有心动的意思,便继续说道:“老夫前几年作为幽州刺史,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皆有交往,可以力劝!若乌桓族冥顽不化,不肯退去,老夫还有一计!鲜卑大人步度根、轲比能,为人忠义,与老夫也有一些交情。我等不妨请鲜卑族出面施加压力!此谓驱狼吞虎之计!”
“驱狼吞虎个大头鬼啊!”何咸心中暗骂,“请神容易送神难!若真请来了鲜卑族来调停矛盾,让他们看到我大汉微弱至此,分分钟拿起手中的武器加入抢劫的队伍中!虎狼一起上,当时候怎么抵挡?!”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兵上谷
何咸心中是如此想的,但是明面上当然不敢表露。
“既如此,则需要州牧大人多多费心!早点了结了张举、张纯之叛乱,本将也好早日回到洛阳去找陛下领赏,好过在这戍边之地吃沙子百倍啊!”
刘虞的眼底闪过一丝鄙夷之色,但立马被满满的赞誉之色掩盖,“中郎将大人年轻有为!老夫在洛阳身为宗正时,时常听陛下说起!他日必为大汉之栋梁啊!”
“州牧大人过誉了!“话虽然这么说,但何咸还是满脸得意之色,继续问道:”还有一事,关于黑山贼军劫掠上谷郡,您怎么看?”
“此等乱臣贼子,必须要剿灭!”对待黑山贼的问题,刘虞倒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敢情这位州牧大人是典型的崇洋媚外之人。对异族宽容,对本族苛刻。
得到想要的答案之后,何咸再与刘虞寒暄了几句,便带着郭嘉拱手致别,离开了州牧府。
“文祖兄,你觉得这个屠家子如何?”刘虞收起憨厚之色,对着后堂出来之人缓缓说道。
从后堂出来之人,赫然就是冀州刺史王芬!
“得志小人尔,不足为虑!他日清君侧之时,与那宦官一并诛杀了事!”王芬狂妄道。
“文祖慎言!”刘虞赶紧制止王芬道。
王芬,乃汉桓帝、灵帝时期著名的清流党人!位列“八厨“之一。厨者,称赞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因为党锢之争,建宁元年(168年),清流领袖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王芬等清流党人不得不流亡藏匿长达十几年。对宦官之仇恨,可谓深入骨髓。连带着,王芬对与宦官集团交往密切的外戚何氏也深恶痛绝。三年前,因为黄巾之乱,党人得以解禁复起,王芬就是在那时被授予冀州刺史之职位。
“说到清君侧,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