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臣孽子-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孝庄又一次屏退左右,神神秘秘的叫康熙到近前来。
孝庄仔细上下打量着康熙,问:孙儿,难道你真的要用你的千金之体冒险?
康熙小麻子脸笑开了花:奶奶,哪能呢,我只不过是赌一下,您讲过豪侠之人尚义气,你越畏缩人家越看不起你,这时往往是进一步则生,退一步则死。
孝庄再一次认真的看了看自己的孙子,真的是长大了,天不绝爱新觉罗,神佛保佑。
孝庄从枕下拿出一本珍藏的书来,交给康熙,叫康熙好好研习,赫然是五代冯道的《荣枯鉴》冯道是历史上油滑榜数得上的人物,历五代八姓十一帝都一直位列宰辅,号称官场不倒翁,孝庄对这人非常崇拜,所以在其书中夹了很多自己的心得笔录,看康熙已经长大,就把这些视为压箱底的小人之道,传授给康熙。
圆通卷一邹阳的上书?元景安的保命之法?张华的死难?谢方明的不凡之举?为人鄙陋的王戎?李玄盛的反叛?田文的妙喻?特立独行的灌夫?直言获罪的杨最?叶向高的隐退小人天生一套参屈能伸、能真能假的本领,找到利益的最短路线,打破规则,为我所作,便是小人的秘密。
弯曲的树木盘根错节、古怪离奇,却能变成天子的名贵器物。
见风使舵和富于变化的,这是小人们最拿手的本领之一,也是他们常常能出奇制胜、转危为安的处世之道。
当小人的实惠和诱惑远比当君子的清贫和艰难更打动人心。
闻达卷二汤斌的失宠?杨爵的困境?看破红尘的康海?迷惑世人的王衍?晏殊的升官司秘诀?凶残的刘瑾?得意的决道?阮大铖的蜕变?至死方悟的刘文静?被罢官的朱熹在统治者的眼中,君子的名望是为我所用的,否则便是一钱不值,甚至是一种威胁。
小人总能顺应时变,改变自己,从而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小人的智慧往往令人惊讶。
任人唯亲,小人得志的现实,使官司场中人难为君子。
官司位的高低绝不是品行的标示,不善于心计和不耍手段的人,很难爬上高位。
君子祸从口出,小人大奸若忠。
解厄卷三不尽全力的高力士?以退为进的温体仁?杨惮垢杀身之祸?媚上专横的高肇?徐爰的保身材术?施文庆的避祸之道?京房的落难,石显的机诈权变?李固的壮烈君子忧国忧民,不计私利,满腔忠义,却往往是他们致祸的原由,因为小人见不得美好。
人生的许多错误往往是因对小人的轻视而犯下的。
小人总是把讨好上司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
任何申辩和决不认错只能被上司看成是对他们的又一次冒犯和挑战。
如果不了解小人的特性与智慧,他终将给你致命一击。
交结卷四小人具有极其隐忍的天性,慢慢渗透的功夫。
小人善于做感情游戏。背叛或效忠,投靠或出卖,只是利益权衡的结果。
外露智慧、处处显能,引敌先发、身陷被动;通常是君子弱点所在。
小人是那种没一个真正的朋友,却有许多误认他是朋友的人。
人们结交小人,并非为了捞好处,而是怕他们祸害自己。
聪明人不会拒绝有德的善良之人,也不会疏远无德的奸恶之人,因为无论善恶,皆可为我所用,而有德的善良之人和无德的奸恶之人,也是敌我变幻莫测,常因顺逆,误解而产生矛盾。
所以说高贵的人往往是因为用人得当有识人之明,而卑贱之人则往往是轻信奸恶之人。
所以说人品的高贵与卑贱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其环境和朋友,当高贵的人轻信了奸恶之人则会变卑贱,而卑贱的人结交了有德之人则会变得高贵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找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
人希望别人糊涂而自己明白往往用装傻的办法,是因为有更大的图谋,而人嫉妒别人的聪明而与人争竞,自作聪明,其实是最愚蠢的;所以聪明人不交往愚蠢的人,是怕自己变成愚蠢的人,明智的人不结仇人,因为仇人不管你是否是聪明人,只等你最疏忽的时候,而人的智谋是有限的,谁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候。
于是有德的善良君子唯恐对人不能仁至义尽,而奸恶小人则总是在等待你疏忽大意的时候,最后往往是君子败于小人之手,就是这个道理。
圆通卷一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下者蹇。君子悦下,上不惑名。小人悦上,下不惩恶。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福祸非命,其道乃察。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
解厄卷三无忧则患烈也。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佘庆弗绝。~上下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
交结卷四智不拒贤,明不远恶,善恶咸用也。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
贵以识人者贵,贱以养奸者贱。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易焉。贵不贱人,贱不贵人,贵贱久焉。
人冀人愚而自明,示人以愚,其谋乃大。人忌人明而自愚,智无潜藏,其害无止。明不接愚,愚者勿长其明。智不结怨,仇者无惧其智。
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小人阴结,惟患阳不制的。君子弗胜小人,殆于此也。
节仪卷五外君子而内小人者,真小人也。外小人而内君子者,真君子也。德高者不矜,义重者轻害。
人慕君子,行则小人,君子难为也。人怨小人,实则忘义,小人无羁也。难为获寡,无羁利丰,是以人皆小人也。
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
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明鉴卷六福不察非福,祸不预必祸。福祸先知,事尽济耳。
施小信而大诈逞,窥小处而大谋定。事不可绝,言不能尽,至亲亦戒也。佯惧实忍,外恭内忌,奸人亦惑也。知戒近福,惑人远祸,俟变则存矣。
私人惟用,其利致远。天恩难测,惟财可恃。以奸治奸,奸灭自安。伏恶勿善,其患不生。
计非金者莫施,人非智者弗谋,愚者当戒哉。
谤言卷七人微不诤,才庸不荐。攻其人忌,人难容也。陷其窘地人自污,谤之易也。善其仇者人莫识,谤之奇也。究其末事人未察,谤之实也。设其恶言人弗辩,谤之成也。
谤而不辩,其事自明,人恶稍减也。谤而强辩,其事反浊,人怨益增也。
失之上者,下必毁之;失之下者,上必疑之。假天责人掩私,假民言事见信,人者尽惑焉。
示伪卷八无伪则无真也。真不忌伪,伪不代真,忌其莫辩伪不足自祸,真无忌人恶。顺其上者,伪非过焉。逆其上者,真亦罪焉。求忌直也,曲之乃得。拒忌明也,婉之无失。
忠主仁也,君子仁不弃旧。仁主行也,小人行弗怀恩。君子困不惑人,小人达则背主,伪之故,非困达也。
俗礼不拘者非伪,事恶守诺者非信,物异而情易矣。
降心卷九以智治人,智穷人背也。伏人慑心,其志无改矣。
上宠者弗明贵,上怨者休暗结。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
理不直言,谏非善辩,无嫌乃及焉。情非彰示,事不昭显,顺变乃就焉。
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揣知卷十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惧,知心堪御。
知不示人,示人者祸也。密而测之,人忌处解矣。君子惑于微,不惑于大。小人虑于近,不虑于远。
设疑而惑,真伪可鉴焉。附贵而缘,殃祸可避焉。结左右以观情,无不也。置险难以绝念,无不破哉
屡败屡战 井堵了,解堵中
请假一天
屡败屡战 一四八章处世之道
玄烨从没有读过如此深邃的人际交往学问,他也知道,虽然冯道号可道,可是他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一些术。
这个术就是捣鬼有术的术,就是一些技巧和办法,比如明朝的很多大臣就钻研这些东西,作为保命升迁的秘诀。
其实还是需要有大道的,喜欢研讨大道的都是一些英雄豪杰,都是一些开拓者,当然,因为英雄的目标远大,所以失败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增加了。
但是由于有这些小人之道,这些奴才喜欢研读的东西,英雄们失败的几率更是大大增加了。
这就是偌大的明朝分崩离析不堪一击的原因。不会这些东西是满清的幸运。
所以玄烨决定把这书列为禁书,绝对不允许满清的将士染上这些研读人际关系学的恶习,真正的战士,只要战斗就足够了,学的太多,反而丧失了战斗力。
一念及此,玄烨决定重新审视中华文化,一定要把一些不利于大清皇朝的东西清除掉,这些东西浩如烟海,自己在这些东西面前简直太渺小了。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鳌拜,鳌拜也蜕变了,从一个战斗的勇士,已经变成了争权夺利的恶霸,这最近鳌拜已经太过分了,不仅圈地占地,弄得汉民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又要换地,要八旗子弟也内讧内乱,看来不处理不行了,可是确实鳌拜立有大功,自己和父亲称帝都要感念鳌拜的鼎力支持,他确实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刚读过的《荣枯鉴》里几句话自然而然冒出来:仁堪诛君子,义不灭小人,仁义戒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看来这冯道是厉害,回头还要多看看这冯道的书,这小人之道大伙都会就不好,但是自己会一些看来是很犀利的武器。
玄烨小麻子心中阴阴地奸笑,鳌拜,不是圣心负你,是你已然威胁到大清的整体利益,于百姓,于八旗来说,你已经是万夫所指,虽然我玄烨并不想忘恩负义,但是我是天下的共主,有道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和你不能讲个人恩怨,不能讲私人感情,我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不是你当初扶持的小麻子玄烨了,为百姓,为八旗,为大清,只能对不起你了。
看到奶奶已经困了,玄烨也有些困了,就这样了,玄烨告别奶奶,径自回宫安歇。
没想到,第二天康熙一睡醒,就收到了御前侍卫的报告:鳌拜最近擅权过甚:先是他命同党、吏部尚书阿思哈为镶白旗满洲都统,不久,又转授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