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秦-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元听了胡亥的解说,都明白这种东西一旦出来,天下文章都可刻印出来,到时候可不是王宫贵族才能看得起书,这种事儿,承担着教化万民的意义。

“陛下,这个发明简直就是巧夺天工。小老儿等明白了,这就带人去做,一定在明日就让陛下见到成品。”几个老年工匠领头拜谢,掌握了这种技巧,对工匠来说那是多了一个活命的本事。

胡亥笑望着众工匠,说道:“木质的好做,你们可以召集所有木匠紧着李元将军先刻一套他急用的东西。至于陶制的,那才是长久使用的东西,可是要好好试用,不是任何陶土都可以做这种字块儿的。”

众人包括李元这才明白为什么皇帝点名要陶匠和木匠一通来觐见。

把事情简单说一遍,详细的技术活儿就是那些工匠们的事儿了。

这些工匠得到一项新的技能,在军中文书的监督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只是胡亥画的图纸实在是太过糟烂,这些工匠知道是皇帝心血,不敢不敬,把他的图纸恭恭敬敬的供上,上香朝拜。自己则找了几个绘制图纸的高手,照样子画了一副完善的图纸,这才开工。

木质字块儿很好做,军中文书把全城能够刻字的人都召集起来,按照大秦的字,分批发了下去,不过半日就刻出了一整套的字块儿,按照规矩摆放起来这就印制出了第一张活字印刷的纸张。

胡亥看到样本之后,非常高兴。谁说古人没有现代人聪明,纯属胡扯。自己画的没模没样的图纸都能指导他们做出如此的发明,说他们笨的那才是笨蛋。

有了活字版,秦军的印刷传单速度大幅加强。

原来三日一次的宣传攻势,变成了现在一日三次的传单播洒。密集的宣传使得刘邦军中的土包子看到纸张都不稀奇,只是上面的字要找简单的写,因为这些家伙大多数都不识字,所以宣传效果不太好。

往往那些不认识字的人捡到传单直接就上交了。

印制传单的文书最先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看着香案之上供奉的秦二世亲自手绘的图纸,突然脑海之中炸雷一声,一个念头瞬间冒出。

那些工匠也不都认识字,可是能看得懂图纸就会制作活字块儿。如果往刘邦大军之中投放图纸,那不是效果更好?

说道就做,这文书立刻找到匠人,画了一张简单的表示皇恩浩荡,投降就有饭吃的简图,给了画匠,让画匠完善之后,雕刻成印版,印制出来。

画匠觉得这个想法新奇,连忙赶制。在众匠人的配合之下,第一面印制板刻出来了,上面画的及其简单,有皇帝,有百姓,有饱饭,足矣!

当这样的传单再次射入刘邦军营之时,那些士兵看懂了,开始纷纷传阅这些传单。

画匠也是个促狭鬼,竟然在刻板之上添上了一个国色天香的女人。如果说其他的人物刻画都是简笔,那么这个女人则是画的及其细致,纤毫毕现,绝对能让那些久在沙场的男人们荷尔蒙飙升。

当这些传单射入刘邦军营之后,他们的大营终于动荡了。这天雷勾动地火的传单,使得汉子们身上火热起来,打架斗殴的事儿越来越多。

刘邦想要撤兵,却不敢。这么久的对抗,他深知李元的性格,一定等待他退兵的时候就会全面出击。到时候自己这点儿乌合之众恐怕就会全军覆灭在李元手中。

“怎么办?怎么办?”刘邦急的团团转,却没有任何办法。

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来禀报:“大秦使者到来,言说求见将军一面。”

第294章希望中的绝望之人

刘邦等人整大眼儿瞪小眼儿的互相望着,眼下的形势让他们一筹莫展。

从邯郸方向传来的消息显示,北方六国后裔所建立的联军因为赵王歇的败亡和项羽、宋义的内哄而一蹶不振。现在住在盱台的楚怀王也没工夫管他们,正在和项羽周旋。

天下反秦的烽火刚刚燃起,却因为秦二世的一系列政策而改变。刘邦刚刚燃起的一点儿争雄天下的心思,就这样胎死腹中。

相比于刘邦、张良,萧何、曹参和陈平就安稳许多。当初在沛县造反的时候,萧何就很有先见之明的把刘邦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不过是跟着干事儿的。一旦东窗事发,最倒霉的就是刘邦,他们不过从犯。

看现在秦二世首恶不赦、余者不究的政策,他们混好了还能弄个小官儿当当,祖坟冒青烟的话,锦衣玉食也不是问题。

那个邯郸城冒出的韩信,他们在盱台楚军大营之中也见过一次,不过是个资质平庸的军士。没想到投降大秦之后竟然一路飙升,从一个死囚变作了三军统帅。就是这个小人物带领着大秦军队直接把六国联军牵扯的土崩瓦解。

萧何等人盘算着,凭借自己的才学,似乎到哪里都没问题,只是苦了自己这个发小儿刘邦!

退兵的心,他们都有了。这些人都是才智高绝之人,明白眼下的形式已经无力回天。撤退是必然的选择,只是武关城的守将李元如狼一般,一刻也不放松,不给他们撤退的机会。

如今竟然有大秦使者到来。当军士禀报的时候,第一个动容的是张良。

这个秦汉时期谋士之中的翘楚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一种可能性——秦二世要收降刘邦等人。

在张良看来,刘邦和萧何等人都曾是大秦最底层的小吏,一旦秦皇厚恩收降,不是没有放下武器的可能。自己和他们不一样,他是旧韩国的勋贵世家,和大秦可以说有世仇。这种处境下,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身陷险境。

“请秦使进来。”刘邦吩咐一声,传报的军士立刻退出。

不过片刻,秦使就随着引领之人进入刘邦大帐。这个秦使是军中的一个文书官,胆子极大,这才被李元选中给刘邦送信。

当他进入大帐之中的一瞬间,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在这大帐之中竟然聚集了十几个文官武将,看他们强作欢笑的样子,就知道他们这些日子被自家将军逼的有多苦。此情此景,这文书官更是底气充足,本来就挺的笔直的腰杆硬是再挺了挺。

“我代表大秦将军李元,特来给刘邦下书,尔等可商议之后再做定夺。”说话间一翻手拿出了一封书信。用上好的纸张包裹,蜡油封印。封面上写着‘沛公刘邦亲启’。

秦使高傲,原本让这些人不爽。樊哙等武将甚至忍不住手往刀柄上摸,想就地砍了这个大秦的使者。

只有萧何和张良眼尖,看到‘沛公’二字心中各有所属。

“上面书沛公,说明秦将李元对将军还没有到翻脸无情的地步,事情或许有转机。”萧何附耳刘邦,轻声说道。

张良却在心中画魂,封面上的称谓已经看出秦军有示好之意,不知是真的要示好还是两军交战诡诈伎俩。张良希望是后者,这样他还有活动的余地,否则就要考虑自己的打算了。

“我家将军说了,信送到即可,若无它事,某就返回了。”说着拱手一拜,转身就走。

刘邦等人不想节外生枝,立刻让接他进来的军兵送秦使离开。

这武关的文书官,大秦的使者出了刘邦大营,跳上马背一溜烟跑到武关之下,额头上的汗才下来。说是胆子大,谁不怕死?刚刚那帮氓流被李元逼迫的眼睛都绿了,能活着回来也算是祖上积德。

大营之中,刘邦亲手打开那封写着沛公刘邦亲启的书信,先扫了一眼署名。不料这一眼下去,竟然双手抖动,脸上甚至都泛起了潮红。

萧何等人纷纷诧异,刘邦平日里行为松散,没有什么值得他敬畏,如今看到一封大秦的书信,怎么会有如此变化。

刘邦把书信一个字不落的读完,这才把书信递给萧何。萧何一字不落的看完,看到署名的时候,也微微一抖手,但是之前有了心理准备,没有太大变化,而是淡定的把书信折叠上说道:“没想到秦皇竟然亲笔写这封劝降信。其间言辞诚恳,臣看不似作伪。”

萧何说的淡定,众人可淡定不了。谁也没想到这封信的落款是‘大秦二世皇帝嬴胡亥手书’。顿时议论纷纷。

只有张良在一边默然不语,一种不好的预感渐渐的落在了他的心头。

“这位大秦皇帝在信中重申了一下首恶不赦、余者不究的规定。并且特别指出,沛公刘邦不算首恶,当时落草,是有原因。刘邦以下者,若愿意投降大秦,概不追究。并且各有官职土地封赏。信中还特意提了那位在邯郸建立大功业的韩信为证,诸位觉得怎么样?”萧何说完又把胡亥的书信捡着重点读了一遍。

在帐篷之中的诸位文臣武将多数都是跟着刘邦从沛县杀出来的老人,出身多是农民屠户之流,原本也没甚大志,不过是被当地县吏欺压过分,揭竿而起。如今逆境之中,意气消沉,胡亥这封信成了他们被压抑爆发之前的最好转折点。

所有人都在绝望的背水一战之中看到了希望。

一旦人有了希望,就不会做偏激的事儿,走偏颇的路。刚刚还是苦大仇深的脸如今已经有几位心大的开始有了笑意。

只是众人的希望之中,有一人却彻底陷入了绝望。

张良绝望了。他不远千里从楚军之中逃出来,归降刘邦就是看好刘邦是个人物,比项羽有潜力。可谁知道到天不从人愿。他来到刘邦大营第一次献计就被李元把他们的军队骗进瓮城,大火炙烤了一番。

从那之后,刘邦虽然还把他当作上宾看待。可已经不是很在意他所说的战略方针。这使得张良的地位很尴尬。

如今这群人看到秦二世的招降书信,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已经让张良开始失望。

“就算是降,也要和秦皇谈好条件,还有就是秦皇是否真的在武关,一定要确认。我们要防止李元那家伙偷营,毕竟兵不厌诈……”

看着那些为了妥善安稳而谋划的人,张良内心长叹一声,突然觉得尿急。

他起身抱拳,脸上带着谦恭的微笑说道:“内急,内急,如厕一下。”

刘邦没有在意,抬手示意张良自便。

一边的陈平却望着张良的背影,眼睛闪过一丝阴冷的寒意。

第295章尿遁

萧何最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到了陈平目光之中的寒意。他不做声色的靠近了刘邦,低声说道:“沛公可是有意和这秦二世接触一下?”

刘邦沉默,时至今日,他的英雄气也被消磨的差不多。这种时候人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彻底颓废,一种是痛定思痛,再次崛起。刘邦绝对是后一种人。

胡亥适时而来的这一封招安书信,彻底的把刘邦从争夺天下的歧途上拉拢回来。

捏着书信半晌,刘邦叹息一声,说道:“兄弟们当时跟着我一起起兵,求的就是富贵平安,封妻荫子。如果这个大秦的皇帝说话能像个爷们儿,那老子就随他招安。不过这事儿的从长计议。”

“是得从长计议,需要委派一个得力的人手先去武关城看看。”萧何捻着手指说道。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账房先生,一遇到大事儿就会捻手指。

多年的老兄弟,刘邦一看到萧何捻手指,就知道这家伙在想办法了。

“秦皇所谓招安归降,就怕和上次假投降一样,放咱们进去之后直接包圆儿了,到时候你我哭都没地方哭去。”陈平的声音很柔和,每次说话都能说道点子上。

“就是担心这个,所以需要一个人前去武关探探口风,若是真的咱们就好好考虑一下手里能交换的资本,若是假的,就算鱼死网破,也要拼一下。”萧何第一次说话之中带了杀伐之意。

刘邦也点点头,他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