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秦-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川先生看着胡亥,对他执平辈礼内心微微不愤。毕竟这皇帝口头上说的好,要以学问论长短,不以权势论输赢,可面对自己这个在大秦算学界可谓泰斗的人,却仅仅是以平辈的礼仪相见,单从学术角度来说,就是托大了。

“草民李可,自幼跟随家父研究恪物学,如今自认为小有所成。虽然陛下认为我们应该以学术论道,可这第一道题如果不是陛下所出,恐怕没人敢僭越。还是请陛下出题。”李可抱拳施礼说道。

如今整个偏殿都是学术之人,就连那综合能力最强的韩复都尊重三川先生的学问,不敢有丝毫小觑。李可出来说这番话也是对胡亥执平辈礼感到不满,所以把这第一道题的机会推给了胡亥。一旦这大秦皇帝出题,及其简单直白,自然就折了威风。

胡亥看着李可,知道他是设计了著名的都江堰的李冰之子。对这样的人,他是尊重的。如今见李可和自己耍心机,忍不住内心冷笑。

自己虽然是文科生,可后世天朝的九年义务教育可不是盖的。物理化学数学语文的基础知识教育可不是白白学习的。自己在初中阶段虽然英语学的很烂,可其他四科都是将近满分拿下,否则根本上不了高中。

既然这李可自以为学的是恪物学,看其洋洋自得的样子,不给他来点儿厉害的恐怕还真的应付不来。

“好,朕就给这位李可先生先出一道恪物学方面的题。”胡亥说着,让人拿来了一张纸和一个透明的白玉杯。

众人看着胡亥在手中的白玉杯中倒了满满的一杯水,然后把手中的一张纸贴着杯子轻轻的贴了上去,然后就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手中的白玉杯倒了过来。

白玉杯的杯底儿朝上,杯口朝下。那一张薄薄的纸就那么嚣张的把整整一白玉杯的水给堵在了杯中,无法流下。

“此时何解?”胡亥望着李可,淡然发问。

“这——”李可指着胡亥手中的杯子,一时语塞。大气压强的学说可不是一个秦人能够明白的。

“仙术!”李可颤抖了半天,这才把心里的妖术二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措辞说了出来。

胡亥哈哈笑道:“这怎么会是仙术。如果是仙术,诸位都可以。”说话间把那纸张抽走,杯中的水哗啦一下流了出来。

他把白玉杯教给了李可,更是把一叠纸张推了过去。

李可颤抖着手把那杯子拿起来,倒满了水,然后把手上的纸贴在了杯口,胆战心惊的把白玉杯倒立过来。在倒立过程中,他又是担心杯中的水流出来,又是担心里面的水流不出来。研究恪物学多年,心如止水的李可竟然有了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当白玉杯在李可的手中倒立过来的瞬间,没有一滴水流出来。

“奇哉!”

“怪也!”

“妙!”

“老夫试试。”三川先生一甩袖子,上前接过杯子。老头儿今天是被二世皇帝这一手给震住了。他们搞自然科学的,相信的都是无神论,自然知道胡亥和李可所作所为不是什么仙术。

当三川先生和几个人都试验过纸张堵水的试验之后,纷纷摇头叹息,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把询问的目光望向了秦二世胡亥,希望他能够解答。这其中包括李可。

胡亥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老脸,淡然笑道:“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知识。只是我要在大秦帝国学院教授的课程之一,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明白为何纸张能够堵住杯水。李可,你可愿意到大秦帝国学院,做第一个恪物学的学生?”

李可犹豫了一下,他如今已经有四五十岁,自认为恪物学已经很厉害,没想到竟然还要做别人的学生,而且听这意思,还是要做这个小皇帝的学生。

“恪物学本就没有尽头,李可愿意。”虽然犹豫了一下,李可还是答应了胡亥。

看着痛饮三杯酒后,脸红脖子粗的李可把白玉杯和一叠纸拿走,到最后一桌反复的做着实验,胡亥笑了笑。毕竟自己有领先这个时代数千年的基础知识,如果连这点儿小事儿都搞不定,也就妄为现代人了。

就在众人纷纷觉得胡亥这个试验不可思议的时候,一边的三川先生按捺不住,起身抱拳说道:“陛下这恪物学的确惊世骇俗,老朽不才,想请陛下赐一道算学题。”

“哦?”胡亥望着这个三川先生,脸上泛起了一丝笑意。后世的数学算是最为基础的科学,这个三川先生算是问着了。

第346章物不知数,鸡兔同笼

“听好了,笼中有鸡兔两种动物,共有头三十六,有脚一百零八,问有多少鸡多少兔?”胡亥想都没想,只是捡了后世小学阶段典型的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说了出来。

三川先生听了之后,表情冷峻,双手却收拢到了袖子之中,看他的袖子微微抖动,显然是在里面用手指筹算。不过片刻已经有些急躁之意。

众人看着三川先生额头渐渐渗出的细密汗水,知道他解这道题有些难度。几个流派的学者虽然不是钻研算学,但也接触过算学,简单的加减乘除还不是问题。如今听了这鸡兔同笼的问题,顿时感觉头脑一大。

眼见三川先生恐怕是不能解题,纷纷替他着急,还是韩复聪明,抱拳对着胡亥说道:“这属于物不知数的计算,在算学之中,可算是难题。陛下信手拈来,如此轻松,相必解之不难。”

胡亥看着韩复表情单一的脸,若有所思的一笑说道:“这道题朕能出来,必然能解决。如此之题,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这话说出,当堂的那几个学者纷纷睁圆了眼睛。他们不是因为吃惊,而是因为愤恨。秦二世胡亥是九五至尊不假,可他说话太过托大。这物不知数的问题,在当今算学一道,已经算是最为艰难的问题。可在这小皇帝的嘴里,竟然说的如此轻松,好似他们这一群学者都不如小儿一般。

几个人都想看看胡亥到底能拿出怎样的解法。解了这道题之后,还能拿出什么更多的题。若这皇帝仅仅凭着一到两道题就想难为天下学子,恐怕这大秦帝国学院进与不进已经无所谓了。

感受到众人的气氛,除了那一边儿研究一纸封水的李可,所有人都在等着自己解题。

淡然一笑,胡亥一挥手,立刻有两个内侍抬着一个悬着木板的架子,木板上钉着一层厚厚的白纸。胡亥从一边拿过一支毛笔,蘸了点儿墨汁,小心翼翼画了了一张图表……

胡亥在标有鸡的一栏先写了个一,在兔的一栏标了一个三十五,然后把对应的脚数标注上,和一百零八这数一一对照……

足足推导了半刻,这道题的答案终于浮现于纸张之上。兔十八只,鸡十八只。

看着胡亥满满的推导了一大张纸,才把这题推导出来,包括三川先生在内都纷纷暗自拍大腿,这么简单的办法,自己怎么就没想到。

只是这皇帝用了半刻钟,推导了足足有一张大纸才把这题推导出来,却说是小儿科的简单题,也算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试问哪一个小儿科的题能够让一个成年人推导半刻钟?

胡亥看着他们的脸色,哈哈一笑说道:“朕所用之法,是此题最笨最直白的解法。接下来,朕再给诸位写出最简单的方法。”

刷刷点点之间,胡亥就用最简单的算数方法把这道题解了出来。

“先假设三十六只都是鸡,在用一百零八减去七十二的脚,还余三十六脚,就是兔儿所多的两只脚,除二得十八,就是兔的数量,这样鸡的自然也就知道了,妙啊!”三川先生不禁点头。其他人看到三川先生点头,知道这皇帝的确是对算学有所研究,不是随便拿一道物不知数的问题来糊弄他们。

胡亥趁热打铁,顺手把刚刚用了的纸撕掉,说道:“刚刚的两种解法,一种是最复杂最笨的方法,另一种则是纯粹的算学解题,属于至简的方法。不过朕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好。算学一道,不但是要解题简单,还要明白直观,才对初学之人最有益处。所以朕这里还有一种解法。”

说着,胡亥用毛笔在纸张上画了一个圈儿,说道:“我现在假设三十六数之中有兔为圈儿只,则有鸡数为三十六减去圈儿只……”

胡亥说着,毛笔挥洒之间,用圈儿代替方程里的未知数,在白纸上列出了一道方程。

当他把方程写到白纸之上的时候,一个农家的代表人物许毅一拍脑袋笑道:“这个方法好,用圈儿代替一个数,简单的方法就把算式列出来。简单明了,也不难计算,的确是最容易明白也不难为人的方法。”

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就让三川先生难出了汗,胡亥不禁为古人的基础教育感到悲哀。他要改变这种事儿,他要让华夏民族的基础科学成为这个星球的祖宗。

“三川先生,朕的方法,还算可否?”胡亥笑问。

“老朽一向自负,认为算学一道除了我的师弟张苍,在无人可超越我。没想到今日被皇帝陛下教诲一番,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朽不敢再自称三川先生,请陛下直呼老朽贱名耿直即可。”三川先生原名耿直,是后世汉朝算学大家耿寿昌的祖宗。

就连耿直都不知道他的后代之中会出现一个叫做耿寿昌的算学大家,胡亥自然也不知道他就是耿寿昌的祖宗。不过胡亥可知道他刚刚说过的那个师弟张苍。

此人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刘邦所建立的汉朝之中,那是接替了灌婴当过宰相之人,更是完善了《九章算术》的算学大家,如果这样的人物能够为大秦所用,可是一件大喜事儿。

张苍可是个妙人,从来不碰生产过后代的女子,这人若来,和秦穆定然能够玩儿到一起去。

他们两个一个喜欢玩儿熟女,一个喜欢玩儿未生产过的女人,倒是一对儿妙人。

“那张苍何在?”胡亥忍不住问道。

耿直一抱拳说道:“师弟说了,要潜心算学,不打算进入帝国学院。他认为世间算学已经到了顶,再有突破也是自他而始。”

胡亥哈哈大笑,说道:“此人倒是张狂。既然如此,朕有时间就指点你一二,保证你在算学一道,让张苍难以望其项背。”

耿直微微一愣神,满脸狐疑的望着胡亥。显然是对胡亥的算学颇有怀疑。

“朕不让你怀疑,朕给你个定心丸儿。”说话间,胡亥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唰唰下笔,挥毫泼墨之间,字体难看至极,却让一边观看的耿直眼睛瞬间发直。

第347章大弟子耿直

胡亥只是在纸上写下了关于勾股定理的几个推导和比例关系的解析,就已经让耿直内心震撼。他丝毫不顾君臣之分,一伸手就从胡亥的手中抢过那写了勾股定理和比例关系的运算纸张,留下了一句:“学生愿意跟先生学习算学一道。”就和李可跑到一起,两个人各自研究者属于自己学术范围之内的东西,谁也不理谁,仿佛两个二傻子一般。

胡亥只显示了在恪物和算学两方面的所长,就让在武信殿上的众位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李可在恪物学一道,那是大有名声。而三川先生耿直那是除了他师弟张苍,谁也无法超越的算学大家。这两个人可不同于阴阳纵横那一道,讲究的是游说,也不同于老子庄子和孔子等人,研究的是虚无缥缈的大道,对普通百姓的国计民生丝毫没有帮助。

这两个人的算学和恪物学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之中应用,对人民生活帮助很大。而当今皇帝在算学和恪物学上所表现的都是大家风范。

众人又想到大秦的纸张和活字印刷等等都是出自皇帝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