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秦-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胡亥走出龙案,顺手拿起一盏宫灯,边走边说道:“这些和赵高私通的信件,是蒙恬将军今晨才送到宫中的,朕一封都没看过。”

“朕的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今日既然决定和诸位大臣共同面对大秦的危机,就不会让你们内心犹豫不安。只要你们今后好好给朕办事,好好为大秦出谋划策,旧有的事儿,我们再也不提。”

说到这,胡亥把手中的油灯直接投到那木箱中。

木箱中信件多数都是丝绸皮革做成,遇火既燃。

随着一阵阵飞灰飘不时的飘荡,那些因为这信件心神不安的朝臣们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里。

二世皇帝的举动让这些曾经背叛的朝臣生不起半丝违逆之意。

一个身穿盔甲的武将突然向前膝行,狠狠的在武信殿的青砖上磕头说道:“臣尉勇,谢皇上浩浩天恩,今后必一心一意为皇上为大秦,若有三心二意,当如此指。”

尉勇说完,伸出小指,一口咬下。

只听咯嘣一声,那小指竟然被他连根咬掉。

剧烈的疼痛让尉勇身子微微发抖,脸上瞬间见汗。

立刻,所有大臣都给二世皇帝磕头谢罪,只是他们没有尉勇那么生猛。但此刻对胡亥表示的忠诚,却是发自内心。

第45章巫蛊

感受到这些大臣此刻的忠心,胡亥的心算是稍稍放下。

他不指望这群大臣真的都能一直保持现在的心境为他卖力,只要这几十个大臣中能出几个老成谋国的主儿就不错了。

“尉勇,你先祖尉缭是有名的将军,你也该当是一员勇将,如此自毁肢体,上对不起皇天,下对不起君父。这种蠢事,不要再做。如果有悔过之心,朕就让你到章邯的麾下做个将军,在战场上把今天丢掉的荣誉找回来。尉缭的后代,应该对得起这个姓名。”胡亥看着尉勇,郑重的说道。

“臣,定不辱使命。”尉勇叩头。

胡亥传了医官,给尉勇当堂包扎伤处。

就在这时,武信殿外,兵卒高声报告,说蒙恬抄家赵高府库,有重大发现,已经派人把赵高府邸发现的违禁之物送进宫中。

无独有偶,这边蒙恬派人送来的违禁物还没进宫。蕊珠就跟在叔孙通后面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在蕊珠身后,跟着数个宫女宦官,手中平托着托盘,上面放着的东西用灰布盖上。

几个人脚步匆匆,来到武信殿前,早有宦官禀报。

胡亥立刻传旨道:“请叔孙先生立刻入殿。”

众臣都微微惊愕,二世皇上竟然说‘请’并且在姓后加了先生二字,这种事情几乎从未发生过。

他们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去,待发现来人竟然是曾经太学馆中的叔孙通之后,心中更加惊讶。

一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立刻心中鄙夷起来。叔孙通在他们心目中不过一个腐儒,靠着知道些繁文缛节取悦老皇帝才留在太学馆。没想到这次咸阳变乱竟然让这个人顺风飞起,平步青云。

很多人都后悔站错了队伍,就是那些原来就和赵高对立的臣子也后悔没有早日和皇帝达成同盟,不能在这次朝廷重新划分蛋糕的过程中得到更多利益。

这些家大家族的成员们异常警惕,如今皇帝明显不同于以往,大秦似乎有振作之风。沉寂了许久的大家族从赵高集团破灭就开始准备复苏。

叔孙通没有在意众臣的目光,而是脚步稳健的走上大殿,漆黑如同点墨的眼睛在看到大殿上尚未燃烧尽的箱子时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

他绕过箱子,在龙案面前跪下,大声说道:“臣奉命查抄**,在多处赵高心腹宦官处搜到这些东西。”说着向后指了指宫女手中的托盘。

“这是何物?”胡亥看了看被灰布蒙上的托盘,眉头一皱问道。

叔孙通站起来,走到一个宦官身边,一伸手揭开蒙着的灰布,露出了一个草扎的精致小人。

那小人金黄色,带着帝冠,身穿龙袍,更可怕的是在小人前胸后背都有黄绸子画的符箓,符箓上朱砂点写的‘赢胡亥’三字,左右许多大臣都看得清清楚楚。

“巫蛊,这是巫蛊之术,最易坏人心智……”一个须发皆白,足有七旬的老臣颤巍巍的说道。

“果真是巫蛊之术,这赵高竟然在禁宫中行巫蛊之术,我说皇上怎么……”这个大臣说到这忽然注意到自己说的太多,立刻闭嘴。

不过这话胡亥已经听到,他看着那大臣接着说道:“朕终于知道为何曾经浑浑噩噩,若不是那日大雨之夜被雷电震醒之后,一片清明,恐怕已经被赵高暗算!”

看着二世皇帝也恍然大悟的样子,众位大臣对赵高巫蛊皇上之事,深信不疑。只有少数有学问,有见地的臣子将信将疑。

“报!蒙恬将军派人送来赵高府邸搜出的违禁物,问皇上是否拿到殿上。”宦官的声音在武信殿外响起。

胡亥假装平了平胸口,盯着那金色的小人说道:“叫人把东西送进来,朕到底要看看这赵高给朕多大的惊喜。”

“诺!”宦官高声答应,立刻一溜小跑的传蒙恬的人进来。

不久,之间几个蒙府甲兵抬着一个大箱子走进武信殿中。

群臣刚刚烧了一箱子书信,一看到这个箱子,立刻有人开始惴惴不安。

几个甲士在陈甲的吩咐下,把箱子放在殿上,然后缓缓打开。

只听咣当一声,箱子大开。

映入群臣眼帘的是一堆大大小小的草人、布人,这些草人布人无一例外都穿着龙袍,身上都有‘嬴胡亥’三个或大或小的字。

“呵呵……”在众臣的惊愕中,胡亥暗暗运力,顿时脸色铁青的说道:“这就是朕的帝师,这就是先帝留给朕的骨鲠之臣。朕自问不曾亏待赵高,可他竟然行此巫蛊之事,当真让朕心寒。朕在他巫蛊之下,杀手足,诛忠臣。这一切都要赵高来偿还。”

他字字切齿,这些东西原本就是他和陈甲安排好的,可如今说起来竟然自己也有些相信,没有任何不自然。若有影帝奖项,胡亥自认即使拿不到桂冠,入微也可。

“传旨!”胡亥在看到这些巫蛊之物后,似乎下定决心。他攥着拳头顶在龙案上,支撑着身体说道:“诛赵高一脉,诛阎乐一脉,诛曲宫一脉。三家家丁院仆,统统为奴。”

诸位大臣听到胡亥切齿的话语,内心震撼。那些曾经和赵高交好的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皇上没有拿他们试问,忧的是毕竟曾和赵高交往,怕皇上找后帐。

虽然胡亥明确表示,不会难为臣子。可是二心过,回头也是战战兢兢。

在胡亥那边,赵高之事随着他的三个‘诛’已经尘埃落定,他也不愿旧事总提,让大臣们胆战心惊。此刻他的大秦朝廷需要的是稳健发展。

旨意下完之后,胡亥话题一转就带到了如今全国各地的叛乱中。

历史书上都把陈胜吴广的叛乱叫做起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几日胡亥批改奏折才知道,历史有多荒谬。

陈胜吴广的所谓起义不过是一群被逼疯了的大规模农民叛乱而已,他们的历史意义就是让一些图谋不轨的家伙敢于反对政府,敢于以一己之力祸乱天下。

胡亥说完情叛乱的情况之后,沉声说道:“今日朝会,朕不问你们如何解决天下蜂起的叛乱。你们都给朕回去好好想想,应该怎样应对这叛乱。朕跟你们交个实底,此刻陈胜的麾下大将周文已经亲率数十万大军扑向函谷关。一旦函谷关攻破,咸阳以东无险地。”

“叛军将会一马平川,直接逼迫咸阳。到那时候,朕的皇帝做不得,恐怕各位爱卿高房美姬也会被叛军全盘接收!若不想这种事情发生,两条路。”胡亥竖起两个手指头说道:“一,如同面对赵高一样,选择投降妥协,如果叛军胜了,你或许能得个活路。二,给朕好好想想对策,胜者封王,力战而败者封侯。”

“你们相信大秦曾经横扫六国的精锐,还是选择那些叛逆作乱的黔首,好好考虑!退朝。”胡亥说完,起身离开。

退朝之后,一些蛰伏许久的大家族立刻开始了家族会议。

第46章参赞府

第二天,李斯便按照胡亥承诺的,拟好了旨意,递交皇帝御览。他本是法家人物,如此大赦天下,削减繁冗复杂的法律条文简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折磨。

胡亥也是故意让李斯做这件事情,他知道,这个李斯的性格不好好的磨一磨,对日后的安排是绝对不能放心的。‘在仓之鼠,在厕之鼠’想着李斯这个流传千古的世界观,胡亥摇头微笑。在仓在厕,还不都是鼠。李斯虽然爱慕名利虚荣,但尚可用。

看了看李斯的拟的旨意,几乎都是胡亥本身的意思。满意的点了点头,胡亥吩咐道:“照这个旨意,颁布天下。”

“诺。”李斯答应着。

“还有,如今天下大乱,好多事情放在左右二位丞相身上,恐怕不能胜任。朕要成立一个单独决策的机构。”胡亥沉吟了一下道:“就叫参赞府吧。”

李斯躬身道:“陛下圣明,这参赞府是否总领大秦军政要务。”

胡亥点了点头,道:“如今大秦内忧外患,北有以匈奴为首的各族虎视眈眈,赵佗征讨岭南的大秦军队也早无声息。如今中原之地贼寇风起,这参赞府就先集中处理军情要务。至于你和冯去疾仍任丞相之职。冯去疾忠厚仁义,他儿子冯劫更是为国尽忠,处理日常政务让蒙毅多帮衬点儿。至于参赞府,暂时由你,蒙恬、蒙毅,叔孙通、优旃作为骨干力量,帮朕分忧。”

“谢陛下。”李斯立刻跪下磕头。他何等聪明,从胡亥的话里话外一下就听出这参赞府的实权简直要比他这个丞相大的多。按照二世皇帝的说法,这参赞府称为一个小朝廷也不为过。

胡亥满意的看着李斯的表现,道:“参赞府人不需要太多,对了,太学馆有个淳于庸,人还不错,先在你丞相手下做个御史,磨练好了,做个御史大夫,帮你做个副丞相却也可以。”

“淳于庸?”李斯疑问了一下,旋即赶忙施礼道:“诺。”

“蒙恬回来,北方边陲恐怕并不稳定。你看尉勇可用否,若可,让他严守边关,防止匈奴入侵。”胡亥权衡了一下道。他不能放蒙恬回边关,因为这个老将并未真心臣服。若放回边关,一切尚未变数,胡亥不想冒险。眼下的大秦禁不起任何冒险。

胡亥这半月向岭南赵佗的大军派去了几波朝廷的使者。虽然他从史书上知道赵佗在岭南自立为南越王,最终归汉。可是自己小小历史老师都能出现在秦朝,这个历史说不定也有变数。

参赞府在胡亥的授意下,很快成立。办公地点设立在武信殿之后的一个偏殿之中。胡亥让人直接把这偏殿挂上了参赞府的匾额。

最初优旃百般推诿,说自己是个弄臣,本是下贱之人,不便在朝堂上往来。但胡亥坚决要求下,他勉强答应,并称一旦有德高望重的贤才,自己立刻让位。对于优旃的要求,胡亥苦笑答应。比起李斯的贪慕富贵虚荣,优旃简直高明太多。

蒙毅和冯去疾分别执掌政务,也是胡亥平衡朝廷势力的一股手段。冯去疾和李斯交好,而蒙毅正直,看不起李斯为人,进而厌屋及乌,对冯去疾也并不认同。

胡亥把蒙毅从大牢放出,他自然要好好表现,争取二世皇帝的好感。蒙毅天性聪明,是文官中最了不起的人。为了防止蒙毅结党营私,胡亥便选择了中心无二,儒雅仁义,但能力一般的冯去疾来平衡权柄。这样他才能放心的去整治这个千疮百孔的大秦。

就在今日,八百里加急军报直接送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