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秦-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这张楚士兵听到蒙恬来临,又看到当先的小将杀伐果断,骁勇异常,不管信不信的都已经心胆俱裂,更有那些贪生怕死的开始跟着后阵冲杀过来的秦军一起胡乱吼叫,到处乱跑。

一旦军心动摇,就如同参天大树从根烂起,经不起风吹雨打。

对蒙恬的恐慌化成一股浪涛从后阵如同波浪一般迅速向张楚全军开始扩散。原本尚能和大秦三军正面抗衡一段时间的张楚军在这股浪涛的冲击之下,迅速开始崩溃。

任他周文自诩知兵,却也难挽回兵败的颓势。

从周文后阵冲出的,自然是卫霍所率领的一万先锋骑兵。只不过这些先锋骑兵有八千人的马尾巴上都系着树枝,把后面烟尘拖起来老高,看上去仿佛一支士气轩昂的大军降临。

只有两千精壮勇士随着卫霍杀到了张楚后阵之中。

卫霍这两千士兵很有一点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他们对后阵的造势和冲击,直接瓦解了张楚军的斗志。

兵败如山倒,戏水战场成了周文所率领张楚军的一个劫。

随着卫霍的虚张声势,整个战场受到牵连,李剑原本必死的先锋队也成了战场中央开花的一支奇兵。

朱戈等三个结拜的别将在乱军中被李剑一一射杀之后,围困他们的张楚军顿时溃散。

李剑帅人左冲右突,终于威胁到大军中央那绣着斗大周字的杏黄大旗。

“谁砍翻那帅旗,这三个别将的脑袋就是谁的。”李剑指着马上挂着朱戈三滴血的首级,大声吼道。

三个甲士的首级,加上砍倒敌人帅旗的军功,足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士兵得到不更爵位。

所谓不更,就是没有轮流服役的羁绊。

这种赏赐对普通的大秦子民来说,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李剑的激励下,他手下被困的骑士再次焕发了生命的气势,众人随着他们的主将,如同一道利剑一般,在已经混乱的张楚大军中撕开一道血肉横飞的口子,直接插向周文的杏黄帅旗。

在周文杏黄帅旗外围,李剑遇到了最为精锐的周文亲卫队的阻拦。

这些亲卫队战斗力堪称张楚军最优,一路如同利剑一般的先锋队在这些亲卫队面前放缓了脚步。

周文的亲卫队长亲自带领最为骁勇的士兵阻拦住李剑的去路。

在那亲卫队长的长戈下,大秦的骑士死伤惨重。

李剑几次挺枪直取那亲卫队长,都被亲卫队长外围的精锐士兵阻挡,无法上前。

眼看自己的兵士在这里受阻,进展缓慢。李剑大怒,他怒吼一声,长枪把身边的几个张楚士兵震开,马头一拨回到身后的大秦骑士中,低吼道:“给我掠阵。”

立刻有四个骑士冲上来,护在李剑周围,形成了一个五人组。

“冲!”李剑指着那亲卫队长所在的方向,挂好长枪,摘下李家特制的桑木大弓,同时右手向箭囊里一探,提出三支狼牙箭。

只听弓弦一声响,第一支狼牙箭化作一道流星,直奔亲卫队长的哽嗓咽喉,李剑猿臂轻舒,弓弦连响,另外两支狼牙箭几乎不分先后,一取那亲卫队长的胸口,一个则射向他的坐骑。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剑虽然不知道后世有这两句诗,但他的做法却完全符合这诗的意思。

原本李剑以为那亲卫队长能够躲开他的第一箭,甚至第二箭也有可能要不了这人的命,所以他才射出第三箭直取敌将胯下马。

可对面的亲卫队长虽然骁勇,却没有李剑所想想的那么厉害,第一箭虽然被他稍稍避过哽嗓咽喉,也把他的肩胛射穿。

还没等他叫唤出声,李剑的第二箭正中他的心窝。

几乎同时,第三支箭直接从战马的眼窝射入了脑子中。那战马本能的跳起来嘶鸣一声,栽倒在乱军之中。

领头人的亲卫队长一死,这些张楚精锐立刻军心不稳,李剑的骑兵一个冲锋就把他们冲散。

立刻有人冲上去,用利刃割下了亲卫队长的头。对此李剑不闻不问。

一个甲士的头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但是对普通士兵就是从黔首到爵位的巨大变化。

在李剑的心中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的帅旗。只要斩断对方的帅旗,那些负隅顽抗的张楚军就会瞬间崩溃。

对于李剑这样高傲的人来说,斩获多少人头不重要,重要的是胜利。

张楚后军的变乱波及全军,李剑知道这定是卫霍所为。两人在选材的时候就开始竞争,如今这场战争,卫霍的乱军之功已经远远超过李剑。他必须斩断周文的帅旗,才能和卫霍的功劳相提并论。

军队是有魂的,李剑的意志就是他所率领先锋骑兵的意志。

周文的杏黄帅旗,李剑势在必得。

一个从少年阶段刚要跨入年轻人范围的小将卫霍此时正在后军中冲杀,他也看到了那杏黄的大旗。

卫霍虽然年轻,对进退之道颇有自己的理论。乱军中李剑的骑兵直指杏黄帅旗,特别明显。

对此卫霍只下达了一个命令,杀散杏黄旗下的卫队,搅乱张楚军的任何阵形,不给他们喘息机会。

卫霍知道,自己还年轻,功劳够用就行,天下第一永远没有天下第二安全。这场大功劳,他要帮李剑拿到手,并且不能有任何流言蜚语。

多年以后,卫霍统领天下大军,依然谦虚谨慎,低调做人。那时候同样震慑北方民族的李剑却仍然不知道,在他们的第一场战役中,卫霍偷偷的帮助了他。

有了卫霍率兵冲击周文亲卫队,李剑的阻力小了许多。

眼看大秦的虎狼之师冲锋而来,周文的御者立刻拨转马头逃之夭夭。

李剑于乱军之中,弯弓搭箭。

弓弦响处,执旗的军士应声栽倒。

那杆杏黄帅旗在乱军之中缓缓栽倒。

看到杏黄帅旗的栽倒,原本拼死抵抗的张楚士兵顿时再无战意。

“帅旗倒了,败了啊!”

“快逃吧,帅旗倒了。”

与此同时,秦军中爆发了震天的吼声:“张楚主将周文伏诛,降者不杀。”

这声音远远传开,在战场上空回荡。

随着这股声音,不断的有张楚士兵缴械投降。对这些缴械的士兵,秦军果然不杀一人。

更多的张楚士兵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戏水的张楚大军就这样在经过数个时辰的决战之后,冰消瓦解。

周文拖着那残破的大旗,偃旗息鼓,向函谷关方向逃脱。

他却不知道,那个偷袭了他粮仓的大秦二世皇帝已经把函谷关夺了回去。

第88章惊退周文

周文兵败戏水。秦军三位统帅的率领下,一鼓作气追杀张楚的败卒。

现在驻扎在后方的,只有后勤部队。蒙毅因为咸阳城有人恶意抬高物价而急匆匆的回去处理,管理后勤物资的将军按照蒙毅留下的方案,有条不紊的向前线输送着补给物资。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所以胡亥先断了周文的后勤,戏水大战胜局已定。章邯这个文官出身的将军也终于初次品尝到了叱诧疆场,挥斥方遒的滋味。

胡亥不怀疑章邯的忠心,他原本就是文官,文官应该在参赞府,这是他给章邯留下的后路。但现在的章邯还要完成很多事,大秦真正能打的将领不多。忠心的,更少!

如今北方不安全,冒顿已经回到了匈奴,一个劲敌将要崛起。所以,胡亥没有把王家的另一员战将王离调回,而是让他打着蒙恬的旗号威胁北方匈奴。

王离对这种安排很不满意,名将之后自有他的骄傲。让王离打着蒙恬的旗号,王离觉得他对不起爷爷王翦,对不起爹爹王贲,最对不起的就是他自己这个名将之后。他在等待一个机会,如果匈奴趁乱来袭,他要一战扬名。

令王离不满的是匈奴单于过于安分,平日里经常袭扰,可自从陈涉内乱开始,这起子茹毛饮血的野蛮人竟然老实的白日牧马,晚上造人。

听着前方传来大破敌军的战报,王离就好似功劳被人抢走了一般,很是不爽。就在他几乎按耐不住,主动挑起大秦和匈奴的争端之时,二世皇帝的诏书来了。内容很简单,告诉王离,守住北方漫长的边境线,大功一件。若擅自战而不胜,罪加一等。

接到这个诏书,王离安分了许多。

此时,函谷关内,二世皇帝胡亥正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溃散而来的周文大军。任嚣和李元则分别负责两处重要的城墙。

周文的大军依旧很壮大,被胡亥成功甩开的十五万大军再次回到他的麾下。

张楚军如潮水般涌来,胡亥却视而不见。他知道,这些溃败的张楚大军,断然不可能攻陷地势险要的函谷关。回头看看身边的蝶翠,胡亥道:“王离那边该有回音了。”

陈炳紧紧跟在胡亥身边,拱手道:“回陛下,今天早晨到的。王离说请陛下放心,北疆没事儿。”

“这个王离,倒是应该和他老爹多学学,磨练一下性子。”胡亥笑道。

函谷关外,大量的张楚溃兵涌来。

这些溃兵远远的看到函谷关城头的大秦军旗,立刻驻足一箭地之外。在那里嘈杂成一片,既不进攻,也不撤退。

函谷关内的大秦士兵严阵以待,弓上弦刀出鞘。更有强力的床弩设立在城头,只等这些溃兵上前半步就发动凌厉的攻击。

张楚的溃兵在一箭地外嘈杂了好久,终于后方一杆杏黄大旗缓缓走到阵前。

胡亥凝神观看,那杏黄大旗虽然破了几个洞,但依稀还能辨别出上面绣了个“周”字。在大旗下,一个面色白皙,五缕短髯,顶盔冠甲的将领提马向前,大声吼道:“李元何在?”此人正是周文。

胡亥站在城头显眼的位置,点指周文大笑道:“朕取这函谷关多日,周文小儿你怎么才来?”

周文新败,气势正衰。见城头上青年自称“朕”,立刻知道这就是他们口中那杀千刀的秦二世。他如何也没想到,二世胡亥竟然亲征。料想此刻函谷关定然有大秦重兵驻守,周文心惊胆战,不敢再耽误时间,大旗一挥,带领着溃兵立刻绕道向曹阳方向逃窜。

“追。”这种痛打落水狗的行为,是兵家最为提倡。

随着胡亥一声令下,李元率领着一万精兵,如出笼猛虎般从函谷关杀出。

张楚的溃兵见主将周文已经逃窜,更是没有一丝抵抗力,降的降,逃的逃。

李元可怜这些士兵都是种地农民出身,勒令军马,直追不杀,只俘不斩。一路上,被追的溃兵大半投降。李元这一万人兵不血刃,回到函谷关竟然带回了两三万俘虏,辎重无数。

此后陆续有周文的零散溃兵来到函谷关下,多被李元现身说法,收降为大秦士兵。

直到大秦三军先头部队赶来,函谷关士兵总数竟然激增到十万人。其中二世胡亥亲自带领的只有三万人,其余七万余人都是李元利用在张楚军的口碑声威招引而来。

胡亥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让李元亲自训练这七万降卒。李元更是佩服这个年轻的皇帝,尽心训练这支新降部队。

傍晚时分,有军兵来报:“章邯在城外求见。”

“传他来见朕。”胡亥吩咐韩谈。

不多时,只听外面甲叶子叮当碰撞,文官出身的章邯大步走进胡亥所在厅堂,倒身下拜,口中带着一丝惶恐和一丝责备道:“陛下,臣来迟了。陛下偷袭函谷关,该说一声,臣等知道担心的要死。蒙帅和王帅让臣先来问安告捷,他们在外整饬军马,收编降卒。”

胡亥看着顶盔冠甲的章邯,一脸笑意的说道:“不错,穿上了这身盔甲,倒也有武将的声威。”

章邯执拗的跪着道:“臣等请陛下再莫以身犯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