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尼采选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诵】础C挥腥四茉谝帐跫业淖髌飞峡闯鏊侨绾沃瞥傻模馐撬挠旁街Γ蛭灰芸吹街谱鞴蹋嗣堑娜惹榫突崂淙聪吕础M昝赖谋硌菀帐蹙芫云渑叛莨痰娜魏慰疾欤魑毕轮苯拥耐昝雷髌凡苛倚ЧK裕硌菀帐跫遥皇强蒲Ъ遥紫缺皇游刑觳诺摹J导噬希锉艘执瞬还抢硇缘囊恢趾⒆悠�
163
手艺的严肃。——且不说天才、天生的才能吧!有许多天赋有限的人值得一提,他们靠某些素质赢得了伟大,变成了人们所说的〃天才〃,关于这些素质的缺乏,大家心中有数却又讳莫如深。他们全都具有那种能干匠人的严肃精神,这种匠人先学习完美地建造局部,然后才敢动手建造巨大的整体;他们舍得为此花时间,因为他们对于精雕细刻的兴趣要比对于辉煌整体效果的兴趣更浓。例如,做一个出色小说家的方子是很容易开出的,但要实行就必须具备某些素质,当一个人说〃我没有足够的才能〃时,他往往忽略了这些素质。不妨写出成百篇以上小说稿,每篇不超过两页,但要写得十分简洁,使其中每个字都是必要的;每天记下趣闻轶事,直到善于发现其最言简意赅、最有感染力的形式;不懈地搜集和描绘人的典型和性格;首先抓住一切机会向人叙述,也听人叙述,注意观察、倾听在场者的反应;象一位风景画家和时装画家那样去旅游;从各种学科中摘录那些若加生动描写便能产生艺术效果的东西;最后,沉思人类行为的动机,不摒弃这方面的每种教诲提示,白天黑夜都做此类事情的搜集者。不妨在这多方面的练习中度过几十年,然后,在这工场里造出的东西就可以公之于世了。——但是多数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不是从局部、而是从整体开始。他们也许一度干得挺漂亮,引人注目,但由于公正的、自然的原因,从此干得愈来愈糟。——有时候,理智和性格不足以制定这样一种艺术家的人生计划,便有命运和困苦代替它们,引导未来的大师一步步通过他的手艺的所有必经阶段。
164
天才迷信的利弊。——对于伟大、卓越、多产的才智之士的信仰,虽然未必,却也经常与一种纯粹宗教或半宗教的迷信相联,即以为这些才智之士是超人的源泉,具有某种奇异的能力,借之而可以由迥异于常人的途径获取知识。大家相信他们仿佛洞穿了现象之外衣,直视世界的本质,他们无需经历科学的艰辛刻苦,凭着这种神奇的眼光,便能传达关于人与世界的某种最终有效的、决定性的东西。只要奇迹在知识领域里还有信徒,也许就可以认为,信徒们自己必因之而受益,他们只须绝对服从这些伟大的才智之士,便可使自己正在发育时期的才智获得最好的培养和训练。相反,倘若对于天才及其特权、特殊能力的迷信在天才自己心中也根深蒂固,这种迷信对他本人是否有益,至少还是个问题。无论如何,如果人类被一种自我恐惧袭击,不管是著名的对凯撒的恐惧,还是现在所考察的对天才的恐惧;如果那理应只奉献给一位神祇的熏香也熏入了天才的脑中,使他开始飘飘然而自以为超人,这终归是危险的症侯。渐次的后果是:自以为可以不负责任,拥有特权,相信自己有法术赐福赦罪,若有人试图将他同别人比较甚至估价更低,揭露其作品的缺点,便狂怒不已。由于他停止了自我批评,他羽毛上的健翎终于纷纷脱落:迷信掘断了他的力量的根子,在他失去力量之后,甚至可能使他变成伪君子。对于有巨大才智的人们来说,也许更为有益的是,对自己的力量及其来源有一个明确认识,懂得有些什么纯粹人类的特性在他们身上汇合,他们遇到的是哪些幸运的情形:首先,是充沛的精力,坚定地朝着一个目标,巨大的个人勇气;其次,教育方面的幸运,及早获得良师、典范和方法。当然,如果他们的目标是发生尽量大的影响,就会愈加装作不了解自己,顺便做出半疯狂的姿态;因为人们总是惊诧和嫉妒他们身上的力量。他们凭借这种力量使人丧失意志,陷于幻觉,觉得前面走着的是超自然的导师。是的,相信某人有超自然的力量,这是令人振奋鼓舞的。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柏图所说,疯狂极大地造福人类。——在个别罕见的场合,这一种疯狂也可以是牢牢规束漫无节制的天性的手段。在个人生活中,疯狂的幻念也常有毒药的治疗价值;但是,在每个自信有神性的〃天才〃身上,它终究会随着〃天才〃年老而发挥毒性。作为例子,不妨回想一下拿破仑,他的性格无疑正是通过他对自己、对他的命数的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的蔑视而生长为强有力的整体的,这使他高出所有现代人之上,但这种信念最后转变为一种近乎疯狂的宿命论,夺走了他的敏锐眼光,导致了他的毁灭。
165
天才与无价值之作。——在艺术家中,恰是那种独创的、自为源泉的人有时会写出极其空洞乏味的东西来,相反,有所依赖的天性,所谓的才子,倒是充满对一切可能的美好事物的记忆,即使在才力不足时也能写出一些说得过去的东西。而独创者却是与自己隔绝的,所以记忆无助于他们,于是他们变得空乏了。
166
公众。——民众对于悲剧除了好好地受一番感动,可以痛哭一场之外,本无别的希求;相反,艺术家在看一出新悲剧时,感兴趣的是巧妙的技术发明和艺术技巧,题材的安排和处理,旧主题、旧构思的翻新。——他的立场是对待艺术品的审美立场,是创作者的立场;民众的立场是尝尝新鲜,只看题材。介于二者之间的人无甚可说,他既非民众,也非艺术家,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他的兴趣是含糊而微不足道的。
167
公众的艺术教育。——只要同一个主题尚未经过许多大师成百次地处理,公众就不会学得超出题材的兴趣;然而当他们长期从许多版本中认出这个主题,因而不再感到新奇紧张的刺激之时,他们自己终于也会把握和欣赏处理这个主题时的细微差别以及巧妙新颖的创造了。
168
艺术家和他的跟随者必须同步。——从风格的一个等级向另一个等级前进应当循序渐进,以便不但艺术家自己、而且听众和观众都一同前进,并且确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否则,艺术家在玄妙高空创作其作品,而公众不再能达到这高度,终于又颓然坠落下来,两者之间就出现了一条鸿沟。因为,艺术家如果不再提举他的公众,公众就会飞快坠落,而且天才把他们负得愈高,他们坠落就愈深愈危险,就象被苍鹰带上云霄又不幸从鹰足跌落的乌龟一样。
169
滑稽的来源。——试想一下,人在数千年里是容易陷入最高度恐惧的动物,一切突然的、意外的遭遇迫使他随时准备战斗,也许还要准备死亡,即使在后来的社会环境中,一切安全也以思想和行动中的预料和习惯为基础,那么,我们就不会奇怪,倘若言论和行动中一切突然的、意外的东西并未造成危险和损害,人就会顿时轻松,转化为恐惧的反面:因为害怕而颤抖的、收紧的心一下子放松舒展——于是人笑了。这种从瞬时的恐惧向短暂的放纵的转化就叫做滑稽。相反,在悲剧现象中,人从巨大的、持续的放纵迅速转入巨大的恐惧;然而,在终有一死的生灵中,巨大持续的放纵要比恐惧的缘由少得多,所以世界上滑稽比悲剧多得多;人们笑比悲痛经常得多。
170
艺术家的功名心。——希腊的艺术家,例如悲剧诗人,是为胜利而创作的;没有竞争,他们的全部艺术便不可想象:赫西俄德的善良的厄里斯①,功名心,给他们的创造力插上了双翼。这种功名心首先要求他们的作品在他们自己眼中保持尽善尽美,他们就这样理解优秀,对于流行的趣味以及吹捧某部艺术作品的公众舆论不屑一顾;所以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长期没有成就,直到他们终于为自己培养出按照他们制定的标准评价他们的作品的艺术审判员们。所以,他们是力求按照他们自己的评价,在他们自己的审判席前战胜竞争对手,他们想真正是更优秀的;然后他们才要求外界同意他们的评价,追认他们的判决。在这里,争取荣誉就是〃自成优胜者,并愿有目共睹〃。无前者而仍然求后者,谓之虚荣。无后者而终不失后者,谓之骄傲。
①厄里斯(Eris),赫西俄德神谱中司竞赛和纷争的女神。
171
艺术品中的必然因素。——热衷于谈论艺术品中必然因素的人,倘苦是艺术家,则意在提高艺术的荣耀(in majorem artis
gloriam),倘若是外行,则出于无知。一件艺术品的形式,用以表达其思想的,因而是其语言方式,如同一切语言方式一样总有一些马虎之处。雕塑家可能增添或舍弃许多细小笔触;表演艺术家同样如此,不论是演员还是音乐领域的演奏家或指挥。这许多细小的笔触和润饰今天使他高兴,明天就未必,它们的存在与其说是为了艺术,不如说是为了艺术家,因为他在为表现主要思想而不得不严肃自制之际,间或也需要甜点心和玩具,以免太苦了自己。
172
把大师忘掉。——演奏大师作品的钢琴家,如果他把大师忘掉,显得他好象在倾诉自己的生平或此刻正身历某境,就弹奏得最好。当然,如果他毫无价值,他唠叨他的生平就会使大家厌恶了。所以他必须懂得吸引听众的想象力。〃技巧名家气派〃(Virtuosentum)的全部虚弱和愚蠢又可由此得到说明。
173
命运的修正(Corriger la fortune)。——在大艺术家的生涯中,有一些恶劣的际遇,譬如说它们迫使一位画家把他最重要的作品当作稍纵即逝的想法画成速写,或者迫使贝多芬在有些大型奏鸣曲(例如B大调奏鸣曲)里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交响曲的使人不能满意的钢琴摘录。在这里,后来的艺术家应当力求事后修正大师们的生活:例如,作为一位乐队完整效果的行家,他可以为我们复活仿佛死在钢琴上的交响曲。
174
缩小。——有些物、事或人经受不了缩小处理。不能把拉奥孔群雕缩小成摆设用的小人像;它必须是大的。可是更加罕见的是本性渺小的东西经受得了放大;所以传记作家把伟人写得渺小,总比把小人物写得伟大更成功些。
175
现代艺术中的感生。——现在,当艺术家们致力于其艺术作品的感性效果时,他们往往失算;因为他们的观众或听众不再具有他们那样完满的感官,完全违背艺术家的意图,反而由其艺术作品而陷入一种近乎无聊的感觉之〃明亮〃中。——也许,他们的感性开始之处,正是艺术家的感性终止之处,所以二者充其量只在一点上相遇。
176
作为道德家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对于激情是深思熟虑过的,肯定有一条从他的气质通往许多激情的捷径(戏剧家一般是相当恶的人)。但是他不能象蒙田那样谈论激情,而是借热情的剧中人物之口说出他对激情的观察;这虽然不自然,但他的戏剧却也因此思想丰富,使其他一切戏剧相形之下显得空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