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雪定陵-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玄宫左、右配殿空设的原因,是由于英宗已废除殉葬制度,万历怎好违背祖制,重新拿妃嫔宫女殉葬?

  除了空设,别无选择。定陵左右配殿葬妃而不是葬后,这便是笔者在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后作出的一种新的推论。

  当然,定陵历史已逾四百年,对种种谜团的破译并非易事。到底孰是孰非,尚需进一步考证。但有一个事实却不容忽视,既然帝后的棺椁已经安葬完毕,为什么满地的木板没有撤走?甚至连抬木箱的绳子、木杠都没有解开,零落地散落在玄堂之内?从种种迹象看来,当时的情形比较慌乱。那么,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定陵玄宫的历史地位

  就在玄宫打开的当天,长陵发掘委员会的吴晗、邓拓、郭沫若、沈雁冰、郑振铎、夏鼐等先后来到定陵。面对这座幽暗、深邃、辉煌的地下宫殿,这些饱览经书、学贯中西的一代文化巨匠,无不为之惊叹不已。像这样一座恢宏的大殿,通体没有一根梁柱,历三百余年无丝毫损伤,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定陵玄宫的这种五室布局形式,在我国尚属首见,因此很不易为人们所认识。有建筑研究者认为,定陵地下玄宫是地面庭院式布局的反映,主室和配室就是正殿和配殿,三个前室代表三进院子。其实,在明代,一座正殿、一座配殿,前有二进或三进院落的格局,不过是大臣所用的建筑规制。而定陵玄宫建筑是按照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建筑规划设计的,以象征人君之居的特点十分明显。

  在明代君臣看来,以奉天殿为主体的外朝建筑群,相当于占代天子临朝布政的明堂。以乾清宫为主体的内廷建筑,则相当于天子的常居——路寝(正寝)。明代皇宫的制度参酌了《礼》书中黄帝合宫,即明堂建筑制度。儒家认为:“天子庙及路寝皆明堂制”。所以,明代皇宫的外朝和内廷又带有古代明堂、路寝建筑缩影,亦即简化了的明堂、路寝建筑格局。

  当然,定陵玄宫各室的长宽比例,根据陵墓的特点,都作了适当的调整。前、中两室呈纵向长方形,后室则接近皇宫正殿的比例。这对表现大行皇帝在阴间的九重深宫无疑具有十分浓重的渲染作用。这种艺术处理的结果,除美学上更加考究外,前、中两室给人以深远之感,而后室则赋人以宽敞堂皇之整座大殿室,连结而成便具有一种神秘辽阔,撼人心魄的气势。

  定陵发掘30年后,一位来参观的青年。看罢地下玄宫,站在出口处,恋恋不舍地回首这座足以令他热血沸腾的大殿,长嘘一口气:“大丈夫当如此也!”

  他的感慨或许是一种对权势的崇拜,同时也含有对这部辉煌杰作的真诚向往。是定陵玄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非凡的创造力,撼动了他的心灵。“览长城催人建功立业,观大海使人心胸开阔”。那么,面对这座气势宏伟、幽深博大的地下殿宇,就不能不发出如此之感叹。它的辉煌如此,气度同样如此。

  汉天子陵墓实行“黄肠题凑”制。其中分位虽迄今不详,但所设四羡门、容大车六马,却与六书“天子之宫相通”及历代帝王宫廷建筑四面辟门相合。

  明定陵地下玄宫与汉代陵墓相比,虽无四通羡门,但五殿室犹具古代宫室特点。与南唐二陵比较,则形制更为相近。这不仅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汉、唐以来,封建统治者在宫室制度方面力图附会《礼》书中记载的周朝占制,而且进一步证明以定陵为代表的明代帝陵玄宫制度,在我国帝陵演变史中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发展前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清代的帝陵玄宫除慕陵外,将明代五室玄宫简化了两侧室,形成以明堂券、穿堂券、金券为主体的三室纵列规制。从南唐钦陵到清昌陵,我们不难看出,以明定陵为代表的明代帝陵玄宫制度,确实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古代人民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定陵发掘,从1956年5月19日到1957年9月21日打开玄宫,宣告一段落。但整个发掘工程还没有结束,三口脱漆的朱红棺椁中的主人仍在酣睡,玄堂上26箱稀世之宝尚待清理。当天真的发掘者们正要以全部身心去解开死尸之谜的时候,却蓦然发现玄宫之外的政治风云已经发生突变,以至由不得他们的良好心愿和满腔热情了。新中国的第 座皇陵发掘以严肃的正剧开端,却以凄壮的悲剧结束,已势所难免。无论是定陵发掘的发起人,还是为此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具体发掘者,同三具尸体 道被推上凄怆的祭坛,也只是晨暮间的事情了。

  由此,中国考古史揭开了悲怆而惨淡的一页。


第十三章 女尸之谜

  打开两位皇后的棺椁,历史的迷雾倏然消散;华彩丽服,玉器珍宝,遮掩不住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木俑的出现,引出一段古代丧葬的悲剧。而那两具腐尸朽骨及其生前的相同命运,则令人悲叹不已——

■字符下的孤魂

  对于发掘人员来说,这是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日子。他们以考古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打开了中国第一座皇陵。这是考占界的幸事,也是个人的幸运。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一生能够参与几次像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发掘?尽管他们尚不知这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的皇陵发掘,却分明体会出这次发掘的份量和地位。可以断言,它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面对三口巨大的棺椁和26箱因木质腐朽而四散零乱的随葬品,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迅速清理殉葬器物和解开三具尸体之谜。

  由于我国几千年来盛行的“厚葬”制度,历代统治者都把大量的财富随自己一同埋进坟墓之中。除金银财宝之外,尚有大量的日用器物、工艺美术品、文房四宝、图书绘画以及生产工具、科技成果等等。这些殉葬物品除本身固有的价值外,还在于它们都是当时盛行的最值得珍惜和有代表性的杰作。许多衣冠服饰、丝麻织品、铜器、玉器、陶瓷、漆木器、金银器等,都是当时特地制作的,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同时包容了当时的生活习俗和艺术风格与追求。

  作为历史的物证,出土文物比之世间流传的古董文玩更为可靠。除它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外,埋葬在地下的文物,由于与外界空气阳光隔绝,不受侵蚀,恒温恒湿,虽数百年以至千年仍完好如初,光艳夺日,在质地和色彩上的研究价值又远胜于在世间流传。在诸多殉葬品中,尤以帝王陵墓中的最为丰富贵重,也最具研究价值。因为这些殉葬品都是集中一国一朝,甚至几国几朝的珍贵财富和能工巧匠的智慧才能融造而成的。

  面对定陵玄宫这座地下文物宝库,发掘人员作着各种猜测和准备。三具尸体保存完好还是早已腐烂?葬式如何?穿什么服装?现在京剧舞台上的服饰是仿照明朝的式样制成的,那么,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穿戴是否和京剧中的帝后相同?

  带着诸多疑问,发掘人员走向女尸。

  在三口棺椁中,居右侧的损坏最严重。外层的椁已腐烂、塌陷,棺也出现了诸多裂缝。这是孝靖皇后的梓宫。这位可怜的女人因比万历皇帝早死十年,埋在东井左侧的平冈地,棺椁腐烂较快。加之后来她的孙子朱由校将其棺椁迁出,移放定陵,故损伤尤为严重。

  最先清理这口棺椁,是夏鼐作出的决定。因为地宫一旦打开,里面的恒温将不存在,外来气流与宫中的空气融合,对尸体及文物有极大的损害。所以夏鼐断然决定一部分人清理孝靖皇后的棺椁,其余人员迅速抢救木箱中渐已腐烂变质的殉葬品。

  为保证尸体及器物的顺利清理,夏鼐索性搬到工地木板房,和发掘人员同吃同住,以便进行具体指导。万历皇帝生前曾经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修建寿宫, 定也会千方百计地寻求保存遗体的灵丹妙药,估计棺内尸体有可能尚未腐烂。夏鼐指示用木板钉一个能容纳尸体的大木槽,并做好处理尸腊的准备。

  阴冷、潮湿、漆黑的地宫大殿,只有一台小型发电机供电照明。发掘人员借着昏暗的灯光,围在孝靖皇后的棺椁周围,拍照、绘图、测量、编号……一切工作俱已完备,接着拆除椁板。

  由于早已塌陷腐烂,不费多大力气,香楠制成的椁板很快就被拆除,一口完好的棺木露了出来。

  明代史书中,有许多不合历史事实的记载。有的说孝靖皇后是一个年长的女人,在和万历相遇时就已经消失了青春;此后又一目失明,所以不能继续得到皇帝的宠爱。另一个故事则说万历皇帝病重,自度即将不起,有一天一觉醒来,发现恭妃王氏的胳膊正枕在他的脑袋下,脸上泪痕未干,而贵妃郑氏却已无影无踪,等等。

  这些捕风捉影的故事,在当时不仅口耳相传,而且刊诸枣梨,印成书籍。关于王氏和万历相遇时的年龄问题,定陵发掘中得到了澄清。因为孝靖椁板的西面有一墓志,用铁箍箍住。她死后安葬时仅为皇贵妃,无谥册谥宝,仅有墓志;迁葬时已具册宝,但原有的墓志也一起随棺椁迁来,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她的出生年月。据此推算,她和万历相遇那年刚刚16岁,万历十八岁。志文“以四十年七月十七日卜葬”句中,“四十”、“七”、“十七”五个数字字体与志文并不相同,显然是臣僚作好志文后便刻石,空出日期,入葬时再补刻的。

  以《明史》和墓志相对证,年月上亦有出入。如墓志上册封恭妃在万历十年六月,《明史》却载四月;死在三十九年,《明史》载四十年。墓志的出土,更正了《明史》的错误之处。

  打开孝靖皇后的棺木,发掘人员首先看到的是一床平铺的织锦经被,呈鹅黄色,织杂花,锦上有朱红色经文。由于时代久远,经文字迹辨认不清,仅中部残存的“南无阿弥……”还可依稀认出。

  掀开锦被,不见尸体,却塞满了织锦、金、银、玉等殉葬品。似乎不是盛放尸体的棺木,倒是一个珍宝仓库,各种美妙绝伦的艺术品和价值连城的宝器,构成了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

  帝后陵墓的殉葬,同它的建造一样,自有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已有的发掘资料看,在原始社会早期阶段,生产力较为低下,人们对死者的埋葬并不注意,更不可能有什么珍贵物品为死者殉葬。考古发掘证明,殉葬应是产生于有意识的埋葬行为以后,人们在埋葬先人或同伴的遗体时,往往会想到他们生前所用过的和喜爱的东西,把它们和他(她)同时埋起来。其出发点大约有两点:一是作为纪念性的,不一定受宗教迷信观念的驱使;二是灵魂观念引起的,认为人死后到另一个世界,仍像世间一样生活,同样需要生产工具和日用品,以及爱好的玩物,为了使他们在阴间生活得更好,就用殉葬的方式把这些东西送给他们。

  中国的殉葬制度大约是从原始氏族制度形成的时候开始的。如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遗址的下洞里,所埋葬的一个青年妇女、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男子,已经有了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等殉葬物。其中有取火用的隧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