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表态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6人造子宫
自试管受孕成功之后,科学家们也想过制造人造子宫,使婴儿在人造环境内发育、成长、足月。
假使成功,功德无量。
一向以来,世上最低级苦恼的生物,不是阿米巴,亦非水螅,而是可怜的孕妇,痛苦之细节无处详述。
但是科学家迄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是如何为胎儿提供丰富的含氧血液,并且自羊水中提取废料,这些功能,通常由母体的肾、肝与血液循环系统执行。
换句话说,制造人造子宫,必须同时制造人造母体。
人造子宫及其维持系统,必须在妊娠期九个月之内毫无差错,操作完善,该项构思起码要于下一世纪上半期,才能实现。
算了吧?反正妇女又没有抱怨,此刻,她们又可以选择终身不育,还有,整件事没有紧急需要,又不会造成社会危机……于是又搁下来。
科学家忙着为太空署服务,发展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如何建造更大更强的核子航空母舰、隐型轰炸机、各式追踪导弹……
孕妇们仍需多多忍耐。
187独子行为
有人心情一坏,头一件事是不吃饭。
大家都笑,这是典型所谓独子行为:家里只的一个孩子,独享注意力,宠坏了,是以动辄把所有大小事宜同胃口连在一起。
大家庭,六七个孩子鬼哭神嚎那样拉扯大,谁敢感情用事,你不吃?不知道多少人等着阁下那份抢来吃,说得难听点,大人桌上扫下的残屑,也得拣来吃。
越是伤心,越是要吃饱,不然更加贱多三成,早就养成边哭边扒饭的绝技,无他,环境造人,适者生存。
心情欠佳,告假三天,情绪恶劣,停稿七日……肯定都是独子心态,一心以为社会似父母家,一撒娇,姨妈姑爹全体前来关注哄撮。
还有,略做出一点点成绩,便要大人褒奖,颂赞不停,少一句便要闹情绪。
可是社会好比晚娘,哪里吃这一套,僧多粥少,正当独子还在扭捏,台面已经空空如也,不然怎叫抢食世界。
一有座位,先坐下来,吃饱了,才有力气站起来四处浏览,看何处的菜更香,酒更甜,然后设法移到那上座去。
188城市的鹰
一只老鹰以极近距离掠过,翅膀伸展开来约有一公尺宽,以神俊的姿态,自由浮游空中。
难怪八大山人将它画了又画,形态太令人神往。
长期被困斗室,俗务缠身,故此渴望地叫出来:‘真希望做一只鹰!’
被大作家听见,马上说:‘呵做城市之鹰十分困苦,觅食艰难,许多时,一日间所猎到的食物,还不足维持它在天空打转的能量。’
故此数目越来越少。
听,听。
这同在商业都会里从事文艺工作有什么分别呢,基本生活费用奇高,辛苦觅食所得,也许仅够开销,故令新入行者踌躇。
艺术家的姿势当然比公务员好看:头发可长可短,衣着可野可驯,日上三竿,仍躺床上,不听令于谁,也不命令谁,闲云野鹤,快意畅怀,随心所欲。
不过,假如生活问题不能解决,而又有可能造成他人负担,那么不如牺牲潇洒,换取保障。
炉火纯青者应该兼美,用洒脱的姿态约束自身,努力工作,略为不羁,切莫失去控制。
189多笑笑
忽然注意到,有好些亲友,十数年来,罕见笑容。
笑是世上最佳催化剂:免费、健康、效力无穷。
为什么要难为自己?不笑自不笑,有得笑就该笑,不该被动地等人家来提供笑料,应当自得其乐,乱找题材来笑个饱。
众姐妹欢聚一堂,有笑得落下泪来的纪录。
强颜欢笑?当然不是,谁没有哭的时候,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哭,怎么不哭,正因为哭过,所以更应逮住机会大笑,那才扯平,不枉人生。
该哭时哭,该笑时笑,流泪适宜独自躲房内进行,欢笑则宜结伴共享。
无谓长年累月扮演哭旦:人,统统不够好,利,压根儿不够多,名,哼,不消提……成生成世受足委屈的样子,何苦。
精神萎靡,成日价抬不起头来,虐己虐人,令众亲友退避三舍,惨上加惨。
不如多笑笑,随便举几个好笑的例子:老干部居然出走,好笑不好笑,美利坚合众国反咬一口,怪香港人逼害越南船民,好笑不好笑。
欢乐要主动寻找。
190宣传
间接宣传好像比直接宣传高招。
直接宣传便是赤膊上阵,自己来。
写管些,宣传管宣传,天下没有十项全能,这些闲杂事情,不如留待出版社去做,爽脆的乃可大幅大副刊登广告,机伶些,又可与电台电视电影公司合作来办。
每天刊出专栏,根本已是宣传中宣传,销路好的报章杂志,读者数十万计,天天出名出姓,还用画蛇添足?宣传再加吹嘘,软销加硬销,只怕读者吃不消。
千万不要以为这个理论乃个人智慧结晶,非也非也,本市放着最大的榜样,不由人不活学活用。
大作家著作等身,哪一本书不卖满堂红,销它十来廿版,可是,谁见过他在专栏中宣布下一本作品叫甚名谁,如何构思,几时面世?
可见毋须操心,一样可以稳居袋装书皇帝宝座三数十年,东施效颦,乃人之天性,该例肯定值得跟。
读者由读者选择,作者宜静心等候,尊重读者作出决定。
书一出版,驷马难追,除了下一本写好一点之外,夫复何言。
191自说自话
人生好比一场戏。
造物主派什么角色,总得演好它,起码与环境背景配合,同其他演员合作,才会得到最佳效果。
或是有时看电视剧,也会生若干感慨,哪一个少女演员略平头整脸些,便不甘服雌,也不理角色是贫家女或是蓝领阶级,就把名贵亮丽私伙搬出来往身上穿戴,立志与众不同。
美则美矣,同整出戏却脱了节,不挂钩,明明主题是悲惨世界,却见女主角美艳亲王般走来走去,她从来不演剧中人,她演她自己,观众只觉得伊人自说自话,同现场格格不入。
现实中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演员,所以郭某打起金枝来,皆因小公主在夫家演得不投入,不合拍。
家有家规,行有行规。
所谓个人风格,也只能在范围以内运作发挥。
离了谱,就不能怪观众狠心离场。
意图破旧立新固然好,但此角色不是这样做可以成功,该行业的市场、销路、收入……只能做到某一地步,宣传做得再大,推广术再精,亦起不了作用。
再拼命也是拿错剧本,演错脚色,走错场子。
192最可怕
大家都喜欢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可怕。
有说是长年累月无病呻吟的人,这一类人,老觉得老天欠了他,什么都不够好,真正讨厌。
又说是霸道泼辣的人,管辖自己的生命好像不够,专司闲帐,侵犯干涉他人自由、选择,弄得亲友避之则吉。
还有虚伪毫无诚意的人。
作奸犯科,专门向熟人下手的人。
一事无成,意见特多的人。
小权在握,即脸色大变的人。打尖抢前,恶性恶状的人。粗人。势利人。
人人都有缺点,有时好比一个一个大窟窿,对友人要求实在不宜太高,希望友人亦如此待我,拉上补下,包涵包涵。
喜欢的人,走近一点,不喜欢,疏远一点,即可解决问题。
其实,世上最可怕的人有两种,几乎已成公论。
(一) 向女人要钱的男人。(二)一直喋喋不休讲女人是非的男人。
要当他们如瘟疫。
193再想其他
大老倌这样对小生说:‘你要先赚点钱,有了钱再想其他。’
金石良言。
不然的话,想什么都没有用,想多久也得个空,理想再大,抱负再高,也徒呼荷荷。
随便举个例子:世上奖学金有限,想继续升学,就得先储蓄学费,不然的话,再想开拓眼界,进修学问,培养气质,也属枉然。
最最坑人是生活,明是潇洒清高胸有大志的人,长年累月孵在个明争暗斗,蝼蚁竟血的地方为五斗米折腰,不消三五七载,肯定改头换面,变得形容猥琐,为了生存,且如鱼得水。
环境造人,威力大过劳改营,资本主义最厉害的是这一招:毋须一枪一弹,光是生活指数,就把人逼得跪地求饶,痛改前非。
无论阁下孩提时的志愿是什么,做医生也好,做画家也好,做孝顺儿也好,做孙悟空也好…衣食足方知荣辱。
否则无论谁乱叫一声‘嗟来食’就扑过去出丑,真不是办法。
194弄巧反拙
为何极少在专栏中提到拙作?不行的。
一则编辑部一早有指引,最好不要自吹吹人,到了哪个山头,唱哪里的山歌,不必为这种小事挑战编辑部的涵养工夫。
二则一直认为宣传推广绝对是出版社的专业责任,我等作者最宜专心写稿,胡乱插手,弄巧反拙。
第三,写作的日子比较长,一直以来,写得也比较多,每本小书推介三天,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读者都可能看不到别的题目。
怎么介绍?索性由得他去。
对于作者本人来说,作品当然部部都好,好好好,好得不得了,好得空前绝后,好到全人类要站起来鼓掌致敬,好到老总行家读者均要刮目相看,不在话下。
自我推介起来,当然是好话说尽,千篇一律,简直干脆可以影印一份,改一改书名,送到报馆即可。
成年累月交这种专栏稿,编辑肯定冷笑道:“您老还是提早休息吧”,专栏都没有了,如何结集成书?对专业写作人来讲,专栏是专栏,单行本是单行本。
195噩 梦
少年时常做的一个噩梦:自己写的长篇小说连载到一半,忽然断开,再也没有下文。
往往满头大汗惊醒,跳起来就马上写写写写写。
心胸之不得广阔,为人之有欠潇洒,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怕,故设法自救,以后便决定写完一整个故事才交到编辑部,还有,乘飞机或是进医院之前,必然尽可能先抽时间把故事结束。
为什么怕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不值得深究,有人怕老鼠蟑螂,有人怕寂寞,有人怕老共,我则怕脱稿,各适其适。
世上不能控制的事太多,命运大手一直在用力推我们向前进,双脚刹不住掣,身不由己,一直往某条路走去,不知恁地,一路上总是失比得多,十分无奈。
现实中许许多多开头还开得不错的故事,无故均告中断,失去结局,了无音讯,多么令人惆怅伤心。故自己手写的故事,说什么都要写完它。
——没有,她并无伤心至死,她站起来了,生活得不知多好,还有,他那样喜欢换人,结果人家也换了他……
有了结局,编者作者读者都放下了心,这个故事一定要写完它。
196领养儿
领养儿日渐普遍,在西方几个比较富庶的国家,组织家庭乃生孩子的意思,生活优悠的他们喜欢孩子,不能生育,便考虑领养。
在本国轮候十年八年,也等下到一个健康的婴儿,盼望做父母的男女不惜全世界跑去搜刮婴儿领养,可是发展中较贫穷地区的政府也讲骨气,即时立例管制,非要经过合法机构,才让婴儿离境。
有人需要,有人不要,互相交换,最好不过,可惜人不是货物,生活一直多磨。
领养人多数选择新生儿,一团粉,无记忆,无习惯,任由塑造、教育、栽培,一如某些党
派吸收党员,最喜年轻大学生,才不要老油条。
于是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往往流落在孤儿院里乏人问津。
已经十岁八岁,眼神有疑窦,心灵有创伤,许有疾病与陋习跟随而来,脾气也怪,家长试养一阵子,吃不消便退回原处。
华人数千年来惯于人口爆炸,又计较细节,孙子与外孙,男孙与女孙,全有微妙区别,故甚少领养,大抵不会了解外国人这一套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