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跑出我人生-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两个小组的接力赛进行得非常流畅,很快第一个预赛小组和第二个预赛小组都角逐出了前两名,斯里兰卡队和日本队,印度队和HK队。
紧接着第三组的预赛选手在赛场上开始就位。
“Set。”
“啪!”
发令枪声响起,比赛开始!
虽然不是自己在赛场上,但苏祖看到沈运保从弯道中起步奔跑出来的时候,同样感觉到一股激昂的情绪喷涌了上来。
场边加油助威声也在接力赛枪声响起后从静默突然变得热烈。
在赛场一边,余立伟李志忠和袁郭华三个教练,紧紧盯着田径跑道内的选手,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交接棒要小心,稳妥些,不要有失误,我们实力是够的。”
接力队的主教练袁郭华紧紧地攥着衣角,嘴里低声地念叨着各种技术要点。
这次的中国接力队可以说是当前亚洲最顶级的队伍,又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磨合训练,是最有实力争夺冠军的接力队伍。
但越是这样,就越让人越患得患失。
赛前袁郭华给的目标就是稳妥地进决赛,不要有掉棒这样重大的失误。你实力再强,只要出现掉棒,起码要错失好几秒的时间,基本就不会再有机会。
赛场上,中国队的前面两棒跑得很顺利,沈运保在第一棒之后以微弱的优势顺利将交接棒给了陈建。而第二棒的陈建凭借着个人强大实力,很快和其他选手拉开了差距,领先了第二名的泰国队差不多有一米多的距离。
毕竟一个亚锦赛的百米第二和第六,实力比起其他接力选手还是远远超出的。
“哎呀,糟了!”
一声惊呼,场边众人同时瞪大了眼睛。
赛场上第二棒的陈建已经跑完了最后的距离,正在和第三棒的何军进行交接棒。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何军的起步加速略有不够,第一次交接棒两人错开了,竟然没有成功。
足足又跑了两三步,都快出了接力区,陈建第二次才将手里的接力棒给到了何军手上。
可就在这稍微的耽搁间,后面的泰国队和阿曼队,已经顺利赶超了上来。
场面形势一下变得严峻起来。
第三棒何军在接棒后,奋勇直追,他和杨光宗的第四棒交接也顺畅,两人都拼命想扳回劣势。凭借着远超过其他队伍的短跑实力,一点点不断在缩小着差距。
但最终也只是在终点线前,将将赶上了刚才的阿曼队,比泰国队落后,拿到了小组第二名。
“呼——”
当看到中国队拿到了小组第二的时候,苏祖和几名教练员指导都长吁了一口气。
“有点惊险啊!”
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决赛是各预赛小组的前两名直接晋级,剩下的队伍里再顺位取成绩的前两名,总共八支接力赛队伍参加决赛。
最稳妥的决赛资格就是小组的前两名,剩下的队伍靠排名的两个决赛资格,各个小组间没有参照,谁也说不准。
……
“陈建,何军,你们俩刚才交接棒的时候是什么问题,第一次怎么会没有顺利成功呢?”
赛后的中国队休息室内,袁郭华将男子4×100米的五名接力队队员召集在一起,讨论着刚才预赛中的得失。
沈运保和杨光宗相视一眼,没有说话,刚才的问题,主要是在二三棒,更他们关系不大。
“我刚减速得不够及时吧,之前可能跟尹航朝练得比较多,速度有点超了。”陈建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
何军见陈建开口,犹豫了一下,也说道:“教练,可能是我加速晚了,刚开始加速,就见陈建已经到了,有些慌了。”
两人都没什么推诿,毕竟是团队项目,找出问题才是关键。
“默契还是不够。”
袁郭华微微摇了摇头,接力赛各种突发状况都有,见怪不怪,他也不是追究运动员责任。
其实方才袁郭华大概也看出了情况,何军跟着接力队训练时间也有,但作为替补队员,训练的交接棒次数是要少了些。
而且,主要的一个问题也是陈建今年的速度爆发上来了,何军作为专项200米的运动员,在起步和加速上是稍稍偏慢的,和陈建无法达到同步。
何军和陈建达两人速度偏差大,既然无法达成最好的默契,那么阵容改变也就没有太多可纠结的地方。
接力赛本来就是争分夺秒的,各个选手之间速度的配比都是考虑到位。袁郭华心里有了主意。
“明天的决赛,我们做个调整吧。第一棒依旧是沈运保,第二棒换成杨光宗,第三棒陈建……”袁郭华一个个人点了过去,然后指了指接力队后面的苏祖,“第四棒,苏祖你上。”
“好。”苏祖点点头,他对接力赛也期待已久,接力赛的这枚团体项目金牌,他很看重,不想旁落他人。
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不但要自己能拿到荣誉,还要能够帮助队伍取得成绩。接力赛是最能够看出整体素质水平和考验整体协作能力的。
“沈运保和杨光宗,你们的前两棒力求的就是稳定,你们两人的速度,即便跑不出优势也不可能被其他人落下。第三棒陈建你的弯道技术也不错,而且三棒的距离短,适合你达到高速,最后一棒,苏祖,你接棒后就一个任务,冲!你的速度大家是信赖的。”
苏祖作为全国男子百米纪录的保持者,亚锦赛百米冠军,短跑的实力自然毋庸置疑。
“这次我们的接力赛队伍的总体实力是远超过其他队伍的,关键就看交接棒的默契。这样,我们决赛的时候用混合式的交接方式,第1棒沈运保用上挑式传棒,第2棒杨光宗用下压式传棒给陈建,第3棒陈建仍用上挑式传棒给苏祖。尽可能避免我们在交接棒中的迟疑和失误。”
各人的技术特点袁郭华都了然于胸,既然要做调整直接就有成熟的应对方案。
一切,就看明天的决赛。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亚洲新历史
“吁——”
巨大的叹息声响起。
9月23日晚上19点30分,第十五届亚洲田径锦标赛最后一天,黎刹田径体育场正在进行着男子4×400米的接力决赛。
中国接力队,由于没有合适的400米运动员,并没有报名,男子4×400米的接力决赛就只有围观的份。
就刚刚在赛场上,八支参加4×400米决赛的队伍中,本来已经取得优势的沙特阿拉伯接力队,在第三棒中运动员骤然肌肉拉伤,掉棒,直接放弃了比赛。
原本在沙特之后的斯里兰卡、日本和卡塔尔,顺势超过了沙特的接力队,取得了男子4×400米的前三名。
体育场中所有的观众和运动员们,都对沙特的选手报以叹息和掌声。
“再做一下热身,把身体都活动开了。”
袁郭华看着赛场上沙特的遭遇,心中一紧,转身朝着正在做交接棒顺畅演练的苏祖陈建等人嘱咐道。
田径赛场上,真是瞬息万变,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男子4×400米接力赛结束后,马上开始的就是女子4×100米和男子4×100米的决赛,也是本次大会的最后的比赛。
19点45分,女子4×100米决赛开始。
尽管在此届亚锦赛中国女子接力队,实力不弱,四棒的选手都是100米的第二第四和200米第二第六。
但面对默契配合完胜其他队伍,创造了国家纪录的泰国队,还有技术细腻的日本队。女子4×100米接力赛上中国队只遗憾地取得了铜牌。
20点整,本次亚锦赛压轴大赛男子4×100米决赛开始。
八支决赛的队伍,出现在赛场上时,整个黎刹田径体育场突然沸腾了起来,决赛除了各国实力不俗的接力对外,更有着东道主菲律宾接力队破天荒地闯入了决赛。
鼓掌加油声和各种小喇叭、沙锤的声音混在一起,手花小旗帜之类的小样物品不断摇晃招展着,整个体育场都成了欢快的海洋。
八支决赛队伍按照道次的顺序安排,分别是:
第一道,中国HK队
第二道,菲律宾队
第三道,印度队
第四道,泰国队
第五道,日本队
第六道,中国队
第七道,斯里兰卡队
第八道,阿曼队
随着裁判员的指示,第一棒的沈运保在第六道的比赛起点做准备。
第二棒的杨光宗,第三棒陈建和第四棒的苏祖,都到了各自的接力区域,开始量步点。
量步点在跳远跳高比赛中都常有出现,主要就是确定运动员最有优势的发力距离和位置,在接力赛里也是一样。
后面三棒的运动员需要在接力区衡量好距离,有一条线,等自己的队友跑到了,自己再开始加速开始跑,这个需要精确地算好,也是长期默契配合,有足够的经验才能够做到极致。
苏祖在衡量好步点以后,就在接力区开始微微活动着身体,原地高抬腿,跳跃了两下,保持着身体的热度和状态,紧张地等待着。
第四棒向来是接力赛中最重要的一个棒次,前面三棒跑的好坏,到了第四棒都将直接体现出结果。
这一棒就是直奔终点线,就是决定胜负。
自两年前的校运会之后,这是第一次在正式大型比赛场合参加接力赛。
黎刹田径体育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体育场中,而他一步一步,已经走到了这里,万众欢呼的大赛场开始比赛。
远眺过整个体育场,四百米的跑道上,每个节点都有着运动员。
前面一二三棒,由于弯道的缘故,不同的起跑道次位置都有所不同,但是到了苏祖所在的第四棒,弯道进直道的这个关键区域,所有的运动员根据最后弯道的弧度,站列的位置就比较接近了。
“放松,专注,发挥出训练的水平就可以。”
苏祖轻吸了一口气,又舒缓着慢慢吐出,平复着微微有些颤抖的心情。
目光越过赛场,停留在了第一棒的运动员那边。
“On your marks。”赛场上,发令员声音响起。
八名接力赛第一棒的运动员陆续踏上起跑器。
现场安静。
本届亚锦赛最重要的一场比赛马上开始。
“Set。”
国际标准的预备口令声中,运动员从下蹲变为弓背俯身的起跑姿势。
“啪!”
发令枪声响起,比赛开始!
沈运保在枪响的瞬间,犹如一颗子弹头一样,飞快地射了出去。
这个时候,不再需要任何的保留,只用加速加速再加速,最快速的冲刺。
“第六道,第六道,率先进入了接力区域!”
杨光宗俯身保持着起跑姿势,在比赛枪声响起之后,就一直侧着头牢牢地注意着沈运保的位置。
在沈运保踩过他划的步点位置瞬间,他开始起跑加速。
“接!”
一个声音在身后骤然响起。
杨光宗左手往后一伸,手掌分开,虎口朝下,啪嗒一下,接力棒从下往上落到了他的手里。
这就是千百遍练得纯熟无比的动作,杨光宗前半程起步加速稍慢,而沈运保到了后半程速度逐渐降了下来,两人又有着身高差,各方面都能做到第一棒最稳妥。
左手在抓住接力棒的瞬间,杨光宗迈着大步子开始有力地加速。
第二棒是直道,得往接力区后面站一些靠近一棒,然后给三棒时又得在交接棒的过程中多跑一段,在4×100米项目中,相对选手需要跑的距离是最长的,之所以选择杨光宗,就是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