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生死桥 作者:李碧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父顺他眼神看去,便问:
  “现在还看书不?”
  “有空也看,不过字认得不多,一边看一边猜,大概也有点准儿。”
  “这就是了,怀玉,”李盛天道,“唱戏的叫人瞧不起,就是因为欠点书底子。咱科班里出身的孩子,读书少,你要是多求知识,多写几个字,揣情度理,就会比别人强。”
  每一个丧失读书机会的老人家,巴不得他的下一代多翻几页,把自己失去的,给补偿回来。爹这样说,师父也这样说,怀玉顶着上一代的冀望做人,怀玉不是不明白。不过对志高来说,读书比较奢侈,填饱肚子是真理。他问:“喂,你分头大吧?”
  “没什么。”
  “没?”志高怪叫,“起了半天云,下不了几点雨,这种馊差事也肯干?”
  怀玉回到家里,一言不发。谁知唐老大暗地里已到场看了,心里有数:
  “上场倒是矩矩的,没有忙爪儿。”
  怀玉一听,知道爹并没固执到底,当下眼睛一亮,道:
  “爹,下回吧,下回一定更好的。”
  赢了爹的体谅,怀玉却也不宽心,因为,丹丹生气了。
  这三天,不管在天桥,在陶然亭,在虎坊桥,即便是小摊子上喝油茶吧,那人刚用高大的红铜水壶给冲了一碗用白面加牛骨髓油炒的茶,并放入芝麻、松仁、核桃仁等,烫烫一大碗,端起来,见丹丹走过,喊她,递上去,丹丹却正眼不瞧一下,转身扬长而去。
  怀玉捧着茶喝,呆了半晌,不知如何是好。
  怀玉只道自己没错,又没得罪她,怎地惹她生气来了?不瞅不睬的,怪难受。只不过少说几句话吧,不定什么都得让她知道了?只好由丹丹去。
  ——但,这样地过了三天,三天里见不着她音容,若有所失,若有所待。
  怀玉肺腑辗转着,似被扰乱了。
  幸好今天夜戏里,师父着他演马僮,有点造功,岔了不宁的思绪。
  李盛天的项羽,闻得幕后“挑子”喇叭声,吹成马嘶,霸王已是末路,见马亦悲鸣,忙着马僮牵马举鞭上场。怀玉来至“大边”的台口,一轮急牵力扯,把马镇住。待项羽于虞姬身畔,强忍难过,唱散板:
  “乌骓它竟知大势去矣,因此上在枥下咆哮声嘶……”
  然后抚马恋马,不舍。最后,不得不让马僮给牵下去了。
  怀玉出下场门,他的戏演完了。把马鞭小心地放好,然后闷闷地嘘一口气。
  魏金宝,这与怀玉一同长大的男孩,分行之后,专攻旦角。金宝比他长几岁,今年也二十出头了,风华正茂,在班里也成角儿了。当年他不过是“四五花洞”里头真假潘金莲之一,熬了七年,终于成了《拾玉镯》里头惟一的孙玉姣,真不容易。
  也许戏演多了,平素也忘记了自身是谁,总是翘起兰花指,用小牙刷蘸牙粉,把他匣子里的头面,仔细地仔细地刷一遍,无限爱恋。缤纷闪亮的,尽是泡子、耳环、太阳花、顶花、正凤、边凤、上中下廉、耳挖子、双面簪、十簪、泡条……像是虚妄的仙境,寄住的。
  金宝爱护着嗓子,整日说话都不动真气,只阴阴细细。怀玉的行当是武生,跟金宝不一样。金宝倒是跟他投缘,每当有人取笑他娘娘腔,总是逃到怀玉身边。虽怀玉是小角色,可因寡言沉实,不论是非,相安无事。
  金宝关心地问:“怎么啦?心里不痛快?”以为是嫌戏分少。
  “你是好料子,学艺全靠自用功,师父是引路人。再熬一阵,就成啦,到那个时候我跟你合演一台。”
  “不是的。”怀玉的心事只有自己知道——是不痛快,不过……
  “你告诉我吧,别憋在心里了。”金宝凝望着他,“如果是志高那小子——”
  怀玉心想,怎地每个人都要听他心里的话呢?到底心里有没有话?简简单单的一桩事儿,自家的事儿,那有什么?世上各人都爱小事化大。怀玉也不是个一点点就瞎拉呱的人呀,当下推却了金宝。
  “金宝哥,我没事。”
  魏金宝以眼角送怀玉离了广和楼。
  志高倒是数落了他一顿:
  “你当然得罪她了,她恼你对她不好,三拳打不出一个闷屁来。龙套就龙套,谁没当过龙套?有人一辈子还是龙套呢。明天一大早请罪去!”
  早晨,太阳还没有来得及亮相,由志高出面把怀玉押送到丹丹的下处——杨家大院去。
  这大杂院里有十多间房呢,住上了很多家,坷坎儿吗杂儿都是跑江湖、做买卖的。有卖布头的、收破烂的、卖故衣的、变戏法的,还有耍猴的。一进门,就有一只猴儿翻个筋斗,给他俩作揖来了。志高像是志同道合,给它还礼,喊了声:“兄弟你早。”
  练功的,出门到陶然亭去了。卖豆汁的,也开始把大缸中储存了一天一夜的绿豆汁,经过沉淀,撇出浆水,放入砂锅中熬煮,待它煮阵子,酸甜适度,便挑出去卖……


生死桥 '贰'(7)
  每家每户每个人,都忙着。苗师父等几个摔跤好汉,正预备出门。没有丹丹份?好生奇怪。志高问:“丹丹呢?”
  苗家不认得二人,只是站住。
  怀玉有点大舌头了:
  “——我们找丹丹有事。”
  其中一个抖空竹的师妹想起来了:有一天,这两个男孩跟丹丹打过招呼,说都是行内的。小不点先瞅二人会心抿嘴,然后跑至北屋檐下,又笑:“丹丹!”
  呀,原来她一清早洗头发。辫子散了,披了一身,正侧着头,用毛巾擦干梳好。二人满目是块黑缎,吓了一跳。
  黑缎。
  怀玉简直为丹丹的一头长发无端地惊心动魄了。他从来都没想像过,当她把辫子拆散之后,会是这样的光景。浓的密的,放任地流泻下来,泛着流光,映着流浪。几乎委地,令他看不清她的本来面目,这仿如隔世仿似陌路的感觉,非凡的感觉。
  真的,怀玉已来不及细看她,他竟然拒绝堂堂正正地跟她的眼神对上了。在清晨的微风中,纵有千般燠热,因这奇特的流光,令他年青的心,跳了又跳。
  在怀玉简单的生命里,十九年来,他第一次完全见不着志高,只见着丹丹。迷糊、浮荡——但又是羞耻的。他的心,跳了又跳,跳了又跳。
  只听见志高跟丹丹的小师妹道:
  “我们来看病,听说丹丹病了。”
  “她没病呀。”
  “有。她是闹瘟,病重了,认不得人,她都认不出我俩来。”
  “哼,谁说认不出?”丹丹嗔骂。
  “药给送来了,你别嘴硬。”志高掏出一个八卦形的小锡盒,写着“长春堂”三个字,硬递给丹丹看,还顺口溜道,“三伏热,您别慌,快买闻药长春堂,抹进鼻子里通肺腑,消暑祛火保安康!”
  唱着打开盒盖,用食指蘸上一点儿土红的避瘟散末,拇指食指一捻,再往鼻孔一揉,闭口深吸气。
  来自天津的姑娘家,哪里知道这前门外鲜鱼口长巷头条北口的长春堂避瘟散?小师妹忙学志高一吸。丹丹好奇,也蘸一点儿。
  但觉一股清凉从鼻而入,沁入肺腑。丹丹玲珑的双目紧闭时,长睫毛俏皮地往外卷,那么煞有介事地闻药,好像马上会上了瘾,永世戒脱不得。
  志高取笑:“说闹瘟就是闹瘟,这下可好了点吧?——送你。”
  “不便宜吧?”
  “才几枚铜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要你见了我俩,特别是怀玉哥,嗳,扭身走了,就是给脸不要脸。”
  “哼,”丹丹又朝怀玉一瞪,“这个人才是给脸不要脸。往后你有什么事,看我问不问?才不理呢。我跟你又不亲。”
  果真扭身便走,一旋之下,黑发罗伞一般乍张乍聚,怀玉急了,一揪便揪住,疼得丹丹哎唷一声。
  怀玉道:“丹丹,别走,我告诉你好了——”
  “我不听,你放手!”丹丹嚷。
  怀玉缩了手,歉意更深了。呆看着自己的手,脸热起来。本来不粗的手,练功过度,结了些茧,被那柔柔的长发掠过,这种感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记得起来。
  志高在一旁恨恨,眼看摆平了,又来一趟暴力斗争,怎么结局呢?
  便也手忙脚乱地给丹丹揉揉,问:“疼吗?”
  “疼呀,我这样吊辫子,脑仁儿常疼的,一闹起来,像个锥子直往骨头里钻。”丹丹诉苦。
  “……我让你打我一顿来消消气吧。”怀玉窘道,毫无求和的经验。
  “那敢情好,你自己送上门的——”话还未了,丹丹果然就给怀玉一个耳光,响亮的,不太疼,但也不能说不疼。怀玉不虞有此,不知所措。
  丹丹也没想到说打就打,还下卯劲,只好打圆场:“好,仇也报了。我不生气了。”
  心底倒是十分不忍,慌乱,嗳,怎地真打了呢?撅他二十句不就完了吗?
  当下,二人便言归于好。
  丹丹忘了追问怀玉瞒人的事儿了,只把半湿的长发,给扎成紧密辫子。等干透之后,又是上场作艺的时候了。生命系于千钧一发之间,于她也是等闲。
  志高二人闲坐无聊,在院中就丹丹的长发来打话,方知她打七岁起,十年来也没修剪过,由它长着。天天地扎。天天地吊。
  “这营生真不好,天天把脸皮往后直扯,日子久了,脸皮都扯松了,二十岁就得打褶子。唉,这么年青的花就谢了,唉,好苦呀!”志高夸张地唏嘘。
  丹丹强了:“苦什么?好花由它自谢!”
  “什么叫‘好花由它自谢’?”
  “谁知道。反正是我好不好,用不着你们担关系。”
  “这话可就不算是你说的,听回来的对不?”志高道。
  “对呀,落子馆里听回来的。”
  怀玉没什么话说,只顾游目丹丹住的这杨家大院,虽是简陋而又杂乱,但那木窗上,也糊上了冷布,还挂了旧竹帘子呢。日头上了,云天朗朗,麻雀自檐头跳下来觅食。檐下种上一两架藤萝花,看上去甚是繁茂。早春的花缨还是嫩绿,慢慢才变了颜色。到了盛夏,阳光照耀下,它一串串、一簇簇,放出昏暖的香,淡紫的,牵缠的小花。蜜蜂在上头乱飞,忽见金光一闪,原来有极小的蜘蛛拖着极细的游丝,自架上坠下来,闪耀在日影中……岁月便一闪一闪地过去了。怀玉昏昏暖暖。
  北平一年到头少雨,不过在夏末,雨水总是淋涔不断,几乎一年的雨,都集中到这两个月来了,来势汹汹,下水道不及疏通,便到处聚水,胡同里、院子里,常是一个个的小池塘。
  如果那雨是午后才下,不消一会定是雨过天晴;但若是一早便下的,多半会下足整天。
  才开摊子不久,西北天边一丝雨云,凉飚一卷,马上发作了,雨开始自缓而急。天桥因这一阵雨,各地摊子不得不散,有的赶紧回家去,有的拎了家伙,找个地方避雨去,便聚到落子馆。
  行内的几伙人,不免于坤书茶馆中碰上了,苦笑着打个招呼:
  “辛苦了!唉,看这雨,真不知下到什么时候?”
  天桥一带有很多茶馆,清茶馆、戏茶馆、棋茶馆、书茶馆。
  客人都是茶腻子,有来饮茶消磨时光的,有打鼓儿的来互通收买旧货情报的,或有来放印子钱的……不过更多是没业的,沏壶茶,吃点大八件、槽子糕、糖豌豆,就着桌上长方条画上棋盘的薄板来对弈,纸上用兵。
  忽闻一轮急鼓,敲击动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