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医药古藉宝典----本草纲目-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苏 
释名 姜芥、荆芥、鼠萤。 
气味 (茎、穗)辛、温、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茶调下。 
2、风热牙痛。用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随时含漱。 
3、小儿惊症。用荆芥穗二两、白矾(半生半枯)一两,共研为末,加
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汤下。一天服二次。 
4、一切偏风(口眼歪斜)。用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烂, 
取汁浓煎成膏。加将药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晒干为末。以膏和
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5、中风口噤。用荆芥穗研细,取二钱,酒送服。此方名“荆芥散”。 
6、产后中风(手足抽筋,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子,微焙
为末。每服三钱,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则挑齿灌入,齿紧则由鼻灌入。

此方名“华陀愈风散”,还有“如圣散”、“举卿古拜散”(亦即荆芥散之意, 
因举卿切音为荆,古拜切音为芥。这是用切音隐语来为药方名)等名。 
7、产后血眩(精神昏冒)。用荆芥穗一两三钱、桃仁五钱(去皮尖, 
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炒)各三钱。 
8、产后下痢。用荆芥穗四、五枝,烧存性,不能触油火。烧好后加麝
香少许,以热开水调下。 
9、口鼻出血如泉涌。用荆芥烧存性,研累。每服二钱,陈皮煎汤送下。
二服可愈。 
10、吐血不止。用荆芥连根洗过,捣汁半碗服下。服干穗末亦可。又方: 
荆芥穗为末。生地黄汁调服二钱。 
11、尿血。用荆芥、缩砂,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
三次。 
12、血崩。和荆芥穗在麻油灯上烧焦,研细。每服二钱,童便送下。 
13、痔漏肿痛。用荆芥煮汤,每日洗痛处。 
14、大便下血。用荆芥(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妇女用酒送
下。又方:荆芥二两、槐花一两,同炒,研细。每服三钱,茶送下。 
15、瘰疬溃烂(牵连到胸前两腋,结块大如茄子)。用荆芥根下段剪碎, 
煎汤热洗。洗后,见破烂处有紫黑点,以针刺破,让恶血流出。另用樟
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匀扫烂处出水。次日洗过又扫,直至病愈。 
16、疔肿诸毒。用荆芥一把,切细,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为两次冷饮。 
17、各种疮疥。用荆芥研末,加地黄自然榨汁熬膏,调成丸子,如梧子
大。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18、脚丫湿烂。用荆芥叶捣烂敷上。 
19、头目诸疾(眼疾,风气头痛,头昏目眩等)。用荆芥穗为末。每服
三钱,酒送下。 
20、小腹急痛,癃闭不通。用荆介、大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水
磅下。小便不通者,大内用量减半;大便不通者荆芥用量减半。此方名
“倒换散”。 

薄荷 
释名 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1、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
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2、眼睑红烂。用薄荷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泡热激发
洗眼。 
3、瘰疬。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
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
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薄荷汁滴入鼻中,或以干薄葆水煮,棉球裹汁塞鼻。 
5、血痢不上。用薄葆叶煎汤常服。 
6、火毒成疮。用薄荷煎汁随时涂搽。 
水苏 
释名 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气味 (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1、漏血,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2、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3、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
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
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为末, 
冷水送服。 
5、鼻渊(按:鼻渊俗名脑漏,鼻中不断流水、流脓,或脓中带血)。
用水苏叶、麦站科、川芎、桑白皮、炙黄芪、炙甘草、生地黄(焙), 
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送下。 
6、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

荚(炙,去皮,去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
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荆芥汤送下。 
7、突然耳聋。用水苏叶生捣,棉裹,塞耳内。 
8、头生白屑。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 
9、蛇虫咬伤。用水苏研末,酒冲服。并以敷伤处。 
菊 
释名 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
周盈。 
气味 (花)苦、平、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 
茶调下。 
2、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 
3、病后生翳。用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末,每用二、三钱,加蜜少许, 
水煎服。 
4、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 
5、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红椒(去目)六两,共研为末。加淅地
黄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睡时茶送下。 
野菊 
释名 苦薏。 
气味 (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 
1、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
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

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苍耳叶,秋日
采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天泡湿疮。用野菊花根、枣木,共煎汤洗患处。 
3、瘰疬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淹闾 
释名 覆闾。 
气味 (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 
1、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2、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
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3、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艾 
释名 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 
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 
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 
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
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
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
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
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
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
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11、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
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 
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
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15、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
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16、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
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
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17、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18、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
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19、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
诚,临时温服。 
20、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
匀洗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21、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
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使痣烂脱。 
22、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
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23、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24、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 
不计次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
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25、虫蛇咬伤。用艾灸几次,有效。 
26、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
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茵陈蒿 
气味 (茎、叶)苦、平、微寒、无毒。 
主治 
1、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
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2、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 
3、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 
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
一次。 
4、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
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5、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6、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青蒿 
释名 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 (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主治 
1、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
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

酒送下。 
2、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
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