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陆贾新语注释-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皦如,纵之纯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是六艺即
六经也。自秦火后,乐失其传,故六艺遂为五经,此六经衍变之迹之可得而言者。而白虎通五经篇乃曰:“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以五常说五经,且五经有乐而无春秋,此则汉人之经说耳。
〔五〕承天统地,即承天统物也,详下文“统物”注。
〔六〕“察微”,“察”字原缺,今据子汇本、傅校本、唐本订补。宋翔凤云:“别本作‘及微’。”
〔七〕人伦,诗周南关雎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正义:“厚人伦者,伦,理也,君臣父子之义,朋友之交,男女之别,皆是人之常理。父子不亲,君臣不敬,朋友道绝,男女多违,是人理薄也,故教民使厚此人伦也。”此文言绪人伦,义亦相近,绪人伦者,谓人伦之道得其绪也。
〔八〕“纂”字原缺,宋翔凤引别本作“纂”,今据订补。
〔九〕案:尚书舜典:“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又益稷:“夔曰:‘笙镛以闲,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即此“被诸鸟兽”之谓也。白虎通礼乐篇:“八音者何谓也?乐记曰:‘土曰埙,竹曰管,皮曰鼓,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敔。’此谓八音也,法易八卦也,万物之数也,八音万物之声也。天子所以用八音何?天子承继万物,当知其数,既得其数,当知其声,即知其形,如此蜎飞蠕动,无不乐其音者,至德之道也。天子乐之,故乐用八音。”其阐明以音乐被诸鸟兽之理尤微至。
〔一0〕天人合策,案:此即后来董仲舒天人相感说之滥觞。汉书董仲舒传载其对策之言曰:“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视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又曰:“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鉴之于古,考之于今。”举此一隅,无劳九变。寻荀子天论言:“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矣。”此又陆氏天人说之所本矣。盖自董仲舒揭橥此义,而于是司马相如封禅文言“天人之际已交”,王褒四子讲德论言“天人并应”,班固西都赋言“天人合应”,皆承其说而为此纷纷也。文选阮嗣宗为郑冲劝晋王笺,张铣注:“天人,谓天意人事也。”
〔一一〕淮南子原道篇高诱注:“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
〔一二〕“弦”,李本、子汇本、程本、两京本、天一阁本作“弦”,俗别字,后不复出。
〔一三〕“钟”,程本、两京本、天一阁本、唐本作“钟”,古通,后不复出。
〔一四〕汉书地理志下:“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风俗通义序:“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刘昼新论风俗章:“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
〔一五〕文雅,文采典雅。汉书叙传:“文雅自赞。”文选刘公干赠五
官中郎将:“文雅纵横飞。”李善注:“大戴礼曰:‘天子不知文雅之辞,少师之任。’”又潘安仁夏侯常侍诔:“人恶其异,俗疵文雅。”注同。荀子修身篇:“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辟违,庸众而野。”新书道术篇:“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为陋。”
后世淫邪,增之以郑、卫之音〔一〕,民■本趋末〔二〕,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三〕,傅致〔四〕胶漆〔五〕丹青、玄黄〔六〕琦玮〔七〕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八〕。
〔一〕史记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喏。’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涓鼓而终之。”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郑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于此之水出也。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已而自沈于濮水,后师涓过焉,夜闻而写之,为晋平公鼓之,是之谓也。”吕氏春秋本生篇:“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高诱注:“郑国淫辟,男女私会于溱、洧之上,有绚盱之乐,芍药之和。昔者,殷纣使乐师作朝歌北鄙靡靡之乐,以为淫乱。武王伐纣,乐师抱其乐器自投濮水之中。暨卫灵公北朝于晋,宿于濮上,夜闻水中有琴瑟之音,乃使师涓以琴写其音。灵公至晋国,晋平公作乐,公曰:‘寡人得新声,请以乐君。’遂使师涓作之,平公大悦。师旷止之曰:‘此亡国之音也。纣之太师以此音自投于濮水,得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地在卫,因曰郑、卫之音。”
〔二〕史记孝文本纪:“上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是为本末者无以异。’”集解:“李奇曰:‘本,农也。末,贾也。’”汉书孝成本纪:“阳朔四年诏:‘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又食货志上:“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师古曰:“本,农业也;末,工商也;言人已弃农而务工商矣。”
〔三〕汉书孝景本纪:“后二年夏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贾谊新书瑰玮篇:“夫雕文刻镂,害(原误作“周”)用之物繁多。”
〔四〕汉书文三王传:“傅致难明之事。”师古曰:“傅读曰附。”案:此文傅致义同,谓以胶漆附益于所髹饰之物也。
〔五〕礼记月令:“季春之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脂胶丹漆,毋或不良。”正义:“脂胶丹漆为一库。”又:“季秋之月,是月也,霜露降,则百工休。”注:“寒而胶漆之作,不坚好也。”战国策赵策:“胶漆至●也。”胶漆,工匠以为胶合髹漆之用也。
〔六〕“玄”,宋翔凤本避清讳作“元”,今改,后不复出。本书无为篇:
“缮雕琢刻画之好,博玄黄琦玮之色,以乱制度。”义与此同。文选张平子思玄赋:“由厥好以玄黄。”旧注:“玄黄,玉石之色也。”说苑权谋篇:“厘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宫室,舆马奢侈,不可振也。”家语六本篇载其事作“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此言玄黄之色者,盖谓以玉石为饰,其色玄黄也。
〔七〕案:琦玮之色,他无所闻。疑当作“奇伟”,盖“奇”、“琦”古通,“玮”则涉上偏旁而误也。荀子非十二子篇:“治怪说,玩琦辞。”注:“‘琦’读为‘奇异’之‘奇’。”寻荀子解蔽篇作“治怪说,玩奇辞”,即其证也。
〔八〕荀子儒效篇:“积斲削而为工匠。”文选何平叔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唐晏曰:“此节由刑法叙及诗、书,由诗、书叙及礼、乐,由礼、乐之盛,叙及礼、乐之衰,所谓周末文弊也。”
夫驴骡〔一〕骆驼,犀象玳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洁清明朗,润泽而濡〔二〕,磨而不磷,涅而不淄〔三〕,天气所生,神灵〔四〕所治,幽闲清净,与神浮沈〔五〕,莫不〔六〕效〔七〕力为用,尽情为器。故曰,圣人成之〔八〕。所以能统物〔九〕通变〔一0〕,治情性,显仁义也。〔一一〕。
〔一〕“骡”,唐本作“■”。“骡”,俗字。
〔二〕诗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毛传:“如濡,润泽也。”
〔三〕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集解:“孔曰:‘磷,薄也。涅可以染皂。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案:沈约高士赞:“犹玉在泥,涅而不缁。”梁简文帝君子行:“君子怀琬琰,不使涅尘缁。”刘孝威堂上行辛苦篇:“黄金坐销铄,白玉遂缁磷。”缁、淄古通。
〔四〕列子汤问篇:“神灵所生,其物异形。”鬼谷子本经阴符:“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五〕史记游侠列传:“与世浮沈。”文选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沈,与时俯仰。”又阮嗣宗咏怀诗:“俯仰乍浮沈。”李善注:“轻薄之辈,随俗浮沈。”
〔六〕“莫不”,原作“莫之”,俞樾曰:“谨按:‘莫之’当作‘莫不’,盖言驴骡骆驼,犀象玳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之类,莫不为我用也。下文‘故曰,圣人成之。所以能统物通变,治情性,显仁义也。’即承此而言。今作‘莫之’,则与下意不贯矣。”案:俞说是,今从之。
〔七〕“效”,天一阁本作“效”,“效”俗别字。后不复出。
〔八〕案:此就篇首所引传曰之文,而为之衍绎其义,故以“故曰”结之。
〔九〕文选嵇叔夜琴赋:“摠中和以统物。”又陆士衡答贾长渊诗注引礼记明堂阴阳录:“王者承天统物也。”承天统物,犹上文之言承天统地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