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5老子的大智慧-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体,必须要和道体一样周遍,一样周圆。犹如要摄取太平洋海水的热量,就必然要有一个和太平洋面积至少等同的低温热源,才有可能摄取(这是被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证实的结论)。同理,要证悟道的存在必须使你的心量也要周遍法界、不动周圆才有可能达到。这就是说当我们成为“无量光”、“无量寿”时,才能周遍周圆。要知道“无量光”、“无量寿”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也就是成佛的境界,所以不成佛、成道,就永远不能彻悉“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的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这是释迦牟尼佛证悟后的真实感受和心得,也是他透露世人的最大“天机”!
为什么极性思维不能认识道,更不能体悟道呢?因为任何极性是对非极性的“分割”,极性极化是在非极性道体本身上进行的,所以极化的结果是对无量、无极、周遍、周圆等非极性属性的局限或割截。于是,将无量、无极极化为有量、有极;将周遍周圆的道体极化为有限、有范围、有边际的自组织系统。犹如大水中形成的漩涡,自成体系而禁锢;亦如蚕作茧自缚而闭塞。佛陀比喻为大海一沤和频伽瓶塞其两孔。越是极化则分割得越细越小,就更远离道体的状态和属性了。所以,用有限的极性思维无法把握道,更无法推测道。只有达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才能认识道,才有可能证道。道的属性是无私无欲、无为自然,只有我们的心态达到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状态时,我们才能与道同体,与道同体了,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能彻悟道的状态和属性。
数学上的零所表达的也正是“吾不知其谁之子”的道。零本来就是那个零,本来如是。那个零谁也没有产生它,其它的数都可由零和一演化出来,零可看作是一切数的本源,零也是不知其谁之子,是一切数之先。
大智慧的庄子对世界本源状态的描述更为详细直观,“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的“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正是对“吾不知其谁之子”的正确诠释。“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正是对“象帝之先”的说明。
■第 五 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这个人们就难理解了,“天地有好生之德”,怎么能不仁呢?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讲道的非极性。天地的运行体现着道无为自然的非极性属性。仁与不仁都是我们的极性观念,也是我们极性识念分别的产物。天地无私无欲,天地在道的非极性属性制约下进行着无为自然的运行,它不带有人一样的极性情感,所以天地不存在仁与不仁的“观念”。天地体现着道非极性的“平等性智”。天地不仁,表现天地无为,天地没有“分别之心”。如果天地有仁,就失去了它非极性的“平等性”,就体现不平等的极性属性了,这实际上就贬低了天地的“品位”。正是天地不仁,才能把万事万物都无分别的平等对待,“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是用草扎的狗娃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也正说明了天地的大仁(大仁不仁)。天地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人是万物之一,蚂蚁也是万物之一,如果把蚂蚁当总统一样对待,把草狗娃娃当人一样对待,怎么能说“天地不仁”呢!“天地不仁”说明天地无为,天地无私。无为无私就是大仁,大仁才“不仁”。这和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一个道理。所以,庄子就说:“至仁无亲”,“大仁不仁”。仁是相对于不仁的极性表达,当超越了仁与不仁的极性层次后,才进入了高一层次的境界,当境界升华时,就发生了根本属性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减。井中所观之天,再大的感受,到地面上才知渺小;在地面上所观之天再大,到太虚空才知太有局限。心量越大,境界越高,认识越深化,必然和普通人的观点看法差距就越大。我们不能用自已渺小的眼光,有限的知识,狭隘的心胸,去揣度老子的雅量和圣智。今人注解老子多以自已想当然的“所知障”乱点乱评圣贤的大智慧,确是误人误已,贻患无穷!圣哲超凡的大智慧往往被一些浅薄轻率的“我认为”所埋没,真是不幸啊!
六祖惠能的大智慧证悟的层次对普通人来讲太深了,阳春白雪,招来更多的不理解,尤其是“风动”、“幡动”、“心动”的证悟。再比如:“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一般人看来将“邪”的“不用”、“打却”还有道理,为什么把“正”的也要“不用”、“打却”呢?人们不理解,“邪正”一对极性观念是我们这个极性层次中的认识,“正”是相对“邪”的前提而称为“正”,说“正”时“邪”在其中。我们习惯于极性的思维,体会不出其中的机制,陷入“所知”中而障蔽。六祖超越了极性比量的思维羁绊,进入了非极性现量的境地,回顾“正邪”的极性观念正是障碍“清净”、“菩提”显现的乌云。同样,老子的“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不仁”表达正类于此。我们要正确理解智者的这种意境,不要以已度人,俗言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是说这种有限认识的危害性。对圣贤的见地,越是我们不能理解的东西,越是感到“荒唐”的东西,我们愈要鞭策我们的愚昧与无知,切忌想当然地乱说一通,贻害后学。有学者看到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证悟表达,他自然习惯而轻率的下了一个否定的结论。他哪里知道惠能认识的深层次呢?!他怎么能领悟惠能所证得的境界呢?!他怎么能知道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深邃的智慧呢?!正因为我们的无知无证,才有我们不负责任的乱批乱点,这是现在将来学人应该注意的地方。
一切极性的事物推到无穷、无量、无限时,才体现出非极性的属性。只有非极性的状态才有真正的平等,绝对的平等。极性的事物谈不上绝对的平等,只有相对的平等。因为极性的事物把道的非极性的绝对平等转化为两极互补的属性之中。互为存在前提的两极,它们相对的平等只能在各自功能的充分体现中得到实现。在极性的世界中,非极性的绝对平等,只能通过极性事物的极性运动周期的无限延伸,才能显示出来。天地是极性世界的总名称,也是极性世界无数极性事物的总合。所以,天地体现着非极性的属性。天地是极性事物无限的表达。天地的“不仁”,成为无条件、无区别、无对待(无极性)的大慈大悲。《涅槃经》曰:“云何名为舍慈得慈?善男子,慈名世谛,菩萨摩诃萨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第一义慈不从缘得。复次云何舍慈得慈,慈若可舍,名凡夫慈,慈若可得,即名菩萨无缘之慈。……亦舍声闻缘觉之慈,得菩萨无缘之慈,不见他持,不见持戒,不见破戒,虽自见悲,不见众生,虽有苦受,不见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实义故。”佛家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无条件、无区别、无对待(无极性)的“天地不仁”。道的属性是无私、无欲、无为、自然;天地体现道的这种属性,表现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平等一如性上,这正是佛陀讲的“第一真实义”。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效法道和天地的无区分,无对待,无为自然的属性。得道的圣人也是没有分别,体现了道的无私无欲。你对某个人或某些人施仁,那必然对应着对另一个或另一些人的不仁或不太仁。如果你对每一个人都是某一种对待时,那就谈不上仁与不仁了。同样,圣人对百姓“仁”了,肯定有一个圣人对百姓的“不仁”存在,才有这个“仁”。如果是没有那个“不仁”存在,就谈不上这个“仁”了。所以“圣人不仁”,也包含着圣人不存在“仁”的极性概念。没有这个仁与不仁,把老百姓都当“刍狗”,这是平等一如的另一种表达。这和佛陀在《金刚经》中讲的内容类似。“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陀的大慈悲要救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这在我们看来是“大仁”了,但在佛陀的境界,从实相本体的非极性来看,实无两相极性众生的存在,故言“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佛陀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圣者站在无四相的非极性境界,而我们却在四相具全的极性层次。在我们的层次,认为救度一切众生成佛是莫大的慈悲和仁德,但在破了四相的佛陀的层次来看,这种极性层次的仁德和慈悲,不是非极性无念、无住究竟一相的属性,有“我”度了一切“众生”的观念,就落入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极性圈套。在凡夫看来是仁德之举,在圣境看却非第一义谛。老子要人们效法这种天地的“不仁”和圣人的“ 不仁”,要人们大公无私,无分别,无执著,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一如,才能体道、悟道、得道。
“天地之间,犹橐龠乎”。天地是相对我们的直观感觉来说的,天地之间是虚空,老子这里的着重点在其虚空性中。橐龠就是咱们说的风箱,用橐龠表示天地无穷无尽的演化性,也比喻道所处的状态是无尽的虚空状态和真空属性。“真空”不是空无一切,而是真空妙有,所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正是老子形容真空妙有的一个绝妙比喻。天地之间虚空无物,道寓其中,犹如风箱。风箱中看上去空无所有,但鼓风不会穷尽(不屈),不会将风排完。不但不会排空排完,反而“动而愈出”,愈排愈多,这真是真空妙有,真空不空的绝妙表达。佛陀对实相本体真空妙有的无穷性常用“摩尼宝珠”的随方放不同光色来比喻。我们绕摩尼珠转动,摩尼珠就会随我们方位不同而变现出不同的色光。当我们转动的速度愈快,色光的变现就愈频繁(动而愈出)。但色光的产生绝不穷尽(不屈),而摩尼珠不因发光而有丝毫的减损。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水晶球表面现象的直观感受来体会这种证悟的表达。把水晶球看作是真空实相本体,同样球体随着我们观察的方向不同,现出不同的影像,它也具有“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属性。形象巧妙的比喻来自真实深刻的体悟和体证,老子用“橐龠 ”作喻,佛陀用“摩尼珠”比喻,从这两个唯妙唯肖的比喻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大智慧的殊途同归性,也能感受到老子、佛陀“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的实证性,更能感受到道体(实相本体)的真实存在。
虽然道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