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地皇皇-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菜儿说:“你这张嘴该学会闭一闭,这是在给外公扫墓呀!”
    田麦和太太跪到坟前。
    这次祭扫比当年田土根下葬还要隆重。铜钱沙上从来没有过如此辉煌、如此风
光的祭祀排场。纸花、鲜花铺满了地,纸人、纸马、纸轿、纸船、纸楼、纸汽车堆
满了坟头,满是供品、香烛、哀乐,还有当地很多单位派人送的花圈。公路旁,田
塍上,挤满了看客,比前天潮生迎新娘子回来还要热闹。
    这一切,死人是看不到的,是给死人做的,给活人看的。
    “田麦回来了!大资本家跟老支书一齐跪在老村长的坟头哩。”村里沸沸扬扬。
    “听说二叔要在铜钱沙盖工厂哩。”
    田稻并没有同弟弟跪下。除了父亲的尸体被抬回来他跪下哭过,他从来没有再
给谁下过跪。他不信神鬼,他是共产党的支书。
    田稻望了望娘,娘才是活着的祖宗。弟弟毕竟是那边过来的人,祭扫是弟弟主
持办的,由不得他。而他是受党教育的老干部。
    娘举起手中的铲子:“陪你弟弟跪下。共产党也是父母生的。”
    田稻无可奈何,蹲下了一条腿。豆女用脚踢去,田稻的另一条腿也曲了。他想
起父亲领他和阿麦拜韦先生的事,不觉尴尬地一笑。兰香见丈夫跪了,弟媳陪弟弟
跪了,也主动陪丈夫跪下。
    新娘子林静“扑哧”一声笑出来,怕老人见怪,连忙捂嘴。
    豆女举起铲子,朝潮生的膝头铲了过来:“你也跪下!”铲子戳在潮生干净的
西裤上。
    “跪吧,跪吧!”林静调侃丈夫。“怕脏了裤子,”她掏出一块手帕垫在地上,
“跪这儿!”
    “你也跪下!”豆女指着林静。
    “我?”林静吃了一惊。她没想到。
    “你是田家的媳妇了。”豆女说。
    “我的妈哟……”她伸出了舌头,往姑奶奶的背后闪躲。
    佩玉反把她推出来。
    潮生冷不丁地一抱妻子的腿,夫妻二人笑着跪倒了。
    豆女举着铲子,一个个铲过来,菜儿,青儿,菜儿的丈夫林清,一个个笑着跪
下了。露露逃也没逃掉,被外婆揪住,按倒。
    瓜儿不用铲,早就跪下念经了。
    坟头,跪成一排,笑成一团。
    豆女拍掌而笑:“笑,笑,就是孝!”
    大家反而不笑了。
    这就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拜死人,就是拜天拜地。
    中国人崇尚的是天地。天高不可攀,地则在膝下。
    天地者无形之父母,父母者有形之天地。永恒与短暂并存。
    田麦趴在父亲的碑前,十分虔诚地叩头。他抬起头时,发现碑座下草丛间掩盖
着一行字。
    他爬过去,用手扒开青草:“孝男田稻,孝孙潮生。”
    他渴望看到还有一行并列的字“田麦……”
    没有。
    他猛地抱住石碑,哭了:“爹,我回来了,我没有死。”
    大家都愣住了。这有钱的大老板怎会抱着一块石头如此动情,想笑又忍住了。
    “二舅,您别太激动。”露露连忙扶住舅舅。
    她这代人是无法理解的。这里没有他的名字,意味着什么?
    他抓起一把土,培在碑墓下,再用镶着宝石的领带别针戳破自己的指头,一股
殷红的血流出指端。太太大惊,忙去抓丈夫的手,看见他一脸的神圣,又止住了。
    “这是为什么呀!二舅!”
    “这里应该有我!”他蘸着血在石碑上写道:“孝男田麦,孝孙港生,海生。”
    田稻明白了,说:“当年你走,不知死活,内定叛国,我不敢呀!”
    田麦说:“哥,不怪你。我不会叛国,更不会背弃祖宗。铜钱沙生我养我,我
会回来的。”
    一脉相承是中国人的信念,故土是根。
    田稻说:“换一块碑吧,香港快要回归了,这碑上该有你和侄儿孙儿的名字,
还有我们家的田田。”
    露露说:“二舅,刻上个名字有什么了不起。你就在铜钱沙上修一条大马路,
把那旧桥拆了修座大的,用你的名字命名,岂不更加辉煌?爱乡爱土爱国几行泪几
滴血表白得了吗?”
    “我会的。但这碑上没有我不行。”

    扫墓的人群散去。田家人回屋准备宴席。
    田稻陪着田麦向田塍上走去。
    走在阔别了三十多年的故土上,田麦恍若回到了儿提时代。他是在这一道道田
塍上爬大的。他的哥哥,跟他同胎生的哥哥走在他的前边,像儿时一样,两个相貌
一样的人儿,老了。可两人的声音变了,两人的身份也不同了,一个是地地道道的
庄稼汉,一个是西装革履的大港商。当年的哥俩呢?无情的时光湮没了那光屁股浑
身泥的原形,爹也早已被黄土掩埋了。时光和黄土啊!将活生生的一切悄悄埋掉,
化成历史,在人脑里如轻烟缥缈而逝,让你抓不住。
    田麦梦中千百度,百转回肠的铜钱沙安在?除了老母和走在他前边的哥,那只
狗呢?那头牛呢?那十亩地在哪里?祖父母的坟依然,这是惟一没有变的。
    故土如一部老书,在他脑海中滚瓜烂熟。三十多年过去了,当他再揭开她时,
除了书名依旧,内容全改写了,几乎是一部读不懂的天书。能导读的是他哥。哥一
边走一边跟他说着他不理解的这书中的新故事:土改分田,合作社田归公,学大寨,
大围垦,办农场,知青下乡,包产分田,社办企业……哥哥指天说地,一点一滴,
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如数家珍,弟弟却像在听“天方夜谭”。
    田麦瞪大眼睛,努力在地上寻找当年的遗迹,满眼望去,只有祖父的坟是他惟
一能识的物象。他的记忆以那坟头的一束芦苇为坐标,开始在这块陌生的故土上搜
索。
    他和哥哥摸鱼抓虾的水洼变成了鱼塘,那棵柳树就是眼前的这棵吗?当年才一
小桶那么粗,如今却这般苍老,树干上的皮裂开了,满是断桠残枝,不过,它还活
着,又长出了新叶。树活百年容易,人活百年难哪!他想起阿稻把昌金顶到树上,
孩子们一哄而散,吓得昌金连尿也拉到裤子里的事。
    “哥,昌金还好吧?”
    “解放后他坐了五年牢,出来后回到铜钱沙,当了几年饲养员。后来他偷了队
里的一条船,跑了,到处漂泊,打鱼为生。看在兰香的分上,我索性放了他一条生
路。后几年,他居然换了大船,捕鳗发大财了。改革开放后,他已有了资本,做起
鳗苗生意来,跑上海,跑宁波的。鳗苗跟黄金一样贵呀。他跟他爹一样,天生是发
财的料。地主的帽子摘了后他回到村里,捐了一笔钱,修了小学,弃船登岸,承包
了农场几百亩水塘,办了养殖场,养鳖养龟,养基围虾养蟹,火了。你看,村里最
高的房子是他的,四层楼,装潢得跟四星级宾馆一样,还有豪华轿车。比陈耀武当
二地主、开盐场不知气派多少倍哩。我真想不透,这地主几十年后怎么变得更加猖
狂了,把他打死了又活过来。命吗?”
    “哥,富贵也许在天吧!不要那样看,一代冤仇二代了,三代四代又合好。两
家又成了亲戚嘛。你也不穷呀!我就不说了,潮生更有来头呀!铜钱沙变得跟城里
一样。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嘛。”
    兄弟俩走到旧塘堤上。这里早已看不到江水滩头了。经几次围涂造田,旧塘已
废弃,当年,林老爷出资修的塘堤毁朽得只剩下几段,像田塍一般,若不是铜钱沙
上的老人,是认不出它的痕迹来的。田麦终于辨认出来了:“哥,这是旧塘吧?”
    “是啊!毁得只剩下短短的两截了。”
    田麦突然惊讶地叫道:“咸菁子!”他向塘边一丛野草跑去,跪在地下,用手
抚摸着一片刚刚出土不到三寸长的野草,又摘起一棵,捧在手中,激动得流下热泪。
咸菁子,咸菁子,这种抗成的野草,常青在他的思乡梦中。他闻着,儿时的嗅觉记
忆复苏了。“咸菁子,海龙头呵!”他趴在地上,想找到另一种熟悉的野草海龙头。
    “真的,这里还有咸菁子。”田稻几乎认为咸菁子已经在铜钱沙上绝迹了的,
“它还没绝呀!我好多年没见这种草了。”
    “我们小时候,这塘堤外全是大片大片的咸菁子呀,秋天,黄花一片,就像今
天这油菜花一样。”
    “是啊!咸菁子,我什么时候把它消灭了?”田稻自问。
    “没有绝呀!瞧,还有海龙头哩!哥,你看看。”
    两个人像儿时一样乐了。
    “我要带些回去,种在花园里。这是铜钱沙上的草。”
    “我从来没拿它当回事,不知不觉把它差点铲尽割绝。”
    只有久离乡土的人,才对乡土上的草木有情啊!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草死了,第二年春到又活了,依然绿色芬芳。人呢?假
如人生如草,可以重来,谁都会愿意抛弃一切荣华富贵,从头活起,苦难也变得美
好起来。
    豆女没有回到屋里去,她在地里寻找着什么,十分专注。
    她终于发现了什么,挥动着小铲,对田稻和田麦呼唤:“阿稻阿麦!过来!过
来!”
    兄弟二人小孩似的走到母亲身边。
    豆女用铲子挖开一块地皮。
    田麦根据儿时的记忆判断,这里是他家过去的菜地。他猜想母亲在此埋过什么
东西,要挖出来。
    “埋什么?种南瓜,她每年都在这里种一棵南瓜的。”田稻告诉田麦。
    田麦夺母亲的铲子,说:“我来帮你挖吧,娘。”
    “不。”她继续挖着。
    一个瓦罐从土里露出来。兄弟俩蹲下去,用手帮助刨。“难道这里埋过什么财
宝,什么秘密?”
    豆女捧起瓦罐。罐内塞满了泥土,别无它物,几只土狗(地老虎)的卵蛹,正
要化成虫,还有几条肥蚯蚓蠕动着,绞成一团,令人恶心。
    “烂了,化了,化成土,化成水。谁都会化成水,化成土,化成灰的。”豆女
捧着瓦罐念道。
    “娘,罐里埋着什么?”两人问。
    “你们俩的一个胎衣呀!”
    “啊!”兄弟俩惊诧了。
    “你们俩是一胎生的,也该埋在一起。阿麦回来了,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你
的魂在这里。”
    “魂系故土啊!难怪我老做回乡的梦,原来,是娘守着我的魂。我不会把尸骨
抛在异乡的。”
    豆女捧着瓦罐说:“人都是土里生出来的,也要回到土中去。”
    是啊,大地埋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的业绩被写进了书本,他们的肉体回归
尘埃。
    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更多。
    豆女把瓦罐重新埋进地里。兄弟俩默默无言。
    母亲要告诉他们什么?
    豆女在新土上种下了豆子。她听到了潮声和婴儿的哭啼声。
    “土根!回来呀,阿麦回来啦!”豆女喃喃呼唤。
    “娘,我回来了。”

    阿麦又要回来了,坟要迁了,那埋着他们俩胎衣的瓦罐该让推土机碾碎吗?
    一钩残月,挂在柳树梢头,高速公路上的车灯如七月流萤。他恍恍惚惚看到了
片片金黄的咸菁子,茫茫地连着海涂、潮水……魂归何处啊!



  

                                第十三章

    晚饭后田稻出门想去找阿才谈谈。阿才代他当村长已成定局,臭水塘的地款最
终怎么办,还未定。能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