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应是屐齿印苍苔-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当止。笔致清朗、时有隽语,坦率中不乏芒刺,在流行的时风中自成一格。
散文的本质是以心会心,以真我为血脉,以艺术为生命。《无华小文》
是志华的第一本文集,我很愿为她充当报幕员的角色,和读者一起,体味她
的自然与亲切,预期她的深厚与圆熟。
① 引自《爱因斯坦谈人生》,美国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编,高志凯译。
1989 年6 月10 日
笺上彤云 ——序小思散文集《彤云笺》
在80 年代,我和香港疏隔30 年之后,旧地重游,像蓦然闯入外星世界,
目迷五色,心汇千端,而最感愉快的,是认识了不少令人萦系向往的朋友,
小思(卢玮銮)女士是其中之一。
香港地处南天,一岛孤悬,万流云集,尽管百五年来世局播迁,沧桑多
变,绵邈的华夏文化传统,如一灯不灭,烛照海岸,岛上知识界的有心人,
不知为此付出了多少披荆斩棘、填海补天的辛苦。小思长年惨淡经营,参与
开荒行列,不仅在香港赢得文名与贤声,同时隔山过海,影响及于一向门禁
森严的大陆。熟悉港情的柳苏,在北京《读书》杂志上频为香港作家画像,
其中就有《无人不道小思贤》一文,细细描述她的人品与文品。
小思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隽爽,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但霁月光风之外,
也自别有其引人注目的色彩。她的文史著述,谨肃如法官判案,殚见洽闻,
而心细如发,真正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历;知人论世,略迹原情,平心放眼,
又表现出罕见的热忱与胆识;她的散文创作,纵横上下,挥洒自如,覃思遐
想,翩跹欲飞,则纯然是才人本色。这种种似乎矛盾的品性,千山一脉,百
水同源,读者可以由此看到她的一片赤子之心。
《彤云笺》是小思1985 年以来的散文集锦,以《送八十年代》和《迎
九十年代》二文为殿。笔端迈越时空,大至历史、战争、人物,小至一花一
木一穗一石一器;近至大陆会稽山下的沈园轩亭口,五台山中古老的小镇,
远至尼罗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鱼龙曼衍的今日苏联与东欧,耳目所接,痛
痒萦心,寄慨遥深。她时而化身为结血瘢的水袖,惯漂泊的骆驼,倾诉人间
的野蛮和冷漠。现代都市被割切的天空,电脑与情感的隔阂,也使她忧心忡
忡,无端爆发许多枨触。缅怀先贤,以心会心,又是另一种情致笔墨。陆游、
秋瑾、蔡元培、瞿秋白、老舍乃至萧红,国仇家恨,侠骨柔肠,清才卓识,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一片神往和怅惜之情,如杨花点点,在字里
行间飞舞。小思与丰子恺的文字缘、忘年交,更显得一往情深,生死不渝,
可以看作是一段两岸的文坛佳话。
常听说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却提出了无声的
抗议。纸上氤氲,目验心证,表明纸醉金迷的维多利亚港不只是声色犬马之
场,在红尘十丈之中,自有一片清凉世界,供心灵栖息翱翔,悲欣歌哭,长
啸行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科学与艺术,应当是一对丽质天生的姊妹花。
感谢小思,以文会友,不遗在远;爱抒所怀;遥祝笔健!
1990 年5 月15 日于上海
打开金锁 ——电视片《昨夜的月亮》文学本代序
胡杨同志:
二月六日手书奉到。知《昨夜的月亮》播放后获得好评,在全国电影制
片厂首届优秀电视剧评选和首届全国录像片评选中,分别得三等奖和二等
奖,现在剧本又将印行。这都是好消息,值得高兴。
张爱玲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不容忽视。她的《金锁记》曾受读书界普遍
肯定,成为她的代表作。已故的傅雷对艺术评骘标准极严,曾为文推许《金
锁记》是“我们文坛上最美的收获之一”。四十年来,张爱玲在海外和港台
享有很高的声誉,台湾还产生了不少所谓“张迷”,在她脱颖而出的大陆,
却反而销声匿迹,近于湮灭。这种反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时代和环
境等客观原因,也不排除由张爱玲本人手造的主观因素。改革开放以后,我
感到这种隔阂应该打破,明知障碍仍然不少,于1984 年11 月写了《遥寄张
爱玲》一文,在香港和国内同时发表,有影响的《收获》重刊了《金锁记》。
可喜的是由此很快引起连锁反应,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关编辑部门立即从北京
来了长途电话,表示准备出版《传奇》;因为他们只有《传奇》初版本,接
着又派专人来上海,向我借用旧藏该书增订本加以复制。同时上海书店以最
快的速度,《传奇》1946 年原版影印问世。列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
的一种。以后张爱玲的作品,就在全国好几家出版社相继出版。最近常君实
同志自北京来信,向我介绍了张爱玲的年轻研究者于青,因为她正在写张爱
玲评传,和另一位同道金宏达同志合作,计划由安徽文艺出版社编印张爱玲
文集。这种情况,并非出于偶然,原来在我国新历史时期以前,张爱玲的姓
名和作品虽已在国内消失,却仍有口碑流传,许多文学爱好者争相搜求。据
我所知,大学文科研究生中以张爱玲为研究对象者即不止一人。凡此种种,
正如埋在河床下的一片潜流,早已蕴有冲出地面的蓄势。出版界的张爱玲
热,正是适应了这种需求。文学史上有许多事例表明:趋时媚俗之作,虽可
以争胜一时,却难免像节日的礼花,瞬息的灿烂以后,随风而逝;真正优秀
的作品,却经得起风吹雨打,久经时间的检验而不失其晶莹。这也是一种客
观的艺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来信谈到张爱玲的评价问题,我对此毫无研究。我不是理论家,也无此
涵养。不过有两点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一是由于她的世家出身和社会经
历,笔端扫射的生活领域,填补了新文学创作的空白点;一是由于她的才华
修养所凝注的艺术造诣和文字功力,和现、当代某些浪得虚名的作品,一加
比照,妍媸自见。这种成就,自应为关心新文学事业者所珍视。不知高明以
为如何?
在张爱玲的名著中,《倾城之恋》曾在抗战时期的上海搬上舞台,前些
年又在香港拍成电影,《金锁记》摄制电视片,却是第一次。从烛照人性幽
微这一点来看,《金锁记》比《倾城之恋》更有深度,也更使人颤栗,演绎
为荧屏形象,无疑是有意义的。电视片改名为《昨夜的月亮》,我一直觉得,
不如原名的浑成自然,这种想法,至今未变。承你见赠《昨夜的月亮》录像,
前年台湾的萧锦绵女士来大陆时,到寒舍见访,我已经转送给她。萧锦绵是
著名的“张迷”,便于她在台湾公诸同好。“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
你大概不会反对吧?
1991 年2 月14 日,旧历除夕
第三个十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序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
一
不知是历史偶然的巧合,还是有意的考验,中国新文学运动发难以后的
三十年,竟和战争结了不解缘。开场既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首尾相衔,临末又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程。莽莽神州大地,备受帝国主义列强侵凌鱼肉
的同时,军阀混战连绵不断,革命战争重叠交错,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轮
番袭击。到抗日战争的炮声一响,国家已经走到存亡绝续的边缘。新文学运
动的风雨阴晴,都和这动荡的时代息息相关。
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壮、惨烈、痛苦的经验,也是
足以自豪的光荣篇章。当年身历其境的作家,和全国军民戮力同心,承受难
以想象的压力,终于击退现代生番的野蛮入侵,保卫了我们列祖列宗亿万斯
年鞠育经营的神圣疆土,洗雪了百年积弱造成的丧权辱国之耻。海外侨胞和
作家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自卫战争。这一时
期的文学成果,应该放在历史天平上,给予充分的评价。
抗日战争非凡的艰苦性,还由于我们不但面对深入国土的强大敌人,本
身更处在抉择中国命运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夜,救亡图存、同仇敌忾的
大旗下,始终存在着抗战与投降、团结与分裂、民主与专制、御侮与阋墙的
深刻矛盾,如烈火洪炉,锤炼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
侵略战争造成文学队伍的大流迁,作家为抗战奔走号呼,在连天炮火中
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大量结集在以陪都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许多寻求理
想、向往未来的作家,投奔革命圣地延安,陷于敌手的北平与上海,特别是
“孤岛”时期的上海,也依然有作家在侵略者铁蹄下坚持苦斗;有的作家联
翩南渡,把抗战和新文学火炬隔海传递到香港。不论环境如何杌陧,条件如
何艰苦,作家都没有搁笔,放弃自己的职责。
散文创作在不受积极鼓舞的相对冷落中,也没有辜负这重要的时代。老
辈作家坚守岗位,为数众多的新手次第登场,现在多半已卓然成家。体貌风
格,因人而异;视野有宽窄,观察有疏密,感受有深浅,笔致有文野,共同
的基调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日寇的仇恨,对胜利的坚信。但也不乏人情世态
的描画,山河岁月的咏叹,因为生老病死、七情六欲的生态不会在战火中消
失,只会变得更加强烈。属于“五四”一代的冰心,在故都陆沉后弃家出走,
视历年荟贮的书画典籍、艺术与感情珍品如土芥,千里流转西南,宣告“战
争夺去了毁灭了我的一部分珍宝,但它增加了我的最珍贵的,丢不掉的珍
宝,那就是我对于人类的信心”!她用“男士”这一笔名写的《关于女人》,
笔端由母爱和童心移向女性群像,因为女性意味着温柔、忍耐、痛苦、牺牲
和勇敢,也就意味着“无我”,这就把人性揳入历史的深处,境界渐宽,感
慨遂深。典雅清婉的文风,溶入流畅平实。冰心今年已到九十高龄,依然勤
思健笔,谡谡如松下风。她把自己创作变化的历程,概括为“甜酸苦辣”四
字,战时正是她由甜转酸的阶段。丰子恺亲切自然,自成一家。他并不标榜
性灵,但明心见性,字字掬自肺腑,行文也质朴无华,不矜不躁,不事藻饰。
他在故乡石门湾苦心构筑的缘缘堂,战事初起,就毁于日机的滥炸,扶老携
幼,背井离乡,备尝艰险困苦,却胸襟豁达,随遇而安。由于他的文名和画
名,常在逃难中得他的倾倒者慷慨相助,绝处逢生,朋友笑说是“艺术的逃
难”,他自己却说不如称为“宗教的逃难”。宁静淡泊的习性使他认定人生
最高境界是宗教,但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入世的,他文画并作,爱国热情如
沸,而文格依然明净爽飒,从《辞缘缘堂》诸文可窥一斑。老舍一洗过去的
幽默潇洒,满腔激情,把全部活力倾注于组织工作和社会活动,作品也以激
扬民气、鼓舞斗志为主。《五四之夜》给重庆大轰炸留下了一幅惊心动魄的
图画,满城烈焰冲天,满街遍巷的断墙碎瓦,生命重于泰山而轻如尘土。大
火未灭,月亮出现在烧得通红的天空,而敌机又来夜袭,残暴的轰炸激起更
强烈的敌忾与仇恨。《我的母亲》是悼念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