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诗刊 2006年第21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鸟声。 
   
  2 
  自我5岁的时候,作教师的父亲教我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后,我的记忆里就羽翼闪烁,鸟声不断。它们时而清晰如灵魂的珍珠,时而模糊如苦痛的花香。它们有时像锥子锥我,有时像敷在伤口上的白霜或黑药。我以为,这些鸟声的波纹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骨头之上,如一种音乐,让我独自品味,独自体悟。 
  更重要的是,这些鸟声主动地进入了我的诗歌。13岁时,我写出“鸟叫中有打动我的露水”;23岁时,我写出“每一只鸣叫的鸟都是我带着天空和乐器的情人”;33岁时,我写出“大雁叫我不要与落日背道而驰”、“乌鸦的叫声滴下的并不全都是墨水”、“零碎的麻雀声我要整体地倾听”…… 
  鸟鸣惊心啊! 
   
  3 
  鸟的叫声,有时像钉子飞奔,有时像玻璃喧哗,有时像落花簌簌而下,有时还细微如我的诗句在暗暗灌浆、拔节。 
  我已忽略不了鸟的叫声。是它们让我翻找出了青春期的各样响动。比如,月光下移动的花瓣和唇语。比如,拆开情书时的惊叫和战栗。比如,矢志发奋时的蛟龙翻滚和狮虎怒吼…… 
  难能可贵的是,鸟的叫声,让我记住了诗歌的责任:诗歌为何而鸣?为何而呼?为何选择不同的音量和叫法而大白于天下? 
   
  4 
  面对这些鸟声,我开始猜测:我最适合于哪类鸟叫?我的叫声中还缺少点什么?我鸣叫的刹那为什么总是云雾远去而月光清朗? 
  我在诗歌中回应这些鸟声。 
  我会寻找出这些鸟声的出处和起因,在此起彼伏的回响中,得出一个明亮的答案。 
  我将像保罗·策兰所说的那样,无论“裙子和裤子”,我都会立即识别出来。 
   
  5 
  其实,我已经像鸟一样叫了。 
  在纸张上,在诗歌中。 
  无论叫得如何,我毕竟是在启动自己的嗓音了。 
  因为,我的诗歌中有各种的鸟随时出现,它们不只跳跃、飞翔,它们还要交谈和歌唱,也就是说它们还得让我的纸张鸣叫,让我的诗歌应答不已。 
   
  6 
  鸟的叫声是多种多样的。形形色色的啼鸣,让我的诗句震动,声线和光线都十分的耐看和好听。 
  在林子里叫的鸟是自然的鸟,原生态的鸟,梭罗称这类鸟为“本色的鸟”。在诗歌中叫的鸟是比喻的鸟,变形的鸟,高文纳尔称这类鸟为“语言的鸟”。 
  诗人在诗歌中宁静得发响的时候,也许就是“本色的鸟”和“语言的鸟”在他的精神里暗合为一体的美妙契机。 
  箫和笛,灌满了鸟音。 
   
  7 
  鸟声的本质是独特性。 
  杜鹃泣血,叫得尖锐凄伤;画眉唯美,叫得婉转清脆;大雁惜远,叫得空阔悠长;山鹰好搏,叫得裂铁折钢…… 
  我的诗歌也能发出叫声,但它绝对不与其他诗人雷同。否则,千人一腔,不如不叫。 
  我的叫声,当留下闪电的细末和青铜的灰烬。 
   
  8 
  我非常想把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中紧张、激动、快速的语言节奏比成一种鸟叫。这种节奏,如同怒涛、洪流、爆发的火山和奔跑的公牛,一字作胆,字字皆胆,撼天动地,把霹雳的冷汗都惊了出来。 
  同时,它又暗含着一种深深沉淀的底蕴。 
  这是什么样的鸟呢?这是什么样的鸟的心脏呢?“飘浮着,聚成一团团——眼看着停了下来,却又在运动”。这是什么样的鸟的叫声能够比拟的呢? 
  我双眼一亮,注意到了词句意义和音响的相互关系。 
   
  9 
  诗歌中的鸟声,可以让诗行激烈地抖动,轻微地震荡。诗歌中的鸟声,可以啼宽词语的天空,文字的缝隙。 
  在鸟叫的沿途,我拾到的不仅仅是诗歌的金子、美玉、琥珀和玛瑙。 
   
  10 
  在诗歌中,能够听到千年前的鸟声,能够想象万年后的鸟声。它们环环相扣,首尾呼应,如沙漠活水,如空谷仙乐,同春天一脉相承,让天性葆住永恒。 
  我一刻也离不开鸟声,哪怕我已静谧得浑身没有字痕。 
  鸟为什么在诗歌中叫?这个问题,我只有沉思。只有每天写几句话,小心翼翼地试着回答。      
沉思的诗情
谢 冕 
  王顺彬有很美好的诗情。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意境:鸟飞着,桃花流着泪;灯亮着,楼群展开着它的丰富。他的诗中洒满了阳光和鸟鸣。他用诗来表达他对大地、天空和家乡的热爱,他在内心默默地为这一切感恩:“重庆曾以小小的一角,盛下过我巨大的悲痛”(《感恩》)。他居住在这城市里,这城市是如此让人动心,它以它的博大和慈爱盛下了,接纳了,而且溶解了那隐秘的大悲哀。大地无言,天无言,只有诗人知道这悲痛是如何啃啮着他的内心。他为此感恩。他在写这首短诗时感情表达得很节制。 
  王顺彬的抒情是多向的,大多数的情况下表现都很简括,他不太放任情感的奔泻。却能在节制之中表现丰富,也不时出现惊人之笔。燕子的呢喃与奔忙,我们都知道它们衔泥是为了筑巢,诗人却在这里翻出了新意:想象中它们不是为筑巢,“而是去修补另外的天空”。读这诗句时,有一种当初读到顾城《星月的由来》那样的惊喜。诗要动人,要不断地排除那些平淡的形容,总要有这样出人意外的奇想,不时地刺激着人们的审美想象。王顺彬的这首统共只有四行的短诗《燕子》做到了。 
  这组诗中最精彩的一笔,应该是《想象中的墓志铭》。它以六行的短制,写了梦一般的意境:桃花是模模糊糊地开,阳光是不明不白地亮。而心却是格外地清醒:“假若我是一只蚂蚁/我愿死在大象的脚下”。墓志铭是纪念死亡的,当死亡还遥远时,他想到一种值得骄傲而且辉煌的最后的归宿,于是有了这样的对于墓志铭的“想象”:不是卑鄙,而是绚烂,绚烂地以自身的渺小心甘情愿地被伟大所“毁灭”。这些想象,证实他并不注重华丽,而是追求质朴,以惊人的新奇而赢得灿烂的诗意。 
  王顺彬的诗是沉思的。他不属于激情型的诗人。如果想在他的诗中寻找奔腾的气势,可能难以如愿。他长于思考,且力求融哲理于冥想之中。所以,读他的诗,心情要平和,速度要缓慢,从他的那些隐藏的意念中,体验思忖之后的愉悦。由于他行文的某些习惯,他会设置一些特别的词语结构藏匿他的真意,我们要有一定的耐心,克服我们欣赏的不适应,在他布置的弯曲而隐蔽的词语迷宫中,寻觅那从繁密的枝叶缝隙间筛漏下来的明亮。 
  《写给水厂的女工们》,此诗立意甚佳,行文却有些缠绕。因为他不避日常的琐碎入诗,把一些生活的“原样”嵌入诗中①,如刷牙、煮粥、淘洗菜叶、中午进餐、下午开会、晚上回家,意在言明这些均与水有关。面对这样的叙述,得有一种排除焦躁的宽容。而庆幸的是,我们的耐心“跟随”毕竟有了回报。我们终于在诗人不避世常的繁冗中,“发现”了“临窗诵读”“水如月光”的诗意,终于“发现”主持会议的女书记的嗓音里的“水的清香和宁静”。我们因寻觅而拥有,因拥有而满足。但是,容我们反问,为何要让我们进行如此艰难的“跋涉”? 
  读诗的人总是这样,总有一种倾心于这种漂浮的诗意的痴迷。我们有自己的寻求。我们总是顽强地寻求那些隐藏在词语背后的幻觉和想象,寻求那些似乎与生活有些“距离”的“虚幻”。从这个角度看,这位诗人笔下的“喘息的桃花”,“累得很翠的柳条”,就有着十分迷人的风景。《下半夜》颇有早期朦胧诗的余韵,令人想起北岛和芒克的那些意象诗。“整个人都在下沉 故乡般的寒冷”,跳荡、凝练而丰盈。 
  王顺彬的诗,水平有参差,不甚齐整。有的诗,因为前述那种“不避俗句”的倾向,涌入一些诸如“我听得躺不住了”、“突然/明白了”之类的浅露的描写,而显得缺乏意韵。但在另一些诗中,却展现作者惊人的华彩。最动人的是《最初的黎明》—— 
   
  鸡鸣喷出最高的一朵火焰 
   
  写的是鸡鸣之声,那声音却表现为一种物象:火焰。声音在他的想象中更是气势非凡,是一种喷发!这种对于黎明之初的鸡鸣的感受是非常独特的。他写出了有异于所有人的鸡鸣的感受:一朵最高、最红、也最热烈的黎明之花在开放!在同一首诗中,他写小虫“在泥土里猛烈翻身”,从而使“草根一阵惊叫”,都是神来之笔。结句更为让人倾倒:“把所有的亮加在一起/就等于黎明”。 
  是的,从对水厂女工的歌唱,到为马路天使和磨镰刀的人的赞美,诗人的心是和用劳动的汗水创造生活的那些美丽的心灵联系在一起的。在物质引诱日盛的今天,当许多诗人都把诗的触角收回到一己的内心的时候,他有一种可贵的坚守。王顺彬对于普通人的工作和命运的关注是非常动人的。这样一些在乡村的夜晚磨镰刀的人,扫马路的人,还有在水厂劳动的女工们,都是一些值得尊敬的人。 
  一颗沉思的诗心在歌唱。歌唱劳动,更歌唱生命,“蜜蜂匆忙”也好,“一只蚂蚁没有葬礼”也好,都是对生命价值的沉思。都是向生命致敬的诗篇。我们感谢诗歌,我们也感谢诗人的辛劳。 
  2006年8月21日,于京郊昌平 
   
  ①有些诗人有这类的主张,如“生活流”,如“口语化”,如“平民意识”等等,都在强调诗与庸常生活状态的“亲和”。这些主张的功过评价,须加辨析。 
诗五首(组诗)
绿 原 
  一个老人的冬夜 
   
  听凭它缓缓流淌过去 
  像一瓶浓稠的墨汁 
  倾倒在 
  一摞写满了字的原稿上 
   
  ——既淹没了 
  他的几乎全部记忆 
  又为他留出 
  萤窗一角亮着 
  ——亮出了一朵 
  五颜六色的 
  形象思维之回光 
   
  于是 
  心安理得地模仿 
  黄永玉的猫头鹰睁开 
  一只眼睛又把 
  另一只闭上,反正醒着 
  和睡着一个样 
  且默数再也听不见的 
  儿时午夜江汉关钟楼上 
  浸透了露水的 
  叮当 
   
  一株马缨花 
   
  一株马缨花像我一样 
  “犯了错误”似的一声不吭 
  被隔离在窗外的角落; 
  一天心血来潮贸然伸出 
  一根手指晃动在玻璃窗上 
  仿佛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按规矩我只能相应不理, 
  可它仍不放手,手指长着 
  嫩叶,生机盎然,越伸 
  越长,像要伸过来握手的 
  一只长毛的胳膊…… 
   
  我真高兴,我真感谢—— 
  我想不到的是—— 
  嫩叶丛中竟有 
  黄绿色花萼昼开夜合 
  并热情地把希望用 
  一束粉红色花丝系着 
  简直会穿透玻璃递给我…… 
   
  (可知马缨花又名 
  合欢花,难道是预兆 
  自由女神在召唤,我将 
  交上合家欢的好运么?) 
   
  它又回来了 
   
  (丙戌狗年女儿给我带回一只狗——)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