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柳如是别传-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君何如许掾”等条。)下句以徐娘昭佩比河东君。当牧斋赋此诗时河东君已三十九,发尚全黑,自是事实,但南史壹贰后妃下梁元帝徐妃传云“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栢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此则断章取义,不可以辞害意也。
“华颠犹踯躅,粉面亦迍邅”一联,上句牧斋自谓,下句指河东君。牧斋作此诗,末段邀霞城赴虞山拂水山庄看梅,恐是邀其与河东君面商复明计划。霞城若至牧斋家,河东君自是女主人,应尽招待之责。且此段与首段皆关涉河东君,措意遣辞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洵为佳作也。
复次,关于王彩生之资料今所得尚不充足,姑先戏附一诗,以结他生之后缘云尔。
戏题有学集高会堂诗后
竹外横斜三两枝,分明不是暮春期。未知轻薄芳姿意,得会衰残野老思。万里西风吹节换,夕阳东市索琴迟。可怜诗序难成谶,十月桃花欲笑时。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
(十一)
 
 
顺治十三年丙申秋冬间牧斋往松江游说马进宝反清告一段落,次年复往金陵,盖欲阴结有志复明之人以为应接郑延平攻取南都之预备,其流连文酒、咏怀风月不过一种烟幕弹耳。此年之诗前已多引证,茲择录有学集诗注捌长干塔光集中顺治十四年丁酉所作诸诗最有关复明运动及饶有兴趣者诠论之于下。
“棹歌十首为豫章刘远公题扁舟江上图”其一云:
家世休论旧相韩,烟波千里一渔竿。扁舟莫放过徐泗,恐有人从圯上看。(自注:“远公故相文端公之孙,尚宝西佩〔斯玮〕之子。”寅恪案:并可参同书同卷“金陵杂题绝句”二十五首之二十二自注及华笑庼杂笔壹黄梨洲先生此题批语。)
其三云:
吴江烟艇楚江潮,濑上芦中恨未消。重过子胥行乞地,秋风无伴自吹箫。
寅恪案:远公为刘一燝之孙。明史贰肆拾刘一燝传略云:“刘一燝字季晦,南昌人。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魏〕忠贤大炽,矫旨责一燝误用〔熊〕廷弼,削官,追夺诰命,勒令养马。崇祯改元,诏复官,遣官存问。八年卒。福王时追谥文端。”季晦在福王时追谥文端殆由牧斋之力,盖此时牧斋任礼部尚书故也。远公之至南京不知有何企图,据牧斋诗旨,以张良伍员报韩复楚期许,则远公之志在复明,为牧斋所特加接纳者之一,又可推知矣。
“顾与治书房留小像自题四绝句”其一云:
崚嶒瘦颊隐灯看,况复撑衣骨相寒。指示傍人浑不识,为他还着汉衣冠。
寅恪案:第二句有李广不封侯之叹,即己身在明清两代终未能作宰相之意。末二句则谓己身已降顺清室,为世所笑骂,不知其在弘光以前固为党社清流之魁首。感慨悔恨之意溢于言表矣。
其二云:
苍颜白发是何人,试问陶家形影神。揽镜端详聊自喜,莫应此老会分身。
寅恪案:末二句自谓身虽降清,心思复明,殊有分身之妙术也。
其三云:
数卷函书倚净甁,匡床兀坐白衣僧。骊山老母休相问,此是西天贝叶经。
寅恪案:牧斋表面虽屡称老归空门,实际后来曾有随护郑延平之举动。今故作反面之语,以逊词自解,借之掩饰也。
其四云:
褪粉蛛丝网角巾,每烦礼佛拭煤尘。凌烟褒卾知无分,留与书帷伴古人。
寅恪案:网巾乃明室所创,前此未有,故可以为朱明室之标帜。
周吉甫晖续金陵琐事“万发皆齐”条云:
太祖一夕微行至神乐观,见一道士结网巾。问曰:此何物耶?对曰:此网巾也,用以裹之头上,万发皆齐矣。次日,有旨召神乐观结网巾道士,命为道官,仍取其网巾,遂为定式。
小腆纪传伍贰画网巾先生传(寅恪案:徐氏所记出戴名世撰“画网巾先生传”。见戴南山先生全集柒)略云:
画网巾先生者,不知何许人。(寅恪案:小腆纪传叁玖刘中藻传云:“中藻子思沛时羁浦城狱中,闻父死,曰:父死节,子可不继先志乎!亦死。或曰思沛即画网巾先生也。”小腆纪年附考壹陸顺治六年四月“我大清兵克福安,明鲁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刘中藻死之条亦载此事,但附考曰:“福建续志,福宁府志俱云思沛即世所称画网巾先生,而福安县志谓思沛羁浦中狱中,闻中藻死,曰:父死节,子可不继先志乎!亦死。浦城县志亦云然。按画网巾先生死泰宁之杉津,自另是一人。”茲附录于此,以供参考。)服明衣冠,从二仆,匿迹光泽山寺中。守将吴镇掩捕之,送邵武,镇将池凤鸣讯之,不答。凤鸣伟其貌,为去其网巾,戒军中谨事之。先生既失网巾,浴栉毕谓二仆曰:衣冠历代旧制,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即死,可忘明制也?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画已,乃加冠。二仆亦交相画也。每晨起以为常。军中哗之,呼曰画网巾云。〔王之纲斩之〕,挺然受刃于泰宁之杉津。泰人聚观之,所画网巾犹斑斑在额上也。
小腆纪年附考壹柒顺治七年庚寅十二月丙申十七日“明督师大学士临桂伯瞿式耜、江广总督兵部尚书张同敞犹在桂林,谕降不屈,死之”条云:
〔张〕同敞手出白网巾于怀,曰:服此以见先帝。
钱曾牧斋投笔集笺注上“后秋兴之二”第陸首“胡兵翻为倒戈愁”句牧斋自注云:
营卒从诸酋长,皆袖网巾氈帽,未及倒戈而还。
此等皆可以为证。
牧斋此诗前二句亦同此旨,末二句自谓不能将兵如唐之段志玄尉迟敬德,只能读书作文。此本是真实语,但其在弘光时自请督师以御清兵,则恐是河东君之怂恿劝勉,遂有是请耳。
“题画”云:
撼撼秋声卷白波,青山断处暮云多。沉沙折戟无消息,卧看千帆掠槛过。
寅恪案:遵王注本此诗列于“燕子矶归舟作”后一题,“归舟”诗有“薄寒筋力怯登楼”及“风物正于秋老尽,芦花枫叶省人愁”等句,涵芬楼本列于“燕子矶舟中作”后一题,“舟中”诗亦有“轻寒小病一孤舟”句,并参以此诗第壹句“撼撼秋声”之语,足证牧斋赋此“题画”七绝必在九月。全唐诗第捌函杜牧肆“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前论魏白衣致书郑延平谓“海道甚易,南风三日可直抵京口”,牧斋待至九月,以气候风向之改变,知郑氏无乘南风来攻南都之可能,遂不觉感樊川诗旨而赋此“题画”七绝也。
“有人掸聂大年灯花词戏和二首”其一云:
荡子朝朝信,寒灯夜夜花。也知虚报喜,争忍剔双葩。
其二云:
灯花烛夜多,寂莫怨青娥。一样银缸里,无花又若何。
寅恪案:此为忆河东君之作,不过借和聂寿卿诗为题耳。
“桥山”云:
万岁桥山奠永宁,守祧日月镇常经。青龙阁道蟠空曲,玄武钩陈卫杳冥。坠地号弓依寝庙,上陵帯剑仰神灵。金舆石马依然在,蹴踏何人夙夜听。
寅恪案:此首为明太祖孝陵而作。末二句则希望郑延平率师来攻取南都也。
“鸡人”云:
鸡人唱晓未曾停,仓卒衣冠散聚萤。执热汉臣方借箸,畏炎胡骑已扬舲。(自注:“乙酉五月初一日召对,讲官奏曰马畏热,必不渡江。余面叱之而退。”)刺闺痛惜飞章罢,(自注:“余力请援扬,上深然之。已而抗疏请自出督兵,蒙温旨慰留而罢。”)讲殿空烦侧坐听。肠断覆杯池畔水,年年流恨绕新亭。
寅恪案:此首为牧斋自述弘光元年乙酉时事,颇有史料价值。末二句盖伤福王及己身等之为俘虏而北行也。
“蕉园”云:
蕉园焚稿总凋零,况复中州野史亭。温室话言移汉树,长编月朔改唐蓂。謏闻人自讹三豕,曲笔天应下六丁。东观西清何处所,不知汗简为谁青。
寅恪案:此首乃深恶当日记载弘光时事野史之诬妄,复自伤己身无地可托以写此一段痛史也。噫!牧斋在弘光以前本为清流魁首,自依附马阮、迎降清兵以后身败名裂,即使著书能道当日真相,亦不足取信于人,方之蔡邕,尤为可叹也。又同书同卷“金陵杂题绝句”二十五首之十三云:“人拟阳秋家汗青,天戈鬼斧付沉冥。赤龙重焰蕉园火,烧却元家野史亭。”此绝句亦自惜绛云楼被焚,其所辑之明史稿本全部不存,与蕉园七律可以互证,故附录之于蕉园诗后。
“小至夜月食记事”(自注:“十一月十有六日。”)云:
蟾蜍蚀月报黄昏,冬至阳生且莫论。飞上何曾为玉镜,落来那得比金盆。朦胧自绕飞鸟羽,昏黑谁招顾兔魂。画尽炉灰不成寐,(涵芬楼本“不成”作“人不”。)一星宿火养微温。
寅恪案:此首必有所指,今难确定,不敢多所附会。但检小腆纪年附考壹玖“〔顺治十四年丁酉四月〕明朱成功部将施举与我大清兵战于定海关,败绩死之”条云:“时成功谋大举入长江,令举招抚松门一帯渔船为向导。举至定海关,遭风入港,遇水师,力战而死。”然则郑延平本拟于此年夏大举入长江,不幸遭风失败。牧斋当早知延平有是举,故往金陵以待之,迄至小至日,以气候之关系,知已无率舟师北来之希望,因有七八两句之感叹欤?俟考。
“至日作家书题二绝句”云:
至日裁书报孟光,封题冻笔蘸冰霜。栴檀灯下如相念,但读楞严莫断肠。
松火柴门红豆庄,稚孙娇女共扶床。金陵无物堪将寄,分与长干宝塔光。
寅恪案:此两首文情俱妙,不待多论。唯据第贰首第贰句,知稚孙即桂哥,亦与赵微仲妻随同河东君居于白茆港之红豆庄,而不随其父孙爱留寓城中宅内。然则牧斋聚集其所最爱之人于一处也。(可参前论“丙申重九海上作”四首之四。)第贰首末二句可参下一题“丁酉佟冬十有七日长至礼佛大报恩寺。”在牧斋之意,宝塔放光即明室中兴之祥瑞,将来河东君亦当分此光宠,以其实有暗中擘划之功故也。
“和普照寺纯水僧房壁间诗韵,邀无可幼光二道人同作”云:
古殿灰沉朔吹浓,江梅寂历对金容。寒侵牛目冰间雪,老作龙鳞烧后松。夜永一灯朝露寝,更残独鬼哭霜钟。可怜漫壁横斜字,剩有三年碧血封。
寅恪案:无可即方以智,幼光即钱澄之。(见小腆纪传贰肆方以智传及同书伍伍钱秉镫传并吾炙集“皖僧幼光”条。)方钱二人皆明室遗臣托迹方外者,此时俱在金陵,颇疑与郑延平率舟师攻南都之计划不能无关,牧斋共此二人作政治活动自是意中事也。纯水僧房壁间诗之作者究为何人,未敢决言,但细绎牧斋诗辞旨,则此作者当是明室重臣而死国难者,岂瞿稼轩黄石斋一辈人耶?俟考。
“水亭拨闷二首”其一云:
不信言愁始欲愁,破窗风雪面淮流。往歌来哭悲鸲鹆,莫雨朝云乐爽鸠。揽镜每循宵茁发,(涵芬楼本“宵茁”下自注云:“先作朝剃。”)拥衾常护夜飞头。黄衫红袖今余几,谁上城西旧酒楼。
其二云:
琐闱夕拜不知由,热铁飞身一旦休。岂有闭唇能遁舌,更无穴颈可生头。市曹新鬼争颅额,长夜冤魂怨骷髅。狼藉革胶供一笑,君王不替偃师愁。
寅恪案:此二首辞旨奇诡,甚难通解。遵王注虽于字面略有诠释,亦不言其用意所在。但牧斋赋诗必有本事,茲姑妄加推测,以备一说,仍待博识君子之教正。
鄙意此二诗皆为河东君而作。第壹首谓河东君之能救己身免于黄毓祺案之牵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