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读者十年精华-第24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洒水壶的水柱倾出盆外。

  他看见那幢新楼的第三层的阳台上,站着一个人。

  是个女人。

  是个年轻的姑娘。

  她依傍着栏杆,手撑在栏面上,脚微微踮起。晨风轻拂着她那瀑布似的秀发。

  翌晨,倪雪坤在修剪花枝时,又发现了那个姑娘。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姿态,同样的若似盼企的神色。

  当第三天,他又发现那个姑娘的时侯,他才思考她在那儿干什么。无疑的,她是在欣赏他的花卉,由于角度有问题,妨碍了她的视线,为了寻找最佳角度,她才使自己的俯视变成一种生气勃勃的动态。

  明白了这一点,并不使他感到震惊。

  他有学问,但不属于知识分子范畴;有力气,但不是体力劳动者。一个普通的矿山公司里的普通的资料员。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一丝不苟到有点拘谨的程度。似乎是那一连串一连串的数字和盈箧满屉的各式资料耗尽了他的热情和活力。邻居熟悉他那踽踽的孤影,他却不熟悉生活的笑。那弯泥墙围住了他种的花卉,也框住了这个年逾四十的单身汉的所有希冀。一俟天亮,他就忙碌起来:浇水,施肥,捉虫,修枝,整形。那种旁若无人的忙碌,使他的额头冒出汗珠,眼眸熠熠发亮。手指灵巧,步履轻捷,有一种小伙子般的矫健重现在他的身上。

  一天天过去了。他每天大清早走进园子,一抬头,总会看见那位姑娘。他的花卉有人在观赏。这是姑娘的一双明眸。这么持久,这么专一,这么虔诚,这使他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的撼动。

  一个细雨蒙蒙的黎明,他又看见她候在那里。雨花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裳。她仍在那里踮呀踮呀踮,这种动态在银色的雨丝里添了一分悲凉的色彩,像企盼,更像祈求,使他怦然心动,以至眼角也湿润起来。

  倪雪坤本来就富有恻隐之心,只是坎坷的遭遇才使他的外貌习惯于一种冷酷的表情。此刻,他那颧骨很峭、呆板的缺乏温情的脸上,执著的思纹柔和起来。他在想,该用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让阳台上的姑娘观赏花卉的时侯,不必那么踮呀踮呀踮呀。苦恼又一次在他的那颗近乎麻木的心上滋生。

  苦恼排除了。办法很巧妙,把花盆移置到墙顶上去。倪雪坤为自己能想出这个办法非常得意。

  今天,他摆上一盆白兰花;明天换上麻叶海棠,鹅黄的香水月季,花朵成片的夏鹃,开小黄花的潇洒的雀梅,形似蝴蝶的三色堇,秀巧的小叶迎春,都一一被置上墙顶。只要盛开着的,都被他选中。那古老的壁面斑驳的泥墙顶上,天天有美丽的色彩,奇妙的植形,优雅的花姿。这个已经习惯了孤独的单身汉,他的内心深处,仍然不失别人能赏识他的“作品”的渴望。只不过,他把这种渴望掩盖起来,就像缓缓流淌的河面掩盖着河底的潜流一样。

  有了心的回音。

  有一天,他仔细地朝阳台那边端详,发现她在朝他微笑。不过他又发觉,她的手撑在栏杆上,那双脚仍然在朝上踮。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她还够不到可以怡然观赏的高度?这使他又忧郁起来。于是,他在墙顶置花盆的地方添加了几层砖。这样,置花的时侯,他得用两只骨牌凳叠起来,登上去,才够得到砖头的位置。

  他天天登上那个高度,风雨无阻;她天天出现在阳台上,从不迟误。有一天,他欣喜地发现,她的脚不再踮起,神情是那么自然,那么欢愉,目光抚慰地向下观赏。他甚至还分明听到,夜里,会飘来歌声,那种很年轻的姑娘才会唱得出的脆玲玲的歌,是从那个阳台发出的。

  一天,正当把一串红置在墙顶的砖上,感觉到脚下的凳子悠晃了一下。他跌落下来,发出一阵沉重的声音。他趴在地上,一只骨牌凳压在他的臀部。他没有哼一声,爬起来,掸掸沾在衣上的尘土,嘴边留着苦笑,赶去上班。只是到了晚上,当他躺在床上,他才低声地哼哼唧唧起来。他的膝盖和手肘上,出现了微肿的紫块。

  第二天,倪雪坤身上的疼痛还未消退,又去叠那只凳子。他开始注意置设时的稳度和登攀时的力度。这位业余花匠回家的时侯,步履开始轻快。他的小屋有了变化。灰尘被擦去了,烟蒂被清除了,地上变得光洁,玻璃窗变得明亮。而他的同事们突然发现他刮光胡子后,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漂亮的年轻的下颏。

  天渐渐冷了。

  夜晚,有些花卉要捧进屋子里来。屋子里有炉子、热水瓶、暖杯、电灯,以及棉质的东西;有窗,有门,能抵挡风寒。

  假日里,他在电器商店逗留片刻后,买回一台电唱机。他兴冲冲回到自己的家。唱片在旋转着。一支关于春天、夏天、花朵和泉水的歌。优美的委婉旋律在四壁回荡。他笑了。

  他仍然一清早,就把一盆鲜花置在墙顶上。这一天,倪雪坤把那盆取名“豆蔻年华”的黄色月季,捧上墙顶,一仰首,却不曾见到她。不知为什么,他痴痴地候在小园,很久很久,还是不见她露面。他上班第一次迟到了十分钟。

  第二天,第三天,他仍然不见看花姑娘的倩影。他还是一盆换一盆地等待着她再次露面。

  唱片蒙上了灰尘。他一支接一支地抽起烟来。他尝到了一种比孤独更要痛苦得多的不能言状的怅惘。她怎么啦?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想象的。细想起来,他这一生中没有这样地惦念过谁。

  外面的风很凛冽。该拿进屋的花卉,全部搬进了屋,占了整个空间的一半位置。

  屋外飘着雪花。

  冬夜,圣洁、静谧。……

 

 
Number : 8201 

Title :泪洒温哥华

作者 :梁永刚  史玮  黎宛冰

出处《读者》 : 总第 150期

Provenance :北京青年报

Date :1993。8。28

Nation :

Translator :

  午夜12点,记者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从梦乡唤醒,那一端是素不相识的中央乐团合唱团女中音那红:“你知道在国内冷冷清清的合唱团在国外有多轰动吗?你知道我们这些个个被当作‘秋菊’的中国人这次有多自豪吗?”她那激动而急促的声音告诉我们。

  8月21日下午,和平街11区1号楼,原先水迹斑斑被称作“水帘洞”的中央乐团主楼搭着脚手架,穿过泥沙遍地凌乱不堪的楼道,在湿闷的气息里、暗淡的光线下,和着窗外丁当锤声与屋里锈迹斑斑的电风扇的鸣叫,我们五位记者和许多闻讯而来的合唱团员们在一间陋室内一起聆听从一个小录音机内传出的来自大洋彼岸的掌声轰鸣和歌声磅礴,辉煌重温……

  五万美元!救救中央合唱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乐团合唱团:第三届世界合唱研讨会将于1993年8月1日至8月6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兹邀请贵合唱团参加此届盛会;并作专场演出;展示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状况。

  国际合唱联盟主席  萨尔茨曼

  1992年5月,中央乐团合唱队队长李培智拿到了这封邀请信,不由得喜上心头。世界合唱协会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唱音乐资料,可11亿人口的泱泱中国,在其中却无只字记载。如今,中国人终于能够在世界舞台上亮开歌喉,展示自己的合唱艺术,让世界知道中国能够把民族文化与西方音乐艺术融合得至臻至善,这个机会岂能不珍惜?

  然而,闻讯而来的合唱团员们却相顾无言,阵阵寒意袭上心头。因为他们知道,依照国际惯例,去温哥华的旅费是要自付的,但一个40人的团,这笔开支需要50000美元。

  50000美元,如今一家效益稍好的国内企业,就可以信手抛出在电视台大打广告攻势,或者挥手掷下赞助一场流行歌曲演唱会。然而,50000美元,却几乎是整个中央乐团全年财政拨款的一半。让经费刚够开工资、医药费报不了、取暖费没着落的乐团拿出这笔钱,无异于天方夜谭,谁也不敢有这个奢望。向国家伸手,又岂能轻易给捉襟见肘的财政再添负担?

  因为经费拮据,合唱团已经放弃了不知多少次对外交流,由此带来合唱艺术的闭塞和困境,使他们不愿再丢掉这个难得的机会。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从团员至领导,全合唱团的每一个成员几乎都耗尽了精力东奔西跑,遍拜庙门。

  队长李培智和支部书记黄培方千方百计弄到两张票,溜进全国政协委员联欢的人民大会堂,这里有媒介宣传的有品位的经常支持文化事业的声名显赫的企业家。李培智和黄培方慕名而来,四下寻找,但得到的回答几乎是相同的:“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要收回应有的效益,请问你们的合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效益?”

  在贵宾楼饭店的大堂里,李培智苦苦守候了两个多小时,等待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打网球归来。1985年,在香港“黄河音乐节”上,霍先生曾对中央乐团合唱团的精彩表演大加赞赏,并对李培智说:“以后练好了节目就过来,不要等我们请。”霍先生会不会给合唱团一些支持?

  中午,霍英东先生拿着球拍走进贵宾楼大门。李培智急忙迎上前去:“霍先生,我们是参加1985年香港音乐节的中央乐团合唱团的,您可记得?现在我们有个难处,希望您帮一把。”“好好好。”霍英东接过信连连点头,但未及多说,便被前呼后拥走回房间。这一去就是多日不见回音,李培智赶忙又往香港修书一封,眼巴巴等着消息。

  眼见着几个月一晃过去并无音讯,情急之下,一个团员甚至拿着一沓沓“请支持中国合唱艺术走向世界”的征集赞助书,硬着头皮赧颜羞涩地走入中关村一家又一家公司富丽堂皇的门槛。然而合唱这门艺术知音实在太少,同是嘴上功夫,歌者不是说客,他依然和别人一样,满载失望而归。

  “就是当了裤子也要去!”困境之中,合唱团的一位挚友、台湾的著名指挥杜黑先生不断地给有些灰心的团员们打气:“不参加世界合唱协会组织,大陆的合唱是不会有前途的,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这位曾于1990年打破台湾当局禁令,首先在台湾指挥上演《黄河大合唱》的醉心之士有一个夙愿,就是要让中央乐团合唱团、台北爱乐合唱团和洛杉矶华人合唱团在美国共歌一曲《黄河大合唱》,让华人天下一家的声浪震撼世界。他和合唱团一起,不断在国内国外寻找着机遇。

  “把合唱团送出国门”

  4月4日正午,全国各地的众多听众依然如常打开收音机收听他们喜爱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在久违了的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与清泉流水般的无伴奏合唱声中,他们听到的是秋里指挥的感慨、老合唱团员的哽咽和播音员充满激情的呼吁:“救救严肃音乐!救救合唱艺术!”

  被音乐净化了心灵的人们,不愿意看到曾经震撼自己灵魂的旋律被埋没。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回响起共同的呼声。“祝能赴温哥华参赛!”“祝夺取头奖!”“祝中央乐团万古长青!”一份份汇款,带着感人的附言,从全国各地飞向合唱团。

  1993年4月16日上午,北京正义路2号,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二楼会议室。北京科委和中央乐团合唱团经最后协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