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读者十年精华-第27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100周年。世界气象日之所以选择“气象为体育服务”作为主题,目的在于强调天气气候信息对于人们的运动和休闲活动以及有关此类活动的组织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事实上,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天气和体育之间的关系,以奥运会所需的气象保障为例,提前数年就要由常规的国家观测网提供奥运会申办城市的一般气候信息;一旦承办城市选定,便立即开始研究整理当地的特殊气候信息,确定对各种不同比赛项目至关重要的天气要素,为每一个运动会场提供详细的气候资料,作为运动员备战训练时的参考。

  气象与军事

  关于气象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早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中就有论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极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这里“阴阳”是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变化;“寒暑”指气温高低;“时制”则是四季时令的更替。孙子明确提出了将帅必须懂天时气象的观点。

  从古至今,气象战的范例比比皆是,像周瑜借东风火烧赤壁,二战中的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气候都决定了战役的结果。1941年6月,希特勒对苏联发动闪电战,企图10天之内占领莫斯科,然而这个战争狂人对冬季作战却毫无准备。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德军既无棉衣,也无取暖设备,冻死冻伤者不计其数;严寒还使德军的机械化装备牢牢地冻在地上而无法使用。同时土生土长的苏联士兵却不仅适应这种气候,还擅长雪地作战,最终打得德军节节败退。

  而现代战争节奏迅速、突击性强的特点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湾战争中,美军气象部门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久,就完成了海湾地区的气候分析报告,认为“对伊作战应选择在12月到次年的3月”,并具体分析了符合进攻条件的几个时段,结果,1月17日发动的首次进攻便获得了成功。

  气象与商业

  村越是日本一家超级市场的经理,两个月前,他因无法确定每天的进货品种和数量而愁眉不展。后来,一个在气象协会工作的朋友找到他,帮他开发了一个叫“第二天来店购物人数预测体系”的软件,把次日的天气预报输入电脑,这个体系就能准确测出第二天顾客的多少。试用1个星期后,村越一扫愁容。每天下午3点,他根据“体系”测出的数据吩咐采购员去进货,总是很合适;店里因过剩食品造成的浪费降到了最低限度,生意越来越兴隆了。

  气象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就是这样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外已有很多企业把商业与气象学的关系列入了必修课,企业家们则巧妙运用这门科学,藉以制定经营策略。

  极小的气温变化对人体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全球经济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假如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 ,那么:

  ——全球棉花歉收,损失达22亿美元;

  ——全球水稻歉收,损失达10亿美元;

  ——全球海洋资源收入减少2862亿美元;

  如果冬季气温下降1℃,则日本每天要多消耗7000万日元的煤气;

  如果盛夏气温升高1℃,则日本一家啤酒公司每天就可多卖出2300万瓶啤酒。

  如此看来,季节商品行情的好坏无疑随天气情况而变化。

  全球气候灾害

  1968~1973年,辽阔的非洲大陆几乎滴雨未下,龟裂的土地、干涸的河道,满目疮痍。久旱使粮食颗粒无收,至少有150万人活活饿死,大批人口被迫迁移。1968~1984年,长达16年之久的撒哈拉大旱造成的损失更为惨重,有200多万人死亡,2500多万人挣扎在死亡线上。

  而水灾同样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近百年来,水灾已使900万人丧生,全球每年因水灾造成的损失平均达10亿美元。1995年,全球洪水泛滥。新年刚过,美国加州连下9天暴雨,引发1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与此同时,法国也创150年来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4万多间房屋、800多条道路被毁;在菲律宾,洪水和台风造成约2500人死亡和失踪,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与干旱、洪水相仿的还有热浪。去年印度北部不少地区气温曾高达50℃,整个南亚饱尝热浪之苦,约有700人在酷热中死去,农作物严重受损。

  全球气候灾害频繁,有专家说,这可能是温室效应导致的。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氯氟烃等。目前,人类燃烧的矿物燃料和热带雨林的减少,使大气中每年增加55亿吨的二氧化碳含量。专家们指出,如果有害气体释放量照目前速度继续增加,未来40年中,地球表面温度将上升3~8℃,将引起两极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上升100厘米,马尔代夫、汤加、基里巴斯、图瓦卢、马绍尔群岛会被淹没,这些地名将只能从历史教科书中去找了。

  在德国南部,有一片约6000平方公里的黑森林,如今,不少树的树冠已完全落光,只剩光秃秃的枝桠。调查表明,其罪魁便是近年横行世界的酸雨。

  其实早在1872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史密斯就提出了“酸雨”的概念。他曾告诫人们:在产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其严重污染的上空将导致降雨中带有强烈的酸性。然而,当时人们未去理会。直到近百年后,苏格兰周围的河流和湖泊中鱼类和水鸟大量减少,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室外雕塑严重剥蚀,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石灰岩主体材料出现明显剥落时,人们才蓦然惊觉酸雨的“杀伤力”。

  当酸雨普降大地时,我们头顶的天然屏障臭氧层也越来越薄。南极上空大如美国国土面积的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得以长驱直入。破坏臭氧的元凶是氯氟烃。193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的这种物质主要用于制造制冷剂、发泡剂、洗净剂和推进剂,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家庭生活中,使用都十分广泛。但它飘浮升入同温层后会与紫外线作用产生氯原子,这些氯原子可使臭氧变成纯氧,从而丧失吸收紫外线的功能。科学家证实: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会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随之上升4%。臭氧层的消失,同样也是导致全球升温的一个重要因素。

 

Number : 9331 

Title :身后意识

作者 :杨继红

出处《读者》 : 总第 180期

Provenance :中国青年报

Date :1995。9。22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有那么两回“旁观者”的经历,使我产生了一种人生感慨——“身后意识”。

  头一回是在别人家里做客。聊到正酣处,又进来一位。这后来者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星”——那种穿衣戴帽都可以入新闻的“星”。她时而写诗,时而客串几个配角,时而主持节目——兼得“各行各业”风头,难免自负,一屋里全是她口若悬河,笑声朗 朗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今诸名流。我们一时插不上话,再加上做主人的与做客人的都出于礼貌,只有喏喏。等她慷慨陈辞尽了兴起身告辞,人还没拐出楼梯口,主人把门一掩:“俗不可耐,俗不可耐!”

  ——这就是在有些人转身之后经常发生的事情。

  另一回是在一家公司做客。我随公司主管一起下到基层,沾他的光,受到了非同凡响的礼遇。吃住车马不提,只说平生第一回拎着进口渔具在人工垒造的“杨柳岸”垂钓吧。

  人们鞍前马后围着转,搜肠刮肚地玩着花样博“主管”一笑。眼见他们跑1里多地到附近鱼塘去买了名贵的黑鱼,倒进池水里请贵宾 “下饵”——也正是那几个东跑西颠买鱼提桶的人,刚刚把贵宾“钓”到的鱼送上车,刚刚把渔具包好放进贵宾 的袋中,刚刚笑容可掬地把车门轻轻关上,转身就是一句:“什么东西!巧取豪夺!”

  对于有些人来说,自己是“什么东西”,也就只有自己才不知道。那主管若有幸听到“身后话”,他今后也许会检点很多——人对财之爱,对便宜之爱,并不总是有甚于对面子之爱。

  可惜,很少有人能听到那关在门后头的话,很少有人能看见自己转过身后人们的表情。

  所以人难得“自知”,难得一个真实的参照系来评估自己;所以我们往往能够很自信地干着傻事。

  “文革”初期,有一个青年刚刚从部队转业到工厂,每天早出晚归,响应“联合指挥部”的号召,兴致勃勃地“转战”在一个个批斗会场。

  那天早晨,有个一字不识的老人叫住了急匆匆又要出门的青年,忧心忡忡地对他说:“男娃 是该什么事风光就干什么。可除了风光,还得想想自己干的事亏心不亏心。出门前你问3回:我干下这事了,10年之后怕不怕见人,百年之后怕不怕见鬼?问3回心里不犯嘀咕,就大胆干去。”

  这青年就是我的父亲,这老人就是我的奶奶。

  我的哲人一般的奶奶!正如她所料,恰恰是10年,所有被颠倒了的是非,又被颠倒了过来。在拨乱反正的年代里,问心无愧的父亲无数次对我们提起这件事,无数次念叨这句话;我便在心里无数次感谢着只字不识的奶奶——她用极朴素的良知,感悟到了“身后”的事情。

  多一份“身后意识”,就像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时时给我们添一点远见、一点清醒、一点对现实更为透彻的察看与认知。藉这份认知,可以少干很多日后追悔莫及的事情。把“身后”二字放在嘴里嚼一嚼,并不比捶胸顿足、哭天抢地多费力气。

  一部影片有这样一幕:一位老人弥留之际,紧握着女儿的手:“我如果知道死亡会这样突如其来,我一定善待所有的人。”

  ——假如人们能常怀一种对生命的危机感,也许我们会少一些遗憾。你看踢加时赛的足球队员,哪一个不是竭尽全力拼命冲杀?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旦闪失,就会“突然死亡”。常揣着一份危机感,在漫长的有生之年,我们会选择真诚与磊落——对反正总是要到来的生命终点,时刻保持一份坦然。这样的危机感,这样的“身后意识”,对于生命来说,沉重还是轻松?

 

Number : 9332 

Title :顺境逆境均造英雄

作者 :郑也夫

出处《读者》 : 总第 180期

Provenance :代价论——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

Date :

Nation :中曙

Translator :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却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处在优越地位的人,往往要为他享有的诸种优越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一位现代史学家的笔下,“世纪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溃败被这样解释着:

  对于人类来说,加普亚平原是仁慈的,而罗马平原却是冷酷无情的。当罗马人离开了他们无法为生的家乡去征服一个又一个邻居的时候,加普亚人却呆在家里,让一个又一个邻居去征服他们。……然而,在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