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礼仪金说i-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饰,那我戴一只白金戒指,我的项链就要首选白金。没有白金的,我戴白银的;没有白银的,我戴不锈钢的。即使重点,但它还是协调的。
第三,符合习俗。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了,戴黄金、白金的人倒少了,戴珠宝的人却比较多。北方人戴翡翠的一个讲究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它就是一种习俗。再比如,你在国内无所谓,你要到欧美国家去,特别是到信天主教的国家去,注意,十字架的挂件别戴。”你要懂天主教就会知道,十字架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标志。那上面钉死过基督耶稣的,你戴那个玩意有点不伦不类。
又如,我们老祖宗有个习惯,戒指一般都要戴在左手上。不戴右手,因为右手干活,容易碰撞、丢失、磨损。目前,在国内外多数地方,人们在左手无名指上戴戒指的意思是结婚了,或者订婚了。
我有一次看比赛去了,过来一名外国记者问我:“金SIR,你看那个女孩怎么称呼?”
我看不清楚,我有点眼花,我说:“那不是女人吗?你叫她小姐就行了。但别叫她大姐,北京人不喜欢被叫大姐,大姐显老,你该叫小姐。当然也别叫别人大小姐。港台人叫大小姐是指有钱人,在大陆你叫别人大小姐有讽刺之嫌,你就叫小姐罢。”
他说:“我不敢叫。”
我说:“为什么不敢叫?”
他说:“你没看,她戴着四枚戒指。”
那个外国人还问我:“这是什么含义?”
要跟咱们自己人说,这个人真是没文化。外国人在那儿,咱家丑不可外扬,我跟他踢皮球,我说:“这个在我们大陆还是有特殊含义的,这个一般表示这个……”
我也想不起来啥含义,我编都编不出来。当时边上有一位国内的记者,记者嘴快,他救了我的命了。他告诉外国记者:“这个在我们大陆是有含义的,一般的含义是表示富有。”
没曾想对方还真信,那名外国记者立刻掏出本来一边记一边说:“怪不得,我以前见过好几个这种富有的人。”
此举其实不是富有,而是没文化。
第四,注意搭配。佩戴饰物时,应使之和你的服装和谐,和你的其他的首饰和谐。比如,你戴一枚高档的钻戒,配时装最好了。至少它们会相得益彰。你穿牛仔裤,穿乞丐装,即使戴着正宗的钻戒,别人也会以为你戴的钻戒是玻璃渣子。再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戴一枚高档钻戒,上万的,怎么也得坐轿车、坐出租车吧?你骑自行车时,戴着钻戒,别人可能会心里想,是真货吗?很简单的道理。与此同时,它其实还有跟其他饰物彼此进行搭配的问题。我再给在场的同志和电视机前的同志出两个小问题:问题之一,如果你穿无袖旗袍裙、戴薄纱手套时,如果打算戴戒指,戒指是戴在手套里面还是外面?问题之二,如果你穿超短裙、连裤袜时,戴脚链,脚链戴在袜子里面还是外面?
它们二者其实都是搭配的问题。具体而言,戴薄纱手套的时候,戒指戴在哪儿?标准化做法是:戒指戴在手套的里面。你也许会说:“不可能嘛,我经常见到有人戴手套外面啊?”你下次瞪着眼睛看清楚那种人是谁,那是新娘。新娘在当众结婚的时候,把它戴在手套外面,等于宣誓自己嫁了。戒指者,戒其行止,有约束之意。一般人戴戒指没必要把它戴在手套外面,把它戴在手套外面有招摇之嫌。
那么,在穿丝袜的时候,脚链戴在丝袜里面还是外面呢?标准化做法是:戴外面。谁戴脚链?腿长得漂亮,走路样子好看的女人。脚链上有铃有坠的。我们有经验的人知道,穿制服、穿套装、套裙的时候,女士不戴脚链。上班时,提供的是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训练有素的服务,而不是漂亮的造型和优美的大腿。但是社交场合是另外一回事了,社交场合就是要突出自己的漂亮与个性、魅力。那个脚链在袜子外面晃,等于告诉别人:瞧瞧,看一看,我很漂亮。你把它戴在丝袜里面行吗?那叫静脉曲张,看不见、看不清楚的!戴首饰搭配协调的问题,跟上一篇里所讲的化妆协调的问题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养与品位的问题。
一个人的服饰如果应用得到位,肯定会为你的穿着打扮的美丽平添姿色。当然,如果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不到位,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我们在这里介绍服饰礼仪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以服饰恰到好处地美化自身,美化生活,美化社会,就是希望大家真正地美丽动人。
第三部分
第五篇 介绍礼仪(1)
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说,人际交往始自介绍。换而言之,你跟任何外人打交道,把介绍这个程序去掉了,恐怕就非常唐突。所以我经常喜欢说一句话:“介绍是交际之桥。”人和人打交道,介绍是一座必经的桥梁。另外,我还喜欢说一句话:“介绍意在说明情况。”既然是说明情况,那么自我介绍也好,为别人介绍也好,业务介绍也好,介绍在人际交往中都是不能缺少的。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去串门。大家坐在一块儿聊天,男主人与女主人当时忙着给我们做饭做菜,就顾不上照顾我们这些客人了。我们这些客人并不是来自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互不熟悉。有一位女同志,年龄跟我差不多,四、五十岁样子,在那儿发感慨,说:“现在干什么都不容易,不好做事情啊!不像歌星、影星、主持人那样,无才有貌者反而走运。比如,某某,她有何真才实学呀?!
她所说的某某,是本地电视台时尚栏目的一名当红主持人,也是当时在场的一位老兄的娇妻。她那么一说,这位老兄的脸马上就绿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她说话欠妥,二是介绍不到位。假如我们到你家去,作为男主人女主人,碰到我们彼此互相不认识的客人,你得引见一下,并顺便适当地介绍一下双方的具体情况。否则我们双方大眼瞪小眼,就难免出现尴尬。我再给你举一个例子。
有一次电视台搞礼仪风采大赛,我去参加。在嘉宾休息室有几个人在那儿交谈,都是几个朋友,我们几个都很熟。过来一个小伙子,不知道是工作人员还是电视观众(到现场去的电视观众)。当时,我们在那儿聊普京和布什这两位总统,美国总统与俄罗斯总统哪个人口才比较好,哪个人外形比较帅,哪个人个人魅力指数比较高,当然这是大家在那儿说笑话了。有的说是普京,有的说是布什。说着说着那个愣头青就插进来了:“我看他们俩都不行”,布什的不行,说了一堆;普京的不行,也说了一堆;我们大家都看他,我们都误认为他是我们这四、五个人中间的某一个人的熟人,所以我们都对他很友好,我们都在那儿洗耳恭听呢。他说完了这几句话,别人把他叫走了。叫走之后我们就问:“他是谁的朋友?”大家都说:“不认识他。”结果在场四五个人没一个人认识他,所以这位是来无影,去无踪,空谷留声,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谁。
以上,都是介绍不到位的例子。从礼仪的角度来说,什么是介绍呢?介绍,就是向外人说明情况。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把介绍分为四类:第一类,自我介绍。也就是说明个人的情况,说明本人的情况。第二类,为他人做介绍。你遇到了其他的客人,客人之间不认识,你跟他们认识,你是第三方,由第三方出面为不相识的双方做介绍,说明情况,此即为他人做介绍。第三类,集体介绍。在大型活动社交场合,还需要把某一个单位、某一个集体的情况向其他单位、其他集体或其他人说明,它便属于集体介绍。第四类,业务介绍。比如:
那天,我们家有一位小朋友来玩。他戴着个MP3,在那儿摇头晃脑,听得如痴如醉。我爹80多岁,他没见过那玩意,他见过也就是录音机、随身听。那种小棒棒竟然可以长时间播放音乐,实在令他费解。他问我:“这是什么玩意?”
我说:“这个叫MP3,听音乐的。”
“那玩意是怎么把音乐搞进去的?”
我就跟他开讲怎么压缩、怎么下载之类的。
这就属于业务介绍。简言之,业务介绍即业务说明。
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自我介绍、介绍别人、介绍集体、介绍业务都是广泛存在的现象。
从礼仪的角度来讲,做介绍时,主要有下面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介绍的时机。注意,此处我用的词不是介绍的“时间”而是介绍的“时机”,说明它包括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场合。在有的地方,是不方便做介绍的。比如:你在看电影,你边上来了一个熟人,这时候大家看电影需要保持肃静,你在那儿喋喋不休地替不相识的人做引见或者介绍合适吗?你会有碍于人,肯定不合适。
第五篇 介绍礼仪(2)
第二,介绍的主角。介绍的主角,即由谁出面来做介绍。比如,我们现场就俩人,一男人一女人,一老人一孩子,一长辈一晚辈,这双方总得有一个主动的人,主角,来主动说明情况。那么,谁主动来说明情况呢?这个挺有讲究,请各位记住一条游戏规则。一般都是由地位低的人首先向地位高的人说明情况。下面,我举一个例子:
我在社交场合遇到一位女士,如果这个女士是我的妹妹或者是我的学生,那么是我地位高。但在一般情况下,社交场合是讲究女士优先的。倘若那位女士跟我不熟悉,她只要是一位成年的女性,实际上从尊重妇女的角度来讲,则我的位置低,她的位置高。比如,那时我要约她跳舞或者想跟她交谈一下,我得先做个自我介绍:“你好,我是人民大学金正昆,金教授,很高兴跟你认识。”我先把自己的情况说明一下,对方就会了解我是何方神圣了。假如你在街上走着,过来一女孩,你又不认识,上去就讲“我来跟您聊聊”,别人准以为碰上了一名马路求爱者呢。
倘若一个晚辈和一个长辈见面,一方面是为了尊重长辈,另一方面是考虑到长辈的一些特点,比如,年龄大了,认识的人多了,记性差了,对方有时候可能记不住你,所以晚辈要向长辈先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否则会很尴尬。我曾遇到过这么一桩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是外专业的,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先生,非常有地位,有名望,全国知名教授。但是老先生当时七、八十岁了,他还得过脑血栓,留下的后遗症就是记性不太好,他是带博士的、硕士的,本科生也认识他。他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认识,本科生太多了嘛。有一天,他本专业的一个本科生在路上碰上他了,就上去打招呼。像我们那几届,刚刚改革开放时的大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本科生有的30多岁,有的18岁,有的跟青年教师的年龄差不多。那个本科生上去就跟老先生打招呼,他没介绍自己是谁,尤其是没有说明自己是本科生,结果老先生就把他当成外面学者和同行看待了,非常谦恭。老先生还问:“请问您在哪儿高就啊,您研究什么啊?”那个学生还不自觉,大说特说自己研究什么什么,还把自己的专业报了一下。老先生还真认为对方是同行了,“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