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爱他们胜过爱自己。可惜我们这些做父母的“爱”极必反,在赋予孩子以生命的同时,还要另外加上自己的思想和意愿,理想和抱负。
有句真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鱼肉般任人宰割的孩子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要抗争,也要造反。然而“弱势”面对“强权”,他们只能选择逃避。孩子们现在的远大理想,已不再是考第一,进重点学校;已不再是乞讨一点儿时间,能多玩儿一会儿;他们要的是真正的自由,他们要像爷爷那样退休回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是可悲而又可叹。生活的序幕才刚刚起动,他们却要提前退场了。
和许许多多的父母一样,我和丈夫也有望子成龙的心态。希望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最优秀、最出类拔萃。但这是“上层建筑”,我们对孩子最基本的希望是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然后再去奢望别的。
凌老师,我觉得您书里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我们既然改变不了教育,那就改变对教育的看法”吧。这句话真让人豁然开朗。如果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能改变对教育的看法,并把我们应对教育的方法付诸以行动,那么这种巨大的合力,必将反作用于教育,必将最终推动教育的变革。
为此,我真想写篇童话,童话里我要请那些极富有爱心的“微软小子”们用他们的天才和智慧,为孩子们研制一种专门应试的液体软件,用它取代原来的笔芯。这种流动的液体软件通过笔尖的感应识别糸统便能审题和答题,而且绝不会被监考老师发现。这种被叫做“应试笔”的软件涵盖了题库里所有题型,一经上市便大受欢迎。从此孩子们再也不用花费宝贵的时间去应付那些没完没了的八股考试了。考试时只要使用这种“应试笔”,人人都能考出好成绩,令家长高兴,让老师开怀。从此“应试笔”成了微软公司最畅销的产品,滚滚财源使比尔·盖茨比世界首富还首富。但好景不长,微服私访的教育官员终于发现了这种分不出高下的考试实在没有意义,于是下令立刻废除所有死记硬背的考试,从此要考智慧、考能力,并严禁设立题库。这下“应试笔”没了市场,库存积压,销路永绝。由此引发全世界的新闻谋体评说教育、关注微软,并猜测比尔·盖茨能否因此成为世界上最穷的穷人。但比尔·盖茨到底是比尔·盖茨,这个当年敢炒哈佛的大学生,毕竟有他与众不同之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竟然西装革履、满面春风地在世界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举办“庆祝‘应试笔’滞销酒会”,他的祝酒词是:“为千万个成长中的比尔·盖茨干杯。”
“哗……”来自全世界的掌声经久不息……
从此,孩子们没了压力,有了自由。大把大把的时间由自己支配,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着自己的兴趣开发自己。有一天,当他们沿着天才们成长的脚印走下去时,却突然发现那些走下神坛的天才们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原来,自己也是一块天才的坯子……
一下写了这么多,笔随心走,“胡”想连篇。相信凌老师一定能理解高山流水、一吐为快的心境。
最近,电视广告总在播放过年送礼送××,于是我和丈夫商量,给有孩子的朋友送本《成长》。
第113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20) ↑回顶部↑
值此新春佳节来到之际,衷心祝愿凌老师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并盼望您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更多有思想、有品位的锦绣文章。
姜××2004年1月17日
姜××:
谢谢来信。
你给自己选择的“教子”之路是很难走的一条路。如果你坚持,你和你的孩子都会面临很大压力,而且还有风险。你想好了吗?
无论如何,我觉得作为母亲,你很了不起。你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庆幸有你这样一位母亲。
你说你不想拿孩子童年的幸福去赌一生。我特别有同感。我儿子曾说我是天下最好的父亲,我想是因为我能理解他的需要,并且鼓励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现在他已经长大了,我最高兴的事就是,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没有童年的一生无论多么伟大,也不会是完整的一生。
凌志军2004年3月6日
你的来信让我想起我的妈妈
凌志军先生:
我是一个内蒙古的初二的学生,前几天读了您写的《成长》(本书第一版),它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我对学习的态度也改变了很多。
我有个同学,平时和我关系很不错,他的家长是典型的“强迫”型教育,每天他都有做不完的练习册,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没有时间交朋友,当了他朋友我也很意外。他这样努力到现在,成绩一直在中上游,总比我的成绩低一些,他甚至羡慕地说:“看看你,每天那么轻松,还能考那么高。”他对此也很困惑。我看了《成长》以后启发很大,决定让他也看一看,他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让我妈看这本书。”第二天早上,我问他和妈妈说了吗,他很失望地说:“我妈说,这是媒体在误导学生。”我想您也希望更多的中国家长了解那些“天才”的成长之路后会有所改变,但也有很多像我同学的母亲这样的家长,他们很执着,希望孩子有所成就;因为这样的执着,他们去逼他们的孩子做那些做不完的练习题——而且是同一种题会出现10次以上的那种练习册。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所幸我妈妈并不是这样的人,我没有多少额外的“负担”,她认为“理解”最重要,理解后才能“背”会知识。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周围的所有同学都没有一个确切的、会使自己产生动力的真正的理想,我问到时,他们总把“考上重点高中”当成理想,现在我也在为理想的问题而烦恼,而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我该怎么办?我那个过度望子成龙的母亲的同学该怎么办?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帮帮我的忙。
谢谢!为了理想彷徨的中学生。
贾×2004年3月12日
贾×:
你的来信让我想起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已经快80岁了,她总是为了有我这么个儿子感到自豪。每当我看着她的时候,也总是想,她这一辈子为我做了多少事啊!可说起来真是奇怪,她为我做的无数事,在我的脑子里都变得模糊了,只有一件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日子越久就越清晰。
那是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26届世界乒乓球比赛在北京举行。我酷爱打乒乓球,也非常想去看比赛。妈妈为我买到一张票,但那一天我要上课,怎么能为看球逃课呢?我绝望极了。就在这时,妈妈到学校去了,找我的老师为我请假。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孩子喜欢打乒乓球。我想满足他的愿望。”老师问误了课怎么办。妈妈说:“我相信他能补上。”就这样,我如愿以偿了。就在这一天,妈妈满足了我的一个愿望,还把她的信任给了我。
后来我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我的孩子面前,我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我对自己说,“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比为他做一百件他不需要的事情都重要。”我还对自己说,“你对孩子有很多期望,可是你知道孩子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吗?”
我能理解你的朋友的妈妈,那也是很多妈妈的想法。我也很佩服你的妈妈,你应该为有这样妈妈而自豪。
还有,我现在做了父亲,才渐渐对自己父母当初做的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的理解。我想,你和你的朋友也会越来越理解自己的妈妈。妈妈对你们的期望没有错,只是你们应该让妈妈了解你们对她的期望。
凌志军2004年3月14日
我到底要什么
凌志军叔叔:
你好!
我是在看了您写的《成长》(本书第一版)之后才决定给您写这封信的。您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您书中描写为C等与D等之间的一个大学生,在长期彷徨之中,在苦于找不到自己将何去何从之后,看到了这本书,我会是怎样的激动和喜悦!?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我是一个现在高考制度下典型的大学生,虽然曾经高考失败了两次,但仍然不悔,总算在今年到了心仪已久的殿堂!而这一切在现在的我看来是多么的愚不可及!我已经22岁了!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吧。
可能是苦于找不到方向吧,所以这半年来的大学生活对我而言从长远来看无疑是种浪费,而且浪费得毫无价值。我一直以来都在为考大学忙碌着,可真正到了大学,却茫然不知所措,我曾反省过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些什么?可没人可以告诉我,我只有在原来的轨道上继续滑行,而前途于我,几乎成了绝望的代名词。
而您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无异于可以脱胎换骨的“奇药“!我开始在这些天里慢慢地学会起关注自己的内心来。我不断反问我自己:究竟我是怎么样的一种人?我需要什么?我的人生会不会因为我自己的观念的改变而发生一些改变?我的这些改变值得我去为之付出我的青春年华吗?还有我的方向到底在何处?等等等等。而我现在最大的变化却是,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沉默。有些人沉默是无言,有些人沉默是更加积极地思考,我想我应该是后者。
第114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21) ↑回顶部↑
说真的,我是从一个落后的小地方考到这个大城市的,眼界的扩大,外界的诱惑使我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当我决心已定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在迅速地褪色!我慢慢地变得开始自信起来。我所学的专业我一点都不喜欢,觉得真的没什么意思,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什么前途。
志军叔叔,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都22岁了,再想把以前十几年的思维习惯和一些观念改过来,这实际吗?可行吗?我是学文科的,我想自学理科专业,这实际吗?可行吗?我真的只想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但是来得及吗,志军叔叔?麻烦您了,在您那么忙的工作中还希望您能抽出时间来给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大学生回封信,指点我何去何从,好吗?
再次感谢您!您写的书真的十分实用!
此致
敬礼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陈×2003年12月14日
陈×:
志军寄给了我你的来信。我想他会给你很完整的回答,所以在此我只建议你一句:在这个世纪里,沉默不再是金。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沟通、表达,便和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样。
有什么问题,尽管来信给我。(你的英文如何?如果你的英文不错,我用英文回会更快些。)
开复2003年12月30日
自信和潜力从何而来呢?
凌志军:
您好!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是读了您的《成长》(本书第一版)才决定给您写这封信的。《成长》是我的一位物理老师介绍给我们的书。我现在虽然只看了仅仅90页——您正本书的1/4,但是我还是决定跟您说一说我的感受。
您在书中介绍的30位“微软小子”的成长经历,我看后很钦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毅力,他们学习时的刻苦,同时惋惜他们家庭中的不幸。我在您的书中多次看到自信和“做最好的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