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信我能我要-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瘢挥惺辈晃掖慕羝雀校蔷鋈徊怀傻摹K未褡逵⑿墼婪桑涫榉ǎ绕涫遣菔椴煌蚕欤恰刮液由健母鲎侄嗝村倬⒈挤牛〉菟翟婪擅挥邢低车匮Ч榉ǎ皇窃谕旰蜕倌晔逼冢杂邢邢臼奔浔懔废靶醋郑3T谏车厣戏缮咦吡U怯捎谠婪烧庵址置氡卣木癫攀顾肪土艘槐示畹氖榉ā�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五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五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权威的人。’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五分钟的时间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上。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学会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是大有裨益的。茶余饭后,听报告看电影之前,排队购物或候车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起来。有的人认为,这些零星时间太短,因而不屑利用。这是不对的。涓涓细流,若白白流淌,岂不可惜?若汇聚起来,便会成为能够用来发电的水利资源。分分秒秒,稍纵即逝,如果加以利用,则可收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效。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岂可小看?”
听了孙教授的这番话,我明白了许多。我对他说:“孙伯伯,您的意思就是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是这样的。过去已经无法挽回,明天还没有到来,只有把握今天的每一分一秒,你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曾经有这样一段睿智的话:‘丧失的财富可以通过厉兵秣马、东山再起而赚回;忘掉的知识可以通过卧薪尝胆、勤奋努力而复归;失去的健康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医疗保健来改善;而惟有我们的时间,流失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无法追寻。’现在我要请你填一张表。假如你的寿命是100岁,大约36500天,你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请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说着,孙教授把一张表放在了我的面前。
年 月 日 签名:我的生命已用去 天,我的生命只剩下 天。
我拿起笔,在纸上郑重地写上:2003年8月23日 签名:林 刚 我的生命已用去6205天,我的生命只剩下30295天。
“填完上表,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感受是时间就是生命。”
“确实如此。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即使你能活到100岁,也不过36500天,况且吃饭、走路和睡觉就要占去将近一半的时间。如何让生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和一些人一样整天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闲逛,或者无所事事地闲谈,或者下象棋打扑克来消磨时间。而一旦当我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以后,我觉得我以前的一些浪费时间的行为简直是在慢性自杀。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刻不停地从我身边悄悄流逝,一去不复返。上天赐予我的生命只有一次,我怎能如此挥霍宝贵的光阴?我开始珍惜时间,不再做一些无聊的事。我知道我若不做时间的主人,就会做时间的奴隶;我若不利用时间,时间就会把我耗尽。”
听到这儿,我问:“孙伯伯,既然时间如此重要,那么我该怎样管理时间呢?”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间管理的起始点就是设立明确的目标。如果连目标都未明确,那么时间管理就无从谈起。当你设立了明确的目标以后,你还要为达到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你不仅要制定一年的计划、一个月的计划,你还要制定一周的计划、一天的计划。有了详细的行动计划,你才知道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你才不会无所事事。其次,你要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呢?我先不告诉你,等你看完了这个实验以后我再告诉你。”
说着,孙教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瓦罐和一个装满石头的盘子,他把石头一个一个放进罐子,直到不能再放为止。
“林刚,这个罐子是不是放满了?”
“是的。”
“是真的吗?”孙教授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一些小石子。他把这些石子倒进瓦罐,摇了一摇,小石子纷纷跑进大石头之间的空隙。
他笑着问我:“现在罐子满了吗?”
这次我学聪明了:“可能还没有满吧。”
“很好。”说着,他又从柜子里拿出一盘沙子,他把沙子倒进罐子,沙子纷纷跑进大小石头之间的空隙里。
他再一次望着我问道:“林刚,罐子满了没有?”
“没有!”我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所以这次回答得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
“好极了。”说完,他拎来一桶水,然后把水倒进了罐子。他指着这个装着石头、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的罐子问我:“看了我刚才做的这个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倒是个难题,我抓着头发想了一想,说道:“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愿意钻,总还是有的。”
“讲得不错,你动了脑筋,不过这个实验最主要的目的不在这里。你想一想,如果我不先放那些大石头而是小石头、沙子或是水,那结果会怎样呢?”
“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大石头就无法放进去。”
“对!这才是问题关键之所在。我们只有先把大石头放进去,才可以在空隙里放进许多小石头、沙子和水。同样道理,我们在管理时间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即能给我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最能帮助我实现目标的事。”
“孙伯伯,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争取考取北京大学,所以我应该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十分正确。我希望你能时时刻刻记住这条原则。除此之外,你还要学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孙伯伯,我们怎样做才能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这个方法我已经在上第四课的时候给你讲过,还记得吗?”
“是不是向成功者学习?”
“对!向成功者学习可以节省你自己去摸索的时间。想当初我学电脑的时候,自己一边看书,一边摸索,花了很多时间也学不会,甚至连一些基本故障也无法排除。后来我请了一位计算机系的学生来教我,我只用几天工夫就学会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考取北大,你最好向已经考上北大的同学当面请教成功的秘诀,这比你关起门来自己琢磨更有效。”
“孙伯伯,我明白了,我会想办法按照您所说的去做。”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了。给你布置一道作业,回去以后把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背出来,下次上课我可要检查的。”
~~~~~~~~~~~~~~~~~~~~~~~~~~~~~~~~
第七课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心尽力,力求完美
☆ 人们总是乐意把工作交给那些更认真负责的人。
一个人做事认真、一丝不苟,总是讨人喜欢。
回到家,我马上找来了朱自清的《匆匆》,大声朗读起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一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河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了;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碗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家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够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读完以后,我似乎看见时间的影子正从我的面前缓缓走过,我伸手去捉它,却两手空空。再想想我的生命只有30295天,我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让这宝贵的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白白浪费?不!坚决不!我要做时间的主人,让它为我服务。
周一的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上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作《时钟》。我听着时钟滴答滴答的响声,钟摆每响一声,生命就缩短一秒。老师说,世上再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你尽情地摘取青春梦幻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的滴答着。人自出生那天起就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到了你在临终前呻吟着的时候,时钟也还将枯燥而平静地计算着分分秒秒。课文上完了,老师让我们谈谈对时间的看法。我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那滚滚长江东流水,一去不复返。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我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知道了时间的价值后,我便想方设法地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我总是在精力最旺盛、头脑最清醒的时候用功读书,而当我头昏脑胀的时候,我就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如听听歌,下下棋,打打球,散散步等,这叫“劳逸结合。”就这样,一周时间匆匆而过。到了周末,我如期来到孙教授家。
“林刚,前面我给你上的这六堂课你觉得怎么样?”
“孙伯伯,您给讲的这些内容对我太有帮助了,说句心里话,如果没有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