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反,很多美国朋友都说:“如果责任更加沉重,工作也会更多的话,我不想升职,也不想得到更多的报酬。我就希望自己保持现在这种状态。”朋友的妹妹在纽约金融街工作,如愿以偿地赚到了足够的钱以后,果断地放弃了工作,搬到南部一个小城市。因为纽约的生活费用很高,而且纽约人生活得很华丽,看到这些,说不定会动摇自己的决心。
于是她搬到幽静而温暖的南方,照顾家人,用以前赚到的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她到底赚了多少钱,怎么能这么幸福?我们在心里羡慕她的同时,也对她的决定感到惊讶,本来还可以赚得更多,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但是,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塞提斯派瑟”。如果说韩国和美国有什么差距的话,那就是在美国,“塞提斯派瑟”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让他们满足于现状,幸福地生活。
从竞争强度来看,美国则更加冷酷,更加激烈,更加残忍。即使从“麦格西迈哲”血淋淋的竞争轨道中果断地撤退,也不会沦落为失败者,还可以从另外的意义上找到稳定生活的出路。因为大家都相信,成功和幸福的定义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
在韩国,为什么普通人不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幸福,过上轻松的生活呢?也许因为韩国不管是国家还是国民,都是“麦格西迈哲”类型。“不能在这里止步”,这种对变化和上升的强烈意志,也许正是韩国发展到今天的原动力。但是,因为整个社会是由“麦格西迈哲”精神支配,所以认为“这样也很好”的“塞提斯派瑟”可以立足的空间就很小很小了。
想做个幸福的“塞提斯派瑟”,却又担心成为没有新挑战的无聊之人;想做个不幸的“麦格西迈哲”,却又害怕得不到心灵的平静。是“麦格西迈哲”,还是“塞提斯派瑟”,真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第三章 想象力和勇气是你的武器
1、一定要背叛成功的法则(1)
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于2005年11月11日以95岁高龄离开了人世。我住在美国的那段日子里,一直都想见他一面,但是九十多岁的德鲁克不接受面对面的采访,只接受书面采访,所以我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他。就在去世前一年,他还经常讲演、写文章,解答人们的咨询,所以听到他去世的消息,还是多少有些惊讶。
德鲁克自己写的书很多,其他人关于他的研究也很多,所以要想找与他有关的资料,可真是无穷无尽。只要我们随便拿起他写的书,就能懂很多问题,都是我们为了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而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德鲁克是我通过书籍遇到的最好的建议者。在他的很多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改变人生的七种知性经验》。他在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要谈一谈我人生中的七种经验,是这七种经验使我成为有效率的人,不断成长的人,和不断变化的人。简单地说,是这七种经验教会我,在流逝的岁月中不做过去的奴隶。”
“在流逝的岁月中不做过去的奴隶”,这句话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刺激。我去采访某个人的时候,常常是事先背诵问题,但是在见到对方之前,我会在心里扔掉那张问卷。因为那些问题是根据“过去”提出来的,如果我执著于那些问题,就可能错过眼前的活生生的现实。为了把话题引向“现在的瞬间”,而不是过去,我必须尽量抛开前一天准备好的问题。但是我没想到这个方法也会适用于我的人生。
德鲁克一辈子都是“生产性的人”。他说他从作曲家居塞比·威尔第身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居塞比·威尔第的最后一部歌剧《法尔斯塔夫》完成于80岁的高龄。德鲁克实在难以相信,于是他去翻找资料。
威尔第是举世公认的最著名的作曲家,为什么还要在那么大年纪继续创作高难度的歌剧呢?听到这个问题,威尔第回答说:“我努力完成每一部曲子,但是每当我完成一部曲子的时候,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想我有义务再去挑战一次。”
向德鲁克学习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读一读那本《德鲁克日志》(DailyDrucker),这本书收集了德鲁克的文章和讲演,每天读一页,可以读上365天。
德鲁克说过的话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一定要背叛成功的法则”。这句话是“不要做过去的奴隶”的不同版本。“成功”创造了新的现实和由此而来的新问题,把企业或个人引领到成功的方式,在成功的瞬间也就变成了“旧式”,不再适应新的现实。因此,成功之后仍然使用过去曾经给自己带来成功的方法,这无异于自杀之举。
德鲁克说,“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种说法只会在童话中出现。
以前,我在有关哈佛大学生学习方法的书里也读到过类似的部分。成为“成功的哈佛大学生”的方法也是抛弃过去的成功模式。高中时代的学习方法和哈佛大学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在大学,最重要的不是独自埋在图书馆里看书,与自己作战,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学习多种不同的观点,翻看各种参考资料。但是,很多学生不能马上意识到这些,而是被过去使自己成为优等生的成功法则束缚。
越是高中时代学习成绩好的“超级学习明星”,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就越严重。如果不能达到高中时代的优异成绩,那些从前的优等生们就会固执地套用从前的成功模式,疯狂地学习,然而越是这样,成绩就越是下降。这就是“背叛成功法则”的瞬间。到了新的场合,就需要新的方法,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受到惩罚。
如果你与“过去我做得不错,现在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做斗争,那么请你试着问自己,在固守过去成功法则的过程中,是不是错过了变化和发展的机会?这种方法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如果我们“成为过去的奴隶”,就很难达到新环境所需要的变化,自然也就谈不上进步和发展。
“四十多岁时的倦怠就是知识分子的天敌”,德鲁克的这句话也令人深思。知识分子即使在过了传统的退休年龄之后,即使到了老年,仍然可以继续工作。只要不是体力劳动者,即使随着年龄增长,活力有所下降,也不至于影响工作。
但是,知识分子遇到了“精神疲惫”的危险。尤其是四十多岁的知识分子,他们共同面临“熄火”(burnout)的痛苦,导致熄火的原因不是“压力”,而是“倦怠”。
一个相当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对德鲁克说:“我们公司的工程师们都无精打采,请您帮我看看,这到底是为什么。”于是,德鲁克和十几名成功的工程师面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知道我做的事情对于公司的成功很重要,我也喜欢这份工作。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十几年,很熟悉,也很有信心,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可以工作。但是现在,这份工作激不起我的挑战意识了,我感到厌倦,每天早晨不再期待到公司上班了。”
管理者选择了给这些人调换工作岗位的做法,但是德鲁克说这种方法是错误的。这些人真正需要的是恢复真正的兴趣。如果他们以后有做其他事的计划——比如说,准备在退休之后到高中去教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的计划——他们就会突然对工作产生满足感。
德鲁克建议他们在40岁之前为自己确定后半生的目标。确定一个与目前工作属于不同领域的目标,从现在开始追求那个目标,就会认为自己现在做得很顺手,却又有些厌倦的工作有意义了。
德鲁克的另一篇文章也是关于40岁确定人生计划的内容,成功的知识分子到了40岁,已经通过激烈的竞争得到了人生的一起。不管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教授,或者医生,40岁的时候在事业方面都已经达到了顶点。剩下的就是升职之类的事情了,在这方面很难不经受任何挫折。仅仅依靠能力,是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
如果事业就是人生的全部,那么这种挫折就等同于人生的挫折。所以我们一定要事先培养对工作之外的领域的兴趣。做社会福利活动也好,拥有业余爱好也好,总之一定要在事业之外的其他领域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这样一来,即使在工作岗位上遭遇挫折,也还有机会拥有其他领域的成功。
为了忍受住眼前激烈竞争的世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并且在竞争中取胜,就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投资于一件事情。在投资方面是这样,在我们的人生中也需要“分散风险”的智慧。
读到《职业者的条件》时,我在一些文字下面划了线,打算以后用来实践。德鲁克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在德国做过记者。当时,他们的报社编辑部长每年都要和记者一起举行两次讨论会。
讨论会首先是按这样的议题进行的:
·讨论自己做得出色的事情。
·讨论自己努力想要做得出色的事情。
·检讨自己并没有充分努力想要做好的领域。
·尖锐地批判自己的错误或失败。
然后再谈论今后要做的事情:
·需要集中努力的事情是什么?
·需要改善的事情是什么?
·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在讨论的基础上,记者们把今后六个月的新业务计划和学习计划交给编辑部长。
德鲁克后来去了美国,做了教授,同时解答人们的咨询,他想起了这件往事,于是又尝试了这个方法。每年夏天,他都花费两周的时间,对过去一年里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检讨。
·首先检讨我虽然做得好,但是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或者应该做得更好的事情。
·然后检查我犯的错误。
·最后检讨我应该做,却没做的事情。
读到这部分以后,我就告诉自己,“这也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可是直到现在,我还从来没有实践过。如果说“我没有时间”,那绝对是说谎,其实我是害怕冷静地和自己对峙,所以才不敢实践。我要做的事情并不像德鲁克那么多,只要花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一年的时间里做过什么,却一直推迟到现在也没有做过。
置自己于菜板,乱刀相加,这的确需要相当的勇气。我们对别人无比吝啬和苛刻,动不动就会做出冷静的批评,但是对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地“高抬贵手”,表现出大度和宽容。当我们把最无情的批判刀刃对准自己,砍去不必要的部分时,也许我们才不至于在岁月中成为过去的奴隶。而且,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时间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2、干练的“土老冒”气质具有竞争力
我喜欢“土老冒”。换句话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我喜欢有“野性”的人。虽然缺少斯文气质,却拥有懦弱的城市人无法效仿的突破能力。这种人会闯进别人的心里,就像不敲门就推开房门,理直气壮地闯进别人家里一样。这种态度会让人在瞬间心动,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喜欢上他,我说的就是这种“土老冒”。
如果你了解华盛顿人,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土老冒。华盛顿这个城市很小,居住区域也很狭窄,所以住在这里的人并不多。真正的“华盛顿土著”也不可能太多。大多数都是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