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你其实不懂管理学-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飧龇椒ń惺匝椤?墒且欢问奔涔螅嗣欠⑾掷匣⒊瞬妒持猓驮疵挥腥魏蔚母谋洌谰擅挥惺裁淳瘛U馐俏裁茨兀�
于是又有人说,是不是因为这只老虎缺了一个伴,感觉孤独啊?因此动物园又引进了一只母老虎,并和这只美洲虎放在一起饲养。可是结果依然没有多大变化,老虎还是一副没精神的样子。
最后,有一个老饲养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在老虎生活的环境中放入几条豺狗。人们惊奇地发现,老虎从此变得有精神了,因为饲养员给它的那些食物,经常会遭到豺狗的抢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老虎经常追逐豺狗,并且和它们对抗。人们感觉很惊奇,就去问那个老饲养员这是为什么。老饲养员笑着说:“动物和人是一样的,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它们自然会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
由此可见,适当的压力是具有很大作用的,它可以让人们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现实中会出现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身为管理者,适当地给予员工一些压力,就可以从中发现哪些员工是真正能够承担责任的。
王先生是一家销售公司的部门经理。一天下属的主管向他抱怨说,部门中有一个员工,不论面对怎样的工作,总是再三推托,认为自己办不到,交给他的工作经常会延迟完成。王先生听了主管的报告后,就将那名员工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拿来一份顾客的订单对那名员工说:“我希望你在三天之内将这份订单的具体工作做好,并且交给相关部门准备发货。”那名员工怀疑地说:“三天?这怎么可能?”王先生严肃地说:“这是顾客的要求,我们只能照做。如果你在三天之内做不到的话,我会当你自动离职。”那名员工没有办法,只好努力在三天之内将这份订单做完。
当他把这份订单的详细内容交给王先生的时候,王先生笑着把和客户签订的合约拿给这名员工看。员工这才发现,这份订单约定的交货时间是在两天之后!他感到十分愤怒,不知道经理为什么要骗他。王先生这才对他说:“我听你的主管说,交付给你的工作经常会延迟,你总是推托说自己办不到。但是事实证明,你不但可以办到,而且可以完成得很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这名员工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王先生的良苦用心。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拖延工作的情况,并且因为工作表现良好,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赞赏。
很多时候,员工并非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压力,因此容易出现敷衍的状况。只要给他们一些适当的压力,他们就可以将一切做得井井有条。对于管理者而言,想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成长,给予他们一些压力是很有必要的。
41。赫勒法则:监督的作用
如果有人标榜自己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那么身为管理者的你大可以一笑置之。心理学家研究告诉我们,只要是人,就存在惰性,不可能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工作。
英国管理学家赫勒的研究,可以作为一个佐证。赫勒通过对人们的工作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正在被别人监督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加倍努力,以让自己的工作效果看起来更好。
这就是赫勒法则对于管理者的提示。事实上,管理之所以成为一项工作,就是因为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充分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美国著名快餐公司肯德基就对此十分重视。该公司的连锁店遍布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将近一万个,在监督的实际操作上是十分困难的。那么,究竟肯德基是如何对这些遍布各地的快餐店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呢?
原来,肯德基雇用和培训了一批员工,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全世界各地出差旅行,通过佯装顾客等方式对连锁店的服务、卫生等相关的状况进行检查评分。因为这些员工受过专业的培训,而且公司对他们的身份严格保密,所以各地连锁店的店员不可能认识他们。因此,肯德基的员工们时时都能感受到某种压力的存在,对工作丝毫不敢有所懈怠。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监督方式,肯德基不但掌握世界各地连锁店的经营情况,同时也有效地对员工的工作进行了监督,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相对于肯德基的监督方式,麦当劳公司实施的“走动式管理”就要“透明”得多。根据“走动式管理”的规定,麦当劳高层的负责人和管理者要经常到基层去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领导的不定时检查会给员工带来一种特殊的压力,使他们明白随时都在接受着公司上层的监督,从而促使他们好好尽职尽责地待工作。
尽管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做法不相同,但两家公司的实际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监督的方式,来让员工承受一定的责任和压力,促使他们努力工作。
在管理学上,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察,是管理者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准确地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并且以此来让员工达到某种工作效果。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个监督的高手。他经常会通过自己的锦衣卫去监督下属们的行为,以此来掌握下属们的行踪。有一次,一个大臣晚上宴请别人吃饭,第二天朱元璋见了他就问他说:“你昨天是不是请人吃饭了?有哪些人啊?”这个大臣不敢对皇上撒谎,就一五一十地将宴请的人都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完了之后很高兴地笑着说:“很好,你没有骗我。”说着就拿出了一份名单给那个大臣看。大臣看完之后冷汗直流,原来皇帝给他的这份名单上写的,就是他昨晚宴请的那些客人!
当然,对于现代管理者而言,应当学习的是朱元璋监督员工的这种态度,而不是方法。过分地监督,甚至窥探下属的隐私,只会让效果适得其反。
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监督员工的工作,也不一定就要死盯着员工是否犯错。在必要的时候,对员工的工作予以肯定,表扬他的某项出色的工作成果,也能够让员工明白,你一直在关注他的工作,这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对于企业家而言,监督是十分必要的一项任务,只有积极地监督员工的工作,员工才能努力做好工作,这样企业发展得才会更好。
42。古狄逊定理:别让自己太疲惫
国内的媒体曾经发表过一篇在管理界引起广泛争议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表彰一名市长。文章里记述了很多该市长所做的事情,其中包括在半夜检查城市的治安和交通情况。最后,报道以赞扬这位市长事必躬亲认真态度而结束。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报道在报纸上发表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有人就对此提出了质疑:市长在夜里检查治安和交通,那要公安局长干什么?一个领导人物不管大事小事都一概包揽,真的是好事吗?
有趣的是,其实这个质疑早就已经有了答案。曾经在英国证券交易所担任过主管的古狄逊先生就提出过一个理论:“一个总是疲惫不堪的管理者,事实上是一个最差劲的管理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懂得将一些事务交给自己的下属去分担。
所谓管理,就是让别人干活的艺术。管理者,顾名思义,就是掌控最高事务的人。他要做的工作,就是合理调配自己的下属,将工作分配给他们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协调各方,让工作尽量做到最好,而不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结果自己忙得团团转,事情仍然没有做好。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就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据说诸葛亮在接受了刘备的托孤重任之后,在管理蜀国时事事都亲力亲为,从不放松。甚至连有人触犯了军法,要执行打板子的惩罚,他也要亲自进行监督。虽然诸葛亮有能力做到这一切,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当时蜀国内部人心涣散,百姓们的生活也很艰苦,诸葛亮一个人的努力,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工作中,他的身体也慢慢被拖垮。他的对手司马懿对此看得十分透彻,他说:“诸葛亮不论大事小事,都要自己过问一遍之后才能放心,这样操劳下去,他怎么能够活得长呢?”
果然,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的皇帝刘禅就因为平时不主持大事,缺乏实际的能力和经验,把蜀国搞得一塌糊涂,很快蜀国就被消灭了。诸葛亮最终也没有实现他对刘备的承诺,这也成为一个千古的遗憾。
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诸葛亮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一个管理者即使拥有再杰出的才能,也不能试图将所有的工作都一手掌握。每个管理者都应当将自己当做是一个指挥家,而不是实际的执行者,这样才能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有一个老板向自己的朋友抱怨说,自己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开始工作,直到深夜才结束。可是尽管如此,他的公司依旧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他因此非常苦恼。
朋友问他说:“当你在忙的时候,你的员工在做什么?”
这个老板回答说:“我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朋友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说:“我知道你为什么会苦恼了,你应该把事情反过来做。”
这个老板仍然不明白。
朋友告诉他说:“很简单,让你的员工来做你现在的工作。”
老板摇摇头说:“不行,他们做不好。”
朋友笑着说:“你要明白两点:第一,如果你的员工像你这么聪明的话,那他就不必当你的员工,可以自己独立开公司了。第二,如果你从来不给他机会去尝试着分担你的工作,怎么知道他们做不好呢?”
老板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就尝试着去做。结果令他非常欣慰,不但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了许多,而且公司的业绩也有了提升。
作为管理者很多时候我们都非常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没有错。但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应该给员工一些机会,让他们分担你的工作,你才能轻松地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43。霍桑效应:员工都是“特别的”
管理学的定理和法则当中,“霍桑效应”可能是最有趣、最独特的一个。它并非是人们有意识地研究发现的成果,而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得出的意外成果。
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以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对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专项的研究工作,他们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找到一种可操作的、能够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在研究一开始,梅奥教授就选定了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对象。在此后各个阶段的试验中,专家们不断地对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改变,希望能够借此发现究竟哪些因素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专项研究小组长时间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不管他们如何改变那些外在的因素,六名女工的生产效率都一直处在上升的状况之中。
那么,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