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卡耐基经商之道-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任何成功总是相对的、有限的,而求知欲和求新欲使他们意
外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志趣,所以成功的机会也就往往是给这些人准备的。所以求知胜
于求成的人反倒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求变创新的意识是很重要的。美国作家阿龙在他所著的《宽容》一书里写道:“在
无知的山谷中,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用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人们囿于一定的社会环
境或生活习惯的时候,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和惯性。一方面极易满足,另一方面是安于
现状,不思变革,并且会不自觉地充当旧价值观念的卫道士。这是所有封闭社会的通病。
也许有人会认为他的话未免太尖刻,他怎么能讲我们“无知”?但细细想来,此话确实
很有道理。
早些年,当我们为几亿人口能吃饱肚子而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候,
我们全然不知欧美发达国家仅用了占人口总人数百之分之几的农业工人便养活了全国所
有的人,并有大量农产品出口到不发达的国家。曾几何时,为了能得到一只“铁饭碗”,
人们竭尽全力地要挤进已经人满为患而又永远不会到站的列车。而今天,竟有许多人不
再稀罕这个虽然“饿不死”却又“吃不好”的“铁饭碗”,甘愿选择有风险的“瓷饭
碗”。……
天涯何处无芳草。多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新的机会,可以带来一个新的世界,不跨上
这一步,那就永远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当然,“跨出这一步,那就永远不能主宰自己
的命运。
当然,“跨出这一步”并一定就是跳槽、辞职、改行,但人生的丰富和成功必须是
求变创新,走自己的路。“小狗也要大声叫”的“大声”,不一定是成就高、名声大,
而一定是属于自己求变创新的叫声。
许多人之所以凡事都害怕失败,主要是由于心态消极、意识自卑,同时也和过于看
重事情的成败而看轻自己的选择有关系。结果就那么极端重要吗?把话说穿了,每个人
的最终结果都不那么美妙。必然死亡的阴影可以给人可怕的威胁,让人整天灰心丧气,
悲观消沉;但也可以促使人惜时如金,积极努力,提高人生效率,追求一种充实而有意
义的生活。
年已半百的卡罗琳·赫巴德是一位朴实端庄的美国妇女。她言谈举止大方,而且时
常面带微笑,使人觉得和蔼可亲。她一方面是一位著名物理学家的妻子和4个孩子的母
亲,另一方面又是随时准备到世界各地抢险救灾、拯救生命的勇士。她是“美国救灾行
动队”的创建者和领导人。这一组织的任务是在国内外进行“搜寻和营救”活动,哪里
有灾难,就到哪里去。
1988年12月,亚美尼亚发生大地震,公寓大楼、住宅、工厂、学校纷纷被摧毁,死
亡人数已超过5万。赫巴德闻讯后几小时便登上飞机,飞往亚美尼亚。
她和其他营救队员在零度以下的严寒中,在覆盖几英里的废墟中摸爬了8天,尽可
能多地搜寻出还有希望救活的人。
有一次,他们在三座坍塌的楼房里没有找到什么,正准备到别处去,一个家人都被
陷在这所楼里的男人悲痛万分地哀求他们再搜寻一下。于是赫巴德他们在她的阿利的帮
助下终于找到了陷埋得很深的一个小女孩,正是那个人11岁的女儿。
小女孩的兄弟姐妹都已被砸死,而她竟在4天后奇迹般地得救了。
卡罗琳·赫巴德参加的营救活动不计其数。她曾到过地震后的萨尔瓦多和菲律宾;
去过巴拿马的密林中搜寻生存者;
在纽约和田纳西寻找因桥梁折断而受难的人;到过遭飓风袭击后的南卡罗来纳州;
到过飞机、火车失事现场和火灾水灾现场;搜寻救援过丢失的孩子、失踪的猎人和溺
者……
谈到20年来的收获和体会她说:“我喜欢遇到紧急情况时产生的那种紧张感,那种
兴奋感。当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时,我会感到一种满意、一种自豪。在
受灾现场,你能看到人类本性最好的一面,也能看到人类本性最坏的一面。而且,我也
曾处于某种危难境地之中。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品尝生活,活出了新意。”
抢险救人,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我们知道的不少。但人们总是强调舍己为人的伟
大精神,很少有人说是为了自己“学会品尝生活,活出新意。”卡罗琳·赫巴德女士给
我们的启示就是自由选择的可贵、求变创新的重要。所以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
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自信自爱,求变创新,活出新意。我们一定要打碎“害怕失败”
的枷锁,敢于去发现人生的新大陆。你可能会象哥伦布一样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未能达
到你所预期的目标,但是你却可以发现更多更新的东西!
因此,卡耐基认为,作为一个经营者,必须努力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幸福不是上帝给予的,而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由于
人们劳动、奋斗的方式、途径和程度各有差别,他们创造的幸福也有差异。在为人类幸
福而斗争的过程中,登上高峰就打开更广阔的眼界,带来更深刻的幸福,登上低峰则创
造小的幸福。创造幸福并非一项安逸的工作,它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劳动。歌德在总结
自己的一生时认为,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辛苦工作,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的舒服的
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歌德凭其毕生的辛劳,创
建了宏伟事业,赢得了自身存在的充实和幸福。
屠格涅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如果要想成为幸福的人,必须得学会吃苦。
要享受幸福,首先得创造幸福。只有脚踏实地地劳动创造,才能在付出艰辛劳动后
得到幸福的甘甜。犹如蜜蜂上万次地飞翔,行程数万里,博采众花,才能酝酿出甘甜的
蜜。正是由于爱迪生艰辛的劳作,发明了灯泡,后人才获得了不被黑暗困扰的幸福;正
是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研制成功安全炸药,才使人类饱享安全所带来的便利;正是通
过居里夫人艰苦的奋斗,才从镭含量不到百万之分一的几吨沥青油矿中炼出十分之一克
的氯化镭。这些科学家通过脚踏实地的艰苦劳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幸福,他们也从
中获得了极大的愉悦和幸福。
事业、劳动、工作是获得幸福的源泉,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因此,事业要获得新的成就,人们要得到新的幸福,必须依靠人的创造精神。创造活动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福音,创造使人类更添光彩,使人生更具有价值,它是人类获得新的
幸福的永恒动力。
提到创造,有些人总是觉得神秘,似乎它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办到。其实,创造有大
有小,内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
在当今,创造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很多人都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人
们在事业上新的追求、新的理想、新的目标会不断产生,在为新的事业创造奋斗中,实
现了这些新的追求、理想、目标,就会产生新的幸福。创造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的幸福
是没有终点的,人的幸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
所谓创造,无非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意思,“创者,始造之也。”创造过程
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新东西,而不是原来某种东西的再现。这就是说,创造性就是非重复
性,创造意味着发现、发明、革新,它标志着突破和前进。
创造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
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在世上的一切生物中,只有人的活动是积极的、创
造性的活动,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种创造着历史的主体。
在世界上,除了人以外的各种生物(包括高级动物),都必须按照自然界给定的范
围规划它们的生活,只有人可以突破这种范围。人作为自然界的主人,为了不断满足自
身的需要,不仅按照万物直接的自然效用来加以利用自然,而且经常改变它的天赋形式,
创造出各种新的物品。人的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自从人类产生以来,
作为人的活动对象的自然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然世界已经不再是亘古未变的洪荒世
界,而是作为主体的人世世代代创造的结果——“人化”的世界,它到处打下了人类意
志的烙印。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创造力的巨大威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创造的王国里,
我们人类作为主体是不折不扣的国王。这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所说的:“是我们创
造了价值,是我们的欲望授与了价值。在这个王国里我们是国王,如果我们向自然界卑
躬屈膝,我们就降低了自己国王的身份。应该由我们来决定高尚的生活,而不是由自然
来决定”。人作为主体不仅创造了一个人化的自然和人类社会,而且创造了主体自身,
创造了人本身。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成为活动的
主体;也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活动,使人离动物界越来越远,成为“万物之灵”。总之,
人作为主体的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创造性,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动的创造能力。我们赞扬
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是因为他们对造福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创造性的贡献。
而事实上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无论是杰出的人物还是普通群众,都具有或大或小的
创造能力,为人类历史作出了或多或少的创造性贡献,都是“创造王国的国王”。
创造和幸福是什么关系?创造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
创造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创造是生活的最大乐趣,幸福寓宁创造之中,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什么是生
活的最大乐趣?我认为,这种乐趣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
之中。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其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
充满美好的东西,生活的伟大、幸福就寓于这种劳动之中。”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创
造和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创造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
为什么说创造是人类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知道,幸福是人们在进行物
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
满足。然而怎样才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要靠劳动、靠工作,为事业
奋斗。而人们需要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提高的,旧的需要满足了,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要,实现人们对幸福的新的追求,就要靠创造,创造新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要深入理解创造和幸福的关系,就必须探讨研究人的需要
问题。
人的需要即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