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国皇后全传-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慈禧挟制载淳,传旨将载垣、端华、肃顺等人革职拿问,并严行议罪。接着突然将载垣、端华、肃顺3人逮捕,逼令载垣、端华自杀,将肃顺处斩,其余5人或革职或发遣。与此同时,凡拥戴垂帘听政的人都按功行赏,加官晋爵,其中当属恭亲王奕䜣头功,被封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掌握了军政大权。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一日,慈禧与慈安在养心殿东暖阁垂帘听政。废弃载垣拟定的年号“祺祥”改为“同治”,以示两宫皇太后与小皇帝一同治理朝政。因为这一年是辛酉年,历史上称为“辛酉政变”;又由于这次政变发生在北京,外国人多称为“北京政变。”这次政变,开始了慈禧长达48年的黑暗统治,在慈禧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此时,名义上为两宫太后听政,但慈安仅是陪衬与摆设,实际朝政大权全由慈禧一人操纵,慈禧已成了不挂名的女皇。朝臣对她虽不呼“吾皇万岁”,然却又把她神化于皇上之上,称她为“老佛爷”。这一年,慈禧才27岁。

再度垂帘罔顾国忧

慈禧垂帘听政后,对外进一步投靠列强,满足外国侵略者的无理要求;对内联合各方面的反动势力,疯狂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少数民族起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慈禧采取各种阴谋手段,培植亲信,排斥异己,逐渐在朝廷里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不可冒犯的大独裁者。

公元1873年,即同治十二年,同治皇帝已经18岁了。依照祖制,慈禧应该把政权交给皇帝,这叫做“还政”。对此,慈禧尽管十万分不愿意,却也毫无办法。偏偏同治皇帝不争气,由于慈禧多方干预他的私生活,在后妃之间制造诸种矛盾,赌气之下不再亲近后妃,竟让太监领着,微服化装到花街柳巷去寻欢作乐,结果染上了重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便一命呜呼。慈禧与同治皇帝没有多少母子情谊。同治给慈安请安,还留下说一会儿话。等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那里,反而连一句话也没有,母子关系越来越糟。在慈禧眼里,权力比儿子重要。同治皇帝长到14岁时,按照前朝惯例,就应该接掌政权(即亲政),可是慈禧根本不提这码事。直到同治皇帝17岁时,慈禧才不得不答应次年还政。但是多年来,慈禧的党羽已遍布朝廷内外,同治皇帝即使掌握了政权,实际上也当不了多大的家。对于这一点,同治皇帝心里自然也很明白。同治皇帝在执政前后,也曾与慈禧发生过几次冲突,表示了他的不满,但最终也没起什么作用。

同治皇帝死了,但他没有留下孩子。按照规矩,可以选一个年长一些的晚辈,继承皇位。但是那样一来,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祖母辈),就不便于再继续听政。于是同治帝一断气,慈禧立即派亲信太监和士兵把守宫廷内外,然后召集亲王大臣进宫举行会议,提出继承皇位问题。慈安提出立恭王奕䜣的儿子载徵为帝,奕䜣害怕慈禧猜疑,提出立溥伦为帝。慈禧当然不会同意,驳回了两位提议人以后,自己提出立载淳的堂弟载湉来继承皇位,慈禧做出这种安排,可谓煞费心机:首先,载湉与同治皇帝载淳是同辈人,慈禧仍可以以皇太后的身份听政;其次,载湉年方4岁,不能理政,慈禧至少可以再控制十几年政权;再次,载湉不仅是咸丰皇帝的亲侄子,还是慈禧的亲外甥,便于控制。那些王公大臣,心里都明白,可嘴上谁敢说个“不”字。同治十三年(1875年)十二月底,载湉继承皇位,改元光绪。不到两天,慈禧便表示:“皇帝虽然有了,但年龄太小,现在时事艰难,万机待理,不得已,还要实行垂帘听政。”于是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常言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慈禧这个权势欲极强的人哪里容得下慈安分自己的权力!尽管慈安权欲心不强,性情又比较平和,但慈禧仍觉得她碍事,处处排挤她,对此慈安自然看得清楚。同治八年时,慈禧的宠信太监安德海在得到慈禧许可后,离开紫禁城,到地方上招摇勒索,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抓获。丁宝桢火速奏请慈安,慈安以安德海违背了“内监不得擅离京城”的祖训为由,命就地处斩。此事等慈禧得知,为时已晚,于是在历史上便发生了“前门接旨,后门开斩”的戏剧性一幕。由此,慈禧和慈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据说,咸丰帝死前,担心懿贵妃母以子贵做了太后,会恃尊跋扈,到那时皇后必不是她的对手,因此特意留下一道遗诏,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命大臣除掉她。生于侯门而毫无社会阅历的慈安,禁不住慈禧一套甜言蜜语,为了缓和关系竟将这遗诏当着她的面烧掉了。慈禧表面上满口称谢,心里反而更恨慈安。

此后不久,光绪七年(即公元1881年)三月,慈安去世,年仅45岁。对于慈安之死,许多人怀疑为慈禧所害。从此慈禧独搅了听政大权。

除了慈安以外,慈禧还有一个心腹大患,那就是恭亲王奕䜣。慈禧和奕䜣,在发动政变时配合得还不错,但那只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政变成功后,奕䜣平日就飞扬跋扈,现在以功臣的身份集宫内外大权于一身,再加上军机处里的人对他很恭维,洋人对他很赏识,不觉有些飘飘然起来,有时做事竟不再把慈禧这个“女流之辈”放在眼里。这当然是慈禧绝对不能容忍的。公元1884年,即光绪十年,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法国入侵越南,把中国在越南的军队赶了出来,并把战火烧到中越边界。慈禧立即抓住时机,以奕䜣办事循旧、固执己见为由,彻底罢免了他,并且改组军机处。由此慈禧的统治地位大为巩固。

罢免奕䜣后,慈禧开始起用醇亲王载沣,醇亲王载沣是光绪皇帝的生父。鉴于这种身份,有大臣提出他不宜参与军机处事务。醇亲王载沣本人也再三推辞。但慈禧决计让他取代奕䜣,主持军机处事务。慈禧这样做,不仅因为醇亲王载沣是自己的亲妹夫,更看好的是他胆小怕事,很好控制。

由于慈禧始终把加强个人独裁统治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她心目中国家利益就成了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公元1884年,即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这是在慈禧把持政权过程中发生的第一场大的对外战争。为了避免战争危及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她授权李鸿章与法国侵略者谈判,并乞求美英政府出面“调停”,希望大事化小,苟安于现状。慈禧不顾法军的一再猖狂挑衅,严令沿海守军“静以待之”。从而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快了他们发动战争的步伐。中国方面宣战以后,广大军民同仇敌忾,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光绪十一年,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法国侵略军一败涂地,受此影响,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但就在这个时候,慈禧却下令停战、撤兵,爱国官兵非常气愤。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却宣扬什么“见好就收”,与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连法国政府都感到意外。

就在中法战争激烈进行的同时,慈禧大兴土木,花费63万两白银修缮储秀宫,在一片歌舞升平、平安富贵的气氛中度过了自己的50大寿。

归政怡养随心所欲

公元1885年,即光绪十一年,光绪皇帝十五岁了,慈禧又到了结束听政的时候。她恋恋不舍地答应次年把政权交还给光绪皇帝。这时,一些王公大臣迎合慈禧的心意,奏请她在结束听政以后,再训政几年。慈禧非常痛快地答应了。

公元1889年,即光绪十五年,19岁的光绪皇帝已经完婚。慈禧独揽朝政的形式,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在归政之前,她提出给自己建造一个好的“怡养之处”。于是便开始了大规模地修建三海(即南海、中海、北海)的工程。当时,内忧外困,清政府财政相当紧张。据记载,光绪十二年“顺直”(今河北、辽宁一带)境内发生多次大的火灾,各路饥民纷纷来京城讨饭。光绪十三年,“直隶”(今河北一带)先是大旱,继而黄河决口,物价飞涨,奸商横行。慈禧哪顾民众的死活,她只管随心所欲地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

修建三海,首先涉及将中海西面的蚕池口天主教堂(又称北堂)搬迁。这个教堂属于三海工程的范围,地势很好,登高一望,可以对皇宫禁苑一览无遗。因此,慈禧对这块地方非常欣赏。按说,解决搬迁问题并不困难,教堂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而且妨碍了最大当权者的利益。但是,经办的大臣为了早日满足慈禧享乐的欲望,又不得罪洋人,竟从海军衙门经费中开支白银30余万两,将这块地方从传教士们手中“买回”,还送给传教士们一个更宽敞的传教场所,并且给他们一个个加官晋爵,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至于修建三海工程所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惊人。贵重的紫檀楠木及细软摆设等,都是派人专程从天津、上海、广州等地采办的,有些成套的硬木桌椅,更不远千里、不惜重金从香港或东南亚采办而来。由于工程浩繁,期限紧迫,清廷指派醇亲王亲自负责,为工程监督、监修的官吏大员多达100余人。仅是工程所需木工就招雇了1万多人。慈禧对工程要求极为苛刻,指令各殿阁内外的油饰、糊饰,一律要“见新”,要完全按照她的意旨设置,不许擅自更动。她一天两次派宠信太监李莲英去工地相看、督促,如同催命。这项工程计花掉白银2000余万两,而19世纪80年代清王朝驻德国公使李风苞,秉承李鸿章的旨意与德国伏尔舰厂打交道,买了两艘6000马力的“定远”与“镇远”铁甲舰,一艘2800马力的“济远”钢甲舰,才花了白银400万两,修三海的钱,是买这些战舰的5倍。

三海工程结束后,慈禧便搬进去,开始了她的所谓“归政怡养”生活。慈禧归政后,一方面,恣意享乐、听戏、作画、玩赏珍品,甚至专门让人修了一条从中海仪鸾殿到北海镜清斋的小铁路,从法国进口了一辆豪华的小火车,供自己享用。更有甚者,她不愿意听到机车的声响,便摘掉机车,改由太监拉着走;另一方面,她始终牢牢地掌握着国家大事的裁定权,重要事情都要亲自听取大臣奏议,重要奏章和咨文都要亲自阅定,即使不在养心殿上,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严密监视之下。

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60大寿生日。慈禧作为一代女枭雄,在任何事情上都要高人一等。这次整寿庆典,她要争取超过历代皇后,乃至历代皇帝。

为了搞好这次庆典,早在两年以前就开始着手筹备。光绪十八年,皇帝发下谕旨,认为慈禧寿典是举国盛事,所有应备仪式典礼,都必须专派大臣敬谨办理,并成立了庆典处,抽调众多亲王、大臣专门负责办理庆典事宜。待到庆典时,举行了一系列筵宴、演出,其奢华靡费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需求,慈禧公开向京内外的官吏们索取寿礼。王公大臣谁也不放过这个讨好慈禧的机会,绞尽脑汁,多方搜劫,向她进贡各种珍品和钱财。

其中,仅在苏州定制各色精美袍褂多达135套,耗银达3万8千多两。庆典之日,各项隆重仪式、奢华场面、大小戏台及名艺杂耍,还有星罗棋布的人造景观。慈禧的日常生活也极为奢侈,穿的是精制绫罗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