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生幸福论-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奎那认为,幸福是德行的酬报,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人们只有适应公共福利才能具备真正良好的德行,因而也才能享受幸福。

    他同时指出,“正如一个人的幸福并不是最后目的,而是从属于公共福利一样,任何家庭的幸福也必须从属于作为一个完整社会的城市的利益。”

    ③阿奎那既认为个人的幸福应置于公共幸福之下,又认为小团体幸福如家庭幸

    ①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45页。

    ②②③④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46、70、106、139—140页。

…… 154

    83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福也应当服从整个社会的公共幸福,阿奎那不仅从量上区别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而且还从质上对二者作出区分。

    ‘他说:“全城的公共幸福和一个人的个人幸福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还有形式上的区别;因为公共幸福在性质上有异于个人幸福,正如部分的性质不同于整体的性质一样。”

    ④阿奎那的这个思想是合理的,他没有把公共幸福看成个人幸福的简单相加,也没有把公共幸福的性质看成具有同质的个人幸福的简单合成,而是认为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幸福。

    这个见解超出了在他之后500多年的功利主义代表人物密尔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密尔囿于功利主义原则的局限,没有能在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关系上作出正确的理解,而阿奎那的看法显然要合理得多。

    阿奎那在强调公共幸福高于个人幸福时,并没有否定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他认为,虽然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在数量上和本质上都不同,但是,在坚持公共幸福为首要前提的条件下,个人幸福同时也应得到满足。他说:“无论是谁,只要他促进社会的公共幸福,他就是同时促进他自己的个人幸福。”

    ①为什么这样说呢,阿奎那解释道,首先,如果没有家庭、城市或国家的幸福,个人的幸福就不能存在;其次,因为一个人既然是家庭或城市的一部分,当然就应该根据他对公共幸福审慎考虑的结果来考虑他个人的幸福。对个人幸福来说,有两件事情是必须做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行不逾矩,只有通过德行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二,个人

    ①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137页。

…… 155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931

    幸福存在于德行所必需的充裕的物质利益中,这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在这里,阿奎那所说的个人幸福是尘世的幸福,但是,他虽然肯定了个人幸福,却认定尘世的个人幸福是不值得人们追求的,也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在天堂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阿奎那以现实存在的尘世幸福为出发点,最终又把幸福归于神秘的天堂幸福。

    阿奎那还分析了个人幸福实现的条件。他认为,人的幸福必须在一个安宁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而保证社会安宁的条件是:第一,社会必须融洽无间地团结一致;第二,这样团结起来的社会必须以行善为目标;第三,必须依靠统治者的智慧,以保证那些为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福利的充足。

    在说明公共幸福的实现条件时,阿奎那强调正义的作用。

    他认为,正义的目的就在于调整人们彼此的关系。组成社会的所有人与社会的关系,如同各个部分与一个整体的关系一样,部分属于整体,任何局部的利益从属于整体的利益。因此,无论就一个人对他自己、或者就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任何有益的行为和善行都涉及作为正义目标的公共幸福,只要正义能够导致人们为公共幸福而努力,那么,一切德行都可归入正义的范畴。阿奎那如此看重正义,是与他对法律的看法相联系的。他认为,法不只是一个政治法律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法关系到人的幸福与否。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

    ①

    ①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109页。

…… 156

    04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而德行是使有德之人享受幸福的行为,因而,在法律的保证下,人们通过德行就能达到幸福,并处理好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的关系;法律的首要的和主要的任务是对公共幸福的合理安排。

    在阿奎那看来,实现公共幸福的条件是正义和法律。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阿奎那反复说明公共幸福的重要,但是,他所说的公共幸福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集体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指的是封建统治者所谓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全体公民的实际利益。他认为,只有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统治者管理下,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才能实现、也才能得到保证。

    因为,在他看来,许多人在一起生活,除非其中有一个人被赋予权力来照管公共幸福,否则就不可能有社会生活。如果有一个人比其余的人聪明和正直,那就应当让这种天赋为其他人发挥作用。阿奎那还断言,宇宙是由一个人统治的,所以,最好的政体是由一个人执政的政体,而且这个人所实施的政治行为能够引导被统治者达到某种目的,也就是获得幸福。由此可见,阿奎那把实现公共幸福的最终希望寄托在某个具有比其他人更高天赋的人身上。他没有看到全民的道德努力和道德实践对公共幸福的巨大作用,这就为统治者的利益作了有力的辩护,他对公共幸福的论述实际上导致了人统治人、人奴役人的结论。我们还可以看到,阿奎那所推崇的那个超凡的统治者就是上帝的人格化,他以上帝一人统治整个宇宙为前提,推出了最好的政体是一人执政的政体的结论,这就明显地表达了阿奎那幸福观中的宗教特征。总之,虽然阿奎那在论述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关系时,提出了含有某些合理性的观点,但是,他对幸福的本质和实现幸福的保证等

…… 157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141

    问题的理解,仍然没有离开上帝这个中心。

    第五章 三 热爱上帝就能获得永恒幸福——马里坦的幸福观永恒幸福就是瞻仰上帝A爱是达到永恒幸福的途径A上帝能给现代社会带来幸福A基督教神学伦理学在欧洲中世纪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但是,经过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对人类自身理性能力和道德尊严的认识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从16世纪到19世纪,欧洲思想界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产生了一大批对人类文明和思想进步有着重大贡献的思想家,基督教神学及其幸福观被冷落了几百年。

    岂料时光流转到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西方世界居然又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自然有其社会原因。在经济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较为丰富,但也随之出现了诸多的社会弊端。例如,犯罪率的上升、失业的威胁、战争的恐怖、肉欲的横流等等,在人们的精神中造成了深深的压抑和苦闷,而失望和空虚的心灵需要寻求精神上的支撑和慰藉,于是,许多人想到了基督教,再一次唤起了对基督教的情感。他们试图从基督教教义中、从对上帝的信仰中找到一条精神出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基督教神学伦理学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托马斯主义伦理学正是于这种时代情势下应运而生,它

…… 158

    24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的主张、它的观点倍受西方社会一部分人的青睐。

    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哲学家马里坦,他是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思想的诠释者。

    前面,我们介绍了阿奎那的基督教伦理观,那么,新托马斯主义“新”在哪里呢?它的“新”就在于这是阿奎那的基督教伦理观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复活和发展,而它们的基本伦理立场却是一致的。新托马斯主义者考虑到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提高等许多因素,他们在宣传基督教伦理观的时候,尽力使基督教“现代化”和“世俗化”

    ,避免使用极端的基督教思想,而是采取能够让现代人理解和响应的观点和概念,并且在表达形式上和方式上也有所改变。

    但是,在这个学说中,基督教神学的本质没有变。新托马斯主义研究的重点是伦理学,幸福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托马斯主义代表人物马里坦的幸福观。

    永恒幸福就是瞻仰上帝A马里坦认为,人类一直都在向往幸福,并为达到幸福而孜孜以求,但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是十分不幸的。因为,人们对幸福如饥似渴,把幸福看作人类的一种基本权利,想方设法从一切不幸的事物中去寻求幸福,其结果呢?人们无法相信自己能够真正地、彻底地、绝对地享有幸福。那些貌似幸福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幸福。在这方面,人类所经历的许多事情带给我们的教训实在是太多、太深刻了。马里坦指出,这一类被人们所追求的幸福,实际上是人们在感性经验世界中所能体验到的幸福,如物质方面的幸福,这是人的本性范围内的行为目标和理想。这种幸福只是从人类自身

…… 159

    第一编 幸福观的历史考察341

    的处境考虑,因此,它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可能永恒的。

    在马里坦看来,我们所要讨论的幸福是永恒的幸福、绝对的幸福和绝对的满足。这种幸福不是理性或哲学探讨的问题,而是涉及基督教信仰的问题。以往,理性曾把上帝排除在人类之外,它不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而把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放到至上的位置。然而,当人们在理性的指导下去追求幸福时,却碰到了难以解决的幸福难题。在多少次的教训之后,人们已经不再相信理性能够给人带来永恒的幸福,而基督教相信存在着永恒幸福,并且基督教能够给人带来绝对的幸福,当然,这就需要信仰。

    那么,永恒幸福是什么呢?马里坦认为,永恒幸福的实质就是占有最高实在的善,就是信仰上帝。信仰上帝能够给人们带来最大的快乐,所以,为了获得永恒幸福,人们要把信仰上帝作为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马里坦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第一,“对基督教信仰来说,人是响应号召去追求一种绝对满足的幸福的,也就是说人是响应号召去占有上帝和直观上帝的,因为上帝本身是幸福。”

    ①人类是上帝的创造物,因而人类的最终目的直接统一于和同化于上帝之中。上帝是自在和自为的善这种绝对最终目的的代表,人类与上帝亲密无间的统一,才构成了人类主体的最终目的——人类真正的和永恒的幸福。马里坦的意思是说,单凭人类自身是不可能想象永恒幸福的,必须在与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编:《现代世界伦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下同)

    ,第83页。

…… 160

    41第五章 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帝的统一中,人类才有希望和可能看到真正的和永恒的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