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人生幸福论-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亦会感到同样的幸福,所见的人与物尽管不同,他都一样会觉得美妙无比。

    他随身带着一种灵光,使一切都变得美妙;而这灵光即是他的幸福的本体“。

    ①所谓幸福的本体,就是指莱维纳自身的幸福感,是他的处于幸福状态的心情。

    这种情形表明,当人处于幸福状态的时候,这种积极的情绪、这种心情,就会影响到他的感觉与认知,影响到他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理解,使他对周围事物的情感态度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会感觉到周围的人对他都是友好的、和善而可亲近的;而周围的物似乎也都是美的、有灵性的、令人可爱的。而就他本人来说,当处于幸福时刻时,他会比平时变得更宽宏大量,能容纳别人、更友好地对待别人。即使对于往日的冤家对头,他也会有几分客气。可以说,幸福的状态,能够使主体与周围的世界和谐一致。他虽然只是在某一种追求中得到了满足,但这种幸福感,可以使他感

    ①莫罗阿:《人生五大问题》,第117页。

…… 260

    42第一章 人与幸福

    到他拥有了一切;或者说他感到自己只需要获得这一种幸福,就终生无憾、终生满足了,其他别的幸福可以不要了。

    当幸福存在的时候,人们便会觉得拥有了一切;反之,当幸福离开人们时,他就会觉得一切都离开了他,背弃了他。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是十分沉痛的、灰暗的,那么明亮的太阳、湛蓝的天空,芬芳的花草对他来说似乎都是不存在的。

    由此也可以这样说,从某种角度讲,幸福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只是人的一种满足的心境。

…… 261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42

    第二编 第二章快乐、痛苦与幸福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之中,都有人把快乐与幸福等同起来。他们还认为痛苦与幸福是绝对相排斥的。但是,当我们仔细推敲时,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幸福无疑包含着快乐,而快乐不能等同于幸福;幸福当然不应该包括痛苦在其中,但它与痛苦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 262

    64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第二章 一 快乐、痛苦的生理、心理机制快乐、痛苦的生理机制A快乐、痛苦的心理机制A快乐、痛苦的生理机制A关于快乐的生理机制,人类已经探索了很长时间,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太复杂了,它直接与人对大脑的研究和认识相关联,而脑科学的发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还有不少不足之处。

    因此,关于快乐的问题,仍然需要继续研究。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变化是受人的心脏控制的,或者认为控制人的情绪的器官是五脏六腑。人们之所以会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他们从经验中感觉到,在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时,脏腑器官往往也同时发生某种变化。比如,人在愤怒时,心跳加快,呼吸与血液循环失去常态,或是面红耳赤,或是脸色铁青,而呼吸则急促,甚至脑部一起一伏都能显现出来;而狂喜之人,或是悲痛欲绝之人,呼吸会出现痉挛现象。

    《儒林外史》中描述了范进听到自己中了举人后,过于高兴,出现痉挛。文中是这样写的:“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贴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省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

…… 263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742

    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类似这样的现象,都给人一种印象:情绪的变化,产生于人的脏腑之中,特别是认为情绪的变化与心脏的关系最大。

    到了中世纪,哲学家提出了一些与以往看法相异的观点,认为不应当在大脑范围之外,寻找精神活动的载体。但是除此之外,对问题的探索没有得到更深入的进展。

    进入19世纪之后,科学家们抛弃了思辨的方法,通过对大脑的解剖、生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情绪究竟产生于人脑的什么部位。一个多世纪的研究表明,下丘脑、丘脑、边缘系统、额叶、颞叶、右半球等处,与情绪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研究者将一个微型电极埋藏在猫的下丘脑中,然后给猫的下丘脑以电刺激,猫就会产生发怒表情的反应,张牙舞爪,毛发竖立。电刺激中断,上述反应立即就消失了。

    1953年,人们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脑的“快乐中枢”。

    这个实验的最初的目的,是研究中脑网状的功能。被用来做实验的动物是老鼠。但是,由于做实验的人技术不熟练,电极插入部位不准确,没有插入预定部位,而插入了下丘脑。

    这一偶然的情况,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即给老鼠以电刺激时,老鼠似乎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感觉。

    为了证实这一电刺激是否真的给老鼠带来了愉快的感觉,人们对实验进行了新的设计。即仍然在老鼠大脑内的那个位置埋入电极,然后在老鼠笼子里安装一个杠杆,把杠杆与外在的电路连接起来,每当老鼠用爪子去按下杠杆的某一端时,外在电路便被接通,给老鼠的头脑中的那个部位以电

…… 264

    84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刺激。这样,这个电刺激就等于是老鼠自己给自己输入的。

    设计人认为,如果老鼠按下杠杆,所得到的电刺激是一种愉快的感觉,那么这种愉快的感觉将会诱导老鼠,使它为了再次获得这种感觉,而重新去按压杠杆;如果情况相反,即老鼠按压杠杆后所得到的刺激,没有产生愉快的感觉,那么老鼠就不会再去有意地按压杠杆,而只能是老鼠在笼子里跑来跑去时,偶然地踩到杠杆。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路没有接通电源,老鼠即便是踩上杠杆,大脑的那个部位也不会受到电刺激时,老鼠在笼子里是毫无规律地漫游。

    每小时按压杠杆只是10—25次。

    而当电路上接通电源,老鼠踩压杠杆后,脑中就有一种愉快的感觉时,老鼠每小时按压杠杆达数千次。这种动作竟然可以持续一两个昼夜,直到它精疲力尽为止。

    为了进一步证实人们的推断,人们又做了一个实验进行观察。即对已经学会按压杠杆、会进行“自我刺激”的老鼠,在24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停止喂食,让它产生饥饿感。

    然后,把它放进一角装有杠杆而另一角放有食物的笼子里,看它将怎样动作。被实验的老鼠并不去吃食物,而是直奔那个杠杆,开始不停地、疯狂地进行“自我刺激”。

    ①

    这一实验在猿猴和猫身上进行时,也获得同样的结果。

    实验证明在脑干及其与丘脑相连的部位,可以找到许多小区。

    用电刺激这些小区,就可以引起动物明显的愉快感觉与情绪。

    诚然,对动物的这种实验,证明动物脑内的某一部位是

    ①参见《心理学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171页。

…… 265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942

    “快乐中枢”

    ,这只是人的一种逻辑推断。

    因为动物没有语言,无法通过动物的自我表述,来得到证实。如果能给人做这种实验,则人就可以直接叙述他的主观体验。

    但是用人做实验,是有背于道德与法律的。

    有关的研究人员只是在治疗精神病、癫痫病、肿痛病、帕金森氏病时,以及通过正常的脑外科手术,获得一些资料。这些资料也都表明,刺激人的大脑额叶腹内侧或下丘脑、部分顶叶和颞叶,以及刺激中脑上部时,都会产生情绪反应,病人感到松弛、悠闲,有的病人还会微笑,有的感到愉快、会笑出声来。而刺激其他部位,病人则产生负相情绪,不安、紧张、焦虑、恐惧,甚至哭泣。

    ①

    这些研究都证明,人的情绪——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从生理机制来说,都是人脑的特定部位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快乐、痛苦的心理机制A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人的一种情绪。快乐、痛苦的心理过程,属于情绪的心理过程的范畴。然而快乐与痛苦的心理过程,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叙述得十分清楚。在这里,我们粗略地介绍一下本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领域有关情绪研究的一些成果。

    阿诺德认为,人的情绪及其感受赖以产生的源泉,在于客观的情境事件。

    但是,人的情绪又不是被刺激事件直接地、机械地决定的。他认为,人的情绪是人对这种刺激所作出的一种认识评价之后的反应。

    知觉过程对刺激进行初步的筛选,

    ①见匡培梓主编:《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 266

    052第二章 快乐、痛苦与幸福

    认识过程按照信息库的储存,提取与当前刺激有关的信息,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在此过程中,情境事件对人来说,有的被突出了,有的被忽略了,有的被限止,有的则进一步被加工。阿诺德认为,知觉和认识是刺激事件和发生情绪反应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物。

    ①

    阿诺德强调,情绪产生于在大脑皮层水平上进行的评价过程中。她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当一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时,会产生极大的惊恐。然而在动物园里看到大熊,不仅不会产生恐惧,反而会使人高兴,感到有趣、惊奇。

    同样是见到大熊,却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区别,显然来自对情境的知觉—评价过程。

    ②

    阿诺德关于情绪的产生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人的情绪(包括快乐的情绪与痛苦的情绪在内)

    并非都是纯粹的非理性的东西,更不是纯粹的生理反应。

    情绪反应过程,当然离不开它的生理基础;情境事件所给人的刺激,也可能就是一种生理刺激。但是因为在刺激事件与情绪反应之间还有认知评价,所以在情绪反应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人的认识、评价在其中。阿诺德的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快乐与痛苦很有价值。

    阿诺德的情绪理论被拉札勒斯所发展。

    拉扎勒斯认为,情绪的发生来自环境信息的刺激;情绪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

    ①参见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下同)

    ,第76、77页。

    ②参见孟昭兰:《人类情绪》,第76、77页。

…… 267

    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52

    比起阿诺德来,拉扎勒斯更强调情绪是认知评价的反应。

    他认为人和高等动物,都有评价这样一种心理过程。人们遇到的情境若对人无益也无害,人就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评价过程立即结束。若遇到的情境对人是有益的,这类评价的表征就是愉快、舒畅、兴奋、安宁等情绪,而不会产生烦恼。

    人遇到的情境对人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