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孙子大传-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徒卒吴句卑。”

“请把沈尹戍的头颅带回楚国吧,随便埋葬在楚国的什么地方。”

“将军和我一起逃命吧!”

“不。”

“为什么?”

“沈尹戍宁愿一死,也不愿被俘。”

“啊……”

“吴句卑,把我的头颅带走,很方便的。”

“好吧,吴句卑在,司马的头就在。”

沈尹戍割了自己的袍子,铺在了地上:“你来干,还是我自己来干?”

“劳驾将军自己吧。”吴句卑咕嗵一声,跪倒在地。

沈尹戍颔首,嘴角是一丝苦涩的微笑:“其实很方便的。谢谢你了。很方便。你这样大忠大勇的勇士,沈尹戍怎么没发现?沈尹戍有眼无珠啊!谢谢啦。谢谢!”

沈尹戍横剑割了自己的头颅,手提着自己的头,竟然又立了片刻,才摔倒在地。

土卒吴句卑哭了,浑身打抖。

他把左司马沈尹戍的头颅用那一袭征袍裹紧了,腋在了腰带上,抬腿就逃。

无影无踪。

除掉丢在战场上的成千累万的尸体,除掉还在焚烧着的楚军士卒之外,楚国军兵全部无影无踪了。

胜利了!

终于艰苦卓绝地获得决战胜利的吴军,没有欣喜欲狂,没有欢呼雀跃,甚至没有一个人脸上有一点儿笑容。

有一个士卒哭了,压低了声音,哭得很伤心。

一群士卒扶着戈,眼角也湿了。

另一些士卒嗨嗨地叫着,坐下去了,坐下就起不来了,索性倒下去,躺在那些横七竖八的尸体之间。

战场静下来了。死寂。

孙武在终于停止了厮杀的冬日的战场上站着,心中突然一片空白。他的征袍和犀甲都已被戈划破,在风中作响。他的脸上身上,溅上了血,现在那血污凝固了,扒着脸紧巴巴的,很不好受。他既不想去收拾军队,也不想重整旌旗,甚至连下面是否渡河破郢,如何渡河破郢,连想也不愿意想。他忽然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这么站着,让宁静无边无沿地弥漫。他打了个冷战,这才意识到寒风到底是肃杀凌厉的。看看西边的天,白花花的太阳起了毛,刺得眼睛生疼。冷风送来了焚尸的焦糊的味道,他知道火攻的时日和战策,却不知道有多少楚军士卒被烧死。也不知道吴楚两边军兵到底有多少人再也不能还家。他忽然不忍心,或者说不敢再看一眼横陈在冰冷的雍大地上的那些年轻的没有生命的脸,残缺不全的肢体和覆盖在地上的污血结成的薄冰了。

你这是做了些什么?

你的兵法,就是用来置这些年轻士卒于死地的么?

你到底把应该置于死地的置于死地了,置于死地虽然不容易,可是你想置于死地他们就置于死地,真正地置于死地了。

他突然抑制不住哈哈大笑。

声音嘶哑而陌生。

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不再去想什么生生死死。

他把眼睛望着灰土土的天。

忽然想起了遥远的漪罗,想起了漪罗的聪慧、美丽、刚烈和任性。那任性竟也是美丽的,想象中的漪罗笑起来是那样的灿烂,嗔怒的时候也是那般动人。可是,在漪罗到营帐中来的时候,你怎么会忍心赶她走?如今她在哪儿?是死?是活?哦,还有身怀六甲的帛女,不知如今在做什么,孩子生了吗?母子平安吗?是男?是女?是名叫星?还是月?想起这些,他的心有些发酸。

郢都遥遥在望了。

姑苏可是越来越远了……

他有点惊奇自己内心萌动着从来不曾萌动过的情绪,或许,是因为三个月来的战争太累人,太劳神,精神太紧张了吧?战争的过程,对于一位执著于兵法战策的将军,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的实现,都会因为“料事如神”和“用兵如神”而平添自信,对于将军,战争的每一次胜利都是致命的诱惑,可是一旦最后的战争结束了,结果却显得很苍白,不,岂止是苍白,他甚至感到空落、茫然和可怕。

忽然看见老军常跪在地上,脱下自己的衣裳,盖在长子甲的尸体上。老人用青筋突露的两只手,认认真真地覆盖着爱子那张失血的脸,嘴里不停地咕哝着什么。

他不想看。

他想走开,走到一边去。

“孙将军!”老军常在唤他。他回过头来。

老军常将那盖好的“尸布”掀开了:“孙将军,你看,我的儿子的伤口都是在前边,都是在前边啊……”

叫他说什么呢?

三个月里,老军常失掉了两个儿子!

他说:“来人!把常甲……不,把阵亡的将士全都掩埋了!”

他还是走了。

一抬头,看见千疮百孔的营帐前,还悬挂着“死谏”退兵的五将军的头颅,那些头颅已经干瘪了,似乎已经掏空了,只剩了五个空壳,五个干黄的葫芦,在风里悠来荡去。

他对一位士卒道:“放下来。”

士卒不解其意:“将军,你说什么?”

“叫你放下来就放下来。”

“放下来怎么办哪,将军。”

“愚顽!随你去处置!”

第三部

第21章 吴师入郢都

阖闾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吴王阖闾率领浑身是血迹和征尘的吴军,浩浩荡荡开进了楚国都城郢都。

吴军渡过汉水,攻陷郢都,不料却轻松得很,并没有费多大气力。驻守郢都的楚国军卒,只剩了些君王的卫队,听到沈尹戍和囊瓦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已惊惶失措了。楚昭王年十七岁,哪经得起如此之大的变故?一听噩耗,下面就不由自主地淌了水,裤子全湿了,吓得小便失禁。他尽量地掩饰着心中的惊惶和下面的骚湿,在臣下面前撑着最后的面子,命大夫申包胥到秦国求援,又命大夫缄尹固抵抗,以争取逃跑的时间。

缄尹固万般无奈,就乞助于城中豢养的一群大象,在象尾上捆了茅草,点燃了茅草,把大象轰出了城门。尾巴着了火的大象惊惧万分,拼命奔窜,一直冲入吴国军中,践踏吴军。

火象阵!楚国大夫让火象打了头阵,却没有一兵一卒随后冲杀,人都从郢城西门护送着楚昭王逃跑了。楚昭王一出城门就跑掉了一只鞋,回头要去寻找,楚大夫和亲眷拉着不让他动,昭王怒叱众人,表现了一番临危不惧和舍生忘死,道:“楚国虽然贫穷,难道会在乎一只鞋吗?你们懂得什么?寡人不愿意出城的时候是两只鞋,回来的时候剩了一只!”

昭王还能回来么?

不知道。

反正,昭王的大象用燃烧自己的果敢行动,为楚昭王逃命赢得了一天的时间。第二天,大开的城门,空荡荡无人把守,吴军趾高气扬地入城了。

阖闾在临近城门的时候,感慨万分:

“寡人到底来了!”

终累忙道:“父王想得到的,有什么得不到呢?”

阖闾回头白了终累一眼,终累忙闭了嘴。

终累在雍大决战之后,征衣上没有溅上什么血迹,惹得阖闾在帐中单独教训了他一个晚上。

阖闾在战车上,心中十分高兴:“孙将军,伍大夫,郢都百年繁华!西通巫峡巴蜀,东有云梦丰饶,吴国得一别都矣。寡人与爱卿共同享用楚国之富!”

伍子胥说:“只可惜杀我父兄的楚平王老儿已死,竖子楚昭王已逃……”

说着伍子胥两眼湿润,越想越是不解心头之恨,便张弓搭箭,向城中胡乱射去了一箭。一声弦响,箭羽穿过了郢都的宫门,茅门和寝门,不知落在何处。

孙武若有所思。

阖闾又道:“孙将军,都说是楚女细腰,婀娜多姿;楚女多情,明眸善睐,百闻不如一见哪,哈哈,将军,听说你一向不喜好女色?”

阖闾兴致极高。

孙武没有听见,还在思绪中。

阖闾叫了一声:“孙将军!”

孙武这才醒悟:“啊——大王,臣在。”

“将军想些什么?”

“唔,臣下在看郢都城门的拱顶……”

他是在看城门的拱顶么?

“哦,孙将军稍后可以尽情赏玩楚国的城池,宗庙,还有那些后宫佳丽。”

孙武“哦,哦”地应着。

阖闾说:“寡人费时十载,望郢十载,终于梦幻成真了啊!寡人还有一事请将军能够教我。”

“臣下不敢言教。”

“寡人之军远离故土,行军作战,出征千里,正如将军所说的那样,十万之师,辎重粮草,一天要耗费千金。远途运送粮草,国内国外骚动不安,粮食价格飞涨,屈指算起来,要有多少百姓忙于徭役呢?”

“七十万家。”

“七十万哪!”

“大王为此焦虑么?”

“寡人正是为此夜不能眠。”

孙武“啊”了一声,似乎为阖闾的话所动,笑笑说:“大王不必多虑的。孙武在兵法十三篇中已经为大王分忧。臣在军事篇中说过,战争之旨是廓地分利,利在何处?利在敌国。军队深入敌国腹中,务必要取食于敌国,这便是‘因粮于敌’。所谓‘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呵呵,”阖闾笑了,道,“一个‘掠’字好极了。攫掠在楚地,三军还愁什么粮草?”

“正是。”

“噢,寡人想起来了,孙将军兵法中不止一次谈及于此,还有四个字,叫做‘掠乡分众’!如此说,何虑之有?寡人谢谢将军指教,谢谢了。”

孙武疑惑地看了看笑模笑样的大王。

怎么?大王岂不是明知故问么?

战车和大军已轰轰隆隆进入了城门,城门上的拱顶厚达四十尺,孙武忽然觉得像是进入了隧道。

他还在回忆那箫瑟阴晦的雍。那一场苦战呵……整整三天的流血和厮杀!

通过了券门,光线陡然亮了起来。孙武的思绪忽又飘到了近前:哦,这楚国都会,城郭是囊瓦的祖父子囊开始修建,说是前后建了五十年。屈指算来,楚人立郢城为都,已经是一百八十三个年头了。楚文王建了郢都,楚昭王弃了郢都,来来去去,谁曾料得这沧桑变易?据说,楚国郢城水陆通达,通鱼盐之货,做生意的人来自四面八方,郢人摩肩接踵,是热闹非常的,可是,现在街市上一个人影也没有!一支箭从城门口射去,穿过空空荡荡的长街,什么遮拦也没碰到,无声无息地落在了地上,毫无威风与威力可言。

伍子胥道:“怎么,郢都已是一座空城,人都逃空了,还是死绝了?”

阖闾说:“把城中的人给寡人像轰鸭子一样轰到街衢两旁,命楚国这些有眼无珠的狗东西迎接寡人胜利之师,有不从命者,立斩不饶,暴尸于市!”

当然。吴唐蔡三国军队,从血火中走过来,旌旗坼裂,战车咿咿呀呀诉说着疲惫,战马汗气中夹杂着血腥,士卒将军少有不带着戟伤箭伤的,他们身上的伤痕写着九死一生。大军一路的潦倒劳顿,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入郢,这是梦里的郢都,是侥幸活着的人的生门呵!本该欢喜一番,骄傲一番,耀武扬威一番的,可是,城中杳无人迹,空空荡荡,实在叫阖闾大军上下打不起精神,实在没有意思,向谁炫示?向谁骄傲?向谁施威?

阖闾命大队人马暂时停止行进。

派到城中的士兵,用戈,用剑,用鞭子,把瑟缩在家中的妇孺老幼驱赶着,轰到了街衢,导演着一场“欢呼”大军入城的活剧。百姓被威逼着,无法表演热烈欢呼和高唱万岁的场面,无法扮演欢乐和崇敬,这些亡国破家的庶民,唯一做得到同时也不得不做的事情,便是匍匐跪倒,而且不抬头。吴军士兵打着,骂着,楚国平民哭着,叫着,一时竟也喧嚣起来,“热闹”非凡。有一老者,率领全家老小十几口子,做了出色的箪食壶浆迎接吴国胜利之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