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经济解释-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社会与私人成本不一定有分离。
是的,六十年代盛极一时的界外效应分析,以不同的使用分门别类,单是公海捕鱼就有好几种。究其因,不过是说没有合约,或有合约而条款不齐,或边际的益与损不相等。因为资产或生产要素的使用有多方面,界外效应就有多种,每种的理论不同。这些是特殊理论(ad hoc theories),是没有一般性的解释力的。想想吧。同样的生产要素,每个行业都有好几种用途,世界上有多种行业,加起来的界外效应理论怎样算?
是的,在社会中,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差不多所有行为对外人都会有效应的。何谓「界内」,何谓「界外」,是模糊不清的理念,可以大做文章,但只可以引起对真实世界认识的混淆。有一般性的看法是合约的结构。为什么某些对外人有影响的行为没有合约的约束?是因为没有私产界定?是有私产但交易费用过高?是有法律或风俗的代替?有宗教?有礼教?在路上不小心撞倒不认识的人,我们为什么要说「对不起」?
(《经济解释》之七十七;卷三第二章完)
第三章:租值消散与价格管制
租值消散(dissipation of rent)在国内译作「租值耗散」,又称「租耗」。我认为「消散」比「耗散」恰当。
租值消散是一套理论,是另一个角度看社会成本,同时又是另一个角度看高斯定律。一个可取但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有两个好处。其一是不同的角度可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可以较为全面地看,而有时看到新奇的,则有惊喜之情。其二是以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分析问题的对或错就有较为肯定的答案了。不同的观点或不同的理念,如果我们知道看的是同一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常对学生说:学问之道是要求其同,而不是分其异。我认为不断地求其同是懂得用简单理论的重要法门。
第一节:从公路使用到公海捕鱼
严格来说,租值消散的理论起于本卷第一章提到的庇古发明的公路使用的例子,虽然庇古本人显然没有想到租值消散的问题。有优质与劣质两条公路,都是从甲市到乙市去的。一条优而窄,另一条劣而宽。二者皆公用,驾车的人都选用优的,引起堵塞。庇古的兴趣,是选用优路的人阻碍了其它的驾驶者,但不需要负责,这导致社会与私人成本分离,若政府抽取使用优路车辆的税,使部分车辆改用不堵塞的劣路,社会整体的利益会增加。
这一九二○年的例子于一九二四年得到奈特的响应。奈特之见,是优路堵塞是因为不是私产。要是优路是私营的话,业主会收费而使部分车辆改用劣路。换言之,如果优路是私产,业主大可收租,但该路非私产,是公用的,车辆的堵塞所导致的驾驶时间增加,会使优路的租值下降至零。那是说,原本是有租值可收的公路,因为非私产而引起的竞争使用,使驾驶时间增加的所值代替了租值,租值就消散了。
一九五四年,哥顿(H。 S。 Gordon)把奈特的理念搬到公海捕鱼的例子,提出了公共产(mon property)会因为竞争使用者过多,增加了捕鱼劳力的总成本,而使应有的租值下降为零。租值消散这一词是哥顿提出的。公海捕鱼是好例子,而租值消散这个理念在方向上是可取的。然而,这奈特与哥顿的传统在几方面有大错。
第一个问题:跟庇古与奈特的公路例子,有优路与劣路之分,哥顿的公海捕鱼例子也有优区与劣区之分。在分析上哥顿显然遇到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难题:怎样以逻辑证明在竞争下租值会下降至零。公海没有业主收租,说因此租金下降至零,是套套逻辑(tautology),说了等于没说。把鱼区分优劣来消散租值不仅牵强,而且带出另一个困窘问题:难道公海鱼区没有优劣之分,租值就不会消散了?
不要忘记,庇古当年把公路分优劣,不是为了看租值消散,而是要证明社会与私人成本有分离,把一部分车辆从优路搬到劣路,社会的整体得益。
让我把公海改为大湖,有鱼可捕,是不需要人工繁殖或饲养的。如果这湖是我的私产,要商业捕鱼为利,我雇用捕鱼的劳力工作单位之量,是边际(捕鱼)产值等于工作单位的时间薪酬。因为边际产值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平均产值曲线也是向右下倾斜,但在边际产值曲线之上。捕鱼的总收入是平均产值乘以同期的总工作单位,而薪酬的总支出是边际产值乘以同期的总工作单位。前者高于后者,其差别就是同期的租值了。大湖是我的,我有权决定捕鱼的人数多少(工作单位之量),捕鱼者的劳力薪酬是竞争下的市价,租值是我私人的收入权利。为了争取最高的租值收入,我会以合约的形式约束捕鱼的人数与薪酬。社会与私人成本没有分离,而租值在我手,不会消散。
现在假设那大湖没有业主,政府也懒得管,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捕鱼,半点约束也没有。再假设懂得捕鱼的人甚多,技能相同,而他们在其它行业所能赚取的时间薪酬也是一样的。又假设要参与捕鱼的人不是为了乐趣,而是为了金钱收入。传统的分析,是一个人若从捕鱼每小时所得的收获所值,高于非捕鱼的时间薪酬,这个人就会去公用的大湖捕鱼,直至捕鱼每小时的收获,与非捕鱼的时间薪酬相等。每个捕鱼者都这样做,他们的平均捕鱼产值,会与他们非捕鱼的时间薪酬相等。这样,所有捕鱼者的总产值(平均产值乘以捕鱼人数的总工作单位),就等于捕鱼者的总薪酬成本(平均时间薪酬乘以人数的总工作单位)。租值于是变为零。大湖如果是私产,有租值可收。如今大湖变为公共产,在没有约束的竞争下,捕鱼人数增加,增加了的薪酬成本代替了租值,租值就消散了。
租值消散的方向没有错,但分析却是错了。困难所在,是不管私产或公共产,每个捕鱼者的决策,在争取最高利益的公理下,捕鱼的边际产值要与时间薪酬相等。每个捕鱼者的「边际」产值等于时间薪酬,怎可以导致时间薪酬等于所有捕鱼者同期的「平均」产值的?那是说,每个人看「边际」从事,怎会整体变成「平均」?
正确的分析是这样的。让我们继续假设每个捕鱼者的时间薪酬与技能相同。多一个捕鱼者看自己的边际产值参与捕鱼,其它每个捕鱼者的边际产值曲线会向左下移动少许,所以每个都会减少一点捕鱼的时间。但只要边际产值曲线有一部分是高于时间薪酬的,其它相同的捕鱼者就会参进。继续多人的参进,会使每人的边际产值曲线继续向左下移动,每人的捕鱼时间会继续减少。均衡点是近于无数的人参与捕鱼,每人的捕鱼时间微不足道,而大湖的捕鱼租值就下降至近于零。
一九六八年我找到上述的「解决」分析答案时,以为是「执到宝」,发现了新大陆!殊不知过了一天,我突然发觉这答案与一八三八年A。 A。 Cournot的双头竞争(duopoly)分析如出一辙,只是他分析的是一样产品与两个出售者,我分析的是一样产品与无数竞争捕鱼的人。
当然,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没有见过无数的人竞争使用公共产,也没有见过每个使用者的参与只是微不足道。这是因为真实世界的人各各不同,时间成本与技能都不一样,有讯息费用的存在,而微不足道的参与任何生产,因为不方便而使边际成本大增。
然而,理论不是真实世界的影照,而是真实世界的阐释。简化而又抽象的理论,可取的可以推出含意来解释世事。我提出的无数捕鱼者每个微不足道的租值消散理论,有一个明显的含意。那就是如果捕鱼人数有规限,公用的大湖或公海的租值不会是零。支持这含意的事实是明确的。美国阿拉斯加州是公海捕三文鱼的胜地。那里捕鱼船只的数量有牌照管制。十多年前,一个牌照的转让市价高达二十万美元。这牌照之价是公海捕鱼的租值折现了。有数以百计的牌照,公海的私人总租值相当可观。(近十年来,这牌照之价大跌,因为好些地区以大笼在海中饲养三文鱼,使鱼价暴跌。奇怪的是野生的三文鱼大跌价,较少渔民捕钓之际,反对捕钓三文鱼的环保分子群起而出,大做新闻。为什么越少渔民捕钓,他们越要「保护」呢?我有答案,但不肯定,让读者猜猜吧。)
租值消散不一定要有过多的竞争使用者才会发生。一九六三年A。 Bottomley发表了一篇少为人知的短文,颇为重要。作者指出,Tripolitania的草原,以气候及土壤而言,很适宜种植大有价值的杏仁树,但因为草原是公共产,没有人种植果树,而是把土地用作畜牧。于是,土地应有的租值就大幅度地下降了。
作研究生时读到这文章,我想,公地不植树而畜牧的直接原因,可不是土地公有,而是牲畜可以在晚上赶回家。植树呢?植在公地,晚上不可以带回家,不被他人砍下烧火取暖才怪。
是的,非私产的土地或其它资产,可以因为没有约束的竞争使用而使租值消散。另一方面,公用的草原用作畜牧,放弃了租值大有可观的植树用途,其租值变得微不足道,竞争使用就不一定有人满之患了。
在第四节我会分析租值消散理念最重要的谬误。
(《经济解释》之七十八)
第二节:否决价格准则的效果
老师艾智仁(A。 A。 Alchian)曾经说:价格决定什么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后者是价格厘定的分析,我在卷一第七章修改了马歇尔的剪刀分析,在卷二第九章加上讯息费用,使价格的厘定复杂起来。本卷第五章会分析价格厘定的困难与公司或企业的关系。
这里分析的是「价格决定什么」这个问题。传统之见,是价格引导资源的使用,起于史密斯的「无形之手」,是对的。但艾智仁的思维增加了另一面:价格是决定谁胜谁负的准则。这一提点,问题就变得精彩了。
从决定胜负的准则的角度看,市场是一种投票制度:投钞票。价高者得,是说我愿意投的钞票比你愿意投的多。吃早餐,我拿出三十块钱,得之,社会上总有一个人少吃了一顿,我是个优胜者。社会中,每个人从早到晚都在竞争,在市场如是,在没有市场的制度下也如是,只是不同的制度有不同的胜负准则罢了。
是艾智仁指出竞争无日无之,而决定胜负的准则千变万化。得到这个提点,一九六九年我看到在众多的准则中,只有市价这准则没有传统所说的浪费。任何其它准则在某程度上都会引起租值消散。这是因为以市价为准则,出价的人拿出来的代表曾经生产或服务的收入,钱的来源对社会有贡献,而收钱的人也获益。但如果竞争的准则是先到先得,要赶早排队轮购,排队花去的时间是成本,是社会的资源支付,但可没有对社会有贡献的产品造出来。排队的时间所值代替了物价,这部分是租值消散。
在卷一第三章第五节我举出香港大学分配教师住所的例子,以计分为准则,分高者得,鼓励了教师们为争取分数而付出与学术无关的代价。以武力取胜,付出的血汗是租值消散;搞人际关系,巧言令色的成本是租值消散;以「思想正确」为准则,背诵《毛语录》的时间是租值消散;论龄排辈,虚报年龄或虚度时光也有成本,在边际上总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